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技術轉移及成果轉化主要有哪些方式
現階段,我國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⑵ 中科院每天都在研究什麼為什麼幾乎沒有什麼重大的成果出現呢
導師曾經是中科院軟體所的,我也來回答一下,減輕一下我的罪惡感。 現在本科快畢業,本科畢業論文每章節都是已發表的論文。如果按照學校的標准,我的成果夠碩士畢業綽綽有餘了。 但是我想說我實際上很水,我並不覺得我所做的工作有多少意義。我總是需要申請項目,總是需要做研究,總是需要寫報告,我感覺很討厭但又不得不做。我的論文雖然是自己寫的,但是導師會修改,導師的修改只是為了讓文章看起來更加像一篇論文,而非內容上有什麼重大突破。論文之所以可以在較高級別的刊物上發布,是因為導師和他們很熟,因為他是這圈子裡的人。身上掛了很多東西,有項目有論文有著作權,還有申請中的專利,但是我覺得一點意義都沒有。 但是我整天無所事事嗎?當然不是,我幾乎是12*7地在工作,看論文看書,思考問題,處理好每個細節。標準的好學生,也沒做坑蒙拐騙的事情。我不笨,也不想混日子,但是我想說這樣其實很累。因為你總會因為人情事故而煩惱,總需要去明白諸多的規則和道理,總是扛著巨大壓力又對自己的工作不斷否定。 終於快畢業,研究生階段毅然選了一個並不那麼出色的導師,決心接下來只做應用,不再糾結計算機理論。 求折疊。 ------------------------------------------------------------------------------------------------------ 今天上來看了一下,居然莫名的多了這么多贊成,頓時非常汗顏。。。。寫這個的時候大部分出於個人低潮期的發泄,居然得了這么多票,頗有劣幣驅逐良幣之感,也反應了大家對中國科研界一些東西的不滿,包括得票數最高的那個答案,也有部分原因。這樣並不是一件好事,反而加深誤會。這里重新補充一些答案相關的內容。 陳浩的答案提醒了我一點,就是大家可能對中科院的定位有偏差。中科院這樣由政府提供支持的科研機構,其目的並不在於出一些你看得到的成果。注意一下在我們生活中,你能看到的那些成果往往都是公司支持的科研機構研究出來的,因為首先他們的成果本身商業性質就比較濃,偏實用,你能看見,其次公司本身也會對自己的創新性成果進行比較多的宣傳。要知道研究所里的東西大部分人是看不見的,外人無法理解,甚至內行人都未必懂,但他們確確實實對整個世界的發展起著巨大的推動作用。一個理論上的研究走到實踐,需要非常長的時間,也是個非常漫長的過程。並且在最後產生你能看得見的實體時,你很可能完全不會感受到當初那個理論的存在。 看了上面提到的,突然想到,如果你看到中科院出了什麼很實用的成果,反而不是件好事。如果中科院的一個成果很快被你看見了,很可能是這樣一個邏輯。第一步,政府覺得我需要一樣東西,別的國家有,我們沒有;第二步,開始提出一個方向,然後包括中科院在內的眾多研究所開始研究;第三步,成果很快出來了,然後宣傳一把,接著利用政府的力量進行大力推動,扶植一個新的企業,出產品,推市場。這樣的情況並不是沒有,在這里也不想評價這樣的模式好或者不好。但是有一點就是這個過程很多時候都太快了,所以導致這些東西反而成了次品。 需要對之前答案進行說明的一點,並不是每個老師都在混日子,也有很多扎實的研究工作者。在國內評估教師的好壞,無非就是發多少論文,拉多少項目。有的人踏踏實實,有的人浮於表面,都是為了達到目的的一種方式。所以在這個問題下面也能看到不同的聲音。對於這一點,我想那些在國內和國外研究機構都呆過的人,會有更深的見解和想法
⑶ 中科院甲醇制烯烴成果轉化前沿,怎樣留住烯烴
中科院甲醇制烯烴成果轉化前沿,怎樣留住烯烴?這件事情我其實也不是很清楚,並且怎麼說呢,我在網上查了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找到有什麼方法留住烯烴,所以說這件事還是要咨詢相關專業的專家才能夠知道這些烯烴究竟該如何才能夠留住,但是怎麼說呢,我個人感覺是有辦法留住的,不然中科院甲醇轉化烯烴這件事就沒有什麼意義了,雖然我不知道怎樣留住,但是我認為有人一定會知道。
中科院甲醇制烯烴成果轉化前沿,怎樣留住烯烴?我不知道該如何才能夠留住烯烴,但是以我現在的經驗來看這個事情其實是在現階段都無法真的留住烯烴的,所以你如果想要留住他,可能好要看之後能不能夠發現留住的方法。
⑷ 中科院表示將科研成果轉移到田間地頭,這該如何實現
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都會遇到一系列的科研成果,這一些科研成果對於我們來說能夠福利我們日常生活當中的一些方面,所以說這些科研成果對我們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然而在中科院就表示將科研成果要轉移到田間地頭,這樣的話不僅是對於這一些科研成果的一系列展示,也是給社會推廣出了這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對於我們也能夠帶來一系列的福利。科研成果在這一方面肯定有著它一定的優點,所以說應該會受到我們的廣泛普及,如果是中科院表示要將科研成果轉到田間地頭,這應該要如何實現呢?
⑸ 中科院將採取哪些方式促進重大原創成果產出
中國科學院日前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多項舉措,旨在保障重大原創成果的內產出。中科院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容局長高鴻鈞表示,未來將持續在體制機制、管理舉措等方面落實到位,保障重大原創成果的產出。
高鴻鈞說:「在支持拔尖科學家沖擊國際頂尖科學問題方面,我們將堅持『雪中送炭』,按照『按需支持、動態調整、經費統籌』原則,加大對拔尖青年科學家的支持力度。在中科院重點實驗室評估中堅持末位淘汰,評估不只是數論文、數獎項,而是更關注同行專家的意見,希望能形成良性激勵機制。」
⑹ 中科院2016年科技成果轉化的成果如何
中國科學院2016年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項目為社會企業當年新增銷售收入3831.43億元。
「地方與企業的科技需求非常旺盛,我們幾乎每天都能收到合作邀請。」趙千鈞說,「這激勵我們更要做好科研,提供更多科技供給。」
⑺ 中科院發布25項科技成國果分別都那些成果
1.拓撲絕緣體和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研究,牽頭研究單位是物理研究所
2.細胞編程與重編程的機制,牽頭研究單位是動物研究所
3.量子通信,牽頭研究單位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4.以粲物理.中微子物理為代表的粒子物理研究,牽頭研究單位是高能物理研究所
5.液流儲能關鍵材料與新技術,牽頭研究單位是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
6.同餘數問題與Langlands綱領問題研究,牽頭研究單位是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7.深紫外晶體器件.激光光源及應用,牽頭研究單位是理化技術研究所
8.納米綠色列印製版技術,牽頭研究單位是化學研究所
9.真核膜蛋白和蛋白質復合體結構與功能關系,牽頭研究單位是生物物理研究所
10.突破釷基核能系統關鍵技術,牽頭研究單位是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
11.神經疾病靶點研究,牽頭研究單位是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12.G蛋白偶聯受體(GPCR)葯靶研究取得重大進展,牽頭研究單位是上海葯物研究所
13.大型蒸發冷卻水輪發電機,牽頭研究單位是電工研究所
14.高溫超導與納米材料,牽頭研究單位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5.分子反應基礎與器件,牽頭研究單位是化學研究所
16.工程金屬材料的結構納米化科學與技術,牽頭研究單位是金屬研究所
17.植物碳氮代謝和性狀改良,牽頭研究單位是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18.生物災害爆發機制與控制,牽頭研究單位是動物研究所
19.環境污染的健康效應與調控,牽頭研究單位是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20.空間科學先導專項,牽頭研究單位是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21.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獲獎項目:40K以上鐵基高溫超導體的發現及若干基本物理性質研究,由物理研究所作為第一完成單位
22.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獲獎項目:甲醇製取低碳烯烴(DMTO)技術,由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作為第一完成單位
23.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獲獎項目:中國生態系統研究網路的創建及其觀測研究和試驗示範,由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作為第一完成單位
24.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獲獎項目:上海光源國家重大科學工程,由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作為第一完成單位
25.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創新團隊: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超導托卡馬克創新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