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亞太經合組織第十九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事件結果
第一,加強協調,積極完善全球經濟治理。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共同提振市場信心;繼續推進國際金融機構改革,遵循相互尊重、集體決策原則,增加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代表性和發言權;提高金融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加強對信用評級機構和跨境資本流動等監管,保持主要儲備貨幣流動性的合理穩定,完善國際貨幣體系,促進國際經濟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第二,堅定不移,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達國家應該實施負責任的宏觀經濟政策,妥善處理主權債務和財政風險。新興市場國家應該積極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實現資源環境可持續發展,保持財政、貨幣、貿易、產業等政策可持續性。把促進就業作為鞏固和拓展經濟社會發展成果的重要途徑,最大限度創造勞動者就業和發展機會。實行更加有利於促進就業的產業、貿易、財政、稅收、金融政策,建設健全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完善有利於勞動者成長成才的引導機制、培養機制、評價機制、激勵機制,提高全體勞動者素質和能力。
第三,凝聚共識,繼續推進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繼續推進經濟全球化,切實履行已經作出的承諾,不採取新的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堅決反對和共同抵制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推動建立均衡、普惠、共贏的多邊貿易體制,確保各國人民共享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益處。積極推進亞太地區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為亞太地區經濟可持續復甦和發展提供活力和動力。
胡錦濤指出,作為亞太地區最重要的經濟合作機制,亞太經合組織應該根據國際經濟發展和貿易投資新形勢,在支持各成員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方面發揮獨特作用。
(一)全面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全球供應鏈合作,加強區域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網路化建設。完善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推動中小企業參與全球產業鏈。發揮政府作用,營造鼓勵創新的環境,完善技術創新體系,加大研發投入,加強技術合作和技術轉讓,提高各成員創新能力。同時,全面推進本地區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深化區域經濟一體化,加強經濟技術合作,實現各成員共同發展繁榮。
(二)深化亞太地區綠色增長合作。兼顧發達成員和發展中成員不同國情和差別待遇,穩步降低環境產品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加強亞太地區森林可持續恢復和管理,應對氣候變化。共同穩定能源等大宗商品價格,保障各國能源需求,維護能源市場正常秩序。改善能源結構,加強先進能源技術研發和推廣,大力發展清潔和可再生能源。加強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節能減排、循環經濟、提高能效等領域國際合作。
(三)加強經濟結構改革和規制合作。加強經濟結構改革重點領域合作,不斷提升區域經濟競爭力。亞太經合組織應該重點開展能力建設和經驗交流等活動,推動在本地區營造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貿易和投資發展的政策環境。
胡錦濤指出,今年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10周年,也是中國加入亞太經合組織20周年。20年來,中國開放水平不斷提高,開放程度日益加深,對外貿易和雙向投資規模迅速增長,開放型經濟全面發展,同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聯系日益密切,實現了中國和世界共贏,成為全球最開放的市場之一。中國參與世界和區域貿易進程的實踐證明,只有把對外開放同國內改革發展相結合,參與和推動全球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進程,才能實現將自身經濟發展融入世界經濟發展的互利共贏。
Ⅱ 北京apec會議的主要成果有哪些
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記者會上表示,APEC各成員大力推動亞太反腐敗合作,建立APEC反腐敗執法合作網路,就追逃、追贓開展執法合作等達成一致。
Ⅲ 1至17次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主題
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是亞太經合組織最高級別的會議,迄今已舉行了十六次。以下是歷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舉辦地、主要議題和成果: 第一次:1993年11月在美國西雅圖舉行。議題是21世紀亞太地區經濟展望、促進亞太經合組織內部和區域間合作以及有關機制和手段等,發表了《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經濟展望聲明》。 第二次:1994年11月在印度尼西亞茂物舉行。議題是在亞太地區實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以及實現這一目標的時間表問題,通過了《茂物宣言》。 第三次:1995年11月在日本大阪舉行。議題是關於亞太經合組織成員之間實現貿易與投資自由化、開展經濟技術合作,通過了《大阪宣言》和《大阪行動議程》。 第四次:1996年11月在菲律賓蘇比克舉行。議題是落實根據亞太經合組織貿易和投資自由化時間表所制定的單邊行動計劃和集體行動計劃,討論加強成員間的經濟技術合作問題,通過了《馬尼拉行動計劃》和《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領導人宣言:從憧憬到行動》,批准了《亞太經合組織經濟技術合作原則框架宣言》。 第五次:1997年11月在加拿大溫哥華舉行。議題是貿易投資自由化、經濟技術合作以及東南亞發生的金融危機等,通過了《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領導人宣言:將亞太經合組織大家庭聯合起來》。 第六次:1998年11月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議題是克服亞洲金融危機、推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加強經濟和科技合作等,發表了《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領導人宣言:加強增長的基礎》,通過了《走向21世紀的亞太經合組織科技產業合作議程》和《吉隆坡技能開發行動計劃》等文件。 第七次:1999年9月在紐西蘭奧克蘭舉行。議題是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進程的執行情況、推進亞太地區經濟合作、亞太經合組織未來走向等,會議發表了《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領導人宣言:奧克蘭挑戰》,批准了《亞太經合組織加強競爭和法規改革的原則》和《婦女融入亞太經合組織框架》等文件。 第八次:2000年11月在汶萊首都斯里巴加灣舉行。議題是經濟全球化、新經濟、亞太地區經濟發展、次區域合作、亞太經合組織合作現狀及其前景等,通過了《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領導人宣言:造福社會》和《新經濟行動議程》。 第九次:2001年10月在中國上海舉行。議題是全球及地區宏觀經濟形勢、人才資源能力建設和APEC未來發展方向等,通過了《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領導人宣言》《上海共識》和《數字亞太經合組織戰略》等文件,並發表了《反恐聲明》。 第十次:2002年10月在墨西哥洛斯卡沃斯舉行。議題是反恐、支持多哈回合談判、促進經濟增長、促進中小企業發展、促進地區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以及經濟技術合作等議題,通過了《亞太經合組織經濟領導人宣言》等文件。 第十一次:2003年10月在泰國曼谷舉行。議題是國際和地區形勢、推動多哈回合談判、促進貿易投資、推動亞太經濟增長、反恐合作、亞太經合組織改革等,通過了《領導人宣言》。 第十二次:2004年11月在智利聖地亞哥舉行。 議題是多邊貿易體制、地區貿易安排、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經濟技術合作、可持續發展、人類安全、反恐和反腐敗等,通過了《聖地亞哥宣言》。 第十三次:2005年11月在韓國釜山舉行。議題是支持多哈回合談判、區域內貿易協定及自由貿易協定、加強經濟技術合作、反恐合作、防控禽流感、亞太經合組織改革等,通過了《釜山宣言》等文件。 第十四次:2006年11月在越南河內舉行。議題是支持多哈回合談判、實現茂物目標、區域貿易安排、經濟技術合作、亞太經合組織改革等,通過了旨在實現茂物目標的《河內行動計劃》。與會領導人還簽署了《河內宣言》。 第十五次:2007年9月在澳大利亞悉尼舉行。議題是氣候變化和清潔發展、區域經濟一體化、支持多哈回合談判、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等,發表了《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關於氣候變化、能源安全和清潔發展的宣言》。 第十六次:2008年11月在秘魯利馬舉行。議題是國際經濟金融形勢、地區經濟一體化、推動多哈回合談判、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等,發表了《利馬宣言》和關於全球經濟的聲明。 第十七次: 領導人非正式會議14日在新加坡舉行。本次會議的議題是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氣候變化、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和亞太經合組織未來發展等問題。 希望能幫到你啦。。。。
Ⅳ 亞太經合組織發展歷程中有哪些重要會議
滅年的亞太會議都有很重要的議題和成果(以下為篩選的部分會議主題以及成果):
1993年美國西雅圖會議承諾深化亞太大家庭精神,為地區人民爭取穩定、安全和繁榮。
1994年印度尼西亞茂物會議確立了亞太經合組織實現貿易和投資自由化的目標,提出了兩個時間表,即發達成員於2010年前、發展中成員於2020年前實現這一目標。
1996年菲律賓蘇比克會議確立了以自主自願、協商一致為特點的"亞太經合組織合作方式」,呼籲各方給予經濟技術合作應有的重視,並把私營部門納入APEC進程。
1999年紐西蘭奧克蘭會議提出了發達成員在2005年、發展中成員在2010年實現無紙化貿易的目標,批准了APEC商務旅行卡計劃。
2000年汶萊斯里巴加灣會議通過了《新經濟行動議程》,強調了信息技術為主的新經濟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同意採用電子版單邊行動計劃。
2001年上海會議推動亞太經合組織在多邊貿易體制發展、人力資源能力建設、電子APEC、新經濟及反恐合作等多個領域取得積極進展,達成了旨在加速實現茂物目標的上海共識。
2002年墨西哥洛斯卡沃斯會議著眼於討論擴大經濟增長和發展合作的利益,實現APEC遠景目標,通過了《APEC地區安全貿易倡議》。
2007年澳大利亞悉尼會議深入討論了氣候變化問題,通過了《關於氣候變化、能源安全和清潔發展的悉尼宣言》。
2008年秘魯利馬會議深入討論了全球和地區經濟形勢、國際金融危機等問題,發表了《領導人宣言》和《關於國際經濟金融形勢的聲明》。
2011年美國檀香山會議圍繞"緊密聯系的區域經濟"的主題,重點圍繞亞太經濟增長、規制合作、能源安全等議題展開討論,發表了《檀香山宣言—邁向緊密聯系的區域經濟》。
2018年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六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將於17日至18日在巴布亞紐幾內亞首都莫爾茲比港舉行。這次會議的主題為「把握包容性機遇,擁抱數字化未來」。
Ⅳ 為什麼說亞太經合組織的發展既是機遇也是世界的機遇
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峰會,是中國的機遇,是世界的機遇,也是我們的機遇。我們期待此次會議能促進亞太經合組織21個成員(澳大利亞、汶萊、加拿大、智利、中國、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墨西哥、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秘魯、菲律賓、俄羅斯、新加坡、中國台北、泰國、美國和越南)更緊密地攜手合作,形成更豐碩的成果,讓人們看到未來中國機遇與世界的更多契合,並有理由為今天做出的決定感到驕傲!我司也希望能過抓住這個機遇,與祖國共繁榮、共發展,將我們的濾筒走向全亞洲!
Ⅵ 2010年11月13-14日,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第十八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日本橫濱舉行,取得一定成果。在
(1)①宗旨: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堅持開放性多邊貿易體制和減少區域內貿易壁壘;②作用:推動了本地區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以及經濟技術合作。
(2)①APEC以經濟合作為主要方向,有所為有所不為,揚長避短。②APEC應在多樣性的基礎上,堅持獨特的合作方式,妥善處理成員之間的分歧,照顧彼此的關切,尋求利益的匯合點,以保持凝聚力和向心力。③APEC堅持循序漸進,穩步合作,兌現承諾,切實為本地區人民帶來好處;堅持與時俱進的改革精神,適應亞太地區的形勢變化,根據實際需和成員要求,穩步深化合作內容。 Ⅶ 如何評價這次2014北京APEC的成果
你好~ Ⅷ 2010年APEC日本橫濱峰會取得了哪些成果
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第十八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14日在日本橫濱閉幕。與會代表發表《領導人宣言》,又稱「橫濱宣言」,就繼續推進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切實推動亞太自由貿易區建設達成一致。 Ⅸ 亞太經合組織有多少個成員包括哪些國家和地區 截至2021年6月19日,APEC現有21個成員,具體是: 分別是澳大利亞、汶萊、加拿大、智利、中國、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墨西哥、馬來西亞、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秘魯、菲律賓、俄羅斯、新加坡、中國台北、泰國、美國和越南。 此外,APEC還有3個觀察員,分別是東盟秘書處、太平洋經濟合作理事會、太平洋島國論壇秘書處。 亞太經合組織的性質: 論壇性地區經濟組織。只是經濟組織,完全沒有政治行為。因為只在亞太地區,又有地區參加所以不是國際組織。然後因為是領導人非正式會晤,所以又能算民間組織,算半政府行為,但只是論壇性的。所以最後APEC的性質我就定義為論壇性地區經濟組織。 APEC因為都是非正式會晤,但卻都是首腦參加,首腦還是隱含著政府行為的,但如果非要按部就班來看的話那APEC確實也不是一個規范的地區國際合作組織,因為大家都不承認是政府間行為,決定就是通過了也沒有強制履行的義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與亞太經合組織成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