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安凱擬轉讓

安凱擬轉讓

發布時間:2021-10-08 03:28:01

A. 持續剝離非主業資產 福田汽車在布希么局

6月4日晚間,福田汽車發布公告稱,擬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安凱車橋30%股權,掛牌價3645.24萬元。交易完成後,該公司不再持有安凱車橋股權,這將有利於公司聚焦資源投入主營業務。安凱車橋主要從事汽車車橋及配件的開發、製造、銷售等業務。

相關資料顯示,安凱車橋成立於2002年,是一家生產車橋產品的公司。由安凱汽車、北汽福田、曙光汽車共同發起成立,股權比例為4:3:3。近年來受大環境影響,2019年,安凱車橋虧損750萬元。2020年第一季度,其凈利潤為虧損700.92萬。

安凱車橋不是福田在近段時間以來第一次的旗下資源優化。從2020年初開始,福田汽車先後出售了河北雷薩51%股權,轉讓懷柔重型機械工廠的部分資產和旗下沖壓工廠沖壓業務涉及的資產及負債。

如何理解福田持續剝離非主業資產背後的邏輯?福田汽車究竟在為什麼做准備?汽車預言家通過資料梳理,解讀福田持續剝離非主業資產背後的思考。
1

新基建帶來的商用車新機遇
商用車作為生產工具,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資料顯示,在2010-2019年十年間,商用車市場需求穩定增長,年銷量穩定在400萬輛以上。尤其近三年(2017年到2019年),商用車市場呈現出較好的發展態勢。

2018年,受貨車市場增長拉動,我國商用車銷量創歷史新高,分別達到428萬輛和437.1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7%和5.1%。進入2019年來,商用車市場繼續表現良好。2019年全年中國商用車產銷分別完成436萬輛和432.4萬輛,產銷增幅均好於乘用車。

根據此前福田汽車的銷量快報,2019全年北汽福田全年完成銷售54萬台,相較去年的51.2萬台,同比增長5.45%,是中國汽車企業中少數正向銷量增長的汽車企業。

從諸城車輛廠開始,福田從商用車起家,布局完善了商用車周邊大大小小多大百餘家的企業,包括商用車、金融、專用車甚至還包括乘用車。這些非主營業務的影響,嚴重拖撤了福田汽車前進的步伐,拉低了福田汽車的整體業績。

「福田做商用車起家,有基礎,有優勢,中國國情和城市運營管理對商用車也有很大需求。」福田汽車董事長張夕勇曾經對外表示,現在聚焦的目標明確,就是要突出主業,卡車全系列提高市場佔有率,做好大客車、皮卡等業務,抓好生產線質量和零部件質量,做中國商用車第一品牌。

在不少分析人士眼中,相比整個汽車行業,商用車仍然保持一枝獨秀的發展態勢,跑贏了行業。在穩預期、穩投資的宏觀背景以及老舊車型加速淘汰的背景下,商用車的增長態勢較為明顯。福田在這一背景之下,聚焦商用車業務,就是希望在這樣向上發展的市場中繼續拓展自己的業務深度。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曾經對外表示:「商用車行業發展與經濟密切相關。宏觀經濟持續向上,這是商用車發展的一個重要基礎。有這個基礎,商用車的發展還是可以保障的。」

此外,行業相關人士對外表示,在疫情重創之下,國家大力推動基礎設施建設,這也是商用車短期一個重大的機遇,商用車企業在未來還將有明顯的上升空間。從這個角度分析,福田汽車專注的商用車市場還有巨大的空間毋庸置疑。
2

新四化下的商用車:「沒有技術實力很難活下去」
在連線中,多位專家學者表示,當前商用車市場在巨大的機遇同時也蘊藏著巨大的風險。一方面,市場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另外一方面,新四化的推進讓所有的商用車企業都面臨著轉型的風險。

其中最為明顯的例子就是商用車的智能網聯化。

在不少分析人士眼中,商用車是目前行業中有望最先實現智能網聯的細分產品。1)商用車對於成本節約、安全管理的需求更為迫切,對B端的服務需求和來自G端的監管需求較強,有明確的付費方;2)商用車的部分應用場景更適合試點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如在封閉園區、封閉道路和礦區、碼頭、港口等,而另外一些場景有較為清晰的商業模式,如公交車、計程車、物流卡車等。

「商用車是生產資料,更注重使用效率和成本節約,乘用車是消費品,更傾向於駕駛者的用戶體驗。同時,由於商用車體積龐大,駕駛難度高,對於駕駛安全的需求更為強烈,」行業觀察人士認為,目前商用車的智能網聯趨勢已經十分明顯,並且在市場的驗證下不斷的更新迭代。「如果有企業沒有跟上這個趨勢,那麼將很有可能被甩掉」。

如上述智能網聯給汽車產業帶來的變革一樣,目前整個商用車市場正處於市場快速變化之中,智能網聯、無人駕駛、5G等等技術都在推動商用車產業快速迭代。2020年以及未來,商用車企業將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此前介紹,目前國內擁有超過80家的商用車企業(不含改裝車企),整體產能利用率在60%左右。雖然說市場競爭激烈但不及乘用車,在市場「寒冬」來臨之時,商用車企業的忍耐性也高於乘用車企業。但是,隨著產品升級的提高(如排放標准等),以及外資企業的進入,下一步商用車行業的競爭將會更加殘酷。「如果沒有真正的技術實力,那麼你很難再生存下去;市場集中度的提高,產品的科技提升,是大勢所趨。」

「國家已經提出股比開放,未來國內的市場,國際巨頭也會進來。所以,接下來商用車行業的競爭,就不像原來那麼簡單,而是國內市場國際化。這方面的競爭壓力可能會比我們想像中來的要更快一些,如果不聚焦的提升產品技術提升,企業將陷入巨大的危機。」陳士華如是說道。
3

攥緊拳頭向商用車新四化投入
正如上文所言,商用車市場競爭過於激烈,車企必須要集中力量在商用車產品技術的攻關之上,這也是福田為什麼不斷剝離非主業資產,聚焦商用車業務的根本原因。

2019年,福田完成營業收入469.66億元,同比增長14.4%,受益於將連連虧損的北京寶沃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寶沃汽車」)剝離,全年實現扭虧,凈利潤達到1.92億元,但扣非後的凈利潤虧損額仍達到16.14億元,這也是該公司自2014年以來扣非後凈利潤第6年出現虧損。

福田之前的諸多業務盡管盈利情況不錯,但並不是圍繞商用車核心展開,是過去發展過程中積累的傳統業務。對於福田而言,似乎並不想被這些業務所牽絆。「面向未來的商用車技術產品轉型需要大量資源,必須要集中所有力量集中攻克商用車的技術突破。」

此前,福田曾明確制定「三年行動計劃」,確立了戰略方向,堅持商、乘並舉,商用車第一品牌不動搖的發展方向。同時還明確了,將繼續圍繞「戰略引領、聚焦價值、精益運營、突破發展」的經營方針,推動業務實現有質的高增長,進而推進各項管理工作。
目前,福田已經在氫燃料電池客車的技術研發、整車製造領域與豐田汽車展開了深度合作,並約定了福田將圍繞氫燃料電池整車開發、測試、量產等環節發力,以實現在2020年將合作的氫燃料電池車推向市場,從而確立福田在氫燃料汽車層面的領先發展地位。
同時,福田還與華為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改變未來物流業態和行業運營模式。以智能化軟、硬體體系為出發點,進而推動商用車智能升級,提速物流新業態發展。該項業務的開展也預示著福田汽車將在智能計算平台、智能網聯、智能互聯、智能製造、雲服務和信息化等領域儲備能力促進行業變化。

可以看出,福田還在針對未來領域做出充分布局,從而嘗試掌握行業發展的先機。此前,汽車預言家曾在采訪相關證券人士後得知,作為中國最大的商用車企之一,北汽福田目前已經開始通過調整加強內部結構優化,未來的發展目標將從此前的規模型企業向「高盈利型企業」開始轉變。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B. 大眾入股江淮、吉利控股華菱 資產優化大勢所趨!下一個是誰

【第一商用車網 原創】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商用車「戰場」亦是如此。
隨著汽車「新四化」的加速推進,市場競爭更加地多元化,同時對於整車廠來說意味著更大的資金壓力。盲目地搞規模擴張並不可取,一味地單打獨斗也不可取,如何緩解車企巨大的資金鏈壓力?引入戰略投資、股權轉讓或重組上市成為我國商用車企降低市場風險、提升主營業務市場競爭力的有效途徑之一。
2020上半年還未過去,在外資股比放開的頭半年,商用車企業的重大資產重組事件卻接連發生,與往年相比明顯頻繁了許多。我國商用車市場競爭或開始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現代汽車獨資控股四川現代 加快中國商用車事業擴張速度
2020年1月1日,商用車外資股比正式放開。在此機遇下,為了明確基於獨資經營體制的全球企業定位,擴大中國商用車事業,四川現代於今年初就已經完成了股份變更。變更後,韓國現代汽車集團成為唯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00%。至此,四川現代變更為外國法人獨資,同時也成為國內首家外商獨資的商用車企業。
3月18日起,四川現代更名為現代商用車,並採用新的CI設計。現代商用車獨資運營後,為其更快引進現代汽車在世界市場積累的經驗和先進技術奠定了基礎。與此同時,通過擴大產品線,引領未來中國商用車市場,現代商用車有望成長為行業備受關注的品牌。
安凱轉讓安凱車橋40%股權 「易主中車」將於7月31日前完成
近些年,迫於客車行業日趨低迷的市場行情,安凱客車(公司全名為「安徽安凱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試圖通過資產「瘦身」,緩解經營壓力,進一步增強業務發展能力。2018年和2019年,安凱客車兩次欲轉讓揚州宏運100%股權,但似乎發布公告後,並無較大收獲。
今年,安凱客車資產「瘦身」項目取得實質性進展。3月20日,安凱客車通過安徽省產權交易中心「公開掛牌轉讓安徽安凱福田曙光車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凱車橋」)40%股權」,轉讓底價4860.32萬元;4月17日,安凱車橋 40%股權轉讓在安徽省產權交易中心掛牌期滿,安徽省產權交易中心徵集到 1 個符合條件的意向受讓方,廣西方盛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方盛實業」)為最終受讓方。
與此同時,安凱的控股權變更也在今年加緊推進和落實之中。在2019年9月,安凱客車收到江淮汽車、安徽省投的《關於安凱客車股份協議的轉讓意向書》,根據該意向書,中車產投將持有安凱客車21.3%的股份,江淮汽車將只有12.35%的股份,安凱客車控股股東將不再江淮汽車而是中車產投;2020年3月,安凱客車發布公告表示,2020年1月以來,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影響,交易各方及顧問機構人員復工不足,會面和商談進程推遲。各方希望在2020年7月31日之前達成關於協議轉讓的最終協議。
福田掛牌轉讓河北雷薩51%股權、懷柔重機工廠部分資產及安凱車橋30%股權
在福田汽車聚焦商用車業務,實現三年行動計劃的戰略背景下,為了引入多元化資本,保障全資子公司河北雷薩重型工程機械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河北雷薩」)的長遠可持續發展,2020年4月21日,福田汽車發布關於「公開掛牌轉讓河北雷薩重型工程機械有限責任公司51%股權」的公告。掛牌價格為2.47億元,股權轉讓後,福田汽車將持河北雷薩49%股權。
4月22日,福田汽車又發布關於「公開掛牌轉讓懷柔重機工廠部分資產」的公告,福田擬公開掛牌轉讓懷柔重機工廠房地和設備等相關資產,轉讓底價不低於評估報告北汽集團備案結果;本次轉讓收益用於福田汽車償還銀行貸款,支持商用車業務發展等。據悉,本次通過資產轉讓實現存量資產優化,預計為福田汽車帶來資產轉讓收益約1億元。
另外,在安凱客車成功脫手安凱車橋40%股權之後,福田汽車於6月4日晚間也發布了關於「公開掛牌轉讓安徽安凱福田曙光車橋有限公司30%股權」的公告,公司擬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安凱車橋30%股權,掛牌價格為3645.24萬元,轉讓完成後福田不再持有安凱車橋股權。
目前,這三項掛牌轉讓均在進行之中。其中,在河北雷薩51%股權轉讓公告中,福田汽車表示,本次股權轉讓減少福田汽車的資金佔用,減少與其他工程機械企業的競爭從而增加底盤的銷量,進一步提升市場地位;在安凱車橋30%股權公告中,福田汽車表示,本次交易是為了加強公司對外長期股權投資管理,提高資產配置效率及運營效益。值得注意的是,在三次掛牌轉讓中,福田汽車均表示,交易將利於「福田汽車將聚焦商用車核心業務,繼續夯實福田汽車在商用車領域的優勢,推動商用車業務技術創新和進一步提升市場地位。」
通過一汽轎車重大資產置換 一汽解放重組上市
5月20日,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關於變更公司名稱及證券簡稱的公告,公司中文名稱由「一汽轎車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一汽解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相應由「一汽轎車」變更為「一汽解放」,注冊資本增至46.96億元。這標志著經過對一汽轎車一年左右的資產重組,一汽解放正式實現上市。
在重組前,一汽解放是商用車龍頭企業,有著出色的業績表現,盈利能力超過國內A股多數上市車企。2019年4月12日,一汽轎車擬置入一汽解放100%股權,主營業務由乘變商;2019年6月25日,一汽轎車5000萬元成立全資子公司,用以承接重組一汽解放的置出資產;2019年8月31日,一汽轎車置入資產一汽解放100%股權;2020年2月19日,一汽轎車作價270億元置入資產一汽解放100%股權事項獲證監會無條件通過;2020年4月24日,一汽轎車人事變動,胡漢傑擔任董事長,朱啟昕擔任總經理;2020年5月20日,一汽轎車正式更名一汽解放。
據悉,一汽解放資產重組上市,體現了一汽股份戰略的「商進乘退」,一汽集團戰略的「商乘分拆上市」,是一汽集團戰略調整的「冰山一角」。而近年來在卡車領域銷量強勢領先的一汽解放,在上市之後,必將迎來更大的市場空間。
大眾收購江淮50%股權,同時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75%
中國放開股比,以全新姿態擴大對外資的開放,向全世界釋放了強大而積極的信號。這在較大程度上促成了大眾對江淮50%股份的收購,以及對江淮大眾股份的增持。
5月29日,江淮汽車發布公告,安徽省國資委、大眾中國投資、江汽控股將簽署《關於向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增資之意向書》。大眾中國投資將通過增資方式獲得江汽控股50%股權,同時增持江淮大眾股份至75%。
在大眾中國投資成為直接持有合資公司75%股權的股東後,大眾集團有意願授予合資公司大眾集團旗下的主流品牌及一系列新能源產品。合資公司將逐漸擴大規模並力爭在2029年間達到年產量350,000-400,000輛。項目總投資額預計達到約10億歐元或等值人民幣。同時,大眾集團有意願與江汽控股在法律法規的框架下,在各領域進一步進行全面深入的合作。
華菱星馬掛牌出讓15.24%股權 吉利已支付3000萬元意向金
除開安凱和福田外,掛牌轉讓股權的企業還有華菱星馬。為契合《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等文件精神的要求,引進有實力的戰略夥伴,突出主營業務發展、促進汽車產業整合、提升市場競爭力,5月23日,華菱星馬控股股東星馬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華神建材擬通過公開徵集受讓方的方式轉讓所持華菱星馬全部股份(累計華菱星馬15.24%股權)。若本次公開徵集轉讓完成後,華菱星馬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更。
該掛牌轉讓事件一出,行業為之震動,近半個月來,華菱星馬持續成為各大媒體號的熱點。6月8日,華菱星馬在關於控股股東擬轉讓公司股份公開徵集受讓方的進展公告中表示,目前已有吉利商用車集團向星馬集團遞交了受讓意向書及相關申請材料,並支付了認購意向金3000萬元。如果最終真的是吉利接盤,對於雙方來說都是挺不錯事情,一是吉利近年來對商用車領域野心頗大,但有點「偏科」於新能源領域,而華菱星馬將可快速地讓其獲得傳統重卡技術領域的資源和技術儲備;二是華菱星馬也將獲得吉利雄厚資金的支持,既能緩解現在的困境,未來發展也是更加值得期待。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C. 為何大眾「勒緊褲腰帶」也要狂砸10億歐元入股江淮

2020年5月29日,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與德國大眾汽車集團戰略合資合作協議簽署暨啟動儀式在北京舉行。德國大眾汽車將投資10億歐元,獲得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時增持電動汽車合資企業江淮大眾股份至75%,並獲得合資公司管理權。大眾集團承諾,在大眾中國投資成為江淮大眾75%的控股股東後,將進一步細化優化江淮大眾的產品組合框架,進一步推動集團在中國的電動化戰略。深入合作推動大眾汽車在中國的電動化戰略落實。
自2020年5月20日至6月4日,江淮汽車(600418.SH)已經七次漲停,從5月29日大眾入股江淮汽車一事塵埃落定後,短短5天已經為江淮股價帶來近100億的市值增長,這不僅僅只是打響跨國企業參與國有車企混改的第一場戰役,同時也蘊藏著大眾汽車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野心。
要知道其實在疫情期間,大眾已經蒙受了巨大損失,根據其公布的財報,這家企業在2020年第一季度的現金流已經達到了負25億歐元。與此同時,在英國、德國等地,大眾在「排放門」官司中相繼敗訴,即將面臨大規模群體性賠償。即便「口袋」已經如此緊張,大眾仍然豪砸10億歐元入股江淮,這盤棋的魅力究竟有多大,能讓大眾不惜「勒緊褲腰帶」也要下完?
第一個問題:為什麼選擇江淮
眾所周知,大眾在中國有三個合資夥伴,除了江淮汽車,另外兩個分別是一汽集團和上汽集團。汽大眾成立於1985年,上汽集團和大眾各持股50%,旗下包含斯柯達、桑塔納、帕薩特等眾多熱銷車型;一汽-大眾成立於1991年,一汽集團和大眾、奧迪分別持股60%、30%、10%,旗下包含奧迪、邁騰、高爾夫等大量熱門車型;江淮大眾成立於2017年,江淮汽車和大眾各持股50%,旗下僅有思皓一個品牌和2019年9月才上市的一款思皓E20X純電動車型。江淮大眾似乎成為了那眾望所歸的「軟柿子」。
而在小編看來其實江淮汽車的造車水平在自主品牌陣營中,其實並不那麼耀眼,江淮汽車自身的經營狀況也不佳。近年來江淮汽車業績持續下滑,曾經聲勢浩大的「商轉乘」戰略,最終也因乘用車銷量不斷下滑而宣告失敗。2019?年,江淮汽車盈利1億元,但這個數據是加上了政府補貼11億元後的結果,如果只看扣非凈利潤,虧損達9.78?億元。另據了解,自2017年以來,江淮汽車已經連續三年扣非凈利潤為虧損,合計虧損29.48億元。三年來江淮汽車共計收到29.97億元政府補助,占公司歸母權益的23.79%。綜合以上因素不難發現,成立時間最短、合資公司和中方公司經營均較差的江淮汽車無疑最為弱勢,方便大眾「下手」。
第二個問題:大眾「圖」啥
提到我們國內的新能源汽車,近年來的發展可以說是像「雨後春筍」一般,特別是在限行限購的大城市,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更是極其火爆。在國家政策這塊,新能源汽車是能夠免費獲得限行城市新能源牌照的(北京能夠直接獲得搖號機會),而且還能享受國家的高額補貼。每次說起新能源汽車,可能大部分消費者都會想到比亞迪和北汽新能源,不可否認,這兩家車企在營銷上確實下了很大功夫,不過,要是說起新能源的技術,江淮汽車可以算是自主品牌中的鼻祖。
早在2009年,江淮汽車就提出了iEV純電動驅動路線,堅持迭代研發,構建五層次研發體系,到2010年的時候正式確立了純電動驅動路線,並在當年將591台新能源產品投放到市場。截止今年,通過11年7代技術研發,識別、攻關和積累了決定電動車產品成熟的核心技術,最終構建了國內最為成熟的iEV電動車技術平台。
而大眾除入局江淮混改外,大眾集團還投資約11億歐元,獲得了國內電池生產企業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26%的股份,並成為其大股東。在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迪斯看來,選擇中國第三大電池供應商國軒高科來投資,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國軒高科與江淮大眾同在安徽合肥,從地緣來看,能夠產生非常好的物流和研發協同效應,通過合作,把安徽省以及合肥市打造成中國電動汽車產業的重要基地。不難看出,此次大眾投資重心放在新能源汽車這塊「蛋糕」上,並且早前業內普遍認為,與大眾"聯姻"的主角會是江淮大眾。只是誰也沒有想到,大眾的胃口豈止是江淮大眾,而是整個江淮汽車集團。
再說說江淮的商用車領域,與自己的乘用車領域的慘淡不同,江淮在2019年商用車市場領域可算是風生水起,大家請看上圖,在其他家甚至出現負增長的情況下,江淮汽車在商用車領域同比增長高達43%,位居銷量排行第六名,大眾是否也看上這塊「大蛋糕」我們還不得而知,但你要說大眾沒「惦記」,可能大家也不信。
第三個問題:江淮為什麼會「委曲求全」
之前我們也分析了江淮自身的經營狀況不佳,近三年來江淮汽車乘用車板塊銷量分別同比下降39.5%、12%、17.8%。到了2020年一季度,江淮乘用車銷量僅2.7萬輛。如果沒有諸如政府補助等非經常性損益的「幫忙」,江淮汽車恐怕會走入「退市整理」階段。
為了自救,江淮汽車甚至走上了變賣資產的道路。2019年9月,江淮汽車公告擬協議轉讓所持安凱客車的股份。協議轉讓完成後,江淮汽車將不再是安凱客車的控股股東。值得注意的是,在大眾宣布入主江淮之前,江淮汽車市凈率僅為0.74,已經「破凈」,即市值已經低於凈資產。這說明,資本市場對江淮幾乎沒什麼信心了。
一個僅靠政府補貼勉強存活的企業,有什麼理由不"背水一戰"呢?而就在一年前,安徽省委書記李錦斌率團來到西班牙巴塞羅那,與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迪斯博士共同敲定了建設合肥智慧城市的項目。其中的參與方就包括了大眾中國及旗下全資子公司逸駕智能、合肥市政府及江淮汽車。我們不妨大膽猜測,大眾參股江淮汽車,背後或許可能是地方政府的授意。
第四個問題:江淮將會能得到什麼
5月29日,大眾集團正式宣布入股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並將其在江淮大眾合資公司中的股比提升至75%。作為交換,大眾不但要付給江淮10億歐元,還承諾給江淮大眾升級工廠。最為重要的是,大眾承諾會將集團內部的「主流品牌」,及一系列新能源產品授權給江淮大眾生產。只不過這所謂的「主流品牌」指的是誰呢?
若寬泛的理解,大眾集團下屬的主流品牌有大眾、奧迪、斯柯達、西雅特,其中西雅特已經在2個月前被迪斯親口否決;奧迪則由於其豪華屬性,授權給江淮大眾的可能性也不大,如此看來,「主流品牌」的有力競爭者就只有斯柯達品牌和大眾品牌了。
如若再結合大眾集團近期的新聞來看,這個潛在品牌的目標就會被鎖定在大眾品牌上,因為在迪斯宣布西雅特暫停入華後,由西雅特品牌一直主導的,內部代號為「MEB Entry」的入門版MEB純電動車項目,就被分配給了大眾品牌執行。大眾品牌極有可能帶著入門版MEB電動車項目,為江淮大眾打開大門。通過變革江淮大眾管理模式,大眾汽車集團將推動合資企業業務向前邁進,將進一步強化正在推進的電動化戰略。據了解,江淮大眾計劃到2025年再推出5款純電動汽車,同時建立、完善電動汽車工廠和研發中心。
第五個問題:10億歐元價格是否合適
入主江淮汽車和增資江淮大眾,大眾方面花了10億歐元,相當於約79億元人民幣。這個價格是否合適?其實,這點大家不用擔心,像這樣的外資花錢買了國有國企的股份情況,國企的個股股份,作價都是由國資委指定的資產評估公司來評定,類似賣便宜了、賤賣了都是不可以的,因為不是自己想開價多少就是多少,就連里外勾結什麼的也行不通,同時像這樣的情況,自然會考慮未來的增值,所以在小編看來,這個價格應該是綜合利弊的出來的一個合理價值。
而跨國公司進入混改,不僅帶來了資本,還會帶來技術、管理經驗等,對江淮汽車來講是重大利好,對大眾而言,無論是增資江淮汽車,還是參股國軒動力電池企業,都是期望對中國的電動車市場進行戰略布局。
車事總結:在愛情之中,不宜討論誰的付出、收獲更多,但在「大眾入局江淮混改」上,卻有必要談個清楚,因為這並不是一個引「狼」入室,這可能是一個罕見的多方共贏案例,布局中國商用車市場、佔領入門級電動車市場,這兩件事已經足以解釋為何大眾要在困難時期「勒緊褲腰帶」瘋狂砸錢了;而江淮汽車在這次股權變更後也會擁有強大的背書,以後產品再度宣傳「德系品質」的時候也會更加名正言順,這筆交易可謂雙贏。而且不僅僅江淮、大眾雙贏,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也公開表示「大眾入股江淮對蔚來來說具有正面影響」;就連購買了江淮汽車股票的吃瓜群眾也賺的盆滿缽滿。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D. 扭虧為盈後,福田汽車緣何再「賣子」

福田汽車又雙叒叕賣資產了。
6月4日,福田汽車發布公告稱,公司擬通過北京產權交易所公開掛牌轉讓安徽安凱福田曙光車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凱車橋」)30%股權,掛牌價格為3645.24萬元。此次交易完成後,公司不再持有安凱車橋股權。
據悉,安凱車橋主要從事汽車車橋及配件的開發、製造、銷售等業務。2019年,其業績虧損750萬元。2020年第一季度,其凈利潤為虧損700.92萬。
對於此次股權轉讓,福田汽車表示,「本次股權轉讓對未來公司財務狀況改善起到積極作用;同時有利於公司聚焦資源投入主營業務,進一步提升市場地位」。

「賣子」求存

賣資產,福田又缺錢了?
近幾年,「賣賣賣」似乎正成為福田汽車的一個主旋律,最受市場關注的莫過於「賣寶沃」。

而福田與寶沃的故事,源於一份市場「野心」。
2014年,一直專注於商用車領域的福田汽車,為了進軍乘用車領域,花費了500萬歐元收購德國寶沃,當時的德國寶沃已然破產,雖然曾經一度輝煌過,但生產、技術已經停滯,業界一直認為,福田汽車只是買回了一副 「空殼子」。
事實上,被寄予厚望的寶沃,最終成為了福田的「死穴」。扉旅汽車梳理財報顯示,2016年—2018年,寶沃汽車分別虧損4.84億元、9.85億元、25.45億元。尤其是2018年,寶沃的虧損額占福田的70%,直接導致福田汽車在當年虧損35.7億元。
2018年12月,福田剝離所持有的寶沃股份,最終得以「扭虧為盈」。數據顯示,2019年,寶沃67%股權出售及一攬子交易實現投資收益17.33億元,權益法核算確認投資收益-9.67億元,共增加利潤總額7.66億元。
或許,嘗到了「甩包袱」後的輕松,福田汽車開啟了「賣賣賣」步伐。
3月31日,福田汽車擬公開掛牌轉讓北京歐曼重型汽車廠(沖壓工廠)沖壓業務涉及的資產及負債,掛牌價格為19620萬元。
4月20日,福田汽車掛牌出售了河北雷薩重型工程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的51%股權,掛牌價格不低於2.47億元。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末,河北雷薩凈資產為67154.80萬元,僅兩個月後,凈資產就驟降到了47851.88萬元。
4月22日,福田汽車再次公告,擬公開掛牌轉讓懷柔重機工廠部分資產。
據扉旅汽車估算,上述股權和資產出售將給福田汽車帶來逾5億元收入。
而通過一系列「甩包袱」,深陷虧損泥潭的福田汽車也迎來了翻身。
數據顯示,2019年,福田汽車總營收達到469.66億元,同比增長14.40%;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92億元,同比增長105.36%,實現扭虧為盈;在銷量上,福田汽車更是頂住了2019年中國汽車市場的下行壓力,全年銷量達到54萬輛,同比增長5.45%。
事實上,在此次「賣子」公告發布的前一天,福田汽車再次交出了優異的成績單。5月份實現銷量66054台,同比增長47.68%;回款近百億元,逼平歷史最好水平。福田汽車1月至5月的累計銷量超過25萬輛,同比增幅13%。
那麼,在向好的形勢下,福田再次出手,又折射出怎樣的信號?

困境猶存

是未雨綢繆,還是困境猶存?

成立於1996年的福田汽車發家於山東農用車,在歷經多次大舉擴張之後實現了眾人所看到的華麗轉身,一躍成為國內的商用車銷量之首。也因此,福田贏得了戴姆勒的青睞,與其在重卡領域實現了合資。長期以來,福田在北汽集團旗下都是非常顯眼的一個板塊。
2010年,嘗到了擴張甜頭的福田汽車開啟「2020戰略」,計劃用10年時間,讓汽車年銷量突破400萬輛、銷售收入超過4000億元,實現利潤200億元以上,進入全球車企前十。
轉眼到了收官季,福田的flag能實現嗎?
數據顯示,2019年,福田汽車實現營業收入469.66億元、凈利潤1.92億元,均與目標相距甚遠,超200億元的凈利潤,似乎成為了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導致福田汽車如今的經營局面,除了近年來汽車市場調整外部因素外,更主要的還是自身擴張太過激進。」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在「2020戰略」下,福田汽車開展了新一輪大擴張。2011年,出資6.2億元設立福田汽車印度製造有限公司。此後的五年裡,福田的建廠「腳印」遍布俄羅斯、巴西、墨西哥、印度、泰國等,歐盟、北美以及日本等成熟區域市場也同步開發中。
此外,福田還將汽車業務向卡車外的更多領域拓展。目前,其擁有歐曼、歐輝、瑞沃等10多個業務品牌,涵蓋卡車、客車、乘用車以及核心零部件、發動機等產品,可謂是商乘並舉,同時還涉足融資擔保等金融業務。
大舉擴張後,福田汽車資產規模也急劇膨脹。2017年底,公司總資產達624.19億元,2010年底為246.41億元,7年增長377.78億元,增幅為153.31%。這相當於再造了1.5個福田汽車。
然而,一味的擴張,讓並未准備好的福田「吃了大虧」。近年來,福田汽車凈利潤不斷下滑,尤其是2014年至2019年,公司扣非凈利潤連虧6年,累計虧損82.32億元。而商用車銷量之首的寶座,在此之間,也早已換人。

「聚焦商用車」成為福田汽車的救命稻草。
「給乘用車做減法,給商用車做加法」。2018年5月,福田汽車制定了「三年行動計劃」,提出加快非主營、虧損業務的改革調整,提高資產利用效率和盈利能力的一攬子行動。按照此前的規劃,從2018年~2020年,福田汽車要通過系列整合,實現在重卡、輕卡以及乘用車領域的領先。
今年是三年行動計劃的最後一年,從年初開始,福田汽車開啟了「賣賣賣」節奏。
但一味地變賣資產也有隱患。據福田介紹,接手寶沃股權的長盛興業沒能按照協議付清股權轉讓款,剩餘的14.81億元價款被延遲至今年12月31日之前支付。
如此看來,對於福田而言,寶沃這個「包袱」並沒有完全甩出去。
更糟糕的是,福田還向寶沃提供了大額的借款以及擔保。據財報披露,截至2019年,福田汽車還對寶沃汽車有約8.1億元的擔保,一旦寶沃汽車陷入債務危機,對福田來說也是一個沉重打擊。
如今,「開了小差」的福田汽車,想要重回商用車巔峰,賣賣賣之外,提升自身實力才是根本。畢竟,商用車市場已從增量市場競爭階段轉向存量市場競爭階段,「躺贏」的時代早已過去。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E. 杭州安凱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杭州安凱建築工程有限公司成立於2006年12月05日,主要經營范圍為一般經營項目:服務:房屋建築工程施工,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裝飾裝修工程施工,鋼結構工程施工,公路工程施工,水利水電工程施工(除電力設施),機電設備安裝工程施工,地基與基礎工程施工,土石方工程施工,園林古建築工程施工,建築智能化工程施工,城市及道路照明工程施工,體育場地設施工程施工,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等。
法定代表人:潘小波
成立時間:2006-12-05
注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30104000010074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杭州市餘杭區東湖街道梅堰路15-1、15-2號

F. 安凱客車重組後會怎樣

至少幾個一字漲停吧!

安凱客車(000868):江淮汽車整體上市啟動,安凱客車或賣殼合肥國軒

■21世紀經濟報道
江淮汽車(600418.SH)與安凱客車(000868.SZ)的雙雙停牌,
預示著安徽國資改
革"大戲"正式上演.
4月15日, 江淮汽車與安凱客車同時發布重大資產重組停牌公告:根據控股股東

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江汽集團)的通知,江汽集團擬通過重大資產重組
方式實現整體上市,
該事項將對公司構成重大資產重組.公司股票自2014年4月15日
起停牌,停牌不超過30天.
安徽當地一位國資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 者透露,
江汽集團整體上 市的基
本思路是以江淮汽車為整合平台,
"將安凱汽車合並到該平台上,然後安凱汽車的上
市公司殼資源轉給另一個公司借殼上市."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這家擬借安凱汽車上
市的企業就是佛 山照明(00
0541.SZ)參股的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股份公司(下稱合肥國軒),
而根據佛山照明
的最新公告顯示,合肥國軒正在籌劃借殼上市的事宜.
迅速停牌抑制股價
上述安徽國資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江汽集團的改制被安徽國資委寄
予厚望,一旦成功將被樹立為此輪國企改革安徽省內試點的"樣板"企業.
目前,江汽集團的股權結構為安徽省國資委持股70.37%,建投投資和合肥實勤的
持股比例分別為25%和4.63%.江汽集團原持股21.79%的股東安徽旺眾完全退出.
盡管此前曾引入戰略投資者,但江汽集團的控股股東未發生變化,仍為持有70.3
7%股權的安徽省國資委.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
合肥實勤注冊地是"合肥市包河區東流路176號",
正是江汽集團所在地,也就是江汽集團管理層的股權激勵計劃載體.
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合肥實勤執行事務合夥人是王志遠,即江汽集
團副總裁.自然人股東達到160人,其中就包括江汽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安進,副總裁王
志遠,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周剛,總會計師王才焰等等.
上海一位基金經理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江汽集團從"全員持股"(旺眾投資
)變為管理層(合肥實勤)持股,
有利於進一步發揮股權激勵作用,也為通過整體上市
來實現管理層和股東利益一致埋下伏筆,"顯然江汽集團管理層是不希望股票繼續上
漲了,因此迅速做出停牌決定,此前外界幾乎沒有收到一絲風聲."
2014年4月9日,國務委員王勇來到江淮汽車考察調研就曾強調江汽集團要"通過
深化國企改革,探索符合市場化的機制體制".而在今年3月13日召開的安徽省省屬企
業混合所有制經濟發展座談會上,江淮汽車等6家企業是作為國企改革範例進行發言
的.
實際上,
江淮汽車一直都是被機構投資者看成是國企改革的"紅利股","江汽集
團目前形成了以江淮汽車為核心的轎車,商務車,輕卡產品生產板塊,安凱客車板塊,
重工板塊,零部件板塊等四大業務板塊和物流,^三產^兩項事業的發展格局."一位長
期跟蹤江淮汽車的券商研究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江淮汽車2013年年報顯示,
江汽集團2013年度實現銷售收入382.5億元(合並口
徑,未經審計).截至2013年12月31日,江汽集團總資產335.5億元,總負債242.4億元(
合並口徑,未經審計).

閱讀全文

與安凱擬轉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