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日系車的主要品牌
日本汽車品牌主要有以下幾個:豐田TOYOTA、日產NISSAN、本田HONDA、雷克薩斯LEXUS、英菲尼迪INFINITI、謳歌ACURA、斯巴魯SUBARU、馬自達MAZDA、三菱MITSUBISI、五十鈴ISUZU、鈴木SUZUKI、大發DAIHATSU,光岡。
豐田汽車公司
豐田汽車公司(TOYOTA)是日本最大的汽車公司, 創立於1933年,年產汽車近600萬輛,其中出口近50%以上,並控股日本大發汽車公司和日野汽車公司。豐田汽車公司進入中國汽車市場較早,在80-90年代的國內進口車市場獨占鰲頭,皇冠、花冠、佳美等品牌在當時大行其道。在80年代中期中國提出了「以市場換技術」,為了發展轎車項目尋求合資的時候,豐田仍堅持著「只賣產品不賣技術」的原則,遲遲不願在中國實現本土化。其下屬的日本大發汽車公司在1986年率先與天津市汽車工業公司進行技術轉讓合作,共同生產的天津夏利汽車在整個90在近年代幾乎成為計程車的代名詞,最近幾年,由於新車型的增多,夏利在價格上已無優勢可言,加上技術及車型過老,而因為夏利2000的失敗,導致天津汽車虧損過大,被並入一汽旗下。由於國家對進口車份額的縮小,國產車的崛起,豐田公司終於在中國決定投資辦廠。在1998年與四川旅行車製造廠合作成立四川豐田;在2000年與天汽合作成立天津豐田,以生產經濟型轎車為主。天汽被一汽合並之後,易名為一汽豐田。據悉今下半年豐田將與廣汽合作生產佳美轎車,由此形成南北豐田的局勢,憑借其在中國精心打造的200多家銷售服務網點,大舉進入國內市場。
一旦政策允許,豐田隨時可以把任何一家合作夥伴踢開,自己獨掌大局,稱霸中國汽車市場。
日產汽車公司
日產汽車公司(NISSAN)是日本的第二大汽車公司,也是世界十大汽車公司之一。創立於1933。1999年因虧損嚴重,被迫將36.8%的股權賣給法國雷諾公司。日產公司進入中國汽車市場較晚,在早期的國內進口車市場,日產的「藍鳥」,「公爵」的知名度並不亞於其他日本品牌。1993年5月與中國信託投資公司合資成立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生產尼桑皮卡,由於受限行政政策的制約,在當時的市場並不成功。2000年台灣裕隆集團與東風汽車公司合資生產風神藍鳥轎車,是日產公司對中國市場的又一次試探。風神公司發展飛快,實現了當年投產、當年銷售、當年贏利,被業內稱為「風神模式」。在2002年6月的新藍鳥上市儀式上,風神車標被「NISSAN」標識所取代,表明日產正式大舉進入中國市場的開始。2003年6月9日投資10億美元與東風汽車公司合資成立東風汽車有限公司,被稱為「中國汽車領域里規模最大的合資項目」。
本田汽車公司
本田汽車公司(HONDA)創立於1948年,早年以生產摩托車為主,現仍為世界最大的摩托車生產廠商。1960年開始發展汽車,1976年推出第一代「雅閣」(Accord),現已推出第9代,該車在1989年曾登上美國同級轎車銷量冠軍。本田在中國的發展可以說是個神話,在1998年與廣汽合資成立廣州本田,在原有標致舊廠房、設備的基礎上,只花了10多億元就達到了12萬輛的年產量,投資額只是一般汽車廠家的三分之一。生產的廣州本田雅閣轎車在市場供不應求,改寫了奧迪和別克獨霸國產中高檔車市、主要面向「官車」的局面,開拓了私人市場。2003年1月廣州本田新雅閣推出時將價格下調4萬,成為中國中高檔車市場的狙擊手,揭開了中高檔車價格大戰的序幕。本田在中國用最小的投入獲得最大的收入的同時,它所面臨的問題也同樣明顯。首先供需嚴重脫節,市場加價嚴重,廠家不急於上產能,讓市場處於半飽和需求狀態,加價現象純粹是一種商業操作技巧,這樣最終會損害顧客對品牌的信任度,導致市場的丟失。其次本田的售後服務使人感覺差強人意,享受不到「專賣店的待遇」,與其車型在市場的評價形成鮮明對比。最後本田的後繼產品匱乏,轎車主要還是集中在中低檔,與其它大品牌相比,產品線並不豐富。
馬自達汽車公司
馬自達汽車公司(MAZDA)創立於1920年,33.4%的股份為美國福特所有。以生產轉子發動機汽車而聞名。這種發動機採用微機控制發動機負載狀態,環裝置,使發動機工作平穩,從而降低油耗自動調整怠速裝置和廢氣再循,減少廢氣的排出。1992年由海南汽車製造廠與日本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會社合資成立海南馬自達汽車有限公司。1998年,海汽被一汽集團兼並,重組為一汽海南汽車有限公司,但一汽很難插手海南馬自達的事務,甚至無法分享它的。一汽轎車通過技術引進方式,開始生產馬自達M6轎車,市場反映極佳。一汽的意圖是最終要將「兩個馬自達」整合為一。但問題是馬自達的母公司美國福特在中國的合資夥伴是長安福特,所以最後的歸屬問題還很難下結論。
三菱汽車工業公司
是日本三菱(MITSUBISHI)集團成員之一,1970年由三菱重工業公司和美國克萊斯勒公司共同出資組建,戴姆勒-克萊斯勒目前擁有三菱汽車34%的股份。三菱在中國的項目比較散亂,方向不明確。)三菱在中國擁有兩家發動機廠,並正在為許多中國的整車廠供應發動機。
鈴木汽車公司
鈴木汽車公司(SUZUKI)成立於1954年,以生產微型汽車為主。鈴木也是豐田集團成員,同時通用持有鈴木10%的股權。鈴木汽車公司是最早與中國汽車公司合作成功的。早在1984年5月,鈴木就與當時的長安機器廠簽訂技術轉讓協議,生產的奧拓和羚羊轎車在市場一直反響不錯。另一合資項目昌河汽車公司的昌河北斗星也賣得不錯。
富士重工汽車
富士重工汽車(SUBARU)前身是一間飛機製造所,1953年更名為富士重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其20%的股份為通用公司擁有。富士汽車在賽車界享有盛譽,1989年1月富士力獅跑車以平均223.345公里的時速,連續賓士19天,同時刷新了10萬公里競速世界記錄,記錄保持多年未破。富士以四驅動轎車暢銷世界,著名品牌有力獅和翼豹,與中國貴航集團合資生產雲雀微型轎車。
⑵ 陝西雲思鉑睿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怎麼樣
陝西雲思鉑睿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是2015-07-21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高新區唐延路25號銀河科技大廈8層8B562。
陝西雲思鉑睿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610402338747339Y,企業法人譚利,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陝西雲思鉑睿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一般項目: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軟體開發;人工智慧基礎軟體開發;人工智慧應用軟體開發;網路與信息安全軟體開發;人工智慧理論與演算法軟體開發;數字文化創意軟體開發;地理遙感信息服務;信息系統集成服務;信息系統運行維護服務;數據處理和存儲支持服務;信息技術咨詢服務;計算機軟硬體及輔助設備批發;動漫遊戲開發;大數據服務;人工智慧通用應用系統;人工智慧行業應用系統集成服務;互聯網數據服務;物聯網技術服務;物聯網應用服務;軟體外包服務;軟體銷售;計算機軟硬體及輔助設備零售;智能控制系統集成;計算機系統服務;計算機及辦公設備維修;工程管理服務。(除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外,憑營業執照依法自主開展經營活動)許可項目:互聯網信息服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具體經營項目以審批結果為准)。
通過愛企查查看陝西雲思鉑睿信息技術服務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⑶ 沒還清貸款的車能賣嗎
車子還有貸款沒還清,是不可以買賣的,貸款買的車沒有車輛登記證書,車輛轉讓必須車輛登記證書。必須換完貸款才可以賣掉。
車輛過戶所需材料
(一)《機動車注冊、轉移、注銷登記/轉入申請表》原件;
(二)現機動車所有人的身份證明原件及復印件;
(三)機動車所有權轉移的證明、憑證原件或者原件及復印件。其中,二手車銷售發票、《協助執行通知書》和國家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等單位出具的調撥證明應當是原件;
(四)《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監管車輛解除監管證明書》或者海關批準的轉讓證明原件(海關監管的機動車);
(五)行駛證原件;
(六)機動車查驗記錄表原件(張貼機動車標准照片和車架號拓印)。
(七)機動車登記證書原件;
(八)機動車標准照片1張;
(九)《授權委託書》及代理人身份證明(由代理人代理申請的機動車登記和相關業務)。
所需證件
原車主身份證、新車主身份證、車輛行駛證正 / 副本、購置稅本、車船使用稅完稅證明、機動車登記證書、機動車刑偵驗車單、保險單/ 卡 / 發票。以上均需提供原件。
(3)轉讓思鉑睿擴展閱讀:
不能過戶
1、未經批准擅自改裝、改型及變更載貨重量、乘員人數的;
2、達到報廢年限的(如車況較好,經特殊檢驗合格後可以過戶,但不準轉籍;
3、屬控購車輛無《申報牌照證明章》的;
4、申請車主與原登記車主印章不相符;
5、違章、肇事未處理結案的或公安機關對車輛有質疑的;
6、未參加定期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
7、進口汽車屬海關監管期內,未解除監管的;
8、人民法院通知凍結或抵押未滿的。
⑷ 重慶思鉑睿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重慶思鉑睿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是2009-09-01在重慶市九龍坡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注冊地址位於重慶市九龍坡區渝州路18號高創錦業1-18號。
重慶思鉑睿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500107693916774E,企業法人王強,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重慶思鉑睿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光電技術研究、技術開發、技術咨詢及技術轉讓,製造、銷售光電子器件、光學儀器、電子顯示屏、照明器材、電子產品(不含電子出版物)、電子元器件,工業自動控制系統裝置的研究、技術開發及銷售,燈飾、音響設備的銷售及技術服務,銷售消防器材、防爆器材、礦產品(國家有專項管理規定的除外),從事建築相關業務(憑資質證書執業)。(以上經營范圍法律、法規禁止經營的,不得經營;法律、法規、國務院規定需經審批的,未獲審批前,不得經營。)。在重慶市,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3241717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規模的企業中,共190家。
通過愛企查查看重慶思鉑睿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⑸ 關於國產車和進口車的問題!
這要看外國的品牌持有者(如本田、賓士)和國內企業(如東風)的協議怎麼簽的。一般來說有兩種情況:
一、外方提供技術,國內企業提供場地、勞動力和渠道。外國企業負責提供技術,包括車輛的設計、生產線甚至一些關鍵的零部件等。國內企業負責製造和銷售。通常產量較大,目標客戶人數較多的車子採用這種方法以降低成本(省運費、省關稅,等等等等)。屬於這種情況的車子有:廣州本田雅閣、東風本田思鉑睿、北京賓士E300L(這款E300L完全是賓士迎合國人趣味的產物,只有中國有銷售,屬於市場專屬車型)。
二、外國生產進口,國內企業僅提供渠道。這種情況多見於特殊的車子,原廠不願意提供技術或者限於生產能力無法國產,也有可能是產量不高不需要國產。車輛通常在進入國門之前就已經總裝完成,國內企業僅提供一個門面進行銷售。一般很陽春,很小眾的車子就走這個途徑。屬於這種情況的車子有:日產GTR(日本生產,東風汽車提供渠道)、三菱Lancer Evolution X(日本生產,東南汽車提供渠道)、賓士S 63 AMG(德國生產,北京汽車提供渠道)。
產權的問題要看人家提供技術是「提供」還是「轉讓」。如果是「提供」,那國內企業沒有知識產權,純粹是照著人家說的做,技術在外國人手上;如果是「轉讓」,相當於國內企業把人家的技術買了過來,那國內企業就有完全的使用權,而且不需要交額外的費用,但是這筆轉讓金數量可大可小。
差別這不好說。從做工上說看不出,例如說國產賓士和進口賓士看不出有特別大的區別(同款車相比)。但是特別常見的情況是國內車型相比國外原型在各種配置上縮水,例如國外配V6引擎的車,國產化之後就只配直4引擎,動力少了一截;國外車型懸掛部分用鋁合金,國產車型就用鑄鐵。這多數是出於成本和國內消費者消費能力的考量,用好料就貴了,影響銷量。
講到中外雙方的關系,其實中國這種情況很難說誰幫誰打工,因為國內的企業和外國品牌屬於「合作」關系,除純進口車型外的成品汽車上同時有中國企業和外國企業的標識(例如東風日產)。至於說銷售完全和外國沒關系那是不可能的,畢竟人家是來做生意的,肯定有一些要求,所以不會完全由國內企業自行決定(例如是否引進某種車型)。
進口車的稅是外國人交,不過最終還是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這點您大可以不必為洋人擔心。
但不論是上述哪一種情況,外國人肯定都要分一些利潤,因為人家是來做生意的,不賺錢他們還忙個什麼勁。如果您非常介意外國人拿了利潤,那就沒辦法了。
中國的汽車工業相比於外國汽車工業來說還算是新生兒。德國人搞了2個多世紀才有今天的成就,美國人弄了100年才有點像樣子,日本人努力了半個多世紀才趕上歐洲的水平,而中國的民用汽車工業(除去老紅旗這種特殊情況下的特殊產物)才發展了二十多年,趕不上世界水平是很正常的。至於您提到的發動機噪音大的問題,原因是目前有限的技術、工藝,只能交給企業慢慢解決了。
最後總結一句,您想買什麼車就買,符合自己實際就行了,別人怎麼看大可以不理。如果你很關注國產車,我個人認為榮威、奇瑞都有很多值得關注的車型,例如榮威550和榮威750,以及瑞麒G5。這幾款車型都不算貴(我不是這些企業的員工,和它們也沒有任何利益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