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中美對話成果

中美對話成果

發布時間:2021-10-08 16:45:15

⑴ 第八輪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閉幕 看看取得了哪些成果

一.中美雙邊合作
兩國重申不得從事或者在知情情況下支持網路竊取知識產權
雙方決定深化在預防公共腐敗和打擊跨國賄賂、查找腐敗公款、拒絕成為犯罪分子及其資產的避風港、資產返還等領域的合作。中方承諾考慮在不遠的將來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反賄賂工作組。
中美海關供應鏈安全與便利合作:中國海關總署和美國國土安全部決定加強雙方在維護供應鏈安全和促進貿易便利領域的機制化合作。
二.應對地區和全球性挑戰
雙方承諾同其他G20成員一道,推進G20上述及其他議程繼續取得進展,推動杭州峰會在諸多領域取得積極成果。
三.氣候變化和能源合作
承諾推動《巴黎協定》的全面實施:雙方決定通過強化政策對話保持並加強關於國際氣候談判有關問題的定期高級別對話。中美繼續鼓勵《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其他締約方各自採取參加協定的國內步驟,以使《巴黎協定》盡早生效。
氣候變化工作組:雙方歡迎通過建立新的「電力系統倡議」進一步拓展工作組工作,該倡議包括已有的智能電網領域的合作和在電力消費、需求和競爭領域開展的新合作。各倡議和對話全年保持接觸,下一次工作組年度會間會計劃於2017年初在中國舉行。
中美氣候變化工作組--智能電網:下一步,中美決定加強在智能電網和其他技術上的合作,並決定將中美氣候工作組--智能電網倡議更名為電力系統倡議。
中美氣候變化工作組--電力消費、需求與競爭:在氣候變化工作組電力系統合作倡議下啟動了新的合作--電力消費、需求和競爭,並於2016年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召開第一次會議。
和平核能合作:雙方期待在今年晚些時候在北京舉行研討班繼續就《核損害賠償補充公約》進行交流。
能源監管合作:雙方決定在電力市場發展和能源監管領域加強交流與合作,重點關注的議題包括:(1)電力價格。(2)雙邊合同和不平衡市場。(3)可再生能源並網。(4)智能電網政策和監管。
能源合作項目:美國貿易發展署決定與中國實體和能源合作項目成員公司合作開展兩個試點項目,展示有關分布式能源熱電、沼氣和高級能源管理系統的技術。
四.雙邊能源、環境、科技對話
中美能源環境十年合作框架:決定繼續推進能源環境十年合作框架下各項行動計劃不斷取得進展,並繼續實施中美綠色合作夥伴計劃項目。

⑵ 這次中美經濟戰略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領域四:貿易和競爭力

中美雙方討論了未來十年兩國在貿易領域面臨的挑戰以及應採取的措施,以確保兩國的經濟在全球化環境下保持競爭力。為此,雙方:

·同意與其他WTO成員共同努力,積極推進結束多哈發展議程談判,以利多邊貿易體系的發展。

·同意在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後與第19屆中美商貿聯委會之前,盡快通過中美商貿聯委會(JCCT)框架下的知識產權工作組,加強關於知識產權問題的合作。中美雙方表示,上述合作將以介紹中國最近發布的《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和《2008年中國保護知識產權行動計劃》為起點。雙方可以就不涉及目前WTO爭端解決訴訟的問題進行討論。

·簽署了關於交通合作的聯合聲明,並建立了中美交通論壇,探討交通領域的挑戰和未來合作。

·兩國負責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原則及成果創新政策的政府部門定期舉行會議,在第四次和第五次戰略經濟對話之間聯合舉辦一次公共部門和私營部門參加的研討會,並同意在科技研發領域探索開展聯合行動合作符合雙方利益。

·討論了中國市場經濟地位問題。美方承認中國在市場改革方面不斷取得的進展,並將切實考慮中方關切,通過中美商貿聯委會以一種合作的方式迅速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

·同意繼續通過中美商貿聯委會(JCCT)等渠道就貿易救濟的規則和程序進行磋商。

·將繼續在中美商貿聯委會下的中美高技術工作組就高技術和戰略貿易問題開展合作交流。中美兩國承諾根據已達成一致的《中國-美國高技術與戰略貿易發展指導原則》為民用高技術貿易提供便利。

·同意加強在原產地規則、「海關-商界反恐夥伴計劃」和文物保護領域的合作。

·一致認為兩國在提高透明度方面邁出了重要步伐。在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成果的基礎上,中美雙方同意除了一些特定的例外情況外,事先公布所有與經濟貿易有關的行政法規和部門規章草案供公眾發表評論,並提供一個自公布之日起不少於30日的公眾評論期。中國同意在國務院法制辦的「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上公布那些措施。美國同意通過國家檔案局管理的「聯邦登記」公布那些措施。雙方同意繼續就行政規則制定和行政許可的透明度問題進行交流,並繼續邀請其立法和司法機關的代表參加將來的適當會議。

領域五:投資

考慮到中美巨大的雙向投資潛力,中美雙方同意採取一系列步驟,為兩國間互利投資提供便利。為此,雙方:

·同意啟動雙邊投資保護協定談判,以為兩國投資者提供投資便利和投資保護,並提高投資的透明度和可預見性。

·在6月16日舉行的首次中美投資論壇上就投資論壇框架及工作計劃達成一致。該論壇將集中討論投資者實際關切,如投資審察程序及潛在投資壁壘,並

·同意發起「投資促進倡議」,在兩國舉辦一系列投資活動,邀請相關人員參加。

此外,美方歡迎包括中國在內的主權財富基金的投資,中方強調其國有投資公司的投資決定完全基於商業目的。美方將充分考慮中方提供的對《外國人兼並、收購和接管有關條例》的書面評論意見,並確認美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的審查程序確保所有外國投資,不論其來源地,得到一致的、公平的待遇。

⑶ 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 具體成果

達成47項具體成果 取得26項具體成果

⑷ 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的歷次對話

為中美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機
首次對話於2006年12月在北京舉行,對話坦率而富有成果,既加深了相互了解,也為加強雙方合作提供了新契機。
雙方圍繞「中國的發展道路和中國經濟發展戰略」主題,就城鄉均衡發展、中國經濟的可持續增長、促進貿易和投資、能源、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等5個專題、11個分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對話還達成了一系列實質性協定,包括中美同意在中國設立紐約證券交易所和納斯達克代表處;美國支持中國加入泛美銀行;雙方締結了促進美國對華出口的融資便利協定;中國將加入「未來發電計劃」政府指導委員會;中美同意於2007年1月重新啟動雙邊航空服務談判等。 經貿熱點問題取得具體成果
在2007年5月於華盛頓舉行的第二次對話中,雙方重點就影響中美經濟關系的若乾熱點問題進行了討論,集中在服務業、能源與環境、經濟平衡增長和創新四個議題,確定在相關領域開展一系列合作。
雙方就事關中美兩國全局性、戰略性、長期性的經濟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討論,並且兼顧了當前中美經貿關系中的一些熱點問題,取得了一些具體成果。
對話取得的實質性成果包括:中國進一步開放金融服務業;在2012年前將兩國間的直飛航班增加一倍;宣布啟動中國旅遊團隊赴美旅遊的聯合聲明;中美爭取在中國合作開發15個大型煤層氣項目,以推進清潔煤技術;以及兩國在養老金、失業保險、知識產權等領域達成的協議或備忘錄等。 從戰略高度探討中美經貿關系發展
2007年12月在京舉行的第三次對話圍繞「抓住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和應對經濟全球化的挑戰」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探討。
與前兩次相比,這次對話重要特點在於中美雙方超越了對短期經貿熱點問題的簡單關注,從戰略高度對今後一段時間內中美經貿關系的發展進行了綜合思考。
雙方就在金融服務業、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能源和環保、透明度等8個領域開展合作達成了31項共識,簽署了多項協議。雙方在金融服務業開放問題上取得突破,包括中方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公司包括銀行發行人民幣計價的股票,允許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發行人民幣計價的公司債券,允許符合條件的外資法人銀行發行人民幣計價的金融債券等;在食品、葯品、醫療產品等多個項目上簽署了促進出口安全的備忘錄;在環保領域簽署一項新的協議———加強發展生物質資源轉化燃料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同意建立工作組,研究兩國能源和環境領域的10年合作規劃。 互信得到進一步加強
第四次對話於2008年6月在美國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召開,主題是「經濟可持續增長」。對話營造了真誠、坦率的氛圍,兩國一致形容溝通「非常成功」,互信得以增強,具有深遠影響。
這次會議取得兩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成果。一是中美兩國正式簽署了《中美能源環境十年合作框架》文件。雙方都高度評價這是中美在這一領域合作的重要一步,為今後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礎,也將為全球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另一個則是正式宣布啟動中美雙邊投資保護協定的談判。
另外,雙方還就宏觀經濟政策交流及金融服務業、對民生的投資及產品質量與食品安全、貿易和競爭力、投資等領域簽署了一系列備忘錄及協議。雙方還深入探討了包括美國次貸危機、全球糧食安全等方面中美經濟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 據2008年12月4日《中國新聞網》公開披露的信息,此次戰略經濟對話,中美雙方將圍繞「奠定長久的中美經濟夥伴關系的基石」的主題,就管理宏觀經濟風險和促進經濟平衡增長的戰略、加強能源和環境合作、應對貿易挑戰、促進開放的投資環境、國際經濟合作等議題進行討論。
美國財政部副部長麥科米克2008年12月1日對媒體透露,這次對話和以前相比,有不同的背景,因為美國目前正處於新舊政府的過渡期,而全球金融危機的程度進一步加深,美國希望這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能深化雙方合作,共同化解全球危機。美國認為,繼續加強和中國的對話與合作,對美國經濟前景很重要。但是由於2008年12月1日至4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四日觸及跌停,使得匯率成突如其來的焦點。

⑸ 材料一 2008年6月18日,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在美國安納波利斯閉幕。這次對話最突出的成果是中美在能


(1)國家間出現親疏冷熱的復雜關系根本原因是由各國的國家利益決定的。中美兩國間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礎,兩國間利益的對立是雙方分歧、磨擦的根源。(5分)
(2)①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准則。我國政府積極發展與美國的「建設性戰略夥伴關系」、 主張和平解決危機體現之。
②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中國政府對伊核問題的主張是根據事物本身的是非曲直所作出的決策體現了這一立場。
③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我國政府既反對伊朗發展核武器,又主張和平方式解決危機體,遵循了這一目標。(12分)

⑹ 中美五次戰略對話的內容和焦點 謝謝

第五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開幕 對話成果將成焦點

日前,中國外交部宣布,第五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SED)將於12月4日至5日在北京舉行。與此同時,美國當選總統巴拉克·奧巴馬也正式宣布了其經濟團隊人選。人們普遍關心的是:在新的形勢和背景之下,這一輪對話雙方又將談些什麼?

半年前,當中美在華盛頓舉行第四次戰略經濟對話時,美國總統大選還激戰正酣,奧巴馬剛剛在黨內初選艱難擊敗希拉里;次貸危機雖然已經讓華爾街感受到陣陣寒意,但自從貝爾斯通倒閉後,壞消息似乎一時間銷聲匿跡了;中國國內經濟在救災和奧運兩重刺激下,還是一派昇平景象,決策當局依然在「雙防」,即防止由結構性通貨膨脹轉變為全面性通貨膨脹、防止經濟由偏快轉變為全面過熱。那時,150美元每桶的油價正炙烤著包括美中在內的全球耗油大國,人們都在掐指盤算離200美元油價還有多少時日。

6個月後,無論是中美兩國的國內經濟形勢,還是全球經濟形勢,發生的巨變都足以讓人驚嘆和質疑:這難道是在同一年之中發生的嗎?

美國方面,伴隨著「兩房」被接管、雷曼兄弟破產、政府注資AIG、花旗銀行,直到近來三大汽車公司瀕臨破產;房價股價跌跌不休時,救市計劃也從當初的2500億美元上升至7000億美元,再到近日刷新的8500億美元,金融危機的巨大冰山一步步浮出水面。從虛擬經濟蔓延出來的恐慌開始打擊實體經濟,伴隨著消費數據下降、失業人數上升,美國經濟的衰退已經由當初的言辭爭論變為實實在在的現實。

就在次貸危機引發的華爾街金融危機從風暴升級為海嘯時,美國迎來了華盛頓新主人:民主黨不僅進一步擴大勝果,加深對國會山的掌控,奧巴馬更以絕對優勢擊敗對手入主白宮。王旗變幻的背後,不僅是美國政治風向、意識形態版圖的轉變,更是美國民眾深深地憂慮和希冀。

中國方面,雖然由於體系相對獨立、開放步伐穩健,金融海嘯對於其資本市場的直接沖擊相對較小,但海外市場的急劇萎縮還是讓沿海外向型經濟區域深受打擊,加之長期高速增長的經濟也恰在此時面臨調整,GDP增速的放緩引起了決策層的深刻憂慮,加之股市房市雙雙不景氣,一系列刺激經濟的調控政策、投資計劃應運而生、接連出台。

伴隨著金融危機對全球經濟影響的加深,國際社會出現三大呼聲:一是要求包括G8在內的發達資本主義大國,攜手包括中印巴西等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全球更加自覺地密切合作以應對危機;二是要求對現有金融體系進行刻不容緩地改革,切實加強對金融投機、創新的規制和監管;三是要求中國、印度、巴西等新興經濟體在應對危機中承擔更大責任、發揮更大作用。

伴隨著各自國內及全球經濟形勢的深刻變化,自2006年12月份啟動、每半年進行一次的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不論在各自對話需求上,還是在談判的關鍵內容上,都將隨之發生重大轉變。

與這次金融海嘯相伴隨的是,中國業已替換日本成為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者,中國外匯儲備中有超過8成為各類美國金融產品。華爾街遭遇寒流,中國已然無法獨善其身,甚至感同身受,此次危機不僅導致中國部分商業投資受損、國家外匯資產縮水,更引發沿海出口企業的空前困頓即是例證。同時,美國要走出危機和困局,更離不開中國的配合、支持甚至幫助,美國不僅需要中國繼續持有甚至增購美國債券,更需要中國經濟能繼續保持適度的高增長態勢,因為中美早已同為全球經濟的兩大強勁發動機。

因此,經此危機,中美雙方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兩個大國在經濟上的相互依存性,如何從戰略高度進一步因應這種依存性,是新一輪對話的核心戰略議題,這也是此輪對話以「奠定長久的中美經濟夥伴關系的基石」為主題的原因所在。與此相對應,中美兩國如何協調行動以管理宏觀經濟風險,就成為這一輪對話極為緊迫的核心話題之一。

更值得注意的是,經過這次危機挑戰,中國在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從出口導向轉向依靠國內市場方面,已然無需美國的談判壓力,無疑有著更加緊迫的需要和更為強勁的驅動力;伴隨著國際油價急速跌落到每桶50美元以內,以及美國國內和國際社會對強勢美元的一致需要,美方在人民幣匯率問題上施壓的內外環境和氛圍也進一步淡化。倒是中方對於美方強化對華爾街的有效監管,以及促使其提振國內消費信心等要求,必將成為「促進經濟平衡增長」這一對話老議題的新內容。

同時,要求中國對包括IMF、世界銀行等為代表的世界金融體系、發揮更大作用、承擔更大責任,也可能是美方在這一輪對話中的新要求。

資料: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機制

中美戰略經濟對話是中美兩國經濟領域的最高對話。這一對話機制由美方提出,中方同意,再經雙方認真磋商後於2006年9月20日正式啟動。

2006年8月21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應約同美國總統布希通電話。布希表示,美方希望兩國加強在經濟領域的對話與合作,使兩國經貿關系繼續保持強勁發展勢頭。胡錦濤說,隨著中美經濟聯系日益密切,加強雙方在經濟領域的對話有利於兩國經貿合作和中美建設性合作關系的發展,對世界經濟增長和全球穩定安全也會產生積極影響。中方願同美國繼續就此保持聯系。

為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同年9月19日至22日,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就建立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事宜訪問中國。吳儀副總理與他舉行會談,並共同宣布建立對話機制。9月20日,中美雙方發表《中美關於啟動兩國戰略經濟對話機制的共同聲明》。

根據《共同聲明》,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將主要討論兩國共同感興趣和關切的雙邊和全球戰略性經濟問題。對話每年進行兩次,輪流在兩國首都舉行。2006年12月,中美兩國在北京進行了首次戰略經濟對話。此後,第二次、第三次和第四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先後於2007年5月和12月、2008年6月輪流在華盛頓和北京舉行。

中美兩國經濟互補性強,合作發展潛力大,互利共贏是中美經貿關系的主流。隨著經貿合作的深入,戰略經濟對話機制已成為兩國就事關雙方全局性、戰略性和長期性經濟問題進行探討的重要平台。通過對話,中美雙方達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識,簽署了多項協議,推動了雙方務實合作。中美兩國已互為對方第二大貿易夥伴國。2007年,兩國雙邊貿易額達3020.8億美元。

⑺ 如何評價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取得的成果

懷著當爺的夢想,繼續當孫子。

與中美對話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 Arrange www.jhzxd.com 2006-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