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城市近期建設規劃的內容應當包括( )。
C,D,E
答案解析:
[解析]
《城市規劃編制辦法》第三十六條規定,近期建設規劃的內容應當包括:①確定近期人口和建設用地規模,確定近期建設用地范圍和布局;②確定近期交通發展策略,確定主要對外交通設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設施布局;③確定各項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公益設施的建設規模和選址;④確定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⑤確定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風景名勝區等的保護措施,城市河湖水系、綠化、環境等保護、整治和建設措施;⑥確定控制和引導城市近期發展的原則和措施。
⑵ 城市總體規劃綱要的成果包括( )。
正確答案:A,B,D
解析:本題主要考核的是城市總體規劃綱要的成果的主要內容。具體包括文字說明、圖紙和專題研究報告。掌握城市總體規劃綱要的成果的相關要求。
⑶ 城市總體規劃綱要成果的文字說明的內容包括 ( )
A,B,C,D
答案解析:
城市總體規劃綱要成果的文字說明的內容包括:簡述城市自然、歷史、版現狀特點;權分
析論證城市在區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目標、發展優勢與制約因素,提出市域城鄉統籌發展戰略,確定城市規劃區范圍;確定生態環境、土地和水資源、能源、自然和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等方面的綜合目標和保護要求,提出空間管制原則;原則確定市域總人口、城鎮化水平及各城鎮人口規模;原則確定規劃期內的城市發展目標、城市性質,初步預測城市人口規模;初步提出禁建區、限建區、適建區范圍,研究中心城區空間增長邊界,確定城市用地發展方向,提出建設用地規模和建設用地范圍;對城市能源、水源、交通、公共設施、基礎設施、綜合防災、環境保護、重點建設等主要問題提出原則規劃意見。
⑷ 近期建設規劃的施行辦法
近期建設規劃工作暫行辦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
二○○二年八月二十九日
第一條近期建設規劃是落實城市總體規劃的重要步驟,是城市近期建設項目安排的依據。為了切實做好近期建設規劃的制定和實施,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強城鄉規劃監督管理的通知》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制定和實施近期建設規劃,應當符合本辦法的規定。
第三條近期建設規劃的基本任務是:明確近期內實施城市總體規劃的發展重點和建設時序;確定城市近期發展方向、規模和空間布局,自然遺產與歷史文化遺產保護措施;提出城市重要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安排的意見。
第四條設市城市人民政府負責組織制定近期建設規劃。
第五條編制近期建設規劃,必須遵循下述原則:
(一)處理好近期建設與長遠發展,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條件的關系,注重生態環境與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二)與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相協調,符合資源、環境、財力的實際條件,並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
(三)堅持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服務,維護公共利益,完善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改善人居環境。
(四)嚴格依據城市總體規劃,不得違背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
第六條近期建設規劃的期限為五年,原則上與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年限一致。其中當前編制的近期建設規劃期限到2005年。
城市人民政府依據近期建設規劃,可以制定年度的規劃實施方案,並組織實施。
第七條近期建設規劃必須具備的強制性內容包括:
(一)確定城市近期建設重點和發展規模。
(二)依據城市近期建設重點和發展規模,確定城市近期發展區域。對規劃年限內的城市建設用地總量、空間分布和實施時序等進行具體安排,並制定控制和引導城市發展的規定。
(三)根據城市近期建設重點,提出對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等相應的保護措施。
第八條近期建設規劃必須具備的指導性內容包括:
(一)根據城市建設近期重點,提出機場、鐵路、港口、高速公路等對外交通設施,城市主幹道、軌道交通、大型停車場等城市交通設施,自來水廠、污水處理廠、變電站、垃圾處理廠、以及相應的管網等市政公用設施的選址、規模和實施時序的意見。
(二)根據城市近期建設重點,提出文化、教育、體育等重要公共服務設施的選址和實施時序。
(三)提出城市河湖水系、城市綠化、城市廣場等的治理和建設意見。
(四)提出近期城市環境綜合治理措施。
城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決定增加近期建設規劃中的指導性內容。
第九條近期建設規劃成果包括規劃文本,以及必要的圖紙和說明。
第十條近期建設規劃編制完成後,由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負責組織專家進行論證並報城市人民政府。
城市人民政府批准近期建設規劃前,必須徵求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意見。
批准後的近期建設規劃應當報總體規劃審批機關備案,其中國務院審批總體規劃的城市,報建設部備案
第十一條城市人民政府應當通過一定的傳媒和固定的展示方式,將批准後的近期建設規劃向社會公布。
第十二條近期建設規劃一經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變更。
城市人民政府調整近期建設規劃,涉及強制性內容的,必須按照本辦法第十條規定的程序進行。
調整後的近期建設規劃,應當重新向社會公布。
第十三條城鄉規劃行政主管部門向規劃設計單位和建設單位提供規劃設計條件,審查建設項目,核發建設項目選址意見書、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必須符合近期建設規劃。
第十四條城市人民政府應當建立行政檢查制度和社會監督機制,加強對近期建設規劃實施的監管,保證規劃的實施。
第十五條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執行。(建設部網站)
⑸ 城市近期規劃有什麼內容需要調查什麼有調查表么
近期建設規劃的期限原則上應當與城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年限一致,並不得違背城市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近期建設規劃到期時,應當依據城市總體規劃組織編制新的近期建設規劃。
近期建設規劃的基本內容:
(一)確定近期人口和建設用地規模,確定近期建設用地范圍和布局。
(二)確定近期交通發展策略,確定主要對外交通設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設施布局;
(三)確定各項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公益設施的建設規模和選址。
(四)確定近期居住用地安排和布局;
(五)確定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街區、風景名勝區等的保護措施,城市河湖水系、綠化、環境等保護、整治和建設措施。
(六)確定控制和引導城市近期發展的原則和措施。
近期建設規劃的強制性內容:
(一)確定城市近期建設重點和發展規模。
(二)依據城市近期建設重點和發展規模,確定城市近期發展區域。對規劃年限內的城市建設用地總量、空間分布和實施時序等進行具體安排,並制定控制和引導城市發展的規定。
(三)根據城市近期建設重點,提出對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文化保護區、風景名勝區、生態環境保護等相應的保護措施。
下面是某市城市近期建設規劃編制工作調查問卷(供參考):
1. 您認為,能夠方便您參與城市規劃編制的途徑有: * [多選題]
向人大代表提意見
在規劃編制前期,向編制單位提出建議
在規劃草案公示階段提供意見和建議
在規劃後期成果公示階段參與
其它
2. 您對上一版《*市城市總體規劃》(?年—?年)(以下簡稱為總體規劃)的了解程度為: *
全面了解
部分了解
不了解
3. 如果您選擇了「部分了解」或者「不了解」,請問影響您了解總體規劃的原因是: [多選題]
沒有了解渠道
公眾宣傳不夠工作太忙
無暇顧及專業性太強
看不懂其它
4. 您是通過什麼途徑了解總體規劃的: * [多選題]
規劃人員的介紹或者調查
和同事、朋友的交流
網路、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媒體宣傳
其它
5. 您對某市城市建設發展水平是否滿意: *
非常滿意
滿意
一般
不滿意
6. 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您認為某市當前最突出的城市問題是: * [多選題]
社會治安問題
環境污染嚴重,城市生態遭到破壞
規模不夠大,中心城區輻射能力不足
產業發展水平不高,經濟總量不大
路網不暢、交通不便
公共設施不完善,缺乏遊憩場所
城市生活成本偏高
城市形象不鮮明,城市知名度不高
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不夠
其它
7. 在城市建設方面,您認為政府當前最應該做的是: * [多選題]
加強商貿、教育、文化、醫療、體育和公安消防等公共設施建設
加強水電市政工程設施建設與維護
構築更為順暢、便捷的交通體系
繼續推行城中村、舊工業區改造
美化城市環境
提升城市功能
加大產業園區建設
加強水體、山體等藍、綠線生態保護
其它
8. 您認為某市「十二五」城市近期建設規劃主要應該: * [多選題]
加強對該市城市發展空間的宏觀指引
統籌城市近期主要建設項目
加強城市規劃和建設管理
其它
9. 城市公共設施方面,您認為城市最為緊缺、最迫切需要建設的是: * [多選題]
商貿設施
文化設施
教育設施
體育設施
醫療衛生設施
公安消防設施
其它
10. 城市市政基礎設施方面,您認為城市最為緊缺、最迫切需要建設的是: * [多選題]
城市道路、橋梁、涵洞
城市防汛、排水設施
城市污水處理設施
城市照明設施
人行系統
其它
11. 您認為某市城市發展當前面臨的主要外部機遇是: * [多選題]
國家「擴大內需」投資
國外產業轉移
其它
12. 您認為某市城市發展的主要優勢條件是:(限選2項) * [多選題]
區位交通優勢
良好生態優勢
文化景觀的魅力優勢
豐富的勞動力優勢
產業優勢
用地價格等成本優勢
其它
13. 今後五年中,您認為近5年內某市城市建設的熱點地區應是: * [多選題]
城東新區
城南新區
老城區
開發區
淅河工業、居住組團
兩水工業組團
南郊(城西)
其它
14. 從城市空間資源分布及長遠可持續發展來看,在未來五年城市發展中,您認為城市應該: * [多選題]
尋求城市新的發展空間
通過舊城改造優化城市空間布局
挖掘現有土地資源利用潛力
其它
15. 您對《某市「十二五」城市近期建設規劃》的其它建議:
⑹ 怎樣才能找到完整的城市總體規劃成果
1、規劃管理部門
2、承擔設計的設計院
3、參加規劃評審的相關部門或人員
⑺ 簡述城市總體規劃的內容及成果
總體規劃綱要成果包括綱要文本、說明、相應的圖紙和研究報告。
城市總體規劃的成果應當包括規劃文本、圖紙及附件(說明、研究報告和基礎資料等)。在規劃文本中應當明確表述規劃的強制性內容。
城市總體規劃的強制性內容包括:
(一)城市規劃區范圍。
(二)市域內應當控制開發的地域。包括:基本農田保護區,風景名勝區,濕地、水源保護區等生態敏感區,地下礦產資源分布地區。
(三)城市建設用地。包括:規劃期限內城市建設用地的發展規模,土地使用強度管制區劃和相應的控制指標(建設用地面積、容積率、人口容量等);城市各類綠地的具體布局;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布局。
(四)城市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包括:城市幹道系統網路、城市軌道交通網路、交通樞紐布局;城市水源地及其保護區范圍和其他重大市政基礎設施;文化、教育、衛生、體育等方面主要公共服務設施的布局。
(五)城市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包括:歷史文化保護的具體控制指標和規定;歷史文化街區、歷史建築、重要地下文物埋藏區的具體位置和界線。
(六)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目標,污染控制與治理措施。
(七)城市防災工程。包括:城市防洪標准、防洪堤走向;城市抗震與消防疏散通道;城市人防設施布局;地質災害防護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