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CFA證書價值丨考過了CFA的人都掙多少錢了
cfa考試報名費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報考費用不同。第一階段報名費最低的,第二第三階段報名費依次遞增。一階段費用為650美元;二階段費用為950美元;三階段費用為1380美元。具體階段費用,以cfa官方公布為准。 考試報名費包括:電子版教材、知識水平測試、模擬測試。部分退款政策:注冊費與報名費可在付款後兩個工作襲日內申請全額退款,但實際到賬金額可能會受到匯率波動影響。除此情況外,注冊費與報名費在任何情況下均不予轉讓或退款。紙質版教材在訂單完成後無法申請退款。郵寄紙質教材可能需額外支付進口稅等費用,如產生清關費用,也需由考生個人承擔。 參加CFA考試的費用還是很高的,如果想要一次性高效率的拿下CFA證書,建議您這邊選擇性價比高的培訓機構。以高頓教育為例,高頓教育為零基礎低年級大學生量身定製的進階學習路徑,證書學習+實務能力+實訓活動+實習內推多管齊下,只為踏上金融行業的金字塔尖。
❷ 證券從業資格證的含金量有多高
證券從業資格證是進入證券行業的一把鑰匙,其實沒有什麼含金量。但是,如果你沒有這個證,就進不了證券公司。
一般通過了證券從業資格考試,都可以應聘到證券公司做客戶經理,這行競爭大,壓力也大,不過如果做的好,一個月收入也是非常可觀的。
發展方向:金融機構、上市公司、投資公司、企業等從事證券相關工作。
證券資格是進入證券行業的必備證書,是進入銀行或非銀行金融機構、上市公司、投資公司、大型企業集團、財經媒體、政府經濟部門的重要參考。
因此,參加證券從業人員資格考試是從事證券職業的第一道關口,證券從業資格證同時也被稱為證券行業的准入證。
❸ 證券從業資格證取得後薪資水平咋樣
1、證券從業行業就業方向
首先要明確的是,對於想從事證券從業相關工作人士,按照規定必須要先取得證券從業資格。取得證書後,主要的就業方向有兩種,一種是研發類崗位,主要是投資研究員、數量研究員、收益研究員等,另一種是非研發崗位,主要是客戶代表、營業部交易員等。
2、證券從業薪資水平
(1)研究所
取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可以選擇研究所從事相關專業工作,主要負責提供各種建議及相關研究報告,主要崗位有研究助理、研究員、總經理等,從薪資水平上來看,研究員的年薪一般達到5w~10w左右,另外在年底也有一定的年終獎金,而對於有一定工作經驗、擔任總經理崗位職位的人士,年薪可以達20w以上。
(2)投資部門
除了研究所外,取得證券從業資格證人士也可以考慮到各大證券企業的投資部門工作,主要負責資產管理這內容,一般與客戶打交道,負責客戶資金投資理財,這個職業工作除了固定收入外,還有個人績效收入,固定收入年薪一般能達到10w~15w左右。
(3)經紀業務部
這個崗位工作主要是一些大型的證券公司下設的營業服務部門,該工作的收入相對來說會不太穩定,工作內容同樣是跟客戶打交道,收入也是憑個人業績所取得,目標客戶交易的量越大,那麼收取傭金就會越多,自然所取得的薪資就會更多,從近年來情況來看,該崗位工作月薪一般有5k~6k左右,適合於拿到證書剛入行的人士選擇。
❹ 考什麼證書能在工作之餘增加收入
我覺得計算機二級和英語四級這些證書會有用的。雖然作用不會太大,但是肯定會你有這個證不吃虧。
❺ 什麼資格證書收益高
您好,都差不多,主要看您對什麼感興趣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歡迎向158教育在線知道提問
❻ 一個司法考試證書能帶來多大收益
一個證書而已,只是個入場券,可以當律師而已。
如果有關系的話,再加上考下專利代理,倒可以掛在所里稍微拿點錢。
總的來說,一個從業資格證,看你當不當律師或者公檢法人員了
❼ frm和cfa證書收入多少
首先簡單的介紹一下兩本證書:
CFA全稱Chartered Financial Analyst(特許注冊金融分析師),是全球投資業里嚴格與含金量高的資格認證,被稱為金融第一考的考試,為全球投資業在道德操守、專業標准及知識體系等方面設立了規范與標准。自1962年設立CFA課程以來,對投資知識、准則及道德設立了全球性的標准,被廣泛認知與認可。《金融時報》雜志於2006年將CFA專業資格比喻成投資專才的「黃金標准」。
CFA考試內容分為三個不同級別,分別是方式是Level I、Level II和Level III。考試在全球各個地點統一舉行,每個考生必須依次完成三個不同級別的考試。CFA資格考試採用全英文,候選人除應掌握金融知識外,還必須具備良好的英文專業閱讀能力。
FRM(FinancialRisk Manager)是金融風險管理領域的資格認證,由美國「全球風險管理協會」(Global Association of Risk Professionals,簡稱GARP)設立。
FRM考試實行分級考試,分為一級和二級(PartⅠ和PartⅡ),對金融風險管理感興趣的或正在從事相關工作的朋友,可以通過參加FRM考試提高自己的風險管理知識水平,又可為職場發展和事業開拓增加一個重磅籌碼。
cfa和frm哪個難
這兩個考試考察內容雖然有共同之處,但是考察深度與廣度各不相同。就考試自身的難度而言:
FRM一級四個小時,240道題,全部為四選一,CFA一級六個小時,240道題,三選一;這樣看起來會覺得FRM考試會難一點。
但是CFA一共有三級考試,FRM只有兩級,就備考時間而言,FRM會用的時間更少一點。
很多正在FRM和CFA雙證的考生對於這個考試的難度也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FRM和CFA這兩個考試都比較難!
cfa和frm哪個含金量高
FRM金融風險管理師
取得資格所需時間(平均):1-2年;
國際認可程度:高,國際風險管理業界權威資質證書,日益受到金融機構的重視,全球報考人數迅速增長;國內認可程度:持有FRM證書的人才日益得到各大金融機構的認可;薪酬水平:FRM會員,全國平均年薪23萬元人民幣;職業發展:主要涉及的崗位有金融機構風險管理部、金融單位稽核部門、資產管理部門、基金經理人、金融交易員(經紀人)、投資銀行業者、商業銀行、風險科技業者、風險顧問業者、企業財會與稽核部門,以及各企業的CFO、MIS、CIO等。
CFA特許金融分析師
取得資格所需時間(平均):3-4年;
國內認可程度:高,是高端金融領域「」認證,中國大陸幾萬名考生,3000多名持證人,目前考生始終保持快速增長;薪酬水平:對投資行業薪酬狀況的調查表明,僱主願意提供高額獎金給擁有CFA特許資格認證的投資專業人士。在擁有10年或以上工作經驗的人中,擁有CFA認證的人比沒有獲得該認證的人收入多24%(中位數在248萬美元到20萬美元之間)。如果不考慮工作經驗,薪酬狀況的差距更大,擁有CFA認證的人比沒有該認證的人收入多54%(在18萬美元到11.685萬美元之間);職業發展:金融、證券、投資。
CFA和FRM雖然同屬於金融行業的國際證書,但是它們不是「競爭關系」,而是「互補關系」,這兩個證書的含金量都十分高。
給大家推薦一個已經考過CFA的學姐,關於CFA不懂的事情都可以咨詢她。不僅能解決CFA考試問題,還有電子版CFA試題和CFA備考資料:微信ID:cfa706
❽ 考什麼資格證能賺點額外收入
可以考會計呀
會計從業資格證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的必備資格,是會計人員進入會計行業的門檻。屬地管理,全國通用。
怎樣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
目前我國實行考試制度,梵谷中以上學歷、申請《會計從業資格證》的人員均可報名考試,通過考試合格者可獲得《會計從業資格證》。
會計從業資格報名考試
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負責組織統一考試。
報名辦法:報考人員需攜帶本人身份證、近期同底片免冠一寸照片三張,到指定報名地點辦理報名手續。 考試科目:財經法規及職業道德、會計基礎、初級會計電算化。凡在一年內參加三門考試成績全部合格者,考試結束三個月後到原報名點領取《會計從業資格證》;單科目成績合格的不作保留。
報名與考試時間: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負責,所以每個地方有可能不一致,比如浙江杭州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時間一般定在每年的4月份。
會計從業資格培訓
會計從業資格證在考試前一般要參加培訓班,而在杭州比較有名氣的學校有杭州求是專修學校、杭州西湖財經專修學校等。
會計人員繼續教育
凡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的人員自取證第二年起,必須參加規定課時的繼續教育培訓
財政部《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2005年版)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加強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規范會計人員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以下簡稱《會計法》)及相關法律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申請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適用本辦法。
在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以下統稱單位)從事下列會計工作的人員必須取得會計從業資格:
(一)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
(二)出納;
(三)稽核;
(四)資本、基金核算;
(五)收入、支出、債權債務核算;
(六)工資、成本費用、財務成果核算;
(七)財產物資的收發、增減核算;
(八)總賬;
(九)財務會計報告編制;
(十)會計機構內會計檔案管理。
第三條 各單位不得任用(聘用)不具備會計從業資格的人員從事會計工作。
不具備會計從業資格的人員,不得從事會計工作,不得參加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或評審、會計專業職務的聘任,不得申請取得會計人員榮譽證書。
第四條 除本辦法另有規定外,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財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
第五條 財政部委託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按照各自許可權分別負責中央在京單位的會計從業資格的管理。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負責所屬單位的會計從業資格的管理。
財政部委託鐵道部負責鐵路系統的會計從業資格的管理。
第六條 財政部委託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後勤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分別負責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系統的會計從業資格的管理。
第二章 會計從業資格的取得
第七條 國家實行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制度。
第八條 申請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人員,應當符合下列基本條件:
(一)遵守會計和其他財經法律、法規;
(二)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
(三)具備會計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
因有《會計法》第四十二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所列違法情形,被依法吊銷會計
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自被吊銷之日起5年內(含5年)不得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不得重新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因有提供虛假財務會計報告,做假賬,隱匿或者故意銷毀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
計報告,貪污、挪用公款,職務侵佔等與會計職務有關的違法行為,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人員,不得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不得取得或者重新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第九條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科目為: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會計基礎、初級會計電
算化(或者珠算五級)。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大綱由財政部統一制定並公布。
第十條 申請人符合本辦法第八條規定且具備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認可的中專以上
(含中專,下同)會計類專業學歷(或學位)的,自畢業之日起2年內(含2年),免試會計基礎、初級會計電算化(或者珠算五級)。
前款所稱會計類專業包括:
(一)會計學;
(二)會計電算化;
(三)注冊會計師專門化;
(四)審計學;
(五)財務管理;
(六)理財學。
第十一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中共中央直屬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務院機關事務管理局、鐵道部、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後勤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以下簡稱中央主管單位),按照本辦法第四條、第五條、第六條規定的管理范圍負責組織實施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下列事項:
(一)制定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考務規則;
(二)組織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命題;
(三)實施考試考務工作;
(四)監督檢查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考風、考紀。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和中央主管單位應當公布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報名條件、報考辦法、考試科目、考務規則及考試相關要求,並將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試題於考試結束後30日內報財政部備案。
第十二條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收費標准按照國家物價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十三條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全科合格的申請人,可以向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所在地的縣級以上地方財政部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和中央主管單位(以下簡稱「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申請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縣級以上地方財政部門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頒發許可權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部門確定。
申請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時,應當填寫《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申請表》,並持下列材料:
(一)考試成績合格證明;
(二)有效身份證件原件;
(三)近期同一底片一寸免冠證件照兩張。
符合本辦法第十條規定條件,且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考試成績合格的申請人,還需持學歷或學位證書原件(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居民及外國居民的學歷或學位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認可)。
第十四條 申請人可以通過委託代理人申請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申請人應當對其申請資料實質內容的真實性負責。
第十五條 申請人的申請材料齊全、符合規定形式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應當當場受理;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規定形式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應當當場或者5日內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逾期不告知的,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即為受理。
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受理或者不予受理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申請,應當出具書面證明,同時註明日期,並加蓋本機構專用印章。
第十六條 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能夠當場作出決定的,應當當場作出頒發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書面決定;不能當場作出決定的,應當自受理之日起20日內對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進行審查,並作出是否頒發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決定;20日內不能作出決定的,經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負責人批准,可以延長10日,並應當將延長期限的理由告知申請人。
第十七條 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作出准予頒發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決定,應當自作出決定之日起10日內向申請人頒發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作出不予頒發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決定,應當說明理由,並告知申請人享有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的權利。
第十八條 財政部統一規定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樣式和編號規則。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中央主管單位負責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印製、編號和頒發,並於年度終了後30日內將上年度會計從業資格證書頒發情況報財政部備案。
第十九條 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是具備會計從業資格的證明文件,在全國范圍內有效。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人員(以下簡稱「持證人員」)不得塗改、轉讓會計從業資格證書。
第三章 會計從業資格管理
第二十條 持證人員應當接受繼續教育,提高業務素質和會計職業道德水平。
持證人員每年參加繼續教育不得少於24小時。
第二十一條 財政部負責制定並公布持證人員繼續教育大綱。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中央主管單位負責制定持證人員繼續教育培訓規劃並組織實施。
第二十二條 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應當加強對持證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的監督、指導。 各單位應鼓勵持證人員參加繼續教育,保證學習時間,提供必要的學習條件。
第二十三條 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實行注冊登記制度。
持證人員從事會計工作,應當自從事會計工作之日起90日內,填寫注冊登記表,並持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和所在單位出具的從事會計工作的證明,向單位所在地或所屬部門、系統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辦理注冊登記。持證人員離開會計工作崗位超過6個月的,應當填寫注冊登記表,並持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向原注冊登記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備案。
第二十四條 持證人員在同一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管轄范圍內調轉工作單位,且繼續從事會計工作的,應當自離開原工作單位之日起90日內,填寫調轉登記表,持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及調入單位開具的從事會計工作的證明,辦理調轉登記。
持證人員在不同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管轄范圍調轉工作單位,且繼續從事會計工作的,應當填寫調轉登記表,持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及時向原注冊登記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辦理調出手續;並自辦理調出手續之日起90日內,持會計從業資格證書、調轉登記表和調入單位開具的從事會計工作證明,向調入單位所在地區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辦理調入手續。
第二十五條 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應當建立持證人員從業檔案信息系統,及時記載、更新持證人員下列信息:
(一)持證人員相關基礎信息和注冊、變更、調轉登記情況;
(二)持證人員從事會計工作情況;
(三)持證人員接受繼續教育情況;
(四)持證人員受到表彰獎勵情況;
(五)持證人員因違反會計法律、法規、規章和會計職業道德被處罰情況。
持證人員的學歷或學位、會計專業技術職務資格以及前款第(一)至第(五)項內容發
生變更的,可以持相關有效證明和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向所屬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辦理從
業檔案信息變更。
第二十六條 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應當將申請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和辦理會計從業資格
證書注冊、變更、調轉登記的條件、程序、期限以及需要提交的材料和相關申請登記表格示
範文本等在辦公場所公示。相關申請登記表格應當置放於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辦公場所,
免費提供。申請人也可以從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指定網站下載。
第二十七條 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應當對下列情況實施監督檢查:
(一)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持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並注冊登記情況;
(二)持證人員從事會計工作和執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情況;
(三)持證人員遵守會計職業道德情況;
(四)持證人員接受繼續教育情況。
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在實施監督檢查時,持證人員應當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材料,各有關單位應當予以配合。
第二十八條 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應當對開展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單位進行監督和指導,規范培訓市場,確保培訓質量。
第二十九條 單位和個人對違反本辦法規定的行為有權檢舉,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應當及時核實、處理,並為檢舉人保密。
第四章 法律責任
第三十條 參加會計從業資格考試舞弊的,由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取消其該科目的考試成績;情節嚴重的,取消其全部考試成績。
第三十一條 用假學歷、假證書等手段得以免試考試科目並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的,由會計從業資格管理部門撤銷其會計從業資格。
第三十二條 持證人員未按照本辦法規定辦理注冊、調轉登記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公告。
第三十三條 持證人員有《會計法》第四十二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四條所列違法違紀情形之一,由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按照《會計法》的規定予以處理並向社會公告。
第三十四條 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發現單位任用(聘用)未經注冊、調轉登記的人員從事會計工作的,應責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予以公告。
單位任用(聘用)沒有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人員從事會計工作的,由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依據《會計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處理。
第三十五條 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及其工作人員在實施會計從業資格管理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六條 會計從業資格管理機構工作人員違反本辦法第二十九條規定,將檢舉人姓名和檢舉材料轉給被檢舉單位和被檢舉人個人的,由所在單位或者有關單位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第五章 附 則
第三十七條 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財政廳(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和中央主管單位可以根據本辦法制定具體實施辦法,報財政部備案。
第三十八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地區居民及外國居民申請取得會計從業資格證書,適用本辦法。
第三十九條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從業資格的管理可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四十條 本辦法自2005年3月1日起施行。財政部2000年5月8日發布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財會字[2000]5號)、2000年9月13日發布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若干問題解答(一)》(財會[2000]13號)、2002年7月25日發布的《<會計從業資格管理辦法>若干問題解答(二)》(財辦會[2002]28號)同時廢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