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助校準/檢定證書樣本
正面採用標准校準/檢定證書格式,背面按照相關要求列出測試項目,測試結果和誤差要求即可
B. 校準證書跟檢定證書有何區別
1。檢來定證書:法定計自量檢定機構根據相關檢定規程對數字壓力表進行檢定所提供的證明,表明該表依法實施了檢定,是合格的。從你提供的情況,數字壓力表應該是強制檢定的計量儀器。
2。校準證書:僅對數字壓力表進行計量校準,不是法定要求。
現有許多社會校準機構,不管計量器具是否強制檢定的,全部提供校準證書。是不符合計量法要求的。(產品都有假的,不要說數據了。)
你們使用的數字壓力表不管校準與否,都要依法進行強制檢定。
C. 電子台秤的校準證書
因為驗廠的需要,電子台秤需要去計量局做檢測並出「校準證書」。
電子台秤是進口的,也能在計量局裡出「校準證書」.
只有外部校準過的測試砝碼才能使用.
D. 檢定證書和校準證書的區別是什麼
鑒定證書 是按國家鑒定標准要求鑒定的,
校準證書 是參考國家相關標准做的,版因為目前還沒有明確權的國家標准或行業標准。
如全站儀鑒定 就是鑒定證書, GPS鑒定目前就是 校準證書, 因為GPS的標准還沒有出來。
個人意見,供參考。
E. 校準證書與檢定證書有什麼區別什麼時候出具校準證書
簡單的講,檢復定依據檢定規程進制行,根據檢定規程給出合格與否的結論。校準只是提供記錄數據,是否合格由企業自己判斷。
檢定是強制性的,是自上而下的一種量值傳遞過程。
校準則是用戶自願的,是自下而上的一種溯源過程。
一般而言,只有屬於強制檢定范圍之外的產品才採取校準的方式。屬於強制檢定范圍內的,採取檢定方式,檢定必須有檢定規程作為依據。
綜上所訴,屬於校準行為的,出具校準證書;屬於檢定行為的,出具檢定證書。
F. 獲得測量儀器校準證書的程序
實際操作中,一般出售儀器的的公司可以代校準儀器,發給各省會有資質的單位校準儀器 一般收費是全站儀1600 水準是200 等三-五個工作日儀器鑒定證書就回來了。
G. 做儀器校準需要哪些資質
我國計量法上世紀八十年代頒布時國內尚無「計量校準」一說,只有「計量檢定」,因此國家質檢總局一九九九年三月十九日發布的《關於企業使用的非強檢計量器具由企業依法自主管理的公告》規定:企業使用的「非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的檢定周期,由企業根據計量器具的實際使用情況,本著科學、經濟和量值准確的原則自行確定。非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的檢定方式,由企業根據生產和科研的需要,可以自行決定在本單位檢定或者送其他計量檢定機構檢定、測試,任何單位不得干涉。」
所謂的非強制檢定計量器具就包括企業內部生產工藝控制、質量檢驗等使用的測量設備,這些測量設備進行檢定還是測試(可以理解為現在的校準),送外檢/校還是內部檢/校,檢/校的周期多長,均「由企業依法自主管理」、「自行確定」和「自行決定」、「任何單位不得干涉」。而關於計量標准考核的規范則是要求「企事業單位的最高計量標准」必須建標並接受考核,對於用於內部校準類似於計量標準的「測量設備」並沒有要求強制建標和接受計量標准考核。
《浙江省計量管理條例》規定向社會提供計量檢定和計量校準服務的機構應該建標並接受計量標准考核是有道理的,因為些社會開展檢定/校準服務使用的測量設備意味著成為了「社會公用計量標准,社會公用計量標准必須接受計量標准考核。該」條例「規定」企事業單位「可以建立本單位使用的計量標准用於內部校準」,只是依照計量法規定「其最高計量標准應當經計量主管部門考核合格」,這都是合理並合法的。只要企事業單位雖然開展內部校準但並不建立「企事業單位最高計量標准」,當然也就並不強制接受計量標准考核。但,內部校準使用的測量設備必須溯源到法定計量技術機構,這是確保量值溯源性的底線。因為在那個年代國內尚沒有「校準」一詞,測試、檢驗、比對、實驗、化驗、校準、檢定等等其實都是「測量」的一種,唯有檢定是專門針對計量器具的測量活動,校準是可以針對測量設備的測量活動,也可以是針對產品的測量活動,其餘則均為針對產品(測量設備製造過程中的出廠前視為產品)的測量活動。因此當時提出的對計量器具的「測試」可理解為「校準」。
當前有了「校準」這個術語後,一般針對在用測量設備的測量活動就不再使用「測試」而使用「校準」了。如果是對製造過程中的測量設備進行測量,仍應使用「測試」、「檢驗」,不使用「校準」。自製的專用量具在製造過程中應該出具檢測報告而不是校準證書,一旦投入使用,從首次計量確認起,包括今後的定期計量確認,均應出具「校準報告」,由計量確認人員根據校準結果和測量過程的計量要求相比較的結果進行計量確認,出具計量確認標識。
按現行貫例,取得了CNAS資質就可以面向社會開展校準業務,這屬於供需雙方的商業合同內的事情,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只要願挨的一方心甘情願就沒有問題。
按條例規定向社會提供檢定/校準服務必須是經政府計量行政管理部門依據JJF1069考核合格的法定計量技術機構或授權的計量技術機構。僅僅取得了CNAS認可只能證明該實驗室的校準能力,如果說非法定計量技術機構或非授權計量技術機構向社會提供計量校準服務「是不允許的」,指的是這種校準行為的雙方行為不受計量法律保護。因此而產生的糾紛不受計量法保護,那麼此種糾紛如何解決呢?應依據合同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定,應視誰違背了合同,服務方是否提供了瑕疵服務進行裁決。
「雙方互信,有合同的話,就是沒有CNAS資質也是可以的」,如果「合同中規定服務的乙方須取得CNAS資質資質,出具的校準證書須有CNAS標志」,那麼乙方提供了無CNAS標志的校準證書,或出具了有CNAS標志的證書而實際上並未被CNAS認可,就是提供了有瑕疵的服務,違背了合同規定。當然甲方明知道乙方沒有CNAS認可,而為了某種目的自願接受造假行為,也應該承擔其違規的法律責任。
總之,CNAS認可是第三方公證機構的能力認可,並不是資質認可。只有持有資質認可的證明才能受到相關法律的保護,沒有資質認可但有能力認可證明的可以受到顧客的信賴,安全性較高。既無資質認可又無能力認可的,甲方一定要信賴它,那是甲方的權力,不過由此產生的所有不良後果甲方同樣承擔其應該承擔的責任。
9000認證,以及三C認證等,認CNAS資質資質的校準證書,而不認測試證書是正確的做法。眾所周知,檢定活動是專門而且是僅僅針對計量器具的;校準活動既可以針對包含計量器具在內的所有測量設備,也可以針對產品;測試、檢驗、試驗等活動則是針對產品的,測量設備在出廠前屬於製造過程中的產品,因此也適用於製造中的測量設備。測量設備一旦投入市場,特別是投入使用後就不再是產品而是地地道道的測量設備了,就只能執行校準活動,其中屬於計量器具的也可以執行檢定活動,特別是其中的一小部分還需要執行強制檢定活動,但不能執行測試。
H. 有校準證書和無校準證書有什麼不同
檢定證書是指法定計量檢定機構根據相關檢定規程對數字壓力表進行檢定所提供的證明,表明該表依法實施了檢定,是合格的。從你提供的情況,數字壓力表應該是強制檢定的計量儀器。校準證書是指僅對數字壓力表進行計量校準,不是法定要求。
檢定和校準主要區別:
1.目的不同- 檢定目的是對計量器具進行強制性全面評定,校準目的是對照計量標准,評定計量器具的示值誤差,確保量值准確
2. 對象不同- 檢定的對象是《計量法》明確規定的強制檢定的計量器具,校準的對象是屬於強制性檢定之外的計量器具
3.依據不同- 檢定依據的是檢定規程,計量檢定規程是指對計量器具的檢定周期、計量特性、檢定項目、檢定條件、檢定方法及檢定數據處理等所做的技術規定。校準依據的是校準規范,可以參照檢定規程執行,也可以經校準方和用戶雙方商定自行確定校準方法。
4.性質不同:檢定屬於強制性,校準不具有強制性。
5.方式不同:檢定只能在法定計量檢測機構或經授權具備資格的機構進行,校準可以採用自校、外校或自外校結合的方式進行。
6.結論不同:檢定必須依據《檢定規程》規定的量值誤差范圍,給出合格與不合格的判定。校準結果通常是出具校準證書或校準報告,不需要給出合格或者不合格的判定。
7.有效期不同:檢定證書上要求給出有效期。校準證書一般不給出有效期
8.法律效力不同:檢定的結論具有法律效力,檢定合格證書屬於具有法律效力的技術文件。校準的結論不具備法律效力,給出的校準證書只是表明量值誤差,屬於一種技術文件
I. 校準證書和檢定證書是一樣的嗎
校準證書和檢定證書是不同的兩個概念,且有多個不同之處,建議網路搜索詳細看看不同點。
J. 儀器校準合格證書可以偽造嗎
呵呵,實實在在的做比較好,搞假一旦出問題,那點校準費的錢是填不了窟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