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2017科學成果

2017科學成果

發布時間:2021-10-09 12:17:43

1. 2017年度中國科學有哪些進展

2月27日,由中國科學技術部基礎研究司、基礎研究管理中心主辦的「2017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專家解讀會」27日在北京舉辦。

「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遴選活動至今已舉辦13屆。此次遴選活動從270項推薦進展中初選出30項,然後邀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973計劃顧問組和咨詢組專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等2200餘名專家學者進行網上投票,得票數排名前10位的科學進展入選「2017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2. 「2017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在哪裡揭曉

由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牽頭組織的「2017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遴選結果27日在京揭曉。

絕大多數入選科學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在《自然》、《科學》等國際頂尖刊物發表,部分研究成果被視為「重大突破」。基礎研究是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重要根基。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副主任卞曙光表示,近年來,我國基礎研究投入不斷增加,原始創新能力逐步提高,取得了一批重要基礎研究成果,整體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3. 2017年中國在科技上獲國家取得的成就

1、C919首次試飛

2017年5月5日,中國首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噴氣式干線民用飛機C919的首飛完滿結束。

這標志著大型民用客機的壟斷市場在A(Airbus空中客車)和B(Boeing波音)之外,正式迎來了新的參與者C(C919)。

2、可燃冰穩定試采成功

2017年5月18日,我國在南海北部海域的可燃冰試采成功。可燃冰作為一種儲量驚人的清潔能源,其儲量幾乎可以達到煤、石油、天然氣總和的兩倍。

可燃冰是公認的下一代清潔替代能源。此次試采標志著我國成為全球實現了在海域可燃冰試開采中獲得連續穩定產氣第一名的國家。

3、北斗導航第三階段組網

2017年5月23日,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宣布,我國將全面啟動北斗系統第三步建設,即北斗三號系統,2017年下半年發射6~8顆全球組網衛星。

正式標志著北斗系統第三階段任務:全球組網正式開始。接下來的2018年將前後發射18顆北斗衛星。北斗衛星系統將率先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基本服務,直到2020年我國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終形成全球服務能力。

4、全球首列無軌列車

2017年6月2日,中車株洲所成功研製的一款名為「智能軌道快運系統」的全新交通產品在株洲驚艷亮相,這款產品昵稱「智軌」。

這是一款融合現代有軌電車和公共汽車各自優勢的跨界之作。既保持軌道列車載人多的優勢,又不需要建造專有鋼軌,還能像公交車一樣靈活穿行的城市交通工具。

5、量子通訊試驗階段性成功

2017年8月10日,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圓滿完成了三大科學實驗任務:量子糾纏分發、量子密鑰分發、量子隱形傳態。使得我國在量子通訊領域達到新高度。

4. 2017最高科技獎人物+成果急!!!

1月8日,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南京理工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澤山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侯雲德,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年過八旬的王澤山,一生專注於研究火炸葯,突破了多項世界性的瓶頸技術

5. 2017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的科研成果是什麼

2017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以應用」冷凍固定術在低溫下使用透射電子顯微鏡觀察樣品「的技術,摘得本次諾獎的桂冠。

圖:冷凍電鏡技術發展歷程

在冷凍電鏡的這場技術革命中,華人科學家功不可沒,在某些方面甚至獨領風騷,做出了諸多重大成果,華人科學家程亦凡教授在2013年底首次利用冷凍電鏡技術解析近原子解析度膜蛋白結構,這項成果在業界引起了巨大轟動。


6. 2017中國科技成就作文1000字

我敬佩中國文化的源遠流長,我贊揚中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時,我熱愛中國文化的深厚內涵。從文房四寶到四大發明,從象形文字到簡體漢字,這些都無不體現著中國文化的浩瀚,中國文化所獨有的內涵。然而在日新月異科技驅動發展的21世紀里,我們需要給中國文化注入新的內涵,給中國文化一個光明的未來。

科技在不斷驅動中國的發展。近年來,中國邁入了高速發展的時期,而中國科技更是以獨特的方式向世界宣告中國的成就。

智能手機在中國不斷興起,而手機行業也是在飛速的發展。中國以前是手機公司最大的組裝基地,中國為他們提供勞動力和市場。但是現在的中國已今非昔比,從小米到華為,這些國產手機正逐漸登上國際舞台。

從生產一張存儲卡到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手機製造技術,中國企業傾注了太多的心血。原來每部手機採用外國的電子廠商擁有的專利技術,每部手機的成本是現在的幾倍,企業盈餘少,更是不能傾注太多資金去開發新的技術,中國的發展處處受制於人。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創造體現的不僅僅是中國在科技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更是讓物美價廉的商品帶著中國科技文化的內涵在全世界遨遊,我們沒有理由去否認中國科技為中國文化所注入的新鮮內涵。

中國的名片——高鐵。高鐵是將中國帶向世界的通道,而中國文化也將被它載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高鐵作為一種新的交通方式,它比火車更快,比飛機更加便利,更重要的是中國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中國高鐵走出國門更是對現代交通的一種革新。擁有可以與飛機媲美的速度,擁有可以與遊艇媲美的享受,在安全的前提下一次次沖擊著現代交通的方式。最終高鐵走出了國門,在異國他鄉彰顯著中國的科技發展,傳遞著中國走向世界的訊息。

五大鐵路連接著中國與世界的交流。從古老的絲綢之路到歐洲直至非洲,一條條貫通東南西北的鐵路干線就是中國在世界版圖上留下的最美的風景。從此,中國漢字,中國書法,中國詩詞都將通過鐵路匯聚到世界文化的汪洋大海。

中國夢並不是供人仰望的宏大願景,它是由各個領域的小夢而匯聚成的大夢。當科技夢推動文化夢形成之時,中國文化將不再僅僅是傳統的《詩經》、《周易》,它將融入科技所帶來的時代氣息。中國文化迎來與時俱進的新篇章。

7. 中國最近的科技發展成就有哪些

中國近些年發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科技方面更是如此,成就較多,簡單舉幾個例子。

①超級計算機。在大數據廣為應用之下,超級計算機越來越受重視,而且應用場景越來越多,這使得超級計算機成為「國家科技體現的標配」,畢竟國家信息化是衡量一個國家現代化的重要標准,而實現這個標準的物質基礎,就是超級計算機。近些年,我國的超級計算機發展速度極快,目前綜合實力僅次於美國,遙遙領先於第三名,在全世界范圍之內形成了中美爭霸的局面,這本身就說明中國科技的崛起。

事實上,核電技術是我國未來要發展的方向,也是未來「出海」的主力產品之一,我個人認為他要比超級計算機更具變現力和戰略性。

8. 2017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已經揭曉了嗎

據報道,日前由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牽頭組織的「2017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遴選結果27日在京揭曉。

近年來,我國基礎研究投入不斷增加,原始創新能力逐步提高,取得了一批重要基礎研究成果,整體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9. 2016~2017年中國的科技成果有那些

10. 《Science》評選2017年十大科學突破都有哪些

美國《科學》雜志21日公布了其評選出的2017年十大科學突破,人類首次觀測到雙中子星並合事件被選為頭號科學突破。這也是引力波天文學研究成果連續第二年獲此殊榮,2016年引力波的發現被《科學》評為年度頭號科學突破。

2017年11月,科學家在印度尼西亞瀕危的森林裡發現了類人猿新物種。這是自1929年以來的首次新發現。

9.地球氣壓

2017年8月,科學家宣布成功復原了地球上最古老的冰:270萬年前凍住的南極冰。這一成果為研究地球氣候史具有重要意義。

10.基因治療

研究人員在脊髓神經元中加入缺失基因,將大量嬰兒從致命的疾病中解救出來。基因治療在2017年大放異彩。

《科學》雜志新聞主編蒂姆·阿彭策爾則指出,通過對雙中子星並合事件的觀測,科學家們不僅探測到引力波,還觀測到從伽馬射線到無線電波幾乎所有電磁波段的宇宙事件,相關研究有望改變天體物理學,其被評為2017年度頭號突破實至名歸。

閱讀全文

與2017科學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