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領導總侵佔你的工作成果怎麼辦
從本質上而言,你個人的工作成果,是屬於所在團隊工作成果的一部分,而團隊的工作成果,名義上是在領導的布局下、帶領下、督促下取得的,並且領導做為唯一合法的團隊代表,是可以直接去向更高層領導去匯報的。
我的觀點是:領導是可以作為「團隊工作成果」的合法代表去匯報、去使用、去炫耀這些在「他的帶領下」員工取的這些工作成果的。當然,如果領導口口聲聲說你個人的這些工作成果是「他個人單獨做出來的」,這就有些不妥了,你也可以說「侵佔」。
總之,領導把你的工作成果,當成是在他「帶領下、布局下、督促下」所取得成果,並且宣稱為了取得這個工作成果,他付出了「努力、心血、汗水、精力」都是無可厚非的,是正常的!但如果他說「這是他自己個人做出來的成果」,就不對了!
你也不要覺得不公平!舉個例子你就明白了,比如你在高中,考上了清華,你覺得考清華完全是你自己做試卷考上的,可你高中學校說「我們高三老師奮力拚搏,決戰高考,某某在老師的教育下,實現了清華的突破」這有錯嗎?人家學校說的也沒錯!
Ⅱ 當發現同事甚至領導剽竊你的工作成果時,怎麼辦
遇到這種事情是非常尷尬的,試想,如果你當時知道不是屬於你的直屬部門,但是又是你的直屬上級要求你做的事情,你會拒絕嗎?你真的不好拒絕,還是只能硬著頭皮,說白了,他就是在讓你幫他做其他的工作,但是這個工作不會記入公司,相當於是你私人幫他做的。這種人是最惡心的,利用自己的職權,讓你做額外的事情,你還很難說不。
Ⅲ 領導總是侵佔自己的工作成果,自己該怎麼辦呢
領導總侵佔你的工作成果怎麼辦?
往往在職場中我們會碰到這樣一類人,就是只要做出成績就是自己努力的結果,跟領導沒有半毛錢關系。把中間的所有功勞都歸自己所有,覺得沒有自己,就不可能有這個成績,而領導只是在旁邊動動嘴皮子,根本沒有實質性的付出。
如果相反,自己的升職加薪不由直接領導決定,而是由上級領導決定,或由人力資源部門考核。如果直接領導反復侵佔自己的工作成果,實在是過頭了,萬不得已的情況還是可以找直接領導聊聊的,不過這樣很容易撕破臉。但也沒辦法,職場上就是這樣,人善被人欺,如果你一再忍讓,直接領導可能反而變本加厲。逼不得已,該爭取的就要大膽地去爭取,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直接向公司相關的監督或考核部門反應情況,維護自己在公司的利益。
但有一點需要注意,處理這種事情要盡量把影響降到最低,這是你跟直接領導的事,就直接在你們兩個人之間解決。萬不得已再找公司相關部門出面解決,盡量不要影響其他同事的正常工作。
Ⅳ 當你的工作成果被領導奪走了,你會怎麼辦,公
有時候,領導奪走了下屬 的工作成果,
這種現象是經常存在的,
如果利益不太大的,可以隱忍,
如果真的很過分,可以向法院走訴。
Ⅳ 發現同事或者領導剽竊你的工作成果時,你會怎麼辦
如果發現同事或領導剽竊我的工作成果時,我會立刻的向公司舉報這件事情,因為這種行為就是一個非常快的,而且對你是一種打擊,而且還是對你成果的不尊重,所以你必須向公司的有關部門舉報他,然後給他相應的懲罰。
Ⅵ 在公司5年了,領導總侵佔我的工作成果,有什麼好的對策
可以依據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進行維權。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條規定: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本法所稱民事權益,包括生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被侵權人有權請求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侵權人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行政責任或者刑事責任的,不影響依法承擔侵權責任。因同一行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和行政責任、刑事責任,侵權人的財產不足以支付的,先承擔侵權責任。其他法律對侵權責任另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6)領導獨吞成果擴展閱讀:
侵權責任的相關要求規定:
1、侵害他人人身權益造成財產損失的,按照被侵權人因此受到的損失賠償;被侵權人的損失難以確定,侵權人因此獲得利益的,按照其獲得的利益賠償。
2、侵權人因此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被侵權人和侵權人就賠償數額協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由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賠償數額。
3、侵權行為危及他人人身、財產安全的,被侵權人可以請求侵權人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等侵權責任。
Ⅶ 當遇到領導侵吞你的成果時
忍了。
誰讓人家是領導呢。
而且,他能偷你這一次,還會偷你下一次。
但是偷走的總是東西,不會是能力、想法。
偷了就會給你適當的安撫。再偷就會倚重你。
讓他偷吧。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Ⅷ 領導侵佔學術成果,怎麼辦
可以告他學術造假。
當然,是用別人的名字告。
Ⅸ 領導總是侵佔我的勞動成果,該辭職還是向更上層領導匯報
要知道這個問題特別普遍,特別在職場當中有的時候我們需要接受這種潛規則,畢竟對於領導來說他們需要我們給他創造功勞,並且拿著我們的勞動成果去邀功,所以有的時候可以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既不需要辭職也不需要向更上層的領導匯報。
你也先別憤怒為什麼我說直接領導不是搶而是收獲,你想想啊,領導的工作本就是負責下屬幾個人,他的工作不是具體的動作執行,而是統籌、策劃和過程管理、結果考核。領導的工作結果本就是幾個下屬工作結果的加合,你的工作結果本就是領導工作結果的一部分,不存在搶不搶的問題。
因此,你要關注的是,領導長期收獲工作結果的時候,有沒有重視你,有沒有對你的抬舉和提拔。
Ⅹ 領導不公正怎麼辦
領導也是人,也有感情和私心。那些素質和水平不高的領導,在處理一些事情時,易用感情,私心較重,處事不公平,常常不能公正地對待下屬。你要是遇上這樣不能「一碗水端平」的領導,該怎麼辦呢?
領導不公正,一般表現為對下屬評價不公、對下屬不能一視同仁、貪佔下屬功績、給下屬穿小鞋等幾個方面。針對這幾個方面,你可以採取不同的措施加以改變。
對待領導的評價不公
例如,在年終總結、評定職稱、評先進時,領導對你的評價不夠公正。這時,你不可不說話,那樣他會認為對你的鑒定是正確的。你可以心平氣和地主動找領導交談,了解他的評價標准,以及他的根據。如果你覺得是自己不足,就可以請他指出努力方向。如果是他對你了解不夠,你可以作些自我介紹,以使他進一步了解你。如果確屬不公,你可以把評價標准記下來,指出評價不全面的地方。遇到下次再鑒定時,可以預先和他交談評價標准以及他的根據,請他注意掌握評價標準的全面性。同時,你也匯報自己在上次評價後的努力。這樣,從雙方面努力,他不斷改進評價標准,你不斷作出努力,以後會使他逐漸對你作出正確評價。切不可因一次評價不正確,就同他大吵大鬧,那樣反而會影響你自己的形象。
對待領導的不一視同仁
有的領導如果對下屬不一視同仁,有親有疏,偏向一些會來事、會說話、會溜須拍馬的下屬,那你也不必氣憤,更不要去投其所好。要知道,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哪個溜須拍馬,哪個吃拍,都會被人識破。拍馬會被指責為小人之舉,吃拍會因此而失掉群眾基礎。對於自己來說,明智的態度是更加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用你的工作業績來爭取群眾的公論,用你出色的工作業績來改變領導的偏見。
對待領導貪占功績
領導的這種作法似乎很不道德,但你又不好直接指出他這種不妥的作法,這類事可採取以下方法處理:
如果你的這項發明創造或者論文之類,對你來說並不特別重要,並且你的機會還很多,你可以在進行研製或寫作過程中,爭取領導的參與,聽取他的意見。聽了他的意見,總比不聽好些。在進行過程中如果有什麼困難,也可請他幫助,領導一般是願意出力的。在成果出來以後,你不妨加上他的名字,反正他是參與過的。這樣,成績既不會被他一人獨吞,又能照顧他的面子。他心裡明白,你是此項成果的主要出力人。與領導真正的合作,也是同領導搞好關系的一個方面。
如果,技術成果完全是你搞的,或論文完全是你寫的,他卻想獨占,你可以對他說:「在這件事上我是費了很多力氣的,這一點大家都很清楚,當然也離不開領導的支持,所以還是要提到我的名字,這不但使我高興,大家也會高興。」這樣的說法,既不傷害他,又會使他感到很有壓力,就不會輕易拋開你。
如果領導仍然要獨占這些成果,你可以向他暗示你將通過他的領導和其他同事乃至大眾傳媒等途徑來反對他的這種做法(特別是利用和他有矛盾的其他領導和同事的力量來反對他)。讓他感到獨占這項成果要付出很高的代價,這樣就可能改變他的做法。
對待領導給下屬穿小鞋
在工作中,由於某些原因而得罪了自己的上司是常見的事。有些上司往往會由此而在某些事情上給下屬小鞋穿,這無疑是一種很難受的事情。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該採取一種什麼樣的態度呢?如果說就此而與上司大吵大鬧一番,可能會出一口惡氣,也可能對事情有所補益,但長久下去,只會造成更大的惡果。如果乾脆忍著,啞巴吃黃連,有苦往肚子里吞,那也不是一回事,而且會造成一種可以任人欺負的印象,以後可能照舊被人穿小鞋。對此,以下幾點你應該清楚:
①你必須弄清楚上司的做法是否真是給你小鞋穿。有時,自己由於與上司有意見,便總是把上司對自己的某些態度和做法往過激方面想,如同中國寓言故事的「鄰人偷斧」一樣,從而採取錯誤和不明智的舉動。實際上,如果你不是與上司有什麼根本的利益沖突,上司也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做這種毫無意義的事情。
②有時上司的確是在給你穿小鞋,但是,他的做法往往是有理有據的,是無可指責的。在這種情況下,你很可能找不出什麼理由去與其爭吵。即使你去鬧,他也完全可以用非常冠冕堂皇的話打發你,甚至以無理取鬧來批評你。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不如乾脆忍著。
③如果你的確有證據表明上司給你小鞋穿,而且,他的做法也表現得十分明顯,在這種情況下,你便可以與其理論一番。但是,在步驟上仍要仔細考慮如何去做。你不妨先私下找他談一回,表明自己的態度和想法,希望其能夠有所調整、改正,並充分地訴諸自己的理由。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上司仍堅持已見,執意不改,那麼,在適當的場合,把事情給予充分的曝光,則是完全必要的。這樣做,一方面把事情公諸於眾,把矛盾公開化,讓群眾評理;另一方面也表明自己的態度,從而給上司一種壓力,使之不敢輕易地給人小鞋穿。
總之,與上司之間首先要盡可能保持一種和諧、融洽的關系,有了矛盾應盡可能及時處理和化解,這才是積極防止被其穿小鞋的做法。而採取吵閹的方式,不能不說是下策。
——引自延邊人民出版社《溝通其實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