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有機食品技能與成果

有機食品技能與成果

發布時間:2021-10-07 13:08:06

A.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是學啥的將來的工作環境可能是什麼地方

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
學制:四年(本科)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化學、生物學、食品工程、食品安全與營養、食品分析與檢測等方面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能在食品領域內從事食品生產技術管理、科學研究、產品開發、工程設計及食品質量與安全檢測、控制、監督、執法、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主幹課程
無機及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物理化學、食品化學、食品微生物學、化工原理、食品分析、林產食品加工工藝學、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毒理學、食品營養學、畜產品加工學、食品衛生學、園藝產品貯存運銷學、園藝產品加工學、農產品加工學、試驗設計與統計分析、功能食品及其功能因子的檢測、食品新資源開發與綜合利用、綠色食品與有機食品等。
就業方向
學生畢業後能從事各類食品生產企業的生產工藝設計、新產品開發、質量檢測、經營管理等工作;食品的科學研究和成果推廣工作;食品質量監督、海關、商檢、衛生防疫、進出口等部門的產品分析、檢測工作;相關的國家機關、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工作等。

B. 生機食品與有機食品的區別是什麼

有機食品是一種原生態的食品,在種植過程中不使用化肥等,從土壤到貨品上架都必須嚴格按照有機食品認證要求,下面是判斷有機食品的標准供參考
1、原料來自於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或野生天然產品;
2、有機食品在生產和加工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有機食品生產、採集、加工、包裝、貯藏、運輸標准,禁止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葯、化肥、激素、抗生素、食品添加劑等,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及該技術的產物及其衍生物。
3、有機食品生產和加工過程中必須建立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生產過程式控制制體系和追蹤體系,因此一般需要有轉換期;
4、有機食品必須通過合法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的認證。

無機食品:現在沒有無機食品這一說法,目前中國市場上只有普通食品沒有經過任何認證的,還有一種是無公害食品,還有綠色食品,再就是有機食品,這4種認證的要求是越來越嚴格,對化肥和食品的添加劑的使用規定也越來越嚴格,嚴格意義上講有機食品是不能含有食品添加劑的。

C. 簡述什麼是技能成果

1、刻苦鑽研技術。擁有一項以上專利、創造了先進操作法並已取得顯著經濟效益,被有關部門命名表彰或在全市同行業具有較大推廣價值的。
2、具有工藝專長。在從事的崗位和職業中,擁有一技之長或絕技高招,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在實施工藝、技術等方面擁有不可替代、至關重要的地位。
3、掌握高超技能。所具備的技能、技藝在本單位、本行業、本領域處於領先水平;在全國、全省、全市以及省級行業「五小」競賽活動和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得到表彰,有一定的社會影響力和知名度。
4、體現領軍作用。善於解決疑難雜症、善於攻堅克難,運用個人技能、技藝帶領團隊解決實際問題;積極參加「職工創新工作室」、「名師帶高徒」等活動,善於向職工普及知識、傳授技藝、傳播理念、傳承精神,帶動身邊職工共同進步。
5、做出突出貢獻。在本單位、本行業或脫貧攻堅中做出卓越貢獻,取得重要科技成果或推廣實用技術,對推動企業、行業技術進步、跨越發展和脫貧攻堅作出重要貢獻。

D. 什麼是有機食品有機食品與其他食品有什麼區別

有機食品是一種國際通稱,是從英文Organic Food直譯過來的,其他語言中也有叫生態或生物食品等。這里所說的「有機」不是化學上的概念,而是指採取一種有機的耕作和加工方式。有機食品是指按照這種方式生產和加工的、產品符合國際或國家有機食品要求和標准、並通過國家認證機構認證的一切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糧食、蔬菜、水果、奶製品、禽畜產品、蜂蜜、水產品、調料等。

有機食品是目前國際上對無污染天然食品比較統一的提法。有機食品通常來自於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的標准生產加工的。除有機食品外,目前國際上還把一些派生的產品如有機化妝品、紡織品、林產品或有機食品生產而提供的生產資料,包括生物農葯、有機肥料等,經認證後統稱有機產品。

目前,我國有關部門在推行的其他標志食品還有無公害食品和綠色食品。可以認為,無公害食品應當是普通食品都應當達到的一種基本要求,綠色食品是從普通食品向有機食品發展的一種過渡產品。有機食品與其他食品的區別體現在如下幾方面:

(1)有機食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絕對禁止使用農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質,並且不允許使用基因工程技術;而其他食品則允許有限使用這些技術,且不禁止基因工程技術的使用。如綠色食品對基因工程和輻射技術的使用就未作規定。

(2)在生產轉型方面,從生產其他食品到有機食品需要2-3年的轉換期,而生產其他食品(包括綠色食品和無公害食品)沒有轉換期的要求。

(3)數量控制方面,有機食品的認證要求定地塊、定產量,而其他食品沒有如此嚴格的要求。

因此,生產有機食品要比生產其他食品難得多,需要建立全新的生產體系和監控體系,採用相應的病蟲害防治、地力保護、種子培育、產品加工和儲存等替代技術。科學家研究發現,有機食品含有更高的有益礦物質,並且有助於提高人們的營養吸收。

E. 如何從分析綠色食品、有機食品概念的角度,理解現代農業技術與環境、社會的關系

有機食品和無機食品。

這個通過儀器檢測

才能檢測出來啊。

什麼轉基因非轉基因,

僅僅憑肉眼是看不出來的。

F. 有機食品的好處到底有哪些

有機食品(Organic Food)也叫生態或生物食品等。有機食品是國際上對無污染天然食品比較統一的提法。有機食品通常來自於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的標准生產加工的。除有機食品外,國際上還把一些派生的產品如有機化妝品、紡織品、林產品或有機食品生產而提供的生產資料 ,包括生物農葯、有機肥料等,經認證後統稱有機產品。
有機食品的主要特點來自於生態良好的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有機食品的生產和加工,不使用化學農葯、化肥、化學防腐劑等合成物質,也不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產物,因此,有機食品是一類真正來自於自然、富營養、高品質和安全環保的生態食品。
從物質的化學成分來分析,所有食品都是由含碳化合物組成的有機物質,都是有機的食品,沒有非有機的食品,因此,從化學成分的角度,把食品稱做「有機食品」的說法是沒有意義的 。所以,這里所說的「有機」不是化學上的概念——分子中含碳元素——而是指採取一種有機的耕作和加工方式。有機食品是指按照這種方式生產和加工的;產品符合國際或國家有機食品要求和標准;並通過國家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一切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糧食、食用油、菌類、蔬菜、水果、瓜果,乾果,奶製品、禽畜產品、蜂蜜、水產品、調料等。

G. 有機食品是什麼意思它與綠色食品有何區別

區別不大,但有機的更好一些!

綠色食品是我國農業部門推廣的認證食品,分為A級和AA級兩種。其中A級綠色食品生產中允許限量使用化學合成生產資料,AA級綠色食品則較為嚴格地要求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肥料、農葯、獸葯、飼料添加劑、食品添加劑和其他有害於環境和健康的物質。從本質上講,綠色食品是從普通食品向有機食品發展的一種過渡性產品。
有機食品是指以有機方式生產加工的,符合有關標准並通過專門認證機構認證的農副產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糧食、蔬菜、奶製品、禽畜產品等。有機食品與其他食品的區別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有機食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絕對禁止使用農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質,並且不允許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其它食品則有限允許使用這些物質,並且不禁止使用基因工程技術。
第二、有機食品在土地生產轉型方面有嚴格規定。考慮到某些物質在環境中會殘留相當一段時間,土地從生產其他食品和無公害食品則沒有轉換期的要求。
第三、有機食品在數量上進行嚴格控制,要求定地塊、定產量,生產其他食品沒有如此嚴格的要求。
從概念上講,綠色食品系指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的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食品。

它分為兩個等級,即A級和AA級。

A級綠色食品系指在生態環境質量符合規定標準的產地,生產過程中允許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物質,按特定的操作規程生產、加工,產品質量及包裝經檢測、檢驗符合特定標准,並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A級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

AA級綠色食品系指在環境質量符合規定標準的產地,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學合成物質,按特定的操作規程生產、加工,產品質量及包裝經檢測、檢驗符合特定標准,並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AA級有綠色食品標志的產品
綠色食品應具備以下四個條件:

1.產品或產品原料產地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生態環境質量標准。

農業初級產品或食品的主要原料,其生長區域內沒有工業企業的直接污染,水域上游、上風口沒有污染源對該區域構成污染威脅。該區域內的大氣、土壤、水質均符合綠色食品生態環境標准,並有一套保證措施,確保該區域在今後的生產過程中環境質量不下降。

2.農作物種植、畜禽飼料、水產養殖及食品加工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生產操作規程。

農葯、肥料、獸葯、食品添加劑等生產資料的使用必須符合《生產綠色食品的農葯使用准則》、《生產綠色食品的肥料使用准則》、《生產綠色食品的食品添加劑使用准則》、《生產綠色食品的獸葯使用准則》。

3.產品必須符合綠色食品產品標准。

4.產品的包裝、貯運必須符合綠色食品包裝貯運標准。

產品的外包裝必須符合國家食品標簽通用標准外,還必須符合綠色食品包裝和標簽標准。

有機食品

有機食品是指來自於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的標准生產加工的,並通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一切農副產品,包括糧食、蔬菜、水果、奶製品、禽畜產品、蜂蜜、水產品、調料等。

有機食品需要符合以下四個條件:

1.原料必須來自於已建立的或正在建立的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或採用有機方式採集的野生天然產品。
2.產品在整個生產過程中嚴格遵循有機食品的加工、包裝、貯藏、運輸標准。
3.生產者在有機食品生產和流通過程中,有完善的質量控制和跟蹤審查體系,有完整的生產和銷售記錄檔案。
4.必須通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的認證。

有機食品是一類真正源於自然、富營養、高品質的環保型安全食品。

樓主請參考以下鏈接:

綠色食品:http://ke..com/view/5589.html?wtp=tt
有機食品:http://ke..com/view/13516.html?wtp=tt

H. 綠色食品與有機農業課程 需要5000字的綜述、、怎麼寫啊怎麼寫

核心提示:以地球的環保俠自居的查爾斯王子,在他的自製的一個名為《和諧》的紀錄片里,表達了這樣的觀點:現代社會里「毫無節制的商業化」導致了農田和農村的毀滅。「如今,我們已經把大自然的運行轉變成了一種簡單的機械過程,全球化為全世界的小農戶帶來的,就是災難。

有人將「有機農場」所代表的生活態度簡而化之成為「慢生活」。那麼這樣的「慢生活」到底應該是什麼?除了有意放慢生活節奏、反對污染噪音、支持綠色能源和傳統手工作業外,我總覺得,還要有更從容的心。心慢,生活才會慢,才能更加執著面對青山綠水、田園情趣。

系列(一)有機農夫查爾斯
早在1986年查爾斯就開始採用有機種植,當時大部分人對有機食品毫不了解,這種違背「現代農業」的做法受到了眾多質疑.對於外界的不欣賞,當年查爾斯笑了「如果沒人嘲笑就沒有意思了」,幸運的是,現在人們都已經意識到環保真的很重要,也許最後人們會說「查爾斯當年做的挺對!」

「我只能說,出於某些原因,我感到如果不善待自然,無法保持一種平衡的話,她也會以相同的方式回報你的。」查爾斯王子在《有機庄園要素》書中寫道。他悉心照顧著海格洛夫庄園的每一處細節,希望藉此激勵別人一同保護英格蘭的鄉村風景。

每年,查爾斯王子都會在自己的農場上展露一下他的環保新動向。比如他的有機廚房。他廚房內的所有食材,都是有機農場中種植出來的,蔬菜瓜果無所不有。王子甚至還興致勃勃地寫了一本有機食譜。民眾若想知道這位有機王子又研究了什麼特色王室菜譜,到書店買一本就是。菜譜以四季來分類,食物原料當然都是查爾斯推崇的有機蔬菜和水果。看看查爾斯王子都給自己的特色菜取了什麼名字:王子雞翅、女王燒烤、卡米拉通心粉。

每年都有多達3萬人來到查爾斯王子的有機農場參觀。要想成為參觀者很簡單,只要寫信到庄園的管理員,當報名者滿25人,管理員就會組織報名參觀者在4月至10月間游覽王子的有機農場。不過用不著帶相機,因為在王子的試驗田內嚴禁拍照。

查爾斯對經營有機農庄頗有心得。10年前,他創立了自己的食品公司,專門用有機方法種植、培育作物。該公司產品名為「公爵原創」,其中最有名的是咸豬肉、手桿約克郡派,以及由約克郡當地家庭自製的漢堡、老式冰糖。公司每年給查爾斯帶來上百萬英鎊利潤,是他收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推廣英式桃源生活

海格洛夫庄園只是查爾斯王子一家環保家居生活的一部分,他甚至還在一個小鎮上推廣這種回歸傳統的生活。位於英格蘭西南部的多塞特地區的龐德伯里鎮就是王子的另一試驗田——進行傳統而環保的居住方式的試驗。

這里沒有需要巨額投資的環保設備,也沒有工業設計感十足的建築,能看到的不過是一棟棟低矮的民居,此外就是稀稀落落幾家不大的工廠以及學校、郵局。這些房子是按照傳統農舍的樣式、沿幾米寬的小街修建起來的,所用的建材大多是當地使用了上千年的傳統材料,連人行道也是用鵝卵石而非水泥鋪成。窄小的街道,便利的生活社區,就連工廠也靠近民居,查爾斯王子的目的很明確,不鼓勵當地居民開車。

這一切都讓人產生時光倒流的幻覺,難怪當查爾斯王子提出這個計劃時,曾遭到多少經濟學家、城市規劃師、建築師的強烈反對。而現在,這里儼然成了英式的「桃花源」。而在個人的出行方面,查爾斯王子自己也做出表率。王子將自己的阿斯頓汽車改裝,使其改「喝」葡萄酒而非汽油。這輛阿斯頓汽車平均每10英里消耗1 加侖燃料,相當於每英里消耗4瓶半葡萄酒。而生化燃料每公升1.1英鎊的價格僅僅比傳統的汽油略便宜一點兒,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卻會減少85%。「雖然這部阿斯頓每年不過跑300英里,但是王子仍然希望這車是環保型的。」查爾斯侍衛長邁克·皮特表示。

系列(二)北京園丁園:有機食品改變生活
核心提示:朱健的有機農場的理念是:打造純天然,回歸大自然。因此在他的農場里,完全地遵循中國傳統的農業法則和自然規律,不使用農葯、化肥,而是依靠生物之間的自然循環體系,建立起一個系統內的營養物質的循環。

烤鴨上桌了,朱健熱情地建議我們用紫蘇葉替代荷葉餅。半信半疑地試了試,味道非常獨特,誘得大家連連下手,一碟紫蘇即刻見了底。朱健一邊讓服務員再添一碟,一邊不無惋惜地說,「現在天氣冷,紫蘇葉子小了點,等春夏熱起來能長巴掌大,卷著吃才過癮。」話頭一轉,他又開始滔滔不絕地跟我們說起紫蘇的屬性,《本草綱目》里是如何記載。

坐在隱藏於國家體育館「鳥巢」里的這間餐廳,本以為獨特的地理位置是它的主打牌,沒想到食物也如此令人驚艷。說驚艷可能並不太貼切,這里的食物是如此的淳樸,讓你的味蕾彷彿嘗到田地里微風的芳香。例如大白菜這樣普通的食材,簡單拌一個沙拉,沒有花哨的醬汁,卻讓你在細細咀嚼間嘗到一絲淡淡清甜。讓人忍不住驚道:原來大白菜空口吃是這么甜的。這時候朱健露出一個狡黠的笑容,告訴我們這些食材都是自己的有機農場種植的,難怪吃起來覺得這些菜是這么的「原味」。他轉而又一本正經地說,「其實,我就是一個種地的。」

開餐廳更像是個興趣,有機農場才是朱健的正經營生。九十年代初期,他還在農業大學工作,當時和一家日本公司合作了一個項目,為學校食堂製作、配送學生營養餐。這次合作讓他第一次了解了「有機食品」,彼時「有機」這個概念在國內還不曾出現。他從那時候起就開始琢磨「有機農業」這個念頭。兩年後,他參與的另一個項目,修建一座綜合樓,目的是為院校、醫院等科研機構提供標准研究動物。樓建好了,「標准動物」卻幾乎找不到,這讓他十分震動,在此之前,他並沒有很深刻地意識環境污染對我們的生活的影響。於是他開始尋找合適的土地,雖然這並不順利。大約四、五年後,終於覓得北京大興禮賢鎮一片幾乎完美的土地。

大興的生態環境自古以來就十分優越,地屬永定河沖擊平原,地下水資源十分豐富,氣候屬暖溫帶半濕潤大陸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元、明、清三代的皇家園囿都修建在那裡。朱健找到的這塊200畝的土地,此前近十年的時間基本閑置,沒有使用過化肥、農葯,沒有受到工業污染,周邊的環境也很符合國際「有機農業「的要求標准。他的園丁園有機農場終於建立。

這片200畝的農場里,約150畝的面積用來種植果蔬,其餘的則為養殖面積。這樣的比例是經過嚴謹的計算的。

朱健的有機農場的理念是:打造純天然,回歸大自然。因此在他的農場里,完全地遵循中國傳統的農業法則和自然規律,不使用農葯、化肥,而是依靠生物之間的自然循環體系,建立起一個系統內的營養物質的循環。例如,葉菜類避免在氣溫高的時節種植,那時候蟲害加劇,對葉菜的損害十分大。若趕上氣溫迅速升高,還未長成或來不及收獲的葉菜,被蟲子啃得厲害,就不再考慮出售,而是拿去作為雞或豬的飼料。

同理,雞和豬的糞便則是植物作物的天然肥料。一隻雞或一頭豬的糞便,可以肥多少土地,這就是可以先行計算出來的。在農場裡面,自然法則是唯一的法則。「不時不食」,在農業種植中也是同樣的道理,遵循生物的自然屬性,在什麼時節該種什麼,就種什麼;不能使用農葯防蟲驅蟲,就得想辦法通過物理手段、生物間奇妙關系來擺平。最基礎的是使用防蟲網,防止蝴蝶飛蛾在葉菜上產卵,盡量減少蟲害發生的機會;另外還要使用誘蟲燈、黃板等工具,將飛蟲吸引過去,再由人工處理。

燃燒一些草葉,用煙霧熏趕也是一個方法,但朱健並不傾向採用。他更願意相間種植一些味道天然對蚊蟲就有驅趕效果的香草,讓生物自然地「相生相剋」,但必須小心選擇彼此適合的種類,不能影響果蔬的味道。現在農場正在籌備魚類的養殖,除了豐富品種以外,更重要的塘泥就是很好的有機肥料,這可以幫助農場的營養循環系統更加完整並穩定。

學院派的背景和十數年的實踐,讓朱健兼具了研究者的試驗氣質和莊稼人的實干精神。他的有機農場還有一個強大的優勢,依託農業大學、農科院在種養方面的技術支持,農場里還劃出部分園區作為農業大學的實驗基地。他最為得意的事情,就是在農場的土地上,實踐,失敗,再實踐,再失敗……最終解決了許多院校里科研人員都沒能解決的問題。因為各種客觀條件和原因,學校里的研究人員大多隻專注於單一專業,比如只研究果菜或者葉菜,學科之間很少有交叉。而有機農場就是個大試驗田,這是專業院校也很難達到的條件。

他的有機農場的產品,以往是供機關食堂、學校食堂營養餐和香港超市的配送,在2008年奧運會期間負責了指定場館的送餐工作,後來「鳥巢」有商業開發的需求,就順利地達成了合作。對於朱健,他希望通過鳥巢餐廳這個載體,為他的有機農場提供一個窗口,讓更多的人有機會了解什麼是有機產品和有機農業,有機產品對我們的生活和環境的影響,實現他「有機食品改變生活」的夢想。

系列(三)陽澄湖邊的有機試驗場
Stephanie(朱秀妹)是悅豐島的農場主,學習環境科學的她對農業生產很有研究,她告訴我,在這里完全是「靠天吃飯」。「我們在種植過程中禁止使用農葯、化肥、植物生長激素,也不種植基改生物,使土地在沒有外加化學品污染的前提下,可永續經營,保留生物多樣性。」而且悅豐島也做到不時不食,即不會種反季節的蔬果,完全依照植物的生長規律耕種。於是,同一塊土在不同的時節可能會出現不下來可能會種好幾種不同的蔬菜,這樣一年下來,悅豐島可以收獲差不多 70種蔬菜,還有10種果子。

在陽澄湖費爾蒙酒店的規劃中,悅豐島不僅是酒店的菜籃子,而且還是周圍居民的綠色社區,它要提倡一種健康的有機生活,它走的是一種被稱為「社區支持農業(CSA,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的路子,即一頭聯著生產者,一頭聯著消費者,希望通過雙方共同努力,憑借江南幾千年的農耕傳統,能成為目前充滿安全隱患的食品體系的一劑解葯。

在悅豐島,客人主要有兩種方式參與這個有機社區。一是可以租地,一年1500元,可租下30平方米地塊;二是配送份額,蔬菜12元/斤,客人提前付費,每周五根據農場產出進行配送。「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客人比較喜歡後一種,」Stephanie說,「已經有超過80戶居民參加了我們的蔬菜配送項目,並逐漸增加。」

今年,他們還打算在農場里搭幾個房舍,「全部用的是當地的建築材料,請的是知名設計師,但建築會比較簡單,崇尚自然,主要是給客人提供一個休息的地方。」Stephanie說。她與幾名同事快樂地在這片湖邊的土地上勞作,或許正如他們在博客上所記錄的:有機耕種即是心態。「城市的生活如同要把你掏空,它不停地在你身上掏取東西,最後你金錢沒有了、精力也沒有了;然而大自然卻沒有所求地給予你一切一切,這里有星星、有月亮、有河流,還有最好的食物,在這里,你的每一天都將充滿力量。」

系列(四)巴厘:桃源里的綠色學校
核心提示:目前,學校為3歲到16歲的孩子提供與環境有關的教育。每個班級會由一名當地人帶領學生們耕種,孩子們會自己收割、打穀脫粒,再把稻穀拿到磨房,將他們碾製成糙米而非精白米。學生們來自世界各地,大部分是隨父母在巴厘島定居的外國小朋友。

差不多三十年前,加拿大小夥子John Hardy剛剛邁進25歲,他准備著一場環球旅行,但是旅行剛剛開始就結束了。他在旅程的第一站遇到了未來的妻子Cynthia,兩人一見鍾情,同樣讓他們著迷的還有發生邂逅的巴厘島。

因為兩人同樣對珠寶設計有極高的熱情,他們在巴厘島買了土地,建起自己的房子和工廠,共同創造了珠寶品牌John Hardy。巴厘島的風土人情影響著夫婦二人的創作風格,也使他們在珠寶界的名氣越來越大,經過二十幾年的努力,John Hardy由一個很小的公司,變成擁有1200名員工的大企業。

就在事業蒸蒸日上的時候,夫婦二人卻決定賣掉珠寶公司,轉而從事教育行業。許多報道說是因為Cynthia帶丈夫看了紀錄片《難以忽視的真相》,讓他感同身受,決心盡自己的能力讓更多的孩子能在更好的壞境里學習和生活。於是,從2006年開始籌備,2008年,一座命名為Green School(綠色學校)的學校誕生了,在那裡,孩子們不僅學習知識,同時,也領會著有機生活。

學校位於Sibang Kaja,偏離布滿遊客的Denpasar和Ubud。這是一座沒有圍牆的學校,建於Agung River的一端的山地之間,驅車前往只能將車停在遠處,再步行前往。從橫跨Agung River的巨型竹橋開始——不,應該是從橋這邊的竹子住宅開始——綠色學校便以「竹子樂園」的姿態彰顯著對環境的熱愛。比如,那座竹橋,除了竹子和當地茅草Alang Alang,找不到一顆螺絲,還有學校的劇場,那30多米跨度的屋頂,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成為當之無愧的最大的竹子建築。類似的建築在綠色學校比比皆是,它們的設計者是來自美國的Aldo Landweher,這位兩年前不幸去世的設計師花了5年時間去琢磨如何用竹子搭建巨大建築。這里,也因此被香港設計中心授予了「亞洲設計獎」。

不過,綠色學校不僅外觀是「綠色」的,內容也是。這是一座低耗能的學校,學校在各種實施方面到考慮以綠色為先,開闊的建築讓學校八面來風,完全不需要空調,同時,學校依靠水力發電,使用可循環利用塑料替換易壞的帆布屋頂,使用汽車擋風版代替寫字白板。食物也相當綠色。老師和學校每天在學校吃的都是有機午餐,吃的是簡單的米飯,只有麵包、青菜、番茄片和青瓜混合的沙拉,以及不用油炒過的肉,沒有湯,也沒有飲料,只有白開水。

目前,學校為3歲到16歲的孩子提供與環境有關的教育,並為這些孩子創造一種真正在叢林中生活和學習的經驗。學生們來自世界各地,大部分是隨父母在巴厘島定居的外國小朋友,當地小孩大約佔20%。學校正在慢慢編制自己的教材,老師們甚至在牛津大學等世界高等學府吸取精華,尋找適合教授給孩子們的內容和課程。但戶外課程才是這里的特色。每個年級都有自己的菜園,由一名當地人帶領學生們耕種,孩子們會自己收割、打穀脫粒,再把稻穀拿到磨房,將他們碾製成糙米而非精白米,他們還會自己煮飯吃,這樣才能明白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一方面有助於他們認識各種菜蔬,另一方面是一種體能鍛煉,再一方面又保證了學校的自給自足。

每天都有慕名而來的遊客前來學校參觀,有時他們也留下來吃一吃免費的有機午餐。對於外人來說,很難想像是這樣一種生活,但他們卻了在其中。可喜的是,綠色學校也逐漸帶動了周邊綠色產業的發展,人們建造起了綠色房屋,環保企業紛紛進駐,綠色飯店也相繼開張。這一區域正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綠色社區,朝著 Hardy夫婦的綠色夢想一步一步走近。

系列(五)千島湖畔:有機亦奢華
核心提示:「芳香谷」四季都有它的迷人之處。秋天,是果子成熟的季節,有桃子、梨子、批把、橘子和板栗,今年沒有摘完的果子最後會落入泥土,變成來年的肥料;冬天,朋友們會饒有興致地把廚房的桌椅搬到湖邊的露台,再放一盤炭火取暖,而那個露台算是芳香谷上最小資的地方了。

2002年,杭州典尚設計總監、室內設計大師陳耀光和兩個朋友一拍即合,在千島湖租下了一個擁有350畝果園的半島,租期為50年。三人職業各不相同,一個是設計師,一個是研究傳媒的教授,還有一個是生物科學博士。關於半島的使用在最初有過很多想像。做生物科學的朋友想漫山遍野地種植可用於提煉香薰和精油的有機植物,研究之餘,還能為朋友們提供天然的芬芳;鑽研傳媒的朋友腦海中則有一幅世外桃源的美景,他希望陳耀光可以發揮特長,設計有趣的建築、好玩的景觀。但陳耀光卻覺得設計在這里是多餘的,「我們本來就是為了躲避城市的喧囂才選擇這里,如果在此繼續建造豪華的樓房,無異於好容易到了一個鄉野之後又進入了一個都市的小空間。」

因此,他只是畫了簡單的草圖,請了當地的工匠,任由他們用祖祖輩輩傳下來的手藝、用當地的木材、石頭,搭建了兩座小屋。而和當地的美麗景色一樣,這個半島也有個一個很詩情畫意的名字,叫「芳香谷」,此雅號的來由便是因為生物博士想要種植花草的計劃。

從杭州市區出發,大概要兩個小時才能到千島湖畔的芳香谷。事實上,陳耀光許多時候是因為很惦記島上的某樣東西才開車前往。有時他惦記著島上的桃花是不是開了,有時是想念著島上的土雞蛋,有時則是覺得很久沒有見到「島生」了。

島生是生活在芳香谷的一個小男孩,他的父母是江西人,7年前開始幫著陳耀光他們照看半島的一切,而島生正是在那裡出生的,今年6歲,由於生在島上、長在島上,陳耀光給他取了個名字,叫「島生」。

島生最快樂的事情就是看到陳耀光帶著一群人來到島上,每次都有新面孔,然而不變的是,他會收到許許多多的禮物。陳耀光會帶著島生在島上跑啊跑啊,有花的時候看花,有果子的是摘果子,或者在湖裡劃船。而島生的父母最快樂的事就是為島主和他們的朋友准備可口的飯菜。吃的是島上的土雞下的蛋、自留地上種的蔬菜、小鎮上割來的土豬肉,用柴火土灶烹炒,是真正的綠色食品。

「芳香谷」四季都有它的迷人之處。春天,桃花開得鮮艷,是踏青的好時候;夏天,有人喜歡劃船去湖心的小島上垂釣,陳耀光則經常披一塊星條旗浴巾,在湖裡泡上半天;秋天,是果子成熟的季節,有桃子、梨子、批把、橘子和板栗,全是天然生長的,今年沒有摘完的果子最後會落入泥土,變成來年的肥料;冬天稍微清冷一些,但朋友們會饒有興致地把廚房的桌椅搬到湖邊的露台,再放一盤炭火取暖,有時乾脆燒烤起來,而那個露台算是芳香谷上最小資的地方了。而當這些城裡人要離開的時候,陳耀光都會把當即的水果裝成一個小包一個小包,讓他們各自放在車後蓋箱里帶回家。

有時候,陳耀光他們也會妒忌島生快樂的一家子,可以成天生活在這么美麗的地方,而他們雖然是這里的擁有者,卻更多的時候是不在這里的,只能到處輾轉,為了更好的生活打拚。但有時想想,在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有這么一個半島在等待著自己,幸福的感覺也會油然而生,至少覺得比別人幸福。因為再忙再累,還有這個溫馨的角落存在。

對全身心回歸自然的陳耀光來說,真正的放鬆在都市裡很難實現和找到的,但是在芳香谷他可以與這種奢求無限接近。這個島就像他的一個孩子,在那裡,他可以徹底放鬆,感受鮮明的四季更替,體會水波粼粼的寧靜,還有湖面上吹過來的西西清風,那是最自然的東西,不需要靠任何機器。

他說一天中自己最喜歡的是傍晚,尤其是在自然中的傍晚,和都市的傍晚是不一樣的。他常常坐在小屋的台階上,點一根煙,沏一壺茶,靜靜地對著千島湖看陽光一點一點地消失。「朝陽給人希望,傍晚卻讓人回味,回味這一天里你做了什麼。而且傍晚的光是最美的,因為它消失得最

閱讀全文

與有機食品技能與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