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思考題:「夏商周斷代工程」所取得的成就對於歷史研究有何意義
「夏商周斷代工程」是一項史無前例的文化工程。該工程作為「九五」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於1996年5月16日正式啟動,到2000年9月15日通過國家驗收。
當時立項是個偉大的決定,在一定程度上弄清了我們祖宗的歷史。 立項時,取名「夏商周斷代工程」有一些說明。
(1)不包括夏之前的「三皇五帝」。
(2)將「夏商周」合在一起是尊重與繼承我國先人的歷史劃分。前人均以秦之前的夏商周稱為「三代」,而新中國成立之後,我們的歷史劃分方法是以社會制度形態為標准,如原始、奴隸、封建、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如我們對世界史的劃分中就有以「十月革命」作為劃分點,這與國外的不同。
(3)分為三個研究小組,分別研究「夏商周」三個朝代。
中華文明具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然而真正有傳世文獻支持的「信史」迄於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從此上溯的歷史是模糊不清的。在司馬遷的《史記·三代世表》中,僅記錄了夏商周各王的名字,而沒有具體在位的年代,這種狀況被稱為"有世無年",成為中華文明史的一大缺陷。千百年來,無數學者為改變這一狀況而付出了畢生的精力,然而如此規模龐大的工程是無法由一己之力來完成的。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不斷發展,考古成果不斷涌現,改變「有世無史」的時間已經成熟。
「夏商周斷代工程」將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相結合,是我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多學科交叉聯合攻關的系統工程。在工程實施過程中,來自歷史學、考古學、天文學、科技測年學等多種學科的200多位專家學者,在李學勤、李伯謙、席澤宗、仇士華四位首席科學家的帶領下,團結協作,共克難關,取得了具有創新意義的研究成果,先後完成了9個課題、44個專題的研究。
通過對歷史文獻的研究,對歷史文化遺址的發掘,對甲骨文等古文字的鑒定以及對古天文學記錄的整理,於2000年11月9日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該年表把中國的歷史紀年向前延伸了1200多年,推定以周武王討伐商紂王為標識的商周分界為公元前1046年,並明確了公元前841年以前西周十王的具體在位年代;推定夏商分界年代為公元前1600年,並明確了商武王以下十二王的在位年代,對於商代前期的歷史給出基本的年代框架;推定夏代始年為公元前2070年,也相應提出了夏代基本的年代框架。
「夏商周斷代工程」使中華文明發展的重要時期夏商周三代有了年代學標尺,理清了先秦歷史的起承轉合和發展脈絡,填補了我國古代紀年的一段空白,制定了迄今為止最有科學依據的夏商周年代表,為繼續探索中華文明的起源打下了基礎。同時,該工程的順利完成也開啟了二十一世紀交叉學科共同研究的範式。
② 夏商周斷代工程標志性成果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樓主到網路
http://ke..com/link?url=qfUO--DoUJ0smjoPmdrS0
這有,自己內看容
③ 依據「夏商周斷代工程」研究成果,夏代的起始年為公元前2070年,他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她的起始
夏朝是公元前2070年。今年是2015年,跨公元應該相加,則2070+2015=4085。所以是4085年。
④ 夏商周斷代工程標志性成果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夏商周年表是不是最終結
夏商周斷代工程」的標志性成果《夏商周年表》的正式公布,工程的成果是否失敗,現在還沒有強有力的論據證明。工程中有些成果也被國際學術界認可,例如張培瑜的研究,但工程內部卻是存在爭論。有些中國學者認為,此類工程的成果沒有必要非得通過世界上各種具有「復雜背景」的學者的檢驗,只要在中國學術界取得共識就行,中國學者對歷史的研究無需外人指三道四,也不能被有各種目的的勢力阻撓。
⑤ 夏商周斷代工程的成果是哪些
經過幾年的努力,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年表》正式出台,這是我國迄今最具科學依據的古代歷史年表。這個年表為我國公元前841年以前的歷史建立起1200餘年的三代年代框架,夏代的始年為公元前2070年,商代的始年為公元前1600年,盤庚遷殷為公元前1300年,周代始年為公元前1046年。其中對夏代的始年、夏商分界年代、武丁在位年代和武王克商年代的估定具有重要創新意義,不但為進一步對夏商周的年代精確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還為繼續探索中華文明起源及早期發展,為揭示五千年文明史起承轉合的清晰脈絡,打下了堅實基礎。而洛陽地區二里頭遺址、偃師商城遺址的重要發現,為夏商周斷代工程提供了可靠的物證,作出了重要貢獻。
⑥ 中國夏商周斷代工程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不知是否出什麼書沒有
有書
夏商周來斷代工程
作者源: 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編著
副標題: 1996-2000年階段成果報告·簡本(夏商周書·研究報告)
isbn: 7506241382
頁數: 118
定價: 20.00元
出版社: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裝幀: 壓膜裝
出版年: 2001-02
http://cache..com/c?word=%CF%C4%3B%C9%CC%D6%DC%3B%B6%CF%B4%FA%3B%B9%A4%B3%CC&url=http%3A//www%2Edouban%2Ecom/subject/1477164/&b=0&a=3&user=
⑦ 【史學*探討】《夏商周斷代工程》主要有什麼突破性成果
夏商周斷代工程來」的標志性源成果《夏商周年表》的正式公布,工程的成果是否失敗,現在還沒有強有力的論據證明。工程中有些成果也被國際學術界認可,例如張培瑜的研究,但工程內部卻是存在爭論。有些中國學者認為,此類工程的成果沒有必要非得通過世界上各種具有「復雜背景」的學者的檢驗,只要在中國學術界取得共識就行,中國學者對歷史的研究無需外人指三道四,也不能被有各種目的的勢力阻撓。
⑧ 夏商周斷代工程」取得了哪些具有史學價值的成果
夏商周斷代工程最終的研究成果,至今也沒有通過審核。
提出了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對於沒有準確紀年的歷史階段,如何測定其年代。
更深層次地說,這是把歷史文獻研究和考古發現互相印證的一項工作。
這個項目是作為一項文化工程提出來的,對這一點,我們可以持保留態度。
夏商周的歷史,跨度極大,要詳細解讀,所涉及的層面極多,而可做憑據的資料太少。
憑著200個專家,用上5年時間,能搞清多少?實在有那麼點兒「短平快」甚至「大躍進」的意思。
幸好這種腦袋一熱的做法沒用在秦始皇陵研究上,真怕一沖動就糟踐了祖宗留下來的好東西。
參加工程的這些專家中,有的學者個人圍繞該主題的研究仍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工程給出了一個夏商周年表,後人就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去偽存真,填補空白。
要詳細而准確地回答這個問題,大概需要更多的考古發現。這可不是一代人能解決的。
畢竟搞學術問題和搞建設不一樣,幾千萬也砸不出個什麼,這是個非線性的過程。
想想特洛伊,如果不是施里曼、德普菲爾德等人前赴後繼,恐怕至今還被看做一段虛構的歷史故事。
有時候,歷史的研究,需要的不僅僅是老先生們坐而論道,也需要冒險者的開拓。
在學術之外,我們看到,通過這個工程,社會上也開始有人注意到了上古的歷史。
如果這個項目的成果,能吸引更多人感興趣,對於歷史學科的整體是有助益的。
越多的年輕人對這門學科感興趣,研究工作才有未來可言。
希望這些人當中,有中國的皮特·里弗斯、霍華德·卡特。
學界提出了許多意見,有道理的,當然該聽。 有爭議是好事,有根有據的爭論本身就是一種價值。
恰好是值得中國學者引以為鑒的地方,是論證中不足的地方,是後人研究中可以突破的地方。
例如這篇文章《西周年代研究之疑問——對夏商周斷代工程方法論的批評》。
這個課題,也許可以借鑒埃及學,由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共同參與。
不僅因為這樣更有助於中國歷史研究獲得國際承認,更因為知識是屬於全人類的~
⑨ 夏商周斷代工程標志性成果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2000年11月9日夏商周斷代工程正式公布了《夏商周年表》。《夏商周年表》定夏朝約開始於前2070年,夏商分界大約在公元前1600年,盤庚遷都約在公元前1300年,商周分界(武王伐紂之年)定為前1046年。依據武王伐紂之年和懿王的元年的確立,建立了商王武丁以來的年表和西周諸王年表。
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的標志性成果可知我國有確切紀年的開始從原來的公元前841年向前推進了1229年,由此可知我國有確切紀年開始於公元前2070年。
⑩ 夏商周斷代工程主要取得哪些成就
1.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以前各王,得出比較准確的年代。
2.商代後期武丁以下各王,得出比較准確的年代。
3.商代前期,得出比較詳細的年代框架。
4.夏代,得出基本的年代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