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看待中國疫情防控成果重要分論點
如何看待中國疫情防控成果重要分論點。疫情防控的成果重要分論點。我們國家要堅持疫情防控工作。
B. 請同學們結合當前疫情防控所取得的階段性重要成效,談一談如何深刻認識中國抗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3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介紹,截至月12日,有2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超過14天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6個省份超過1周無新增本土確診病例。我國疫情防控形勢繼續積極向好,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2020年4月8日零時起,中國武漢解除離漢通道管控措施。這一天,距離1月23日武漢關閉機場、火車站等離漢通道,過去了整整76天。武漢解除離漢通道管控措施的消息,引發了國際輿論的關注。
(2)中國疫情防控成果來之不易擴展閱讀:
報道說,在武漢「解封」之際,中共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5日強調,武漢重啟對中國防控新冠疫情的大局具有標志性意義,但解除管控後不意味著放鬆防疫,政府將繼續加強社區防控措施。俄羅斯「第一頻道」的報道稱,隨著武漢「解封」,中國大部分地區正在恢復正常生活。
但中國並沒有放鬆警惕,自疫情暴發以來,中國已經治癒了94%的病例。同時中國正在積極復工復產,在防控疫情的同時迅速恢復經濟。報道同時說,中國在經過兩個多月的抗疫奮戰後,已經由「遏制階段」走向「緩疫階段」。
中國的經驗正在幫助其他處於抗疫初期的國家,使它們可以更好地制定應對疫情的措施。病毒不分國界、不分種族。截至北京時間6日16時,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20萬例,波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這場「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全球危機」面前,誰也不能置身事外,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C. 回顧疫情發展過程是什麼
寫作思路:將2020年疫情發生以及發展的過程描述一下,寫出全國人民是怎麼團結一心抗擊疫情 的,描述一下那些最美的逆行者們,逆行者們勇敢、堅強,逆行者們有責任心、有擔當,逆行者們的無私奉獻,讓人們的生活充滿陽光。
正文: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恰逢青春,遇到最美的人,看到最強的國,聽到青年「拔節成長向晴空,接力奮斗建山河」的錚錚誓言。
這一年,疫情猝不及防,最美逆行的身影中有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驚恐的眼神、空曠的車站、孤寂的街市、病毒、隔離、醫護車等同時在朋友圈呼嘯。然而我看到最美逆行者的身影,更看到逆行的青春身影,有跟爸爸赴雷神山醫院每天工作16小時的大一男生徐卓立,有將1.5萬只口罩從印尼「人肉」背回國內的15歲學生趙珺延,他們讓我懂得青年的肩膀要扛起責任,心中要裝下世界。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是如何在不到4個月的時間內遏制新冠肺炎病毒、阻止疫情擴散、挽救生命的?」拉美社提供了答案:「除了強有力的防控措施和社交紀律以外,新技術的運用組成了中國抗疫葯方的重要部分。」文章列舉了幾個表現突出的方面,包括:天上無人機、地上機器人;網課和遠程辦公;大數據和健康守則以及創紀錄時間內研發出疫苗。
俄羅斯阿爾希波夫基金會主席阿爾希波夫表示,中國疫情防控工作毫不鬆懈,通過加強區域管理,對冷鏈食品等各個環節嚴格排查,為生產生活有序進行提供了保障。中國政府全力以赴,有效投入人力物力,中國民眾高度配合,「這種團結與凝聚力令人震撼」。
俄新社文章說,有零星病例出現時,中國有關部門會立即開展大規模檢測,並運用大數據等進行溯源。中國民眾高度信任政府,團結且有紀律性,嚴格遵守各項規定。嚴格措施和有效執行是中國抗疫成功的重要經驗之一。
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發表文章說,中國疫情防控措施目標明確、手段科學、效果顯著。大規模檢測是為了識別每一位可能的感染者,追蹤是為了識別每一位潛在感染者的每一次接觸,嚴格防控手段確保每一個病例都被安全收治,避免更多傳染可能。「各個步驟結合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有效、便捷、科學。
柬埔寨《金邊郵報》的文章指出:「中國為防控疫情付出巨大努力,目前的成果來之不易。」此外,中國還積極向國際社會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在2020這不平凡的一年裡,有一群不平凡的人。他們勇敢、堅強,他們有責任心、有擔當,他們是最美逆行者,他們的無私奉獻,讓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
D. 全國中高風險地清零,這樣的成果有多來之不易
鑒於黑龍江綏化市望奎縣已經連續14日以上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自2021年2月22日起,將望奎縣疫情風險等級由中風險地區調整為低風險地區。至此,全國疫情中高風險地區清零。中國加油!
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無症狀感染者8例(均為境外輸入);當日轉為確診病例2例(均為境外輸入);當日解除醫學觀察13例(境外輸入9例);尚在醫學觀察無症狀感染者309例(境外輸入271例)。
累計收到港澳台地區通報確診病例11858例。其中,香港特別行政區10868例(出院10389例,死亡197例),澳門特別行政區48例(出院47例),台灣地區942例(出院893例,死亡9例)。
E. 中國人民能夠取得防疫攻堅戰重大勝利的原因有哪些
1、因時因勢,精準施策,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戰「疫」伊始,習近平總書記就對「加強葯物、醫療裝備研發和臨床救治相結合」提出要求。針對疫情容易反復、變化莫測的情況,總書記進一步指出,要推進疫苗研發和產業化鏈條有機銜接,為有可能出現的常態化防控工作做好周全准備。
從落實分區分級精準復工復產到出台階段性、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政策,從確保「員工回得來、原料供得上、產品出得去」到確保農業生產不誤農時,從守住「米袋子」、守好「菜籃子」到暢通外貿產業鏈、供應鏈……很多鄉鎮幹部說,就連做好今年春耕生產,習近平總書記都牽掛在心,作出重要指示。
2、攜手抗疫,命運與共,展現中國責任擔當
疫情發生後,習近平主席同外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會談會見4次,通話51次,向10餘個國家的領導人和歐盟等區域組織負責人致慰問電,還同阿根廷總統互致信函,向比爾·蓋茨、美國猶他州小學生等復信,介紹中國人民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舉措,感謝國際社會給予中國的支持幫助,表達中方為各國提供力所能及幫助的積極意願,為國際社會攜手抗擊疫情注入強大信心。
習近平主席的一封封慰問電,陸續發往義大利、伊朗、韓國、西班牙、塞爾維亞、德國、法國等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以及歐洲理事會和歐盟委員會負責人。
中國人民在抗擊疫情中取得的寶貴經驗,通過一場場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全國各省區市新聞發布會、醫學專家視頻交流會,毫無保留地向五大洲傳遞。
3、初心不忘,使命永擔
堅持未雨綢繆、底線思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戰略謀劃和前瞻布局,堅持平戰結合,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推動工作力量向一線下沉,優化重要應急物資產能布局和保障,確保公共衛生領域重大風險發現得了、預警得早、處理得好。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要時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謹慎、見葉知秋的敏銳,既要高度警惕和防範自己所負責領域內的重大風險,也要密切關注全局性重大風險。
(5)中國疫情防控成果來之不易擴展閱讀
在2020年5月14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總體是好的,同時境外疫情形勢嚴峻復雜,國內防範疫情反彈任務仍然艱巨繁重。要堅決克服麻痹思想、厭戰情緒、僥幸心理、松勁心態,持續抓緊抓實抓細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工作,決不能讓來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盡棄,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從大戰中總結經驗教訓,從大考中汲取智慧力量,中華民族一定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風雨無阻向前進!
F. 中國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你好!中國在此次疫情防控工作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是國家領導好,還有中國人團結一致。阿彌陀佛!
G. 談談中國疫情防控對世界的貢獻
只有上下一心,同心同德,方可有效阻止疫情的蔓延。中國以事實說話,給世界各國交出來了一份令人信服的答卷。而我們的抗疫專家學者,以學識為己任,不畏犧牲,勇往直前的精神,令人動容和深深的銘記。表彰他們是順民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