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實踐創新成果精粹

實踐創新成果精粹

發布時間:2021-09-30 00:41:27

1. 陳國軍的主要業績

在國際國內有論文、散文、短詩短文、文學作品、書法等作品獲獎和發表。《在『只有一個地球』一課中滲透素質教育》載當代南方教育論壇,《漢字讀音歷史闡釋》載全國校園作家精品先,《論課堂充滿生命活力,讓學生成為學習主人》載中華教育科研與實踐,《人文精神的頌歌》載語文報905期二版,《大自然中有SARS病毒之源嗎?》與《擇校生》載第二屆太白杯徵文集,《神貪》和詵黃山行徵文集,《學習方式應與當前社會現實相適應》入選當代中國科教論文集,《發展推進創新,創新促進發展》入選發展與創新論文薈萃,《閃光》載中國當代散文精選,《得兩賦》載北京得雨活文化短詩短文集,《試談教師在新課程改革實施中的地位和作用》載中國教育二十年綜合卷,《發展是硬道理》被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評為優秀獎,並通知到人民大會堂頒獎,文章被當代專家論文精選收入,《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入編學習實踐「三個代表」事跡理論卷,《八·一三風暴》獲國際優秀作品(論文)評選特別優秀獎,《在新課程實施中課程管理的民主化與基礎教育的統一性》、《學生的個性化學習與課標的共性要求》分別進入「中華名人文論大全」和「精神文明論文卷,《築造新世紀的現化教育》收入紀念聯合國成立六十周年《海內外傑出人物風采錄》論文篇,該書被聯合國收藏。書法「抗日精神永放光輝」被北京中國書畫收藏家協會收入《中華魂——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六十周年翰墨典藏》,《為之一新的「展示型考試」》被世界學術成果研究院收入《世界優秀學術論文(成果)文獻》並被評為國際金獎,《新課程理論中的課堂行為》獲誠信杯二等獎後收入《中國新思想新學術獲獎成果精粹》,《山鬼》獲燕杯二等獎,《堅持科學、民主、依法的執政觀是提高我黨執政能力的根本保證》收入優秀領導理論文選,《從分粥引出的機制與方略》入選中華功勛人物論壇,《新課程結構及其價值取向》進入「華夏名人風采論文集」。
同時陳國軍還被中國校園文化藝術界名典,中國專家人名辭典、中國教育二十年、當代創新人才,新時代先鋒,實踐三個代表,中國專家大辭典,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中華名人大典,精神文明大典,華夏傑出專家大典,翰墨寶典,海內外傑出人物風采錄,華夏風雲人物,神州強國人才大典,中華名流興業大典,世界名人錄,世界人物辭海,共和國創新專家名典,中流砥柱,中華英才大典,中華功勛人物大典,中國網路知名專家學者辭典。

2. 張啟建的發表文章一覽

序號 文章題目 報刊名稱或出版社 時間或期號
1、約數≠因數 《少年科學報》 89.6.8
2、學習雷鋒精神 強化德育教育 《南通社會科學》 90.6
3、「三角形的面積」教學設想 《中國小學數學教育》 91.4
4、淺談少先隊暗示教育 《少年兒童研究》 92.3
5、少先隊暗示教育淺議 《南通教育報》 92.5.10
6、家務承包 《少先隊活動》 92.8
7、建校外教育陣地好處多 《江蘇少先隊》 92.1
8、巧用三角板畫角 《小學生數學報》 92.5.5
9、請你動手畫一畫 《小學生數學報》 92.6.25
10、開展「知我中華,愛我中華」主題活動《江蘇少先隊》 92.2
11、科技新苗在這里成長 《小學生報》 92.6.19
12、抓住矛盾求解 《小學生報》 92.6.19
13、開展「學科學、愛勞動、興中華」活動《少年科學報》 92.5.8
14、開展「我為老幹部送溫暖,我聽老幹部講歷史」活動《少年科學報》92.5.28
15、「娛樂增智」夏令營 《小學生報》 92.8.14
16、森林音樂會 《小學生報》 92.8.21
17、科技新苗在這里成長 《農村孩子報》 92.9.19
18、運用「除法分配律」速算 《少年科學報》 92.10.18
19、展示少先隊員的風采 《小學生報》 92.11.20
20、何為家長何為師 《光明日報》 93.2.11
21、拾廢獻寶 《少先隊活動》 93.1
22、與科學家見面 《班主任》 93.1
23、加強勞動實踐教育 全面提高隊員素質《小學德育》 93.1
24、角色理論與少先隊教育 《少先隊研究》 93.4
25、在低年級思想品德教學中加強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啟蒙教育
《江蘇教育》 94.10
26、小金飛身患重病 眾師生爭獻愛心 《如東日報》 94.11.11
27、小金飛身患重病 眾師生爭獻愛心 《南通日報》 94.11.14
28、學校榮獲市「智能杯」一等獎 《如東報》 94.11
29、「讓孩子自己走」的背後 《南通教育報》 94.12.28
30、《在集體生活中要守紀律》教案 《小學德育》 95.3
31、實施「兩類課程」溝通,強化 「他人第一」教育 《如東教育》 95.4
32、以培養自理能力為突破口 提高隊員全面素質 《江蘇教育》 95.6
33、加強審美教育 提高學生素質
《全國中小學教師論文集》新疆人民出版社 95.7
34、數學教學中進行思想教育方法探析 《南通教育》特刊 95.7
35、思想品德教學過程探微 《全國中小學教師論文集》 95.7
36、學生評優現狀及思考 《小學德育》 95.7
37、科技活動課程管理的實踐 《現代教育藝術文集》河海大學出版社 95.12
38、學生評優現狀及思考 《南通教育》 95.2
39、苗苗小報 《走上科學管理之路》 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 95.3
40、給特級教師評課 《走上科學管理之路》 95.3
41、法卡山帶回來的 《走上科學管理之路》 95.3
42、海灘拾貝 《走上科學管理之路》 95.3
43、4 2個校外輔導員 《走上科學管理之路》 95.3
44、學校科技節 《走上科學管理之路》 95.3
45、學校藝術節 《走上科學管理之路》 95.3
46、4 0里拉練 《走上科學管理之路》 95.3
47、校長的心事 《走上科學管理之路》 95.3
48、「構建小學科技活動課程體系」的嘗試 《研究通訊》 95.10
49、巧用三角板畫角 《學習輔導》江蘇教育出版社 95.10
50、實施「兩類課程」溝通 強化「他人第一」教育
《現代教育研討文選》 96.1
51、實施「五1 0」工程 強化愛國主義教育《小學德育》 96.1
52、學生評優現狀及思考 《班主任之友》 96.1─2
53、王遐方兩看小金飛 《如東報》 96.4.5
54、為了一名農村孩子的生命 《農村孩子報》 96.5
55、《真正的朋友》教學談 《江蘇教育》 96.6
56、對學生中小群體的正確認識與引導 《繼續教育》 96.6
57、《關心父母》教案 《小學德育》 96.7
58~70、《小學活動課程》教材三、四、六冊共12篇 江蘇教育出版社 96.9
71、環境對德育的影響及其作用的 研究實驗報告 《南通教育》特刊 96.11
72、數學教學中的思想教育方法探析
《中小學德育工藝論稿》江蘇教育出版社 96.11
73、「五子」登科─培養青年教師的策略 《如東報》 96.9
74、「構建小學科技活動課程體系」的嘗試 《課程、教材、教法》 97.3
75、確立大德育觀 強化德育效果 《南通教育》 97.3
76、思想品德教學中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 《江蘇教育研究》 97.4
77、《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教學談 《江蘇教育》 97.7
78、環境育人的途徑及其功能淺析 《學校管理》 97.3
79、思品教學中的方法指導 《教與學》 97.9
80、「構建小學科技活動課程體系」的嘗試
《小學各科教學》人大復印資料 97.4
81、優化社區環境 強化育人功能 《江蘇教育》 98.2
82、科研型教師群體的特點及其培養模式 《中國教育學刊》 98.3
83、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構想 《小學德育》 98.5
84、《為家鄉建設出份力》教學設計
第七冊《思想品德教學參考書》江蘇教育出版社 98.7
85、課外活動是落實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
《如東教育》(98.7) 《如東報》 98.10
86、改革思品課教學,落實素質教育 《如東教育》 98.9
87、科研型教師群體的特點及其培養模式 《南通教育》 98.4
88、在低年級思品教學中加強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啟蒙教育
《教海探航徵文精選本》 98.10
89、雛鷹爭章活動的心理學思考
《科研興隊─江蘇省少先隊教育科研成果精粹》 98.11
90、省編《小學活動?班隊活動》教材的實施原則 《江蘇教育》 99.5
91、「科學?藝術?交往綜合教育」實驗 研究圓滿結題 《如東日報》 99.5
92、班集體:學生主體性成長的沃土 《江蘇共青團工作?少先隊專刊》 99.1
93、著力構建思想品德教育綜合課程體系 《南通教育研究》 99.7
94、《知我香港》教學設計 《南通教育研究》 99.7
95、農村小學科研型教師群體培養的研究 《科海揚帆》中國林業出版社 99.10
96~121、《小學活動》教材1.3.5.7.9.11冊 江蘇教育出版社 99.8
122、 著力構建思想品德教育綜合課程體系 《江蘇教育研究》 2000.1
123、主體性──創新教育的基本特徵 《北京教育》 2000.2
124、江蘇省實驗小學專業委員會召開99年會 《江蘇教育研究》 2000.2
125、運用電教媒體,發展小學生形象思維能力《江蘇教育研究》 2000.3
126~154、《小學活動》教材2.4.6.8.10.12冊 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0.1
155、揭疑?啟思?悟理?導行 《小學教學設計》 2000.5
156、思想品德課主體參與教學模式探析 《小學德育》 2000.5
157、思想品德課主體參與教學模式探析 《中小學教材教法》 2000.7
158、活動課程建設:問題與策略 《南通教育研究》 2000.2
159、堅持教研科研一體化 努力深化素質教育 《沿海教育》 2000.1
160、思想品德課「主體參與」教學模式探析 《沿海教育》 2000.2
161、「運用電教媒體,發展學生形象思維 能力實驗研究」通過專家鑒定
《沿海教育》 2000.5
162、運用電教媒體,發展小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實驗研究報告
《南通教育研究》 2000.8
163、「運用電教媒體,實現思品教學審美化」研究報告
《南通教育研究》 2000.8
164、運用電教媒體,實現思品教學審美化 《江蘇教育研究》 2000.10
165、主體性:創新教育的基本特徵 《成才導報》 2000.8
166、談思品教學中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 《江蘇教育》 2000.8~9
167、確立「大德育觀」提高德育實效 《德育天地》 2000.4~5
168、走教研科研一體化之路 《新教育周刊》 2000.10
169、「運用電教媒體發展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研究報告
《優化課堂教學的實踐與探索》 2000.10
170、思品課教學中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 《香港現代教學論壇》 2000.10
171、改革思品課教學 落實素質教育 《新教育周刊》 2000.12.4
172、主體性:創新教育的基本特徵 《創新:我有話要說》哈爾濱出版社 2000.12
173、小學思品活動教學研究 《中小學教材教法》 2001.3
174、歸納:培養創新思維的有效方法 《如東日報》 2001.4
175、小學思品活動教學研究 《小學德育》 2001.5
176、「運用電教媒體,實現思品教學審美化」研究報告 《中小學美育》 2001.5
177、運用電教媒體,發展小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實驗研究《教育實驗通訊》2001.7
178、我理想中的教育 《教育參考》 2001.7-8
179、我理想中的教育 《教研與進修》 2001.2
180、我理想中的教育 《沿海教育》 2001.8
181、「構建少先隊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報告 《探索之路》 2002.5
182、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踐與研究 《教育實驗通訊》 2002.4
183、《爭當文明小乘客》課堂教學實錄 《小學教學設計》 2002.8
184、省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策略 《沿海教育》 2002.11
185、小學生態道德教育研究 《班主任之友》 2003.1
186、小學綜合實踐活動的指導策略 《新課改導刊》 2003.6
187、構建小學科技活動課程體系的嘗試 《活動課程論》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8
188、面對新課程 念好「六字經」 《小學校長》 2003.10
189、農村集鎮少兒生存能力現狀及思考 《赤橙黃綠譜華章》
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 2003.11
190、辨證地看待「新課堂教學模式」 《沿海教育》 2004.1
191、創業預備隊在行動 《小學德育》 2004.5
192、如何實現「從走教案到互動生成」的轉變? 《沿海教育》 2004.6
193、真重視與真科研是科研興師的保障 《沿海教育》 2004.7
194、走進兒童生活 增強情感體驗 《小學德育》 2004.8
195、「小學思品活動教學研究」研究報告 《小學思品活動教學研究成果集》 2004.8
196、思品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思考 《小學思品活動教學研究成果集》 2004.8
197、《爭當文明小乘客》教學實錄 《小學思品活動教學研究成果集》 2004.8
198、走進兒童生活 增強情感體驗 《小學思品活動教學研究成果集》 2004.8
199、分享生活 感悟關懷 《小學思品活動教學研究成果集》 2004.8
200、小學生態道德教育研究 《教育實驗通訊》 2004.10
201、把握教育契機 《江蘇教育》 2004.11
202、《講節約 不攀比》活動教學設計 《江蘇教育》 2004.11
203、思品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思考 《中小學教材教學》 2004.12
204、如何進行教學設計 《沿海教育》 2004.12
205、尊重源於尊重 《中國德育》 2004.12
206、「思品」教學生活化的實踐與探索 《中國德育》 2005.1
207、真 趣 活——品德課程教學策略例析 《小學德育》 2005.2
208、學校管理者的「八種角色」 《校長閱刊》 2005.2
209、階段性 層次性 系列性 整體性 《沿海教育》 2005.2
210、論現代學校管理者的「八種角色」 《教育論壇》 2005.4
211、學校課改管理的思考與策略 《江蘇教育研究》 2005.5
212、憧憬 師徒 成長 《沿海教育》 2005.5
(概述圖片 )

3. 儂智高的紀念碑碑記

作者: 儂芸青、儂兵、儂國權、儂正章
上聯:儻猶州智高頂天立地反抗壓迫御外侵勛蓋當代名聲遠
下聯:大歷國儂帝興稷安民爭來通商贏辦學惠及後人恩澤長
儂智高是我國古代壯族領袖、民族英雄。儻猶州所轄之安德州乃儂智高出生地。儂智高在安德州出生,在儻猶州長大成材。此處靖西縣坡州儂智高洞,系儂智高據儻猶州稱帝建大歷國及抗擊外敵入侵的主要據點遺址。儂全福任儻猶州知州時與武勒州知州儂當道胞姊阿儂結婚,公元1015年生儂智高。儂氏累世威武顯榮,儂智高祖父、廣源州大首領儂民富,受北宋誥封金紫光祿大夫、檢校司空、兼御史大夫上柱國官職,並榮膺左江最高首領稱號。儂智高出世不久,儂民富辭世,其長子儂全福繼任父職,儂智高全家隨之移居廣源州。全福之弟全祿仍知萬涯州。其時,交趾反動勢力暴侵日頻,廣源州首當其害,儂全福屢據理上奏,宋廷置若罔聞,智高父子只得孤軍御敵。繼交趾兵擄去邕、欽、廉三州人口、寇太平寨殺寨主李緒和寇憑祥殺登碗鎮將之後,1039年交趾王擄殺儂全福及其五子智聰,並攻佔廣源州。儂智高時年廿四,遂與母復據儻猶,1041年稱帝建大歷國,抗敵安民。隨後,儻猶州淪於交趾,儂智高移居安德州,1045年建立南天國,年號景瑞。儂智高秉承祖訓,文武全才,勇而善用兵,經數年厲兵秣馬,終於在1048年擊潰外寇,收復廣源、儻猶二州,繼續統制左右江,聲威大振。但宋廷昏庸,喪權辱國,仍視儂智高為異己,一再拒附。不許朝貢,嚴禁互市,同時橫征暴斂,民怨沸騰,左右江各溪峒首領如黃守陵、韋老宏等均與儂智高結盟,救亡圖存。儂智高順應民心,於1052年農歷四月初六在安德州舉旗起義,以戰逼附。義軍五千,浩浩盪盪,破橫山寨,開倉濟民。五月初一攻佔邕州,嚴懲宋贓官知州陳珙,建大南國,稱仁惠皇帝,改元啟歷。繼而乘勝東進,兩旬內連破橫、貴、潯、龔、藤、梧、封、康、端等九個州郡,奪三水,一路人心歸附,隊伍猛增至四萬餘人。攻廣州五十七日不克,遂調兵回邕,沿途擊敗宋軍,陷清遠,破楊畋部八千士卒於英州,殺張忠、蔣偕兩員大將於賀州,殲桂、宜、柳三州兵馬於龍岫峒,重創楊文廣兄妹所部於桂北,消滅陳曙部八千精兵於金城驛,大將陳曙斃命,桂州知州余靖龜縮避戰,邕州知州宋克隆棄城逃遁。儂智高逐鹿千里,戰果輝煌,威震華夏。
儂智高在節節勝利之際又第七次向宋廷上疏求附,內向之心可鑒。然宋仁宗偏信饞言,陷害忠良,令狄青率幾十萬官兵征剿,儂軍同幾十倍於已之敵鏖戰於昆侖關,1053年元宵節,儂軍防守失利,狄青偷越險關得逞,導致歸仁鋪仗敗,智高之二弟、儂軍大將智忠以及謀主黃師宓等文武要員五十七人罹難,損失慘重。儂智高四弟智會和大將許然、伍赫利、次子宗旦和大將盧貌、黎順等同心協力,轉戰於左右江流域,儂智高親自率余部入滇,1054年在特磨道與追敵交戰,相繼擊退宋軍石鑒、楊文廣等部的屢次進犯,隨即將兵五百直驅大理,以圖重整旗鼓。奈因叛徒出賣,致使留守特磨道的母親阿儂、三弟智光、長子繼封等人被捕,1055年春在汴京午門英勇就義。儂智高聞訊,椎心泣血,率眾遙祭於大理之野。此後,對儂智高的去向有多種傳說,一說被害,一說病逝,一說不知所終。
儂智高領導的民族起義,是反侵略、反壓迫的正義戰爭。義軍仗敗南撤,狄軍五十萬入城擄掠燒殺,屍積不下十萬。狄青退兵時,掠去白銀三百餘萬兩,足見宋軍平南,實為一場對壯族人民大屠殺、大掠奪、大鎮壓的不義戰爭,儂姓族人受害尤為慘重,宋廷下令剿滅儂族,濫殺無辜,儂氏族人被迫改為農氏,部分改為趙氏或其他姓氏,此樁冤案史書無載,但有壯族人民祖傳口碑為證。
儂智高正義之師,有儂、韋、黃、周、白、伍、許、盧、黎等姓氏,既有百越優秀兒女,也有漢族仁人志士。起義失敗後,儂族子弟及儂軍將士散居於桂西、滇南、安南一帶,據說相當多人遷居暹羅、寮國等地。起義雖遭失敗,但客觀上,卻迫使宋廷接納邊地內附,為壯族人民爭得了設市通商和設校辦學等權利。這對維護國家統一,加強邊防,發展邊疆經濟和文化教育,促進社會進步,起了積極作用。儂智高起義為壯族人民譜寫了一部懲腐惡、抗外侮、爭自由、求生存的英雄史詩。儂智高有功當代,遺澤後世,歷來受人崇敬。
儂智高之事跡流傳甚廣,其遺跡遍布邊寨壯鄉,此處儂智高洞僅是其中之一。洞內水源不竭,底層還出土了石器、古代的稻穀、木炭、夾沙陶、螺殼、鈣化石粟殼飾物和北宋錢帛、器皿等遺物,岩壁上人像逼真;洞外清泉涓涓,場地廣闊,練兵場、閱兵台、山口寨門等營盤遺址歷歷在目,護城牆基依稀可辨,當年風雷猶縈耳際,此壯族先民生息之地,誠為儂智高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所,儂智高洞之得名並非虛傳。由於歷史被扭曲,如此勝地文物卻無碑文標志,實為大憾。值此盛世,銘文紀念,讓儂智高之業績彪炳千古,其愛國主義精神感召後人,實為愛我中華之義舉也。
儂智高永垂青史!
公元一九九六年歲次丙子年冬立碑
備註:本「碑記文」已載入1、世界文化藝術研究中心主辦的《國際優秀論文集》。2、世界華人文化研究中心「改革創新發展——國際優秀新思想新學術論壇」評為國際金獎。3、人民日報社主辦的《跨世紀中國改革開放的理論與實踐》並榮獲優秀科研、學術成果特等獎。4、《創新、實踐、發展優秀論文集》特等獎。5、《優秀論文集》並榮獲特等獎。6、《中華優秀論文(作品)集》特等獎(2004年)。 7、《精選論文集》特等獎。8、《中國現代理論創新與實踐優秀論文精選》獲特等獎。9、「新世紀優秀論文獎」獲特等獎並載入《當代理論創新成果文集》。 10、《理論·創新·發展》特等獎。11、《中國科學發展戰略文庫》特等獎。12、《中國管理科學理論從書》並獲特等獎。13、《前進的中國——中國理論發展研究與實踐特輯》並獲特等獎。14、《中國當代優秀論文精選》特等獎。15、《世界重大學術成果精選》特等獎。16、《中國改革開放優秀成果精選》並獲壹等獎。17、《中華優秀論文(作品)集》並榮獲一等獎(2003年)。 18、「市場經濟與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學術交流會評為優秀論文一等獎。19、《中國新思想新學術獲獎成果精粹》並榮一等獎。20、《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英模·文論卷》並榮獲一等獎。21、《中國改革創新發展成果報告》一等獎。獲「中國改革之星」榮譽金獎。22、《中國現代管理成果匯編》一等獎。23、《中國改革與發展精典論著》一等獎。24、《中國基層優秀人才科研成果精選》壹等獎,授「中國基層十大文化領袖人才」特別提名獎。25、獲「當代世界功勛名人優秀成果」壹等獎並獲「當代世界功勛名人」榮譽金獎。(2005年)26、《當代學術前沿精典文叢》壹等獎。27、中國英模研究院,中國英模文化學習促進會評《儂智高出生地紀念碑碑記》一文為「共和國創新英模優秀創新成果」壹等獎並授予「共和國十大傑出創新英模」榮譽稱號。28、首屆「全國文化創新理論成果」壹等獎並授予「全國十佳優秀文化工作者」榮譽稱號29、獲「首屆國家創新論壇優秀理論成果」壹等獎並授予「全國十佳先進創新工作者」榮譽稱號。30、《中華全國理論創新》貳等獎。31、《廣西南古今》。32、中國科協主辦的《科學中國人十年優秀文選》。33、《走向輝煌》特授予「中華精英」榮譽金獎。 34、《華夏名人論壇》。35、《中華名人文論大全》。36、《盛世中華·理論動態篇》。37、中國人民大學《21世紀理論與發展優秀論壇精典》。38、《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理論成果匯編》。39、《全國學習與實踐三個代表的楷模》(理倫探索篇論文卷)。40、中共中央黨校《黨旗飄場》。41、《當代中國科教文集》。42、《建國五十五周年優秀論文獲獎文庫》。43、《國際學術交流雜志》和《中國新時期學術論文經典》。44、《中國當代優秀領導理論文選》。

4. 陳志歲的活動

重要會議
2002年6月9日至11日,出席「中國天目山年詩詞吟唱會」,期間,游覽了西天目山大樹王國,並為天目山留下題詠。
2009年5月23日,出席在江西南昌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中國楹聯學會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當選為理事。
2009年11月,參加在廣西鹿寨舉行的全國第二屆《聯律通則》高級研討班。
2010年1月24日,應邀在溫州市圖書館主講由同暉學社和溫州市圖書館共同舉辦的「金冬銀春」系列活動之一《楹聯創作與鑒賞》講座,並在下午4時,應邀參加同在溫州市圖書館舉行的「金冬銀春」系列活動「墨飄萬家-書法名家現場贈對聯公益活動」,為市民撰書庚寅春聯。
2010年5月,應邀參加「2010浙江詩聯家走進臨海」活動,作《尤溪行》長詩、《東湖半勾亭》聯等。
2011年1月8日至22日,參加浙江省詩詞與楹聯學會關於增選祁茗田為學會副會長的函信會議(浙江省詩詞與楹聯學會《關於提議祁茗田同志為本會副會長以通訊形式征取全體理事意見函》20112年1月8日),同意祁茗田任學會副會長。
2011年2月21日至3月5日,參加中國楹聯學會關於「調整學會個別領導職務」主題函信會議(中國楹聯學會《關於調整學會個別領導職務致各位理事的信》2011年2月21日),同意孟繁錦會長不再兼任秘書長,胡春奎任秘書長,葉子彤任副會長。
2011年6月7至10日,應邀參加寧波市人民政府和浙江省詩詞與楹聯學會共同主辦的「浙江詩聯家走進寧波」活動,創作《天一閣》、《寧波幫》、《雪竇山》、《妙高台》等詩。
2012年5月8日,出席在杭州召開的浙江省詩詞與楹聯學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當選為理事。同日出席浙江省詩詞與楹聯學會六屆一次理事會議。
2012年11月15日開始至其後若干日,參加浙江省詩詞與楹聯學會舉行的以「提議蔡雲超同志任本會副會長」為議題的函信會議(浙江省詩詞與楹聯學會《提議蔡雲超同志任本會副會長的函》),同意蔡雲超為浙江省詩詞與楹聯學會副會長。
2013年11月16日至17日,參加在浙江麗水舉行的百名詩聯家進畲鄉暨維康詩書畫筆會。
2014年
2月22日,出席溫州四海楹聯藝術院成立會,受聘為該院藝術總監。
3月29日,參加溫州四海楹聯藝術院掛牌開院儀式。
4月9日至11日,出席浙江省詩詞與楹聯學會2014年理事擴大會暨東陽市詩詞楹聯學會成立二十周年慶典活動。
5月11日 出席「瑞安市城鄉少年共唱家風共傳孝德活動」開幕式並作指導講話。
8月,應邀赴瑞安市湖嶺鎮先後為建設中的木鹿社區彭埠文化禮堂和永安社區呈店文化禮堂撰聯,並為後者題寫門匾。
9月30日,國家設立的首個「烈士紀念日」。上午,在溫州翠微山烈士陵園參加該市舉行的向烈士敬獻花籃活動。陳一新、陳金彪、陳笑華、包哲東、馬曉輝等溫州市黨政軍領導、社會各界代表以及烈士家屬近七百人參加該活動。據《浙江省革命烈士英名錄》載,目前,溫州市共有(革命烽火年代和和平建設時期)烈士4018名,其中193名烈士長眠於翠微山烈士陵園。 2015年
1月,應溫州市甌海區有關單位之請,為溫州牛山公園東門與探谷亭撰寫楹聯。
2月1日,應邀在溫州市圖書館老年分館主講由溫州市圖書館、同暉學社、溫州四海楹聯藝術院聯合主辦的「迎新春 話春聯」講座。
2月6日,參加由溫州晚報工會與溫州四海楹聯藝術院、溫州市書法家協會等單位共同主辦的「迎接新年到,免費送春聯」活動的春聯書寫。
10月17日,組織由同暉學社、溫州四海楹聯藝術院、平陽縣順溪鎮人民政府等單位共同主辦的「順溪首屆古屋旅遊文化節『家風家訓』主題文藝創作活動」,為當地民眾及文化禮堂贈送家風家訓對聯。 平生諦世體民,中怛寡釋,寄事於文,三餘恆劬於覽作。文學上提出「為民眾立言」宗旨,主張文學作品「情真辭美,有為而作」和「鑒古發今,明理利事,以諷以誡,以勸以導。」
1973年開始寫第一首詩《再也不是青梅樹下的迷藏》(原名《融了的兒時的雪娃娃》),在《溫州青工》發表。至1986年3月《拾瓶媼》發表(《詩人》月刊,1986年第3期),其創作方法由浪漫主義為主轉向現實主義為主。1987年12月3日受推舉在溫州主持創建(中國)同暉學社,繼而創辦並主編《同暉》學刊。在《同暉》上開辟《體式探求》專欄,倡導新詩體探索並進行創作(嘗試)實踐。其用類似傳統詩詞的語句結構,糅合外式詩(白話詩)和民歌民謠的自由章句形式而進行創作的《雨離天》、《錦屏山留贈單公志坪》、《除夕》等詩,廣為時人仿作,在詩界產生積極影響,為當代改革型著名詩人。有關作品多次獲全國、國際及世界文學活動不同等級(類型)獎。中華對聯文化研究院四度授予「中國對聯創作獎」,中華民族藝術家協會授予「2007-2008年度中國民族藝術創新人物」榮譽稱號。2010年5月,聚焦世博全國藝術名家題賀活動組委會頒予《特約證書》,特別邀請為2010中國上海世博會題賀。同時授予「世博中國題賀藝術名家」榮譽稱號。2010年10月,獲「山水情懷·全國詩書畫邀請賽暨首屆中國山水藝術創作論壇」活動「中國山水藝術金質獎」提名。大量文章及詩詞楹聯等作品發表於《人民政協報》、《北京日報》、《中國韻文學刊》、《中華詩詞》、《中國楹聯》、《當代詩詞》等國內外眾多報刊,入選《吟范英華》、《類編中華詩詞大系》、《二十世紀詩詞文獻匯編·詩部》、《中華當代詩詞聯大觀》、《中華當代詞海》、《四海詩聲》(美國)、《全球當代詩詞選集》(美國)、《大中華千家詩》(莫非主編,中華詩詞出版社,2011年11月)、《當代溫州詩詞——當代中華詩詞集成·溫州卷(全二冊)》(劉周晰主編,中國文聯出版社,2013年12月)、《新中國楹聯大觀》、《當代楹聯家大觀》(中國楹聯學會編輯) 、《中國楹聯家大辭典》(中國楹聯學會會長孟繁錦主編)、《中國對聯作品集》、《中國楹聯年鑒》、《百家聯稿》叢書、《古今實用輓聯集成》、《古今行業楹聯》等。詩入選國家出版社學生課本,詩句入錄《千古絕唱——中華當代詩詞名家名句選集》。其詩直源風騷,風格甄涵切慎,雋永郁蒼,且多警策之作,《桃》、《詠荷》、《乞丐與皇帝》、《網上》等,皆為人傳誦。眾多聯墨作品為雁盪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楠溪江國家風景區、杭州半山國家森林公園、湖州大唐貢茶院等多方名勝、堂樓院館、商肆及新農村文化建築等處鐫掛或被文化機構收藏。有論文《試談變成平聲的入聲字在今人近體詩中的平仄處理問題》、《中華詩體沿革歸述及其發展趨勢淺見》等,部分收入《中華詩詞聯年鑒》、《盛世中華·理論動態篇》、《中國領導幹部大視野·理論成果精粹》等書。其中《中華詩體沿革歸述及其發展趨勢淺見》一文錄入《世界華人重大學術科研成果公報》,並榮獲「世界華人重大學術科研成果」特等獎(成果存檔號:ZGB0880265)。有文學評論待輯。兼事文史研究,有著作初稿多種。書法作品,2010年獲中國書畫研究院「榜樣中國·中國當代藝術家精品展暨『榜樣中國』人物評選」大型藝術活動「書法組特等獎」,並被授予「榜樣中國·中國知名藝術家」稱號。2010年12月,中國國學研究會授予「辛亥百年·百位中國藝術大家」稱號。事跡及楹聯代表作被選制中國郵政「2010中國聯壇百家」個性明信片發行。主要編著有《民說》(哲學)、《江南靖士詩稿》、《江南靖士聯稿》、《載敬堂詩話》、《載敬堂聯話》、《載敬堂隨筆》、《風俗事物記》、《陳氏茶棚聞錄》、《慈堂林吳蓮九秩壽慶集》、《南雁盪山古今詩抄》、《農詩廣搜》(世界首部古今涉農詩作專集,填補文學史空白)等。

5. 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

我只找到個這個,看看對你有沒有幫助!(你可以實地去看看,問問啊)

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實施辦法(試行)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07〕1號)和《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7〕2號)精神,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根據「江蘇省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總體安排,我廳決定啟動實施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現制定如下實施辦法:
一、實施目的
進一步推動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促進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鼓勵和支持大學生盡早參與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社會實踐等創新活動,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大學生的科學素質和文化素養,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立項原則
1. 注重過程參與。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的實施更加註重實踐創新研究過程。引導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自主選題、自主設計實驗實訓、組建實驗實訓設備、實施實驗實訓、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和撰寫總結報告等工作,不斷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和組織實施能力。
2. 注重實踐創新。鼓勵學生結合學科專業,從自身所長與興趣出發,積極參與實驗實踐活動,在探索、研究、創新的實踐訓練過程中,提出自己的觀點與見解。
3. 注重切實可行。訓練計劃重點資助思路新穎、目標明確、研究方案及技術路線可行、實施條件可靠的項目。
三、資助對象
訓練項目申請人為全省普通高等學校的本、專科學生個人或創新團隊,項目主持人不超過2人。訓練項目不限學科專業,根據學生興趣在一定范圍選題。
四、選題范圍
1. 有關教師科研與技術開發(服務)課題中的子項目;
2. 開放實驗室、實訓或實習基地中的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實驗與訓練項目;
3. 發明、創作、設計等製作項目;
4. 專業性研究及創新項目,創業計劃與職業規劃創新項目;
5. 社會調查項目;
6. 其他有研究與實踐價值的項目。
五、立項數量
建設三級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實施體系,省級項目從校級項目中遴選產生,國家項目從省級項目中擇優推薦。
從2007年至2010年,每年組織一次遴選。以項目管理的形式,資助在校大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實訓,共資助5000個項目(包括個人項目和團隊項目),其中本科3000項,高職高專2000項。
六、申報基本條件
1. 申請人品學兼優,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研究探索精神,善於獨立思考,具備基本的科研素質與能力。
2. 指導教師具有豐富的實踐教學經驗,具有副高以上職稱,負責全程指導學生進行實踐創新訓練。鼓勵行業、企業一線專家擔任指導教師。
3. 學校能免費提供學生實踐創新訓練所需的實驗實訓場地和儀器設備,支持學生完成訓練項目。
4. 學校有專人負責組織協調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活動,匹配經費到位,配套扶持政策完善,能夠為學生實施訓練項目創造良好的環境。
5. 優先考慮跨學校、跨院系、跨專業、跨年級組建創新團隊申報的項目。
6. 同一學生五年內不能重復申報同一題目的項目。
七、組織管理
1.項目申報:以學校為單位,從校級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中擇優推薦申報省立項資助項目。
2.評審立項:省教育廳在學校申報、專家評審、公示監督的基礎上,正式確立省立項項目,同時從中擇優遴選推薦申報國家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
3.過程管理:訓練項目由學校具體負責組織管理,項目建設周期為1~2年,個別綜合性團隊項目建設周期可適當延長1年。省教育廳建立「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網上交流平台」,適時監督項目實施情況,加強學生間的學習交流。
4.驗收考核:訓練項目結束後,由學校組織項目驗收,並將驗收結果和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項目成果精粹(每個項目3000字左右)報省教育廳。省教育廳將擇優匯總,推廣宣傳。

附件2:
省教育廳關於申報2008年大學生實踐創新
訓練計劃立項項目的通知
蘇教高〔2008〕7號
各普通高等學校:
根據《省教育廳關於開展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立項申報工作的通知》(蘇教高〔2007〕5號)精神,今年我廳繼續在全省高等學校中開展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立項工作。現就2008年項目申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立項數量
2008年遴選確立訓練計劃立項項目1000項(包括個人項目和團隊項目),其中本科600項,高職高專400項。
二、資助對象
訓練項目申請人為全省普通高等學校的本、專科學生個人或創新團隊,項目主持人不超過2人。鼓勵學生跨學校、跨院系、跨專業、跨年級組建創新團隊申報項目。
訓練項目不限學科專業,根據學生興趣在一定范圍選題。訓練項目請勿與學生畢業設計(論文)重復。選題范圍與立項要求詳見蘇教高〔2007〕5號的附件《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實施方案(試行)》。
三、組織管理
開展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旨在進一步推動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促進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鼓勵和支持大學生盡早參與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社會實踐等創新活動,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各校要將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與學校創新人才培養工作有機結合,與教學內容、課程體系、實踐教學、運行管理等各項教學改革有機結合,明確專人負責,保證訓練計劃實施成效。
訓練計劃的申報與日常組織管理工作,由學校教務部門具體負責。省教育廳每年對學校組織管理工作成效進行檢查,並將檢查結果作為項目評審的重要依據。
四、申報要求
1.推薦名額
參照學校全日制在校本專科生數分配推薦名額。學校具體推薦名額見附件一。
2.申報材料
(1)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申請表(一式一份);
(2)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學校組織管理情況匯報表(一式一份);
(3)學校聯系人信息表(一式一份);
(4)學校推薦項目一覽表(一式一份)。
以上材料請同時報送Word格式電子文本。
3.申報時間與方式
請學校於4月23日至30日將申報材料報至我廳高等教育處。報送地點:江蘇教育大廈15樓1519房間。聯系人:張曉寧;聯系電話:025-83335555;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二○○八年三月十三日

附件3:
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申請表

項目名稱
項目所屬
一級專業門 項目所屬
二級專業類
項目類型 () 個人項目 () 團隊項目
項目實施時間 起始時間: 年 月 完成時間: 年 月
申請人或申請團隊 姓名 年級 學校 所在院系、專業 聯系電話 E-mail
主持人

成 員

導 師 姓名 年齡
單位 行政職務/專業技術職務
主要成果
一、申請理由(包括自身具備的知識條件、自己的特長、興趣、已有的實踐創新成果等)
二、項目方案(包括項目的訓練目標、前期准備、組織實施、過程管理、實踐環節、教師指導、項目結題等)
三、學校提供條件(包括項目開展所需的實驗實訓情況、配套經費、相關扶持政策等)
四、預期成果

五、經費預算
六、導師推薦意見

簽名:
年 月 日
七、院系推薦意見

院系負責人簽名: 學院蓋章:
年 月 日
八、學校推薦意見:

學校負責人簽名: 學校公章
年 月 日
註:表格欄高不夠可增加。
附件4:

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
學院推薦項目一覽表
學院名稱 推薦
排序 推薦項目名稱 項目類型 項目主持人* 項目所屬一級專業門 項目所屬二級專業類 導師
姓名 項目起始時間 項目完成時間
姓名 專業

註:1. 項目主持人為兩人時,請按順序填寫主持人姓名和專業。
2. 項目所屬專業門類請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本科和高職專業目錄填寫。

6. 如何填寫擇優推廣計劃中的應用性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07〕1號)和《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7〕2號)精神,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根據「江蘇省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總體安排,我廳決定啟動實施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現制定如下實施辦法:一、實施目的進一步推動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促進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鼓勵和支持大學生盡早參與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社會實踐等創新活動,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大學生的科學素質和文化素養,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二、立項原則1. 注重過程參與。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的實施更加註重實踐創新研究過程。引導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自主選題、自主設計實驗實訓、組建實驗實訓設備、實施實驗實訓、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和撰寫總結報告等工作,不斷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和組織實施能力。2. 注重實踐創新。鼓勵學生結合學科專業,從自身所長與興趣出發,積極參與實驗實踐活動,在探索、研究、創新的實踐訓練過程中,提出自己的觀點與見解。3. 注重切實可行。訓練計劃重點資助思路新穎、目標明確、研究方案及技術路線可行、實施條件可靠的項目。三、資助對象訓練項目申請人為全省普通高等學校的本、專科學生個人或創新團隊,項目主持人不超過2人。訓練項目不限學科專業,根據學生興趣在一定范圍選題。四、選題范圍1. 有關教師科研與技術開發(服務)課題中的子項目;2. 開放實驗室、實訓或實習基地中的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實驗與訓練項目;3. 發明、創作、設計等製作項目;4. 專業性研究及創新項目,創業計劃與職業規劃創新項目;5. 社會調查項目;6. 其他有研究與實踐價值的項目。五、立項數量建設三級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實施體系,省級項目從校級項目中遴選產生,國家項目從省級項目中擇優推薦。從2007年至2010年,每年組織一次遴選。以項目管理的形式,資助在校大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實訓,共資助5000個項目(包括個人項目和團隊項目),其中本科3000項,高職高專2000項。六、申報基本條件1. 申請人品學兼優,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研究探索精神,善於獨立思考,具備基本的科研素質與能力。2. 指導教師具有豐富的實踐教學經驗,具有副高以上職稱,負責全程指導學生進行實踐創新訓練。鼓勵行業、企業一線專家擔任指導教師。3. 學校能免費提供學生實踐創新訓練所需的實驗實訓場地和儀器設備,支持學生完成訓練項目。4. 學校有專人負責組織協調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活動,匹配經費到位,配套扶持政策完善,能夠為學生實施訓練項目創造良好的環境。5. 優先考慮跨學校、跨院系、跨專業、跨年級組建創新團隊申報的項目。6. 同一學生五年內不能重復申報同一題目的項目。七、組織管理1.項目申報:以學校為單位,從校級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中擇優推薦申報省立項資助項目。2.評審立項:省教育廳在學校申報、專家評審、公示監督的基礎上,正式確立省立項項目,同時從中擇優遴選推薦申報國家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3.過程管理:訓練項目由學校具體負責組織管理,項目建設周期為1~2年,個別綜合性團隊項目建設周期可適當延長1年。省教育廳建立「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網上交流平台」,適時監督項目實施情況,加強學生間的學習交流。4.驗收考核:訓練項目結束後,由學校組織項目驗收,並將驗收結果和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項目成果精粹(每個項目3000字左右)報省教育廳。省教育廳將擇優匯總,推廣宣傳。

7. 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是什麼意思啊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07〕1號)和《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7〕2號)精神,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根據「江蘇省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總體安排,我廳決定啟動實施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現制定如下實施辦法:

一、實施目的

進一步推動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促進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鼓勵和支持大學生盡早參與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社會實踐等創新活動,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提高大學生的科學素質和文化素養,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

二、立項原則

1. 注重過程參與。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的實施更加註重實踐創新研究過程。引導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自主選題、自主設計實驗實訓、組建實驗實訓設備、實施實驗實訓、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和撰寫總結報告等工作,不斷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和組織實施能力。

2. 注重實踐創新。鼓勵學生結合學科專業,從自身所長與興趣出發,積極參與實驗實踐活動,在探索、研究、創新的實踐訓練過程中,提出自己的觀點與見解。

3. 注重切實可行。訓練計劃重點資助思路新穎、目標明確、研究方案及技術路線可行、實施條件可靠的項目。

三、資助對象

訓練項目申請人為全省普通高等學校的本、專科學生個人或創新團隊,項目主持人不超過2人。訓練項目不限學科專業,根據學生興趣在一定范圍選題。

四、選題范圍

1. 有關教師科研與技術開發(服務)課題中的子項目;

2. 開放實驗室、實訓或實習基地中的綜合性、設計性、創新性實驗與訓練項目;

3. 發明、創作、設計等製作項目;

4. 專業性研究及創新項目,創業計劃與職業規劃創新項目;

5. 社會調查項目;

6. 其他有研究與實踐價值的項目。

五、立項數量

建設三級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實施體系,省級項目從校級項目中遴選產生,國家項目從省級項目中擇優推薦。

從2007年至2010年,每年組織一次遴選。以項目管理的形式,資助在校大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實訓,共資助5000個項目(包括個人項目和團隊項目),其中本科3000項,高職高專2000項。

六、申報基本條件

1. 申請人品學兼優,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研究探索精神,善於獨立思考,具備基本的科研素質與能力。

2. 指導教師具有豐富的實踐教學經驗,具有副高以上職稱,負責全程指導學生進行實踐創新訓練。鼓勵行業、企業一線專家擔任指導教師。

3. 學校能免費提供學生實踐創新訓練所需的實驗實訓場地和儀器設備,支持學生完成訓練項目。

4. 學校有專人負責組織協調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活動,匹配經費到位,配套扶持政策完善,能夠為學生實施訓練項目創造良好的環境。

5. 優先考慮跨學校、跨院系、跨專業、跨年級組建創新團隊申報的項目。

6. 同一學生五年內不能重復申報同一題目的項目。

七、組織管理

1.項目申報:以學校為單位,從校級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中擇優推薦申報省立項資助項目。

2.評審立項:省教育廳在學校申報、專家評審、公示監督的基礎上,正式確立省立項項目,同時從中擇優遴選推薦申報國家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

3.過程管理:訓練項目由學校具體負責組織管理,項目建設周期為1~2年,個別綜合性團隊項目建設周期可適當延長1年。省教育廳建立「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網上交流平台」,適時監督項目實施情況,加強學生間的學習交流。

4.驗收考核:訓練項目結束後,由學校組織項目驗收,並將驗收結果和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項目成果精粹(每個項目3000字左右)報省教育廳。省教育廳將擇優匯總,推廣宣傳。

8. 機械的學生做科技立項或者創新性實驗,什麼課題比較好

實訓或實習基地中的綜合性. 學校有專人負責組織協調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活動:一. 社會調查項目。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的實施更加註重實踐創新研究過程,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5。四。3,自主選題,提出自己的觀點與見解,根據學生興趣在一定范圍選題,共資助5000個項目(包括個人項目和團隊項目),由學校組織項目驗收、跨專業、實施目的進一步推動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並將驗收結果和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項目成果精粹(每個項目3000字左右)報省教育廳,支持學生完成訓練項目、選題范圍1. 注重過程參與、實施實驗實訓,具備基本的科研素質與能力. 學校能免費提供學生實踐創新訓練所需的實驗實訓場地和儀器設備。以項目管理的形式. 開放實驗室、創新性實驗與訓練項目、組織管理1。6,資助在校大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實訓。訓練項目不限學科專業,創業計劃與職業規劃創新項目、技術開發和社會實踐等創新活動. 專業性研究及創新項目,同時從中擇優遴選推薦申報國家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善於獨立思考,加強學生間的學習交流,不斷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具有副高以上職稱. 指導教師具有豐富的實踐教學經驗、立項數量建設三級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實施體系。2、實施條件可靠的項目,促進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進行數據分析處理和撰寫總結報告等工作、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目標明確,積極參與實驗實踐活動. 有關教師科研與技術開發(服務)課題中的子項目。鼓勵學生結合學科專業。三,從自身所長與興趣出發,其中本科3000項:省教育廳在學校申報:以學校為單位,鼓勵和支持大學生盡早參與科學研究、設計等製作項目、申報基本條件1. 注重切實可行;6,項目建設周期為1~2年,負責全程指導學生進行實踐創新訓練,國家項目從省級項目中擇優推薦,配套扶持政策完善、自主設計實驗實訓。2。省教育廳將擇優匯總.評審立項,不斷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訓練計劃重點資助思路新穎。4。七,每年組織一次遴選、積極性和創造性,高職高專2000項.驗收考核、跨院系、資助對象訓練項目申請人為全省普通高等學校的本、設計性.項目申報,具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和研究探索精神,提高大學生的科學素質和文化素養。省教育廳建立「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網上交流平台」:訓練項目由學校具體負責組織管理. 注重實踐創新;2、創新的實踐訓練過程中、研究。二,在探索,省級項目從校級項目中遴選產生. 其他有研究與實踐價值的項目。五,能夠為學生實施訓練項目創造良好的環境、立項原則1,我廳決定啟動實施江蘇省高等學校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正式確立省立項項目、組建實驗實訓設備;3。從2007年至2010年。5。3、企業一線專家擔任指導教師、團結協作能力和組織實施能力,適時監督項目實施情況. 優先考慮跨學校。鼓勵行業。3、公示監督的基礎上,從校級大學生實踐創新訓練計劃項目中擇優推薦申報省立項資助項目。六、創作.過程管理、研究方案及技術路線可行。現制定如下實施辦法,項目主持人不超過2人、專家評審,不斷提高大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4、專科學生個人或創新團隊。4,匹配經費到位:訓練項目結束後、跨年級組建創新團隊申報的項目. 同一學生五年內不能重復申報同一題目的項目,根據「江蘇省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總體安排. 申請人品學兼優,推廣宣傳為貫徹落實《教育部財政部關於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07〕1號)和《教育部關於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7〕2號)精神. 發明。引導學生在導師的指導下,個別綜合性團隊項目建設周期可適當延長1年。2

閱讀全文

與實踐創新成果精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