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五邑大學科研成果

五邑大學科研成果

發布時間:2021-10-07 02:28:33

Ⅰ 五邑大學是什麼等級的學校

五邑大學是二本類高校。學校現有10個省級重點學科,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5個專業碩士授權類別,碩士授權覆蓋學校所有理工科專業。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100餘人。專任教師高級職稱佔比達40%,博士學位佔比達51%;擁有國家級高層次人才31人(其中包括院士5人、長江學者5人、國家「傑青」4人、海外「傑青」1人、國家「優青」1人、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1人等),省級高層次人才22人,海外各類優秀人才67人。

五邑大學其他情況簡介。

學校擁有省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新型研發機構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個、省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1個、省級文藝評論基地1個、省級區域產業知識產權分析評議中心1個、市廳級科研平台58個。

學校著力在生物醫葯、新材料、智能製造等領域構建了「華南生物醫葯大動物模型研究院」「數字光晶元聯合實驗室」「江門市大健康國際創新研究院」「紡織新材料粵港聯合實驗室」「江門市海洋創新發展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創新平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以上內容參考五邑大學——學校簡介

Ⅱ 五邑大學排名

我覺得這個排名還是比較高的,它是一個比較實力有實力的地方,其實也沒有什麼好推薦。

Ⅲ 五邑大學是怎樣的一所大學

簡介 1985年,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內外合力,一所全日制本科綜合性大學—五邑大學在中國第一僑鄉廣東省江門市應運而生,乘風而長。江門市轄新會、台山、開平、恩平、鶴山五市(區)素稱五邑而聞名海內外,學校由此得名。 學校佔地約1000畝,天沙河蜿蜒橫貫其中,一河兩區。校園內湖光斂灧,幽雅寧靜,可謂是「遠山含翠教讀勝地,近湖吐煙治學佳境」。建校以來,學校堅持「面向地方,服務社會」的辦學方針,在人才培養、科研和社會服務、對外交流與合作、內部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四大」辦學特色,被喻為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大學。學校專業設置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現設有管理學院和信息學院2個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外國語言文學系、管理科學與工程系、工商管理系、公共管理系、應用經濟系、通信與電子工程系、計算機與網路工程系、信息與控制工程系、數學物理系、化學與環境工程系、機電工程系、土木建築系、紡織服裝系、政治教育與法律系、體育部等16個教學院系部,開設文、理、工、管、經、法、教育等七大門類32個本、專科專業,另還設有職業技術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學校面向廣東、廣西、湖南、江西、湖北、福建、安徽等全國部分省市招收本科學生,面向全國(含港澳)招收研究生。學校現有各類在籍學生14000餘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學生達1萬餘人。 五邑大學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600餘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者占專任教師的60%,具有博士、碩士學位者占專任教師的77%;學校還聘請了多名外籍教師任教,一批國內外著名學者為名譽教授。廣大教師在認真搞好教學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和科技開發,努力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九五」以來,在國內外公開發表論文近2000篇,出版專著和教材等100多部;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多項,省部級研究項目60多項,橫向合作研究項目200多項,已取得一批有影響的成果。建立了管理科學與工程、應用化學、信號與信息處理、應用數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軟體工程環境與資料庫技術、紡織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機電控制及自動化、材料學等重點學科、重點扶持學科及扶持方向。其中,其中,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還入選了廣東省重點扶持學科,紡織工程被評為省名牌專業。 學校堅持從嚴治校,從嚴治教,重視學生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強調「質量就是生命」。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在全國、全省組織的各類統考和比賽中,五邑大學學生均取得較好成績。2000、2001、和2002年連續三年,專業英語四級統考通過率在91%以上,比全國平均通過率高出21個百分點,2004年通過率更是高達96.9%,比全國高出34個百分點。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中,2003年獲2個全國二等獎,廣東賽區2個一等獎,4個二等獎。2004年又獲得全國1個一等獎,2個二等獎,廣東賽區4個一等獎,9個三等獎。2000年教務處分別獲得全國和全省高等院校先進教務處的稱號。學生就業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迄今為止,已向社會各界輸送各類本、專科畢業生2萬多人,各類短訓生3萬多人。 建校以來,五邑大學得到海外華僑、港澳同胞的熱情關懷和鼎力支持。他們共捐建樓宇近50座,還捐贈了一大批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圖書資料,並設立多項獎學金。學校充分發揮僑鄉的優勢,加強與境外高水平大學的實質性交流與合作,分別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義大利、瑞士、新加坡和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30多所大學建立了實質性的合作關系,每年都選派20多名優秀教師赴英美進修和交流,10多名學生以各種形式出國進行長、短期學習,100多名外國師生到我校進行各種形式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動。學校作為國家教育部批準的首批招收留學生單位之一,已先後招收來自美國、墨西哥、日本、印尼、馬來西亞、克羅埃西亞等國家的長、短期留學生600多人。 五邑大學研究生教育起步較早。1987年,經國務院學位辦批准,學校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1993年,廣東省教育廳又批准了五邑大學與華南理工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1998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我校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現已有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信號與信息處理、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交通信息工程與控制、計算機應用技術、機械製造及自動化、應用化學、應用數學和紡織工程等10個碩士授予點,其中紡織工程碩士點是華南地區唯一的碩士點。現在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在管理科學與工程、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等專業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博士後。現有在校博士後、博士生(聯合培養)、碩士生300多人。 經過20年的建設,學校的設施日臻完善,總建築面積已達46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60多萬冊,還有500多台計算機的電子圖書館。擁有12個設備先進的實驗中心、實驗室、計算中心和電教中心,計算中心還通過了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全校有教學科研儀器6800多台套,教學、科研計算機2000多台。1996年1月,學校校園網與國家教育科研網(CERNET)、國際互聯網(INTERNET)聯通並覆蓋全校,並在2003年建成1000M主幹、100M到樓宇的寬頻校園網。 進入新世紀,我們將秉承既定的辦學目標和辦學方針,把學校建設成為具有較強的自身發展能力,具有重要的社會影響,具有地方特色與僑鄉特色,在同類院校中處於領先地位的綜合性大學。
滿意請採納

Ⅳ 五邑大學

簡介
1985年,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內外合力,一所全日制本科綜合性大學—五邑大學在中國第一僑鄉廣東省江門市應運而生,乘風而長。江門市轄新會、台山、開平、恩平、鶴山五市(區)素稱五邑而聞名海內外,學校由此得名。

學校佔地約1000畝,天沙河蜿蜒橫貫其中,一河兩區。校園內湖光斂灧,幽雅寧靜,可謂是「遠山含翠教讀勝地,近湖吐煙治學佳境」。建校以來,學校堅持「面向地方,服務社會」的辦學方針,在人才培養、科研和社會服務、對外交流與合作、內部管理等方面形成了「四大」辦學特色,被喻為具有鮮明辦學特色的大學。學校專業設置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現設有管理學院和信息學院2個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外國語言文學系、管理科學與工程系、工商管理系、公共管理系、應用經濟系、通信與電子工程系、計算機與網路工程系、信息與控制工程系、數學物理系、化學與環境工程系、機電工程系、土木建築系、紡織服裝系、政治教育與法律系、體育部等16個教學院系部,開設文、理、工、管、經、法、教育等七大門類32個本、專科專業,另還設有職業技術學院和繼續教育學院。學校面向廣東、廣西、湖南、江西、湖北、福建、安徽等全國部分省市招收本科學生,面向全國(含港澳)招收研究生。學校現有各類在籍學生14000餘人,其中全日制在校學生達1萬餘人。

五邑大學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600餘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者占專任教師的60%,具有博士、碩士學位者占專任教師的77%;學校還聘請了多名外籍教師任教,一批國內外著名學者為名譽教授。廣大教師在認真搞好教學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科學研究和科技開發,努力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九五」以來,在國內外公開發表論文近2000篇,出版專著和教材等100多部;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多項,省部級研究項目60多項,橫向合作研究項目200多項,已取得一批有影響的成果。建立了管理科學與工程、應用化學、信號與信息處理、應用數學、馬克思主義理論與思想政治教育、軟體工程環境與資料庫技術、紡織工程、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機電控制及自動化、材料學等重點學科、重點扶持學科及扶持方向。其中,其中,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還入選了廣東省重點扶持學科,紡織工程被評為省名牌專業。

學校堅持從嚴治校,從嚴治教,重視學生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培養,強調「質量就是生命」。教學質量不斷提高,在全國、全省組織的各類統考和比賽中,五邑大學學生均取得較好成績。2000、2001、和2002年連續三年,專業英語四級統考通過率在91%以上,比全國平均通過率高出21個百分點,2004年通過率更是高達96.9%,比全國高出34個百分點。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中,2003年獲2個全國二等獎,廣東賽區2個一等獎,4個二等獎。2004年又獲得全國1個一等獎,2個二等獎,廣東賽區4個一等獎,9個三等獎。2000年教務處分別獲得全國和全省高等院校先進教務處的稱號。學生就業率多年保持在90%以上。迄今為止,已向社會各界輸送各類本、專科畢業生2萬多人,各類短訓生3萬多人。

建校以來,五邑大學得到海外華僑、港澳同胞的熱情關懷和鼎力支持。他們共捐建樓宇近50座,還捐贈了一大批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圖書資料,並設立多項獎學金。學校充分發揮僑鄉的優勢,加強與境外高水平大學的實質性交流與合作,分別與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義大利、瑞士、新加坡和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的30多所大學建立了實質性的合作關系,每年都選派20多名優秀教師赴英美進修和交流,10多名學生以各種形式出國進行長、短期學習,100多名外國師生到我校進行各種形式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動。學校作為國家教育部批準的首批招收留學生單位之一,已先後招收來自美國、墨西哥、日本、印尼、馬來西亞、克羅埃西亞等國家的長、短期留學生600多人。

五邑大學研究生教育起步較早。1987年,經國務院學位辦批准,學校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1993年,廣東省教育廳又批准了五邑大學與華南理工大學、聯合培養研究生。1998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我校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現已有管理科學與工程、企業管理、信號與信息處理、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交通信息工程與控制、計算機應用技術、機械製造及自動化、應用化學、應用數學和紡織工程等10個碩士授予點,其中紡織工程碩士點是華南地區唯一的碩士點。現在與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在管理科學與工程、通信與信息系統、信號與信息處理等專業聯合培養博士研究生、博士後。現有在校博士後、博士生(聯合培養)、碩士生300多人。

經過20年的建設,學校的設施日臻完善,總建築面積已達46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60多萬冊,還有500多台計算機的電子圖書館。擁有12個設備先進的實驗中心、實驗室、計算中心和電教中心,計算中心還通過了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全校有教學科研儀器6800多台套,教學、科研計算機2000多台。1996年1月,學校校園網與國家教育科研網(CERNET)、國際互聯網(INTERNET)聯通並覆蓋全校,並在2003年建成1000M主幹、100M到樓宇的寬頻校園網。

進入新世紀,我們將秉承既定的辦學目標和辦學方針,把學校建設成為具有較強的自身發展能力,具有重要的社會影響,具有地方特色與僑鄉特色,在同類院校中處於領先地位的綜合性大學。
這個網站上有它的精品課程,學校還是很好的

Ⅳ 鄭宏的科研成果

近年發表的主要科技論文
1 鄭 宏, 顧 強. 組合截面柱考慮損傷的彈塑性循環性能分析[J]. 西北建築工程學院學報,2000,17(2):1—6(2000年6月出版)
2 鄭 宏, 顧 強. 西部大開發與空間網格結構技術發展的回顧與展望[A]. 周光召. 中國科協200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 北京: 中國科學出版社, 2000. 305—306(2000年9月出版)
3 鄭 宏, 顧 強. 考慮損傷的雙重非線性有限元分析的計算機方法[A]. 韓大建, 魏德敏. 計算機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C]. 廣州: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2000.289—293(2000年11月出版)
4 鄭 宏. 西部大開發與高層建築鋼結構的應用與發展[A]. 王繼唐. 西部大開發科技論壇論文集[C]. 西安: 陝西省土木建築學會, 2000. 114—116
5 鄭 宏, 顧 強. 鋼板件考慮損傷的滯回性能分析[J]. 五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15(1):29—34(2001年3月出版)
6 鄭 宏, 顧 強. 高層鋼結構梁構件考慮損傷的彈塑性穩定分析[J]. 鋼結構,2001,16(2):32—34(2001年4月出版)
7 鄭 宏, 顧 強. 翼緣寬厚比對循環荷載作用下樑屈曲性能的影響[A].第五屆中日建築結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 西安: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2001. 747—752(2001年6月出版)
8 鄭 宏, 顧 強. 鋼板件考慮損傷的循環彈塑性大變形分析[J]. 土木工程學報,2001,34(5):35—39(2001年10月出版)
9 鄭 宏, 顧 強. 鋼梁考慮損傷的滯回性能分析[J]. 工業建築,2001,31(329):66—68(2001年9月出版)
10 鄭 宏, 俞茂宏, 顧 強. 結構鋼損傷本構關系的研究[J]. 計算力學學報,2001,18(4):469—472(2001年11月出版)
11 鄭 宏, 顧 強. 鋼方管截面柱考慮損傷的滯回性能分析[J]. 力學季刊,2001,22(4):502—507(2001年12月出版)
12 鄭 宏, 顧 強. 工形截面鋼梁板件寬厚比對穩定承載力的影響[J]. 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2(1):28—31,88(2002年1月出版)EI檢索
13 鄭 宏, 俞茂宏. 常軸力循環彎矩作用下鋼構件屈曲分析[A]. 姚遠. 中國科協第四屆青年學術年會陝西衛星會議論文集[C]. 西安: 西北大學出版社, 2002. 428—432(2002年3月出版)
14 鄭 宏, 俞茂宏, 顧 強. 結構鋼統一彈塑性本構模型及鋼構件滯回性能的計算機分析[J]. 工業建築(增刊),2002,32:601—607(2002年7月出版)
15 鄭 宏, 俞茂宏. 基於遺傳演算法的鋼結構優化設計[J]. 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22(5):65—67(2002年9月出版)EI檢索
16 Zheng H, Yu M H. Elastoplastic constitutive law for nonlinear analysis of steel structure based 8-node shell element [A]. Klosowski P and Pietraszkiewicz W. Shell Structure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 [C]. Poland: Gdansk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02. 263—264(2002年10月出版)
17 鄭 宏, 顧 強. 循環荷載作用下工形截面壓彎構件考慮損傷的穩定承載力[J]. 土木工程學報,2002,35(5):7—10(2002年10月出版)
18 鄭 宏, 俞茂宏. 鋼筋混凝土構件力學性能的非線性分析[J]. 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增刊,2002,32:325—328(2002年9月出版)
19 鄭 宏, 俞茂宏. 金屬結構彈塑性損傷統一本構模型及計算機分析[A]. 唐錦春. 第十一屆全國工程建設計算機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計算機技術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C]. 北京: 中國建材工業出版社, 2002. 6—11(2002年11月出版)
20 鄭 宏, 俞茂宏. 鋼構件考慮損傷的有限元分析[J]. 甘肅工業大學學報,2003,29(1):104—108(2003年3月出版)
21 鄭 宏, 俞茂宏. 板件寬厚比對高層鋼結構壓彎構件滯回性能的影響[J]. 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33(4):517—521(2003年7月出版)
22 鄭 宏, 俞茂宏. 循環荷載下鋼壓彎構件的長細比限值[J]. 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3(4):28—33(2003年7月出版)EI檢索
23 鄭 宏. 循環載入下鋼構件考慮幾何非線性和材料非線性的分析方法[J]. 結構工程師(增刊),2003,66:74—78(2003年7月出版)
24 Zheng H, Yu M H. United strength theory for nonlinear analysis of steel structure [J]. Archives of Civil Engineering. 2003, XLIX(3): 457—469(2003年9月出版)
25 鄭 宏. 復雜應力狀態下金屬材料的統一屈服准則[J]. 工業建築(增刊),2004,34:731—735(2004年7月出版)
26 戈曉玲, 鄭 宏. 空間膜結構及其材料[J]. 工業建築(增刊),2004,34:463—468(2004年7月出版)
27 鄭 宏. 統一屈服准則與復雜應力狀態下樑的塑性彎矩[J]. 建築結構(增刊),2004, 242—244(2004年8月出版)
28 Zheng H. Nonlinear analysis based finite element methods on steel structure under cyclic loading [A]. Ditao Niu and Jiping Ru. 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for Young Experts [C]. Xi』an: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P.R. China, 2004. 237—243(2004年8月出版)
近年發表的主要教學研究論文
1 鄭 宏, 劉伯權. 混凝土結構課程多媒體教材的設計原則[A]. 劉 明. 混凝土結構課程教學研究與探索[C]. 沈陽: 東北大學出版社, 2000. 63—66(2000年5月出版)
2 鄭 宏, 翟振東. 21世紀與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A]. 建築教育改革理論與研究[C]. 武漢: 武漢工業大學出版社, 2000.1—3(2000年6月出版)
3 鄭 宏. 錯位就業與高等建築院校的素質教育[J]. 教書育人, 2001, 22(104): 10—11(2001年11月出版)
4 鄭 宏. 土木工程專業教學內容優化與課程建設[J]. 高等建築教育, 2002, 2: 50—52(2002年6月出版)
5 鄭 宏. 新世紀土木工程專業教學內容研究[J]. 中國教學縱橫雜志, 2002, 1(6): 91—92(2002年7月出版)
6 鄭 宏. 「大土木」環境中的教材建設[A]. 雷 達. 機遇改革實踐——長安大學2001年教學工作會議論文集[C]. 西安: 西北大學出版社, 2002. 149—153(2002年6月出版)
7 鄭 宏. 素質教育與高等建築教育 [A]. 中國當代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C]. 北京: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2002.3—4(2002年8月出版)
8 鄭 宏. 信息化環境中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設計[J]. 高等建築教育, 2003, 12(1): 30—32(2003年3月出版)
9 鄭 宏. 網路教學與創新人才培養[J]. 長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增刊,2003,5(2):110—113,116(2003年6月出版)
10 鄭 宏. 土木工程專業網路教學模式與教學原則[J]. 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增刊,2003,33(146):201—205(2003年10月出版)
著作
?鄭 宏. 鋼構件非線性穩定[M].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2002年8月出版)
?周緒紅,鄭 宏. 鋼結構穩定[M]. 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4(2004年1月出版)
主要獎勵
2000年
?論文「21世紀與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獲陝西省高等教育學會優秀高教研究成果「西電立人獎」三等獎。(2000年12月)
2001年
?論文「土木工程專業教學內容優化與課程建設」獲長安大學首屆「青年教師主題論壇」論文一等獎。(2001年12月29日)
2002年
?獲長安大學建築工程學院首屆青年教師講課大賽二等獎(2002年6月14日)。
?獲長安大學首屆青年教師講課大賽優秀獎(2002年12月2日)。
?論文「混凝土結構課程多媒體教材的設計原則」獲中國交通教育研究會2002年高等教育研究優秀論文鼓勵獎。(2002年7月)
?論文「工形截面鋼梁板件寬厚比對穩定承載力的影響」獲全國優秀學術成果一等獎。(2002年9月)
?論文「素質教育與高等建築教育」在中國當代教育教學研究與實踐優秀論文評選中榮獲一等獎。(2002年10月)
?論文「信息化環境下土木工程專業的教學設計」在2002年陝西省信息化與教育技術發展論文和多媒體教學設計方案評選活動中榮獲一等獎。(2002年10月)
?2002年輔導長安大學建築工程學院98級學生完成的「外貿辦公樓」畢業設計獲得陝西省2002年度優秀畢業設計三等獎。(2002年12月)
2003年
?論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思考」在2003年陝西省現代教育技術成果評選活動中獲論文、實驗報告和教學設計方案類一等獎。(2003年9月)
?論文「土木工程專業網路教學模式與教學原則」在2003年陝西省現代教育技術成果評選活動中獲論文、實驗報告和教學設計方案類二等獎。(2003年9月)
?2003年10月被評為長安大學科技工作先進個人。(2003年10月)
2004年
?論文「網路教學的交互行為和交互方式」在中國教育技術協會舉辦的「全國高校教育技術中心建設與發展暨數字化教學環境建設與應用研討會」論文評比中獲得優秀獎(大會唯一獎項)。(2004年6月)
2005年
?「土木工程專業工程結構系列課程教學方案構建與實踐」 獲得2005年陝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三位)。(2005年5月)
?「鋼構件在循環荷載作用下的非線性相關屈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59678030)獲得2004年蘇州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五位)。

Ⅵ 彭爽的主要科研成果

專著
[1]. 《現代漢語旁指代詞的功能研究》,獨著,本書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資助、東北師范大學出版基金資助,被列入吉林省2007年度重點圖書選題。
發表論文
先後發表學術論文33篇(CSSCI 16篇、中文核心期刊5篇、省級期刊8篇、會議4篇)
CSSCI期刊論文:
[1]. 獨撰,旁指代詞與「這」、「那」的選擇限制,北方論叢,2008.3。
[2]. 通訊作者,新加坡基礎華文教學模式特點分析,外國教育研究,2008.12。
[3]. 第一作者,旁指代詞的數量意義及其小類的劃分,語言教學與研究,2007.3。
[4]. 第一作者,旁指代詞的隱現情況考察,語文研究,2007.3。
[5]. 第一作者,旁指參照點的先後在信息傳遞中的影響作用,語言文字應用,2005.3。
[6]. 第一作者,旁指代詞的范圍意義,漢語學習,2005.3。
[7]. 第一作者,旁指代詞的句法位置考察,中央民族大學學報,2005.4。
[8]. 第一作者,他稱代詞的指示用法初探,漢語學習,2002.4。
[9]. 第一作者,再探他稱代詞的指示用法,南開語言學刊,2003.6。
[10]. 第一作者,試析現代漢語中的電子計算機用語,漢語學習,2000.1。
[11]. 第二作者,王力漢語語法研究概觀,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8.1。
[12]. 第二作者,時間連接成分的本體研究概述,濟南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4。
[13]. 第二作者,語義功能語法——功能主義在中國的新發展,語文研究,2005.3。
[14]. 第二作者,漢語篇章中後時連接成分的隱現,世界漢語教學,2005.4。
[15]. 第二作者,與「V得起」和「V不起」相關的問題,海南大學學報,2004.1。
[16]. 第二作者,後時連接成分的辨析,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2005.4。
中文核心期刊論文:
[17]. 第一作者,旁指代詞後面「的」字隱現的考察,語言與翻譯,2004.4。
[18]. 第一作者,旁指代詞的照應情況考察,山西師大學報(社科版),2005.2。
[19]. 第一作者,旁指代詞單獨作定語的考察,河北師大學報(哲社版),2005.3。
[20]. 第一作者,旁指代詞說略,南昌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3。
[21]. 第一作者,旁指代詞的指稱性質考察,湘潭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5.4。
省級期刊論文:
[22]. 獨撰,現代漢語旁指代詞功能透視,社會科學報,2008年3月27日,第5版。
[23]. 第一作者,旁指及相關術語辨析,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07.5。
[24]. 第一作者,試論旁指代詞的話語功能,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1。
[25]. 第一作者,旁指代詞與其他類型定語共現時的有序性考察,五邑大學學報,2005.4。
[26]. 第一作者,旁指代詞作狀語的考察,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
[27]. 第二作者,旁指代詞的連接功能考察,煙台師范學院學報(哲社版),2006.2。
[28]. 第二作者,朝鮮族學生漢語寫作偏誤分析,雲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6.5。
[29]. 第二作者,「每每」與「往往」、「常常」,成都大學學報,2004.2。
會議論文:
[30]. 第一作者,旁指代詞的范圍意義及其小類的劃分,21世紀第三屆現代漢語語法國際研討會暨第九屆現代漢語語法研討會,2005.6。
[31]. 第一作者,旁指參照點的先後在信息傳遞中的影響作用,第十三次現代漢語語法學術討論會,2004.11。
[32]. 第一作者,現代漢語介詞知識庫的建設,第三屆語義功能語法研討會,2005.10。
[33]. 第二作者,語義功能語法——功能主義在中國的新發展,第二屆語義功能語法討論會,2003.9。

Ⅶ 林健的所獲成就

主要從事管理科學與工程、高等教育經濟與管理的研究,尤其在擔任五邑大學校長9年期間,致力於將經濟管理的理論與高等教育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研究高等教育管理、改革與發展等問題。負責完成科研項目30項,其中國家級項目6項(含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科研項目9項、國際合作項目5項。共發表論文260餘篇,其中第一作者 160篇,SCI、EI和 ISTP收錄 52篇,CSSCI收錄44篇。出版學術著作2部,其中獨著1部。作為第一完成人,分別於1998年、1997年、2003年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一、二、三等獎各一項。目前擔任兩個國家一級學會的副理事長,擔任兩個國家二級學會的副理事長。

Ⅷ 劉曉東的主要科研、教研成果

(一)學術論文
1.「品格證據排除的理論基礎探析」,載《五邑大學學報》(社科版),2012第2期。
2.「規制刑訊逼供的域外法視角」,載《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年第5期。
3.「刑事二審程序若干突出問題的法經濟學解析」,載《審判研究》2011年第2輯,獨撰。
4.「簡論有效辯護」,載 《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重點問題研究》,刑訴法學研究會年會論文集(2011),獨撰。
5.「證人出庭作證的困境與出路」,載《建言獻策:刑事訴訟法再修改》,刑訴法學研究會年會論文集(2010),獨撰。
6.「普通程序簡易的通融變異」,載《刑事訴訟法修正案(草案)重點問題研究》,刑訴法學研究會年會論文集(2009),獨撰。
7.「刑事訴訟模式的比較法經濟學分析」,載《華北電力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年第6期,獨撰。
8.「簡論訴訟效率與程序公正之契合」,載《黑龍江社會科學》2009年第3期,獨撰。
9.「刑事審判諸原則之經濟學解析」,載《審判研究》2008年第4輯,獨撰。
10.「刑事訴訟程序價值的成本收益分析」,載《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第5期,獨撰。
11.「議價買賣的正義——認罪協商制度之經濟分析」,載卞建林主編:《中國訴訟法判解》第6卷,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年5月版,獨撰。
12.「簡論刑事審判程序成本轉嫁政策」,載《法大評論》第4卷,獨撰。
13.「酌定不起訴中被害人的『二元化困境』」,載張鴻巍主編:《刑事被害人保護問題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2007年3月版。
14.「證據關聯性研究」,載《審判研究》2006年第1輯。
15.「未成年人案件取保候審、酌定不起訴問題的實證研究」,載陳光中主編:《中國司法制度基礎理論專題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版。
16.「取保後審保證人制度之探討」,載《訴訟法理論與實踐》(2005年卷),中國方正出版社2005年版9月版。
17.「未成年人案件特徵的實證分析」,載《中國刑事法雜志》2005年第4期。
18.「有罪推定基本問題研究」,載《浙江工商大學學報》2005年第5期。
19.「略論降低刑事審判程序成本的政策」,載《學海》2004年第3期,獨撰。
(二)教研論文
1.「法律診所學生參與法律援助問題研究」,載《法學實踐教育論叢》2010年第1卷。
2.「診所法律教育持續發展問題研究」,載《中國法學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

Ⅸ 五邑大學管理學院的科研項目

全院教師承擔了一批國家級和省部級以及橫向的科研課題,獲得國家自然和社科基金項目5項,省部級項目37項,市級項目63項,橫向課題70餘項;共發表論文500餘篇,出版專著20餘部。學院積極開展對外學術交流活動,我院邀請20多位國內外知名學者和專家到我校作學術報告。先後有50多人次參加國內外的學術交流會議67次,成功舉辦2次學術會議,擴大了我校的知名度,對我院教師科研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促進作用。
學院一貫重視學風建設,先後制定《經濟管理學院學風建設管理條例》等一系列條例,形成了以「輔導員、任課教師、學生幹部」三位一體的學生學風建設考評體系。學風狀況明顯改善,有數十名畢業生考取了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名校的研究生,畢業生的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就業質量逐年提高。
在服務社會方面,五年中為江門五邑地區共舉辦幹部培訓班40期,培訓各類專業技術人員5500餘人。同時完成了政府及企業服務咨詢項目20餘項,為江門及珠三角地區的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可借鑒的理論觀點和政策建議。
學院圍繞僑鄉社會經濟發展和地區建設對人才需求的規律,大力加強專業和學科建設。在積極擴大專業規模的同時,我們更加重視對現有專業內涵的建設,學院所屬的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統專業已成為廣東省名牌專業,會計學專業為廣東省的示範性建設專業;管理科學與工程學科被列為廣東省重點扶持學科,企業管理被列為學校重點扶持學科,學科建設不斷深入。
學院的課程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課程建設工作中,明確了課程建設的長、短期目標,推行了課程建設的責任制,合理配備現有資源,加快了課程建設的步伐,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我院「基礎會計學」課程、「管理運籌學」課程被評為校精品課程,已建成校級優質課程21餘門。

Ⅹ 安敏的主要學術成果

(一)論文1、教學研究論文(1)《談談教書育「師」》,《理論縱橫》,2007年7月。(2)《從易中天的「走紅」談古典文學課程教學轉型》,《當代教育改革的理論與實踐》,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12月。(3)《成教生學習績效評價體系之我見》,《成人高教改革新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12月。(4)在《教改論壇》上發表論文兩篇。2、科研論文(1)《<詩經·伐檀>主旨的爭論及其闡釋要義》,《貴州教育學院學報(社科)》,2004年第1期。(2)《從<孔子詩論>第二十九簡論<河水>為逸詩》,《北方論叢》,2006年第2期。(3)《「路」與屈原的精神世界》,《中國文化研究》,2007年秋之卷。(4)《行走鵝湖》,《鵝湖會語》,中央文獻出版社,2007年12月(5)《<論語·侍坐章>新讀》,《名作欣賞》,2009年第3期。(6)《孔穎達主編<五經正義>的個人准備》,《陰山學刊》,2009年第2期。(7)《論<春秋左傳正義>釋詞的兩個維度》,《五邑大學學報》,2009年第5期。(8)《<新唐書>、<舊唐書>之孔穎達傳辨異》,《淮北煤炭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9)《論<春秋左傳正義>對<史記>的引證》,《上饒師范學院學報》,2009年第4期。(10)《論<春秋左傳正義>的價值與缺陷》(第一輯),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二)著作:1、參與《情繫上甘嶺》一書的編寫,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年10月。2、《<春秋左傳正義>研究》,嶽麓書社,2009年11月,獨著。

閱讀全文

與五邑大學科研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