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轉讓定價同期資料如何操作特別納稅調整實施辦法主要說明的是那方面
《特別納稅調整實施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首次將同期資料的准備要求納入中國反避稅的法律體系。這意味著提供同期資料已成為納稅人的法定義務,同時也為稅務機關檢查企業轉讓定價問題提供了程序上的指導。 一、同期資料准備解析。同期資料准備是企業把實際發生的與關聯企業間交易中產生的資料,採用恰當的方式方法進行整理,以書面的形式記錄並加以存檔。「同期」是指保存的資料與發生關聯交易的時間一致,必須在一個稅務年度里記錄該年度的關聯交易定價方法,不能在若干年後再返回紀錄若干年前的關聯交易。根據《辦法》,同期資料內容由組織結構、生產經營情況、關聯交易情況、可比性分析、轉讓定價方法的選擇和使用等五部分組成。它有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同期資料信息量大,涉及面廣。二是同期資料的各部分內容均有內在連貫性,是具有內在邏輯關系的整體分析。三是同期資料的分析內容多於事實陳述內容。 二、同期資料准備對稅企雙方利好。從稅務機關角度來說,納稅人准備的轉讓定價同期資料文檔可以協助稅務調查人員評估和檢查納稅人在轉讓定價中存在稅務違規的可能性,檢驗納稅人是否存在轉讓定價行為並可作為是否應進行納稅調整的初步依據。因為稅務機關面對跨國企業繁冗復雜的關聯交易不可能一一搜集證據,而企業才是轉讓定價的決策者,擁有完整的轉讓定價相關資料,比稅務人員更清楚其關聯交易價格、費用是否符合獨立交易原則。相應的舉證責任倒置,有利於提高行政效率,維護稅法的嚴肅性。從納稅人方面來說,如果企業能以翔實的同期資料證明其在關聯交易中所使用的定價制度、定價綱領以及定價理由符合獨立交易原則,那麼稅務機關在轉讓定價調查及調整中很有可能選擇接受企業使用的轉讓定價,並依法做出轉讓定價調查結論,向企業送達《特別納稅調整調查結論通知書》。對企業當前及以後長期的隱含利益是不容忽視的。准備同期資料文檔,可以顯示其制定和執行符合獨立交易原則的轉讓定價的意願,確保其轉讓定價是經得起檢驗的,也規范了納稅人稅務行為及實務操作。 三、同期資料准備的范圍。依據《辦法》規定,山東省國家稅務局日前發布了《關於加強關聯交易同期資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魯國稅函[2009]276號),明確了企業報送同期資料的范圍:一是2008年及以後年度發生的關聯購銷金額(來料加工業務按年度進出口報關價格計算)在2億元人民幣以上或其他關聯交易金額(關聯融通資金按利息收付金額計算)在4000萬元人民幣以上的企業(上述金額不包括企業在年度內執行成本分攤協議或預約定價安排所涉及的關聯交易金額);二是跟蹤管理期間為2008年及以後年度的企業,無論其關聯購銷金額及其他關聯交易金額是否達到規模限制條件,均應准備跟蹤管理年度的同期資料;三是跨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承擔單一生產(來料加工或進料加工)、分銷或合約研發等有限功能和風險的企業,如在2008年及以後年度出現虧損,無論是否達到關聯購銷金額及其他關聯交易金額規模,均應准備發生虧損年度的同期資料。四是企業2008年及以後年度股權結構中,外資股份低於50%且僅與境內關聯方發生關聯交易的,可免於准備同期資料;五是企業關聯交易屬於預約定價安排執行范圍的,可免於准備同期資料。 四、同期資料准備的具體要求。企業必須嚴格按照山東省國家稅務局《關於加強關聯交易同期資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魯國稅函[2009]276號)的規定要求報送同期資料:一是對於2008年的關聯交易同期資料,相關企業(包括處於跟蹤管理期限內的企業及跨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且發生虧損的承擔有限功能和風險的企業),應在2009年12月31日前准備完畢,並自稅務機關要求之日起20日內提供。二是對於2009年及以後年度的關聯交易同期資料,相關企業應在關聯交易發生年度的次年5月31日之前准備完畢,並自稅務機關要求之日起20日內提供。三是對於2009年及以後年度仍處於跟蹤管理期限內的企業,應於次年6月20日之前將准備的同期資料報送主管稅務機關;四是對於跨國企業在中國境內設立的承擔有限功能和風險的企業,如其在2009年及以後年度發生虧損,應於次年6月20日之前將虧損年度的同期資料報送主管稅務機關。五是對於2009年及以後年度的同期資料,如企業集團需合並財務報表,可視企業集團會計年度情況允許企業延期准備,但准備時限最遲不得超過關聯交易發生年度的次年12月31日。六是關聯交易同期資料應自企業關聯交易發生年度的次年的6月1日起保存10年。 五、不準備同期資料面臨的稅務風險。一是增加稅務機關檢查的風險。《辦法》第29條第6款規定:定價調查應重點選擇以下企業:…(六)未按規定進行關聯申報或准備同期資料的企業。如果企業不及時提供同期資料,即便關聯交易符合獨立交易原則,也增加了被稅務機關重點調查的風險。二是加收罰息。《辦法》第107條第2款規定:稅務機關根據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的規定,對企業做出特別納稅調整的,應對2008年1月1日以後發生交易補征的企業所得稅款,按日加收利息。利息率按照稅款所屬年度12月31日實行的與補稅期間同期的中國人民銀行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以下簡稱「基準利率」)加5個百分點計算,並按一年365天折算日利息率。三是核定所得。《企業所得稅法》第44條規定:企業不提供與其關聯企業之間業務往來資料,或者提供虛假、不完整資料,未能真實反映其關聯業務往來情況的,稅務機關有權依法核定其應納稅所得。四是不受理預約定價申請。《辦法》第48條規定,預約定價安排一般適用同時滿足以下條件的企業:…(三)按規定準備、保存和提供同期資料。也就是說,企業未按規定準備、保存和提供同期資料,稅務機關將不受理其預約定價申請。
『貳』 這樣的條件能去普華永道當實習生嗎
網上段子手說「四大審計忙成狗,稅務准時下班」,審計跟稅務到底有什麼不一樣?我們先來看看小夥伴的回答。
而真實在四大裡面,審計跟稅務工作時間真的跟網上傳的一樣嗎?進入四大該如何准備?審計跟稅務未來有哪些職業發展方向?
今天我們邀請到了普華永道稅務及商務咨詢部經理(多次校招superday面試官),來跟大家揭開答案。
給大家推薦一個已經考過ACCA的學姐,關於ACCA任何不懂的事情都可以咨詢她。不僅能解決ACCA考試問題,還有電子版ACCA試題和備考資料:微信ID:ACCAmengyue
主持人:在網上看到一個段子,「審計每天做到死,稅務基本可以准時下班;審計小朋友每天底稿做到死,稅務的整天就是看報告」,所以稅務部門跟審計部門工作內容上最主要的差別是在哪裡?稅務部門真的可以經常准時下班嗎?
1、工作內容上:
審計的工作流程相對來說比較標准化的,工作流程相對來說有據可循,尤其是對於老客戶比較容易把握。所以對學生來說,如果你是比較仔細,喜歡流程化工作的同學,審計對你可能比較好。
而稅務大部分的業務需要一定靈活性,服務過程中出現難以預見到的因素也相對更多一些。另外,稅務分很多組,原因是組和組之間的工作內容差異比較大,各自的專業知識和理論背景會差異很大;審計分組大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的團隊太大了,不好管理,所以進行分組。
2、工作時間上:
前面提到,審計的工作相對比較容易計劃,比如現在12月,我可能已經預見到接下來的兩三個月,會有什麼樣的工作了,都是別人已經幫你安排好了。
審計有比較明顯的淡忙季,忙季基本上平均每年有四到六個月,經理及以下的員工,絕大部分人會有三個月的時間基本上是在沒有周末的情況下,每天平均工作10-12小時甚至更多。所以去審計的同學,可能需要提前做好這個心理准備。
稅務的時間就沒有那麼固定,因為稅務的工作節奏不像審計那樣容易預見和計劃。而且稅務部上級在分配工作時會徵求下級的意見,理論上,下級「可以」拒絕這個工作;同時上級也會盡量把項目安排給比較能乾的下級,導致忙的人長期很忙,空的人長期很空,當然時間長了,能力的差異也會很大。
主持人:那你或者你下面的小朋友典型的一天的工作場景是什麼樣子的?
這個其實每個項目會不同(無論是服務內容、方式和節奏都會不同,所以需要很強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責任心)。從一個典型的服務流程來說,會有這么幾個階段:一開始是根據與客戶的溝通寫寫服務建議書(一般會讓下面的小朋友先起草,senior會給他一個參考案例),並跟他講清楚具體要求,起草的版本,會在經過各級修改後給客戶確認,根據這個服務建議書會簽訂一個正式的合同,這個時候服務就正式開始了。
比如常見的稅務咨詢,一般最後需要交付一份書面咨詢報告。在起草報告的時候,需要跟客戶溝通,需要自己去搜索資料,有的資料你可以自己去網上查,有的需要去向稅務機關確認,最後經過分析整理形成一個完整的報告。
此外,還有一大類稅務合規性服務,包括報稅服務和協助審計符合審計底稿中與稅務相關的事項。
進入普華你需要具備的能力
主持人:你們在招聘的時候會不會看專業?對於一些沒有任何財會背景的同學想進四大,他們前期有一些什麼樣的准備比較好?
不太看專業,我覺得你在面試的時候能夠說服面試官,你想來四大不是出於一時興起,而是真正有長期深思熟慮過的就可以。如果你之前有過一些實際行動,就有助於說服面試官,比如說你有一些相關的實習經歷,或者參加過一些例如CPA的專業資格考試等等。
主持人:哪些實習算是相關的實習?
如果你有機會來四大,直接在四大實習是最好的,除此以外,在一些比較一線的會計事務所實習,或者是在一些大型企業的財務實習,這些我覺得都是比較會有些幫助的。但是如果你在面試的時候表現得很好,沒有相關經歷也不太會影響到錄取。
主持人:我有個大學同學之前就是,不是相關專業也沒有相關實習經歷,但最後進了普華。
對,所以我說是有幫助,PwC是一整天的面試,在一對一之前,負責跟你一對一的老闆已經看過你前面的表現了,也就是看到你的能力,而能力其實跟你的專業沒有太大關系。
後面一對一面試的時候,你把你的意願闡述清楚就可以,比如為什麼你專業不對口的情況下你要來四大,每個人放棄原來的專業背景,投入到一個新的這個東西,都是一個很重大的決策,那麼這個決策如果沒有讓面試官感覺你是深思熟慮的話,別人會覺得你的這個選擇可能不是很穩定。
主持人:想在稅務部門做好工作,需要具備一些什麼樣的能力?大學生該如何去培養?
無論你在哪個細分領域,溝通能力都非常重要,你是不是能夠理解別人的意思和背後的考慮,你能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准確、高效地傳達給別人?這些能力對很多行業都是很基本的。
對於稅務的工作來說,可能還需要一定的靈活性和決斷力。比如很簡單一件跑腿的工作。我讓他去稅務局幫我辦一件事情,如果當中遇到了問題,靈活性和決斷力比較高的同學就會知道,出現什麼情況需要跟我請示,什麼情況他可以自己做主處理掉。
再要求高一點的,如果他能站在上級的角度考慮問題,能通盤考慮整個項目的背景和目的就更好了。就是你要思考上級為什麼叫你做這個事情,他的指示背後的意圖是什麼?
如何去培養,我覺得還是因人而異。但首先,你不要抵觸和別人的社交和溝通,平時多找機會鍛煉;另外,要拓寬一下自己的視野,對自己知識領域之外的東西勇於嘗試和學習。拓寬視野可以是你參加相關的實習,也可以關注一些財經類的知識和話題,這都會有利於自己長期的職業發展。
主持人:你自己會常常關注哪些網站或者雜志呢?
平時關注一些外媒和財經類專業媒體比較多,比如FT、華爾街見聞等。每個人當然情況不一樣,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和興趣來看。
主持人:很多同學覺得稅務比審計少招很多人,他們就覺得稅務的門檻會比審計稍微高一點,是這樣子么?
我覺得從應聘的激烈程度,獲得offer的難度,其實並沒有高出很多,整體競爭激烈程度應該差不多。
公司培訓和職業發展
主持人:普華的客戶遍布全球,工作中會不會涉及不同國家的稅務處理?如果會,剛畢業的學生,大部分不具備這樣的知識儲備,PwC是如何處理或者如果跟員工培訓的?
如果是涉及到海外稅收,這個要求會很高,一般除了美國稅有專門的團隊,其他大陸的服務團隊一般不會正式出具關於境外國家、地區的稅務意見。
如果中國客戶的需求涉及到其他國稅的稅務問題,我們會聯系當地的普華團隊提供協助。例如一個中國企業到巴西去收礦,這種情況下客戶如果需要對他們的投資計劃從稅務角度提出建議,巴西的普華永道團隊會從巴西稅角度提出意見,中國團隊則負責其中的溝通協調,給客戶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
所以,你需要的是比較強的溝通能力和項目管理能力。
主持人:四大裡面關於這種能力的培訓會有以一種怎樣的形式來培養呢?
四大的培訓其實最主要的是項目上的培訓,就是說我們所謂的on job training。雖然有持續不斷的課堂式的講座培訓,但是大家未必會很仔細聽,那麼可能效果不是特別好。
真正有很大提高的,還是通過自己的親手實踐,上級通過項目來給你很多的指導。四大的機制決定了,下級的工作能力提供能讓上級的工作效率提升,所以上級很願意指導下級。
主持人:有同學說,覺得稅務部門的發展比較窄,你認同嗎?
如果你到達一定的級別,且你的綜合能力比較好的話,不管是審計還是稅務,發展路徑都會比較寬,因為你到了那個級別,更看中的是你的綜合能力,而你僅僅是你的專業知識能力。
一般來說,審計可以往財務分析、企業投融資、內審等方向發展,稅務可以往企業的稅務經理或稅務總監方向發展。但這並不是絕對的,比如前段時間,我們身邊的一個高級稅務經理,跳出去後做了悟空找房的CFO。
四大對大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好的培養你能力的地方,但不僅僅是你的專業能力,還有你的溝通能力、項目管理能力等職場核心能力,未來可以選擇的方向也不一定僅僅是財務方向。
『叄』 企業在准備同期資料時,什麼情況下需要准備主體文檔具體內容是什麼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關聯申報和同期資料管理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42號)第條規定:「十一、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企業,應當准備主體文檔:
(一)年度發生跨境關聯交易,且合並該企業財務報表的最終控股企業所屬企業集團已准備主體文檔。
(二)年度關聯交易總額超過10億元。
十二、主體文檔主要披露最終控股企業所屬企業集團的全球業務整體情況,包括以下內容:
(一)組織架構
以圖表形式說明企業集團的全球組織架構、股權結構和所有成員實體的地理分布。成員實體是指企業集團內任一營運實體,包括公司制企業、合夥企業和常設機構等。
(二)企業集團業務
1.企業集團業務描述,包括利潤的重要價值貢獻因素。
2.企業集團營業收入前五位以及占營業收入超過5%的產品或者勞務的供應鏈及其主要市場地域分布情況。供應鏈情況可以採用圖表形式進行說明。
3.企業集團除研發外的重要關聯勞務及簡要說明,說明內容包括主要勞務提供方提供勞務的勝任能力、分配勞務成本以及確定關聯勞務價格的轉讓定價政策。
4.企業集團內各成員實體主要價值貢獻分析,包括執行的關鍵功能、承擔的重大風險、以及使用的重要資產。
5.企業集團會計年度內發生的業務重組,產業結構調整,集團內企業功能、風險或者資產的轉移。
6.企業集團會計年度內發生的企業法律形式改變、債務重組、股權收購、資產收購、合並、分立等。
(三)無形資產
1.企業集團開發、應用無形資產及確定無形資產所有權歸屬的整體戰略,包括主要研發機構所在地和研發管理活動發生地及其主要功能、風險、資產和人員情況。
2.企業集團對轉讓定價安排有顯著影響的無形資產或者無形資產組合,以及對應的無形資產所有權人。
3.企業集團內各成員實體與其關聯方的無形資產重要協議清單,重要協議包括成本分攤協議、主要研發服務協議和許可協議等。
4.企業集團內與研發活動及無形資產相關的轉讓定價政策。
5.企業集團會計年度內重要無形資產所有權和使用權關聯轉讓情況,包括轉讓涉及的企業、國家以及轉讓價格等。
(四)融資活動
1.企業集團內部各關聯方之間的融資安排以及與非關聯方的主要融資安排。
2.企業集團內提供集中融資功能的成員實體情況,包括其注冊地和實際管理機構所在地。
3.企業集團內部各關聯方之間融資安排的總體轉讓定價政策。
(五)財務與稅務狀況
1.企業集團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合並財務報表。
2.企業集團內各成員實體簽訂的單邊預約定價安排、雙邊預約定價安排以及涉及國家之間所得分配的其他稅收裁定的清單及簡要說明。
3.報送國別報告的企業名稱及其所在地。」
『肆』 哪些企業需要做同期資料
一、同期資料的概述 「同期資料管理」是關於企業准備、保存和提供同期資料以備稅務管理的具體要求。 本章根據《企業所得稅法》第43條第2款和《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114條的規定,參照OECD轉讓定價指南和國際慣例,進一步明確了企業在發生關聯交易的當期,有義務准備同期資料文檔,包括關聯交易的價格、費用制定標准、計算方法和說明等具體轉讓定價文件資料,以證明企業關聯交易符合獨立交易原則,同時企業也有義務保存和向稅務機關提供同期資料。 同期資料又稱同期文檔、同期證明文件,是指根據各國和地區的相關稅法規定,納稅人對於關聯交易發生時按時准備、保存、提供的轉讓定價相關資料或證明文件。同期資料准備、保存和提供是企業轉讓定價文檔管理的基礎。 稅務機關進行轉讓定價稅務調查時,納稅人准備轉讓定價同期資料文檔並承擔協力義務和提供舉證責任是十分關鍵的。從稅務機關角度來說,納稅人准備的轉讓定價同期資料文檔可以協助稅務調查人員評估和檢查納稅人在轉讓定價中存在稅務違規的可能性,檢驗納稅人是否存在轉讓定價行為並可作為是否應進行納稅調整的初步依據。因為稅務機關面對跨國企業繁冗復雜的關聯交易不可能一一搜集證據,而企業才是轉讓定價的決策者,擁有完整的轉讓定價相關資料,比稅務人員更清楚其關聯交易價格、費用是否符合獨立交易原則。相應的舉證責任倒置,有利於提高行政效率,維護稅法的嚴肅性。從納稅人方面來說,准備同期資料文檔,可以顯示其制定和執行符合獨立交易原則的轉讓定價的意願,確保其轉讓定價是經得起檢驗的,也規范了納稅人稅務行為及實務操作。 大部分建立了轉讓定價稅制的OECD成員國以及其他國家,在其法律中一般都規定了轉讓定價等反避稅調查中納稅人准備同期資料文檔的義務,即應由納稅人事先准備同期證明資料,在調查發生時承擔協力義務並證明其轉讓定價合理的舉證責任。《辦法》即是在借鑒OECD轉讓定價指南和各國及地區在同期資料稅務管理方面法律條文的基礎上,總結我國以往反避稅工作對相關資料管理的稅收實踐,對同期資料管理作出的全面、細化的具體規定,使反避稅調查中舉證責任成為企業的法律義務。 二、同期資料的准備要求和提交期限 同期資料准備必須自企業關聯交易發生年度的次年5月31日前准備完畢並保存10年。然而,2008年納稅年度發生關聯交易的同期資料准備截止日期延至2009年12月31日。轉讓定價同期資料應當在稅務機關要求之日起20天內提供。 企業執行成本分攤協議期間,無論成本分攤協議是否採取預約定價安排的方式,均應在本年度的次年6月20日之前向稅務機關提供成本分攤協議的同期資料。 企業按照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同期資料,須加蓋公章,並由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授權的代表簽字或蓋章。同期資料涉及引用的信息資料,應標明出處來源。同期資料應使用中文。如原始資料為外文的,應附送中文副本。 此外,關聯申報時,企業所提交的關聯業務往來報告表還要求企業披露其是否已按要求准備了轉讓定價同期資料,是否免予准備轉讓定價同期資料,以及企業當年是否簽署成本分攤協議等信息。 實務中企業年度審計報告通常需要到次年第一季末才能准備妥當,因此考慮到次年5月31日的准備期限,企業在准備轉讓定價同期資料時可能會面臨較大的時間壓力。 同期資料的結構與基本要求 一、同期資料內容 同期資料的內容包括: 1.組織結構,包括企業所屬的企業集團相關組織結構及股權結構;企業關聯關系的年度變化情況;與企業發生交易的關聯方信息、稅收情況等。 2.生產經營情況,包括企業的業務概況,企業的主營業務構成,企業所處的行業地位及相關市場競爭環境的分析等。 3.關聯交易情況,包括關聯交易的類型,所採用的貿易方式,業務流程等。 4.可比性分析,包括可比性分析考慮的因素,可比企業的相關信息,對可比交易的說明,可比信息來源、選擇條件及理由,可比數據的差異調整及理由等。 5.轉讓定價方法的選擇和使用。包括轉讓定價方法的選用及理由;可比信息如何支持所選用的轉讓定價方法;確定可比非關聯交易價格或利潤的過程中所做的假設和判斷;運用合理的轉讓定價方法和可比性分析結果,確定可比非關聯交易價格或利潤,以及遵循獨立交易原則的說明;其他支持所選用轉讓定價方法的資料。 同時還需要准備《企業功能風險分析表》、《企業年度關聯交易財務狀況分析表》及關聯交易合同副本等內容。 二、同期資料基本要求 企業在准備上述內容時,務必要做到全面、詳盡、准確。在實踐中,有些資料是企業財務核算所不掌握的,需要企業內部眾多部門的配合才能完成,企業要認識到同期資料本身就是減少轉讓定價稅務風險的積極手段,保存足夠的記錄並主動提供證明文件,以有利於應對出現的轉讓定價問題的檢查和解決。 准備資料的工作應當在平時逐步進行,否則到第二年匯算清繳期間或稅務機關要求資料提交前再准備工作量太大,而且由於人員的變動、時間的推移,要准確備齊稅務機關需要的所有資料是比較困難的。此外還要注意集團企業間、企業內部各部門間的配合,一項產品和服務從開發商到生產商再到供應商,中間有很多環節,哪個環節資料連接不上都可能給企業帶來風險,對集團內部存在較多關聯交易的企業尤其要注意同期資料的連貫性和完備性。 同期資料准備注意事項 一、企業組織結構的梳理與文件准備 組織結構的申報內容有: 1.企業所屬的企業集團相關組織結構及股權結構,包括企業的海外投資公司、境內分公司、與企業高級管理人員有親戚關系的公司的組織結構與股權結構信息。即使雙方沒有股權關系,但有實際控制關系,如一方對另一方企業高級管理人員、購銷活動、生產經營活動、生產必需的無形資產和專有技術實施控制,企業也需提供以上信息,即符合關聯關系認定標準的關聯企業、其他組織或個人都需披露。 2.企業關聯關系的年度變化情況,包括關聯方之間的股權變更信息;關聯方的新設、合並、分立、注銷等。此部分披露信息為分析年度集團內新設、合並、分立和注銷等組織關系的變更信息,對關聯方的披露可從集團的角度出發,就集團戰略、經營策略以及分工來介紹各關聯企業。具體地,就關聯企業的介紹分為成立時間、注冊地、主營業務及市場等內容的概要介紹。 3.與企業發生交易的關聯方信息,包括關聯企業的名稱、法定代表人、董事和經理等高級管理人員構成情況、注冊地址及實際經營地址;關聯個人的名稱、國籍、居住地、家庭成員構成等情況;各關聯方適用的具有所得稅性質的稅種、稅率及相應可享受的稅收優惠。並註明對企業關聯交易定價具有直接影響的關聯方;此處信息本身比較簡單,但「具有直接影響的關聯方」的描述,建議參照《企業關聯業務往來報告表》中的「占銷售或采購總額10%以上的境外對象」這一概念。 4.關聯方適用的具有所得稅性質的稅種、稅率及相應可享受的稅收優惠。 總之,轉讓定價之所以備受關注,其原因在於此方法可通過「稅率差異」進行避稅,所以各個境外關聯方的稅率申報要注意當地的「名義稅負和實際稅負」,這些數據體現在對方的「年度審計報告」中。 二、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撰寫與分析 生產經營情況的申報內容: 1.企業的業務概況,包括主營業務的構成,主營業務收入及其占收入總額的比重,主營業務利潤及其占利潤總額的比重;企業發展變化概況、所處的行業及發展概況、經營策略、產業政策、行業限制等影響企業和行業的主要經濟和法律問題;集團產業鏈以及企業所處地位;企業可參考外資企業設立時所撰寫的可行性研究報告來申報此項信息。需要注意的是,企業所處地位的披露要與《企業功能風險分析表》中填寫的相關內容保持邏輯一致,否則會導致稅務機關在判斷企業的贏利水平時出現問題。企業的業務情況介紹需貫穿企業戰略發展,明確企業集團分工職能,依據外部環境的分析合理化功能與風險的匹配。 2.企業內部組織結構,企業及其關聯方在關聯交易中執行的功能、承擔風險以及使用的資產等相關信息,並參照填寫《企業功能風險分析表》。該項信息主要涉及企業審計報告的內容,需要注意的是,轉讓定價的調查會關注企業之前年度的主營業務情況,故建議企業提供以前年度的主營業務及主營業務利潤比重的信息。包括分析企業獲利能力、償債能力、資本結構的各項指標都會是稅務機關了解企業的重要參考指標,在此需予以列明並作出相應的分析,對企業的經營狀況作總體結論性的自我評價。企業內部的組織結構要求清晰地反映企業內部各項業務的組織負責部門,對企業內各部門的職責和分工予以明確。 3.企業所處的行業地位及相關市場競爭環境的分析。此項因素主要在於了解可用於可比分析的對象,並了解企業所處的行業地位,並找到比照價格的參照物。因此,企業各個部門需要相互配合或者需要專業機構的協助才能完成此項資料的准備。對企業所處行業地位的分析需要從宏觀的市場外部環境出發,分析市場核心產業構成和范圍界定,可結合經濟形勢和政治環境對市場的發展作簡要的介紹;進一步介紹企業所屬產業的現況和發展,產業的現況分析建議援引可靠的數據分析。例如,產業內主營產品的銷售值比重、內外銷比重,對產業的展望指根據經驗數據和可靠依據在綜合分析影響產業發展主要因素的基礎上對未來產業發展的合理預期;對企業的行業定位需從產業結構分析中確定企業的產業鏈角色,選取處於相同角色競爭企業作為對比,在簡要介紹競爭企業的基礎上就企業自身的競爭優勢做具體描述。 4.企業內部組織結構,企業及其關聯方在關聯交易中執行的功能、承擔的風險以及使用的資產等相關信息,並參照填寫《企業功能風險分析表》。此表的填寫是同期資料的重中之重,是轉讓定價調查的案頭審核第一步驟。在企業功能分析表所提供信息的基礎上,執行功能分析可對關聯交易企業從研究與發展、采購、生產、銷售、配銷、產後售後服務、人事及行政、財務及法律服務等各方面職能進行評價,並匯總表格;承擔風險信息可對關聯企業從研究與發展風險、市場風險、存貨風險、產品責任風險、財務風險和信用風險等各方面來分析進行評價,匯總表格。通過功能風險分析,在關聯交易中根據關聯方所承擔的職能和風險對其有明確的定位,對集團內部各企業的分工及職能風險清晰地展現。 5.企業集團合並財務報表,可視企業集團會計年度情況延期准備,但最遲不得超過關聯交易發生年度的次年12月31日。在年度內未發生合並事宜的不需提供合並報表。 三、企業關聯交易情況的說明 (一) 基本要求 關聯交易情況需要說明的內容: 1.關聯交易類型、參與方、時間、金額、結算貨幣、交易條件等,要求企業提供雙方在合同中約定的相關內容。需要注意合同內容是否有失公允性。 2.關聯交易所採用的貿易方式、年度變化情況及其理由,企業需要注意交易運作方式的變化是否與其功能的變化保持一致。 3.關聯交易的業務流程,包括各個環節的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與非關聯交易業務流程的異同。 (二) 企業注意事項 可用具體的單據(附在合同後作為依據)來證明關聯交易是否真實發生。 用可比性分析來證明非關聯與關聯交易的業務流程。由於不同類型的合同存在差異,故建議企業針對不同類型的合同分別歸集。 關聯交易的類型主要可以分為包括進、銷貨在內的有形資產轉移、有形資產的使用、服務提供、資產融通使用四大類,同一類交易具有交易多、合同內容類似的特點,可以按照關聯交易的企業分別歸集。對合同中的附加條款採用重要性原則適當進行說明即可。 關聯交易所涉及的無形資產及其對定價的影響;該項信息主要針對「特許權使用費」、「技術轉讓費」、「品牌使用費」等,在多數情況下,由於收費形式和收費原因存在很大的隨意性,故企業可通過企業市場部門、企業所屬的行業協會及專業機構給予旁證來證明其收費比例是符合商業行為的。 「特許權使用費」一般是指使用或有權使用文學、藝術或科學著作(包括電影影片、無線電或電視廣播使用的膠片、磁帶)的版權,專利、商標、設計或模型、圖紙、秘密配方或秘密程序所支付的作為報酬的各種款項,或者使用或有權使用工業、商業、科學設備或有關工業、商業、科學經驗的信息所支付的作為報酬的各種款項。 技術轉讓費主要受兩方面因素影響。其一,獨占和非獨占轉讓對技術轉讓費的影響,所謂獨占的技術轉讓,即在合同條款中有限制轉讓方在某一地區范圍內將同樣的技術再向第三者轉讓的條款,這將加強受讓方在該地區生產和銷售其產品的壟斷地位,而轉讓方將失去在該地區銷售技術的市場。因此,獨占轉讓的轉讓費用要高一些,費用提高多少依轉讓方對其損失的估價而定,該地區的市場很大,轉讓方失去的貿易機會多,技術轉讓費就會提高得更高些,有時獨占的轉讓費要比非獨占的高出60%~100%。其二,使用許可權不同對技術轉讓費的影響。所謂使用許可權不同,是指在技術轉讓合同中有限制受讓方在允許的范圍以外再擴大生產能力或重新建廠的條款,如果有這樣的條款,只允許在合同標的范圍內一次使用轉讓的技術,稱為轉讓的是一次使用權;如果沒有上述限制性條款,受讓方可以使用轉讓的技術隨意擴大生產能力和建廠,稱為一次買死或一次買斷。一次買死支付的轉讓費要比購買一次使用權支付的轉讓費高得多。在我們的業務實踐中發現竟有高出五六倍的情況。在關聯交易的說明中需注意對包括以上兩項影響因素的重要條件進行披露。 與關聯交易相關的合同或協議副本及其履行情況的說明;該項信息的披露用於說明合同的真實執行情況。因此,企業需要提供貨運單據、庫存單據、保管材料、銀行單據、產品服務說明及護照復印件等資料證明合同的履行情況。 對影響關聯交易定價的主要經濟和法律因素的分析。此項信息的披露是同期資料的重點,需要公司多部門配合或在專業機構的協助下完成。經濟因素和法律因素等外部客觀因素的具體影響分析是同期資料的必要內容,也是合理化交易定價的方法之一。經濟因素如國際宏觀經濟環境變化、原料價格、勞工成本、匯率漲跌、貿易政策、企業是否占據資源優勢、同行業市場競爭程度等。在世界經濟中,通貨膨脹是許多國家面臨的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當跨國公司在多個不同國家設立子公司開展經營時,不可避免地會遇到通貨膨脹所帶來的風險,貨幣貶值造成產品或勞務、技術的名義價格上升,從而促使關聯交易定價有所上升;對於部分產業原物料占總成本比重極高,原物料價格波動對廠商利潤空間有重大影響,若受到戰爭影響或多起意外停產事件,易造成原料價格變動劇烈,生產成本增加,甚至原料取得不易,造成斷料等狀況時的價格攀升。客觀因素對關聯交易的影響在同期資料中應予以具體描述和分析。法律因素,從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跨國公司不斷涌現並迅速發展,跨國公司內部交易中的轉移價格往往成為眾矢之的,其對東道國的損害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東道國必然會通過本國的稅收制度、海關管理以及外匯體制等方面的完善化而得到適當避免。在金融海嘯經濟時期,東道國為避免納稅人通過轉讓定價偷逃稅,損害其稅收收入,在特殊經濟時期稅務機關重視轉讓定價的調查必然對轉讓定價有更加完善的政策和執行辦法,因相關國家的特別法規或適用為避免重復征稅稅收協定的應在同期資料中予以說明。 關聯交易和非關聯交易的收入、成本、費用和利潤的劃分情況,不能直接劃分的,按照合理比例劃分,說明確定該劃分比例的理由,並參照填寫《企業年度關聯交易財務狀況分析表》。劃分的原則應符合收入、費用和成本口徑相匹配的原則,採用的分配方法也應保持一致性。例如,關聯與非關聯交易之間的成本配比是按照銷售量來確定的,對包括管理人員工資的費用配比時也應採用按銷售量權重進行配比;如果前者採用銷售量比例分配,而後者採用收入權重配比,即會違背一致性原則,成本之間的配比不具有合理性
『伍』 稅局要求中國轉讓定價報告一定要書面的嗎
是的
2016年6月29日,國家稅務總局(以下簡稱「稅務總局」)發布了《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關聯申報和同期資料管理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42號,以下簡稱「42號公告」)。42號公告規定了中國新的轉讓定價合規要求,包括年度關聯業務往來報告表(含國別報告)和轉讓定價同期資料。新要求與現有規定相比有重大變化。
該公告將替代《特別納稅調整實施辦法(試行)》(國稅發[2009]2號文,以下簡稱「2號文」)中關於關聯申報及同期資料的相關規定,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年度關聯業務往來報告表》(國稅發[2008]114號文)。
合規要求方面,年度關聯業務往來報告表從原先的九張表增加到了二十二張表,其中包含國別報告。而同期資料則採用三層結構文檔體系,即主體文檔、本地文檔以及特殊事項文檔。報送時間方面,納稅人在報送年度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時,仍需一並報送年度關聯業務往來報告表。對於2016年度關聯交易的同期資料:其中的本地文檔和特殊事項文檔應當在2017年6月30日之前完成,主體文檔則應當在企業集團最終控股企業會計年度終了之日起12個月內准備完畢。同期資料應當自稅務機關要求之日起30內提供。
『陸』 企業滿足什麼條件就需要准備轉讓定價同期資料
屬於下列情形之一的抄企業,可免於准備同期資料:
(一)年度發生的關聯購銷金額(來料加工業務按年度進出口報關價格計算)在2億元人民幣以下且其他關聯交易金額(關聯融通資金按利息收付金額計算)在4000萬元人民幣以下,上述金額不包括企業在年度內執行成本分攤協議或預約定價安排所涉及的關聯交易金額;
(二)關聯交易屬於執行預約定價安排所涉及的范圍;
(三)外資股份低於50%且僅與境內關聯方發生關聯交易。
其他的不符合上述條件的有關聯交易的企業都要准備同期資料文檔。另外,如果是單一功能企業虧損的,都需要交轉讓定價同期資料。
『柒』 企業在准備同期資料時什麼情況下需要准備主體文檔具體內容是什麼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關聯申報和同期資料管理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42號)第十五條規定:「特殊事項文檔包括成本分攤協議特殊事項文檔和資本弱化特殊事項文檔。
稅務機關進行轉讓定價稅務調查時,納稅人准備轉讓定價同期資料文檔並承擔協力義務和提供舉證責任是十分關鍵的。從稅務機關角度來說,納稅人准備的轉讓定價同期資料文檔可以協助稅務調查人員評估和檢查納稅人在轉讓定價中存在稅務違規的可能性,檢驗納稅人是否存在轉讓定價行為並可作為是否應進行納稅調整的初步依據。
企業按照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同期資料,須加蓋公章,並由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授權的代表簽字或蓋章。同期資料涉及引用的信息資料,應標明出處來源。同期資料應使用中文。如原始資料為外文的,應附送中文副本。
此外,關聯申報時,企業所提交的關聯業務往來報告表還要求企業披露其是否已按要求准備了轉讓定價同期資料,是否免予准備轉讓定價同期資料,以及企業當年是否簽署成本分攤協議等信息。
實務中企業年度審計報告通常需要到次年第一季末才能准備妥當,因此考慮到次年5月31日的准備期限,企業在准備轉讓定價同期資料時可能會面臨較大的時間壓力。
『捌』 企業在准備同期資料時,什麼情況下需要准備特殊事項文檔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關聯申報和同期資料管理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42號)第條規定:「十
三、年度關聯交易金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企業,應當准備本地文檔:
(一)有形資產所有權轉讓金額(來料加工業務按照年度進出口報關價格計算)超過2億元。
(二)金融資產轉讓金額超過1億元。
(三)無形資產所有權轉讓金額超過1億元。
(四)其他關聯交易金額合計超過4000萬元。 十
四、本地文檔主要披露企業關聯交易的詳細信息,包括以下內容:
(一)企業概況
1,組織結構,包括企業各職能部門的設置、職責范圍和雇員數量等。
2.管理架構,包括企業各級管理層的匯報對象以及匯報對象主要辦公所在地等。
3.業務描述,包括企業所屬行業的發展概況、產業政策、行業限制等影響企業和行業的主要經濟和法律問題,主要競爭者等。
4.經營策略,包括企業各部門、各環節的業務流程,運營模式,價值貢獻因素等。
5.財務數據,包括企業不同類型業務及產品的收入、成本、費用及利潤。
6.涉及本企業或者對本企業產生影響的重組或者無形資產轉讓情況,以及對本企業的影響分析。
(二)關聯關系
1,關聯方信息,包括直接或者間接擁有企業股權的關聯方,以及與企業發生交易的關聯方,內容涵蓋關聯方名稱、法定代表人、高級管理人員的構成情況、注冊地址、實際經營地址,以及關聯個人的姓名、國籍、居住地等情況。
2.上述關聯方適用的具有所得稅性質的稅種、稅率及相應可享受的稅收優惠。
3.本會計年度內,企業關聯關系的變化情況。
(三)關聯交易
1,關聯交易概況 (1)關聯交易描述和明細,包括關聯交易相關合同或者協議副本及其執行情況的說明,交易標的的特性,關聯交易的類型、參與方、時間、金額、結算貨幣、交易條件、貿易形式,以及關聯交易與非關聯交易業務的異同等。 (2)關聯交易流程,包括關聯交易的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與非關聯交易業務流程的異同。 (3)功能風險描述,包括企業及其關聯方在各類關聯交易中執行的功能、承擔的風險和使用的資產。 (4)交易定價影響要素,包括關聯交易涉及的無形資產及其影響,成本節約、市場溢價等地域特殊因素。地域特殊因素應從勞動力成本、環境成本、市場規模、市場競爭程度、消費者購買力、商品或者勞務的可替代性、政府管制等方面進行分析。 (5)關聯交易數據,包括各關聯方、各類關聯交易涉及的交易金額。分別披露關聯交易和非關聯交易的收入、成本、費用和利潤,不能直接歸集的,按照合理比例劃分,並說明該劃分比例的依據。
2.價值鏈分析 (1)企業集團內業務流、物流和資金流,包括商品、勞務或者其他交易標的從設計、開發、生產製造、營銷、銷售、交貨、結算、消費、售後服務、循環利用等各環節及其參與方。 (2)上述各環節參與方最近會計年度的財務報表。 (3)地域特殊因素對企業創造價值貢獻的計量及其歸屬。 (4)企業集團利潤在全球價值鏈條中的分配原則和分配結果。
3.對外投資 (1)對外投資基本信息,包括對外投資項目的投資地區、金額、主營業務及戰略規劃。 (2)對外投資項目概況,包括對外投資項目的股權架構、組織結構,高級管理人員的僱傭方式,項目決策許可權的歸屬。 (3)對外投資項目數據,包括對外投資項目的營運數據。
4.關聯股權轉讓 (1)股權轉讓概況,包括轉讓背景、參與方、時間、價格、支付方式,以及影響股權轉讓的其他因素。 (2)股權轉讓標的的相關信息,包括股權轉讓標的所在地,出讓方獲取該股權的時間、方式和成本,股權轉讓收益等信息。 (3)盡職調查報告或者資產評估報告等與股權轉讓相關的其他信息。
5.關聯勞務 (1)關聯勞務概況,包括勞務提供方和接受方,勞務的具體內容、特性、開展方式、定價原則、支付形式,以及勞務發生後各方受益情況等。 (2)勞務成本費用的歸集方法、項目、金額、分配標准、計算過程及結果等。 (3)企業及其所屬企業集團與非關聯方存在相同或者類似勞務交易的,還應當詳細說明關聯勞務與非關聯勞務在定價原則和交易結果上的異同。
6.與企業關聯交易直接相關的,中國以外其他國家稅務主管當局簽訂的預約定價安排和作出的其他稅收裁定。
(四)可比性分析
1,可比性分析考慮的因素,包括交易資產或者勞務特性,交易各方功能、風險和資產,合同條款,經濟環境,經營策略等。
2.可比企業執行的功能、承擔的風險以及使用的資產等相關信息。
3.可比對象搜索方法、信息來源、選擇條件及理由。
4.所選取的內部或者外部可比非受控交易信息和可比企業的財務信息。
5.可比數據的差異調整及理由。
(五)轉讓定價方法的選擇和使用
1,被測試方的選擇及理由。
2.轉讓定價方法的選用及理由,無論選擇何種轉讓定價方法,均須說明企業對集團整體利潤或者剩餘利潤所做的貢獻。
3.確定可比非關聯交易價格或者利潤的過程中所做的假設和判斷。?
4.運用合理的轉讓定價方法和可比性分析結果,確定可比非關聯交易價格或者利潤。?
5.其他支持所選用轉讓定價方法的資料。
6.關聯交易定價是否符合獨立交易原則的分析及結論。」
『玖』 企業在准備同期資料時,什麼情況下需要准備本地文檔具體內容是什麼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完善關聯申報和同期資料管理有關事項的公告》(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42號)第條規定:「十三、年度關聯交易金額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企業,應當准備本地文檔:
(一)有形資產所有權轉讓金額(來料加工業務按照年度進出口報關價格計算)超過2億元。
(二)金融資產轉讓金額超過1億元。
(三)無形資產所有權轉讓金額超過1億元。
(四)其他關聯交易金額合計超過4000萬元。
十四、本地文檔主要披露企業關聯交易的詳細信息,包括以下內容:
(一)企業概況
1.組織結構,包括企業各職能部門的設置、職責范圍和雇員數量等。
2.管理架構,包括企業各級管理層的匯報對象以及匯報對象主要辦公所在地等。
3.業務描述,包括企業所屬行業的發展概況、產業政策、行業限制等影響企業和行業的主要經濟和法律問題,主要競爭者等。
4.經營策略,包括企業各部門、各環節的業務流程,運營模式,價值貢獻因素等。
5.財務數據,包括企業不同類型業務及產品的收入、成本、費用及利潤。
6.涉及本企業或者對本企業產生影響的重組或者無形資產轉讓情況,以及對本企業的影響分析。
(二)關聯關系
1.關聯方信息,包括直接或者間接擁有企業股權的關聯方,以及與企業發生交易的關聯方,內容涵蓋關聯方名稱、法定代表人、高級管理人員的構成情況、注冊地址、實際經營地址,以及關聯個人的姓名、國籍、居住地等情況。
2.上述關聯方適用的具有所得稅性質的稅種、稅率及相應可享受的稅收優惠。
3.本會計年度內,企業關聯關系的變化情況。
(三)關聯交易
1.關聯交易概況
(1)關聯交易描述和明細,包括關聯交易相關合同或者協議副本及其執行情況的說明,交易標的的特性,關聯交易的類型、參與方、時間、金額、結算貨幣、交易條件、貿易形式,以及關聯交易與非關聯交易業務的異同等。
(2)關聯交易流程,包括關聯交易的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與非關聯交易業務流程的異同。
(3)功能風險描述,包括企業及其關聯方在各類關聯交易中執行的功能、承擔的風險和使用的資產。
(4)交易定價影響要素,包括關聯交易涉及的無形資產及其影響,成本節約、市場溢價等地域特殊因素。地域特殊因素應從勞動力成本、環境成本、市場規模、市場競爭程度、消費者購買力、商品或者勞務的可替代性、政府管制等方面進行分析。
(5)關聯交易數據,包括各關聯方、各類關聯交易涉及的交易金額。分別披露關聯交易和非關聯交易的收入、成本、費用和利潤,不能直接歸集的,按照合理比例劃分,並說明該劃分比例的依據。
2.價值鏈分析
(1)企業集團內業務流、物流和資金流,包括商品、勞務或者其他交易標的從設計、開發、生產製造、營銷、銷售、交貨、結算、消費、售後服務、循環利用等各環節及其參與方。
(2)上述各環節參與方最近會計年度的財務報表。
(3)地域特殊因素對企業創造價值貢獻的計量及其歸屬。
(4)企業集團利潤在全球價值鏈條中的分配原則和分配結果。
3.對外投資
(1)對外投資基本信息,包括對外投資項目的投資地區、金額、主營業務及戰略規劃。
(2)對外投資項目概況,包括對外投資項目的股權架構、組織結構,高級管理人員的僱傭方式,項目決策許可權的歸屬。
(3)對外投資項目數據,包括對外投資項目的營運數據。
4.關聯股權轉讓
(1)股權轉讓概況,包括轉讓背景、參與方、時間、價格、支付方式,以及影響股權轉讓的其他因素。
(2)股權轉讓標的的相關信息,包括股權轉讓標的所在地,出讓方獲取該股權的時間、方式和成本,股權轉讓收益等信息。
(3)盡職調查報告或者資產評估報告等與股權轉讓相關的其他信息。
5.關聯勞務
(1)關聯勞務概況,包括勞務提供方和接受方,勞務的具體內容、特性、開展方式、定價原則、支付形式,以及勞務發生後各方受益情況等。
(2)勞務成本費用的歸集方法、項目、金額、分配標准、計算過程及結果等。
(3)企業及其所屬企業集團與非關聯方存在相同或者類似勞務交易的,還應當詳細說明關聯勞務與非關聯勞務在定價原則和交易結果上的異同。
6.與企業關聯交易直接相關的,中國以外其他國家稅務主管當局簽訂的預約定價安排和作出的其他稅收裁定。
(四)可比性分析
1.可比性分析考慮的因素,包括交易資產或者勞務特性,交易各方功能、風險和資產,合同條款,經濟環境,經營策略等。
2.可比企業執行的功能、承擔的風險以及使用的資產等相關信息。
3.可比對象搜索方法、信息來源、選擇條件及理由。
4.所選取的內部或者外部可比非受控交易信息和可比企業的財務信息。
5.可比數據的差異調整及理由。
(五)轉讓定價方法的選擇和使用
1.被測試方的選擇及理由。
2.轉讓定價方法的選用及理由,無論選擇何種轉讓定價方法,均須說明企業對集團整體利潤或者剩餘利潤所做的貢獻。
3.確定可比非關聯交易價格或者利潤的過程中所做的假設和判斷。?
4.運用合理的轉讓定價方法和可比性分析結果,確定可比非關聯交易價格或者利潤。?
5.其他支持所選用轉讓定價方法的資料。
6.關聯交易定價是否符合獨立交易原則的分析及結論。」
『拾』 什麼樣的企業需要准備同期資料
所有企業都需要准備同期資料,除以下特殊情況外:
1、年度發生的關聯購銷金額(來料加工業務按年度進出口報關價格計算)在2億元人民幣以下且其他關聯交易金額(關聯融通資金按利息收付金額計算)在4000萬元人民幣以下。上述金額不包括企業在年度內執行成本分攤協議或預約定價安排所涉及的關聯交易金額。
2、關聯交易屬於執行預約定價安排所涉及的范圍。
3、外資股份低於50%且僅與境內關聯方發生關聯交易。
(10)轉讓定價文檔擴展閱讀:
同期資料准備必須自企業關聯交易發生年度的次年5月31日前准備完畢並保存10年。然而,2008年納稅年度發生關聯交易的同期資料准備截止日期延至2009年12月31日。轉讓定價同期資料應當在稅務機關要求之日起20天內提供。
企業按照稅務機關要求提供的同期資料,須加蓋公章,並由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授權的代表簽字或蓋章。
同期資料涉及引用的信息資料,應標明出處來源。同期資料應使用中文。如原始資料為外文的,應附送中文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