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這次三星堆考古發現有哪些新的成果
9月9日,「考古中國」重大項目——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階段性成果新聞通氣會在三星堆博物館舉行,向公眾公布了三星堆遺址祭祀區階段性重要考古成果。
這是考古工作的一次重大發現、重大成果。這次重大發現的最新成果主要有:
今年3月,三星堆新發現了6座「祭祀坑」,這就是3號坑、4號坑、5號坑、6號坑、7號坑、8號坑。時隔5個多月,這6座「祭祀坑」的考古發掘又有了重要進展。三星堆提取文物近萬件。在已經發掘結束的4號坑、基本清理結束的3號坑和暴露出埋藏文物的7號、8號坑,發現了體形巨大的青銅祭壇、神獸、完整的金面具、刻有神樹紋的玉琮以及形似餐刀的玉刀、「撞臉」奧特曼的青銅人像等文物。
4號坑扭頭跪坐人像
繼今年3月在三星堆5號坑發現體量巨大的金面具後,這次又在3號坑再度發現了金面具。
在3號坑,皺巴巴的金面具露出泥土後通過復原,展現出了寬約40厘米、高約27厘米的金面具,這是目前三星堆發現的完整金面具中體形最大的一件。
㈡ 三星堆考古有新發現,這具有怎樣的重要意義
要說最近考古界最火的新聞,莫非三星堆的考古新發現了。
三星堆位於四川省廣漢市西北部,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西南地區發現的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被譽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和“長江文明之源”。
國家文物局已將“川渝地區巴蜀文明進程研究”確定為“考古中國”重大項目,以三星堆、朱窪街、小天溪、城巴等遺址為重點,深入研究川渝地區文明演進的歷史進程及其融入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整體格局。同時,引導四川省和廣漢市推進三星堆國家級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建設,利用好考古和歷史研究成果,保護、傳承和弘揚長江文化。
對於此次三星堆的新發現,您有什麼想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㈢ 三星堆考古又有驚世新發現,究竟挖出了哪些寶藏
三星堆考古又有了新的發現,專家稱,許多珍貴文物可謂是前所未見!
2021年9月9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稱,三星堆又有了新的文物出土,在將近一年的發掘時間中,新發現的6個祭祀坑已經出土了金器、青銅器、玉器、象牙等將近2000件文物,許多文物可以稱得上是前所未見,目之所及震撼人心。2021年9月11日,在四川文物考古研究所舉行的“考古中國”重要項目三星堆遺址考古發掘階段性成果新聞通氣會上,研究院通報了3、4號祭祀坑考古發掘階段性成果,新發現包括了完整黃金面具、青銅神壇、神樹紋玉琮等。
新發現的6個祭祀坑被編號為2號、3號、4號、5號、6號、7號、8號祭祀坑,截止目前,4號祭祀坑的發掘已經結束,3號祭祀坑的發掘也已經基本結束,只剩下少量收尾工作,5號、6號祭祀坑由於面積較小,可以整個提取出來,運送到實驗室,在實驗室恆溫恆濕條件下進行清理和分離,8號祭祀坑則是剛剛被清理出來,埋放文物的墓室剛剛面世,文物犬牙交錯、層層疊疊,各種大中型青銅器、象牙、玉器石器等擺滿了墓室。這次公布的三星堆遺址階段性發掘成果中,包括3號祭祀坑出土的完整的金面具。
㈣ 三星堆最新考古成果,對中華文明探源工程有何影響
引言:三星堆一直都是我國非常重大的考古項目,在1986年的時候,三星堆1號和2號祭祀坑被人發現。這一次的發現對研究古蜀文明提供了非常大的進展,在解決了我們對於古蜀文化的疑問之後,又添加了很多新的問題。隨著考古挖掘三星堆中大量的國之重器也隨之出土, 為了解歷史發展和演變帶來了更多新的認識。
現在國家對於三星堆的考古只是剛剛開始,在厚厚的土壤之下,還有更多沒有發現的文物。現在出土的這些文物不過是冰山一角,真正隱藏著古蜀文化的還未發掘出來。大家也都期待著,考古技術越來越成熟,將掩埋了多年的古文化重現天日。
㈤ 西藏考古最新成果發布,史前遺址中有哪些發現
在日喀則市康馬縣的嘎拉鄉境內,有著一個特別不明顯的小湖叫瑪不錯 ,這里的海拔達到了4410米,經過文物保護研究所的調查和研究,他們發現這里啊,不僅僅是青藏高原海拔最高的一個新時期時代的晚期遺址,並且這里還有一個海拔最高的湖濱“打漁人 。
為了明確瑪不錯小湖的遺址情況,還有它的年代與存在的意義,在2020年的時候,聯合考古隊對遺址進行了第1次系統科學的發掘,在發掘過程當中出土了羚羊植骨,土包鼠,牙齒還有魚骨啊等等。
這都給大家帶來了十分大的驚喜 , 這些發現都說明了在這里,以前應該是有人類活動的痕跡的,人類進行捕魚就會出現地層里的魚類等等動物骨頭、還有燃燒過的木炭 等等,彷彿可以看到人們在這里打魚捕食的樣子 。
今年是是中國考古學誕生的100周年,考古學家們也在史前考古、吐蕃考古、佛教考古等等領域,都取得了特別顯著的成就。
㈥ 《中國考古通論》和《中國考古學通論》(都是張之恆編寫的),區別在哪
《中國考古學通論》是張之恆先生組織幾位從事考古學教學和研究的同仁編撰的專著,1991年由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是近年來各大高校考古專業運用最廣的教材。但是時至今日,中國考古發掘和研究取得了許多新的成果,新的考古資料和研究成果不斷增多,原來出版的《中國考古學通論》一書已不能適應教學的需要,因此,張之恆先生重新組織了一批在考古學教學和研究方面頗有成就的同志編撰了《中國考古通論》一書,於2009年出版。這兩本書一脈相承,後者是在前者基礎上的擴充,補充了大量新的考古成果,使得該教材的時代性更強。
㈦ 時隔35年,三星堆考古有什麼重大新發現
時隔35年後,三星堆遺址再次對外發布階段性成果。3月20日,「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工作進展會在四川省成都市召開,通報了四川廣漢三星堆遺址重要考古發現與研究成果。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表示,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新發現6座三星堆文化器物坑,也稱「祭祀坑」。目前已出土金面具殘片、鳥型金飾片、金箔、眼部有彩繪銅頭像、巨青銅面具、青銅神樹、象牙、精美牙雕殘件、玉琮、玉石器等重要文物500餘件。
走進3號器物坑,尚未完全出土的頂尊跪坐人頭像,極可能是未來的國寶級文物;在4號坑發現的絲綢朽化後的殘留物,證明了3000多年前的三星堆王國已開始使用絲綢;在5號坑挖掘發現了一件黃金面具殘件,如果能發現完整的黃金面具,將是國內所發現的同時期最大以及最重的金器……
目前,三星堆文化器物坑的現場考古挖掘工作仍在繼續。
(7)考古中國新成果擴展閱讀:
此次考古具有重大意義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三星堆遺址考古工作站站長雷雨介紹說,此次考古與35年前的那次考古最大的不同是理念的不同,是把先進的實驗室真正搬到田野考古現場的新嘗試,具有里程碑意義。
恆溫恆濕的考古大棚、多功能考古操作系統、文物應急保護平台、可以傳輸至遠程的專家會診室、考古工作全程紀錄系統等等,這些技術保障使得發掘與保護同步、多學科融合、多團隊合作成為可能。
一號坑二號坑考古的親歷者、此次發掘的顧問、考古學家陳顯丹介紹說,新發現的器物坑出土的文物各有側重,數量上也各有所長,比如5號坑的小型金器多一些,4號坑象牙多一些,而3號坑大型青銅器比較多。
㈧ 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近日在京舉行,哪些項目獲獎了
4月12日,2020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會在京舉辦。截止13日頒布最終獲獎的是:貴州貴安新區招果洞遺址、浙江寧波餘姚井頭山遺址、河南鞏義雙槐樹遺址、河南淮陽時庄遺址、河南伊川徐陽墓地、西藏札達桑達隆果墓地、江蘇徐州土山二號墓、陝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國大墓、青海都蘭熱水墓群2018血渭一號墓、吉林圖們磨盤村山城遺址。
大會是為讓公眾更深切感觸考古的重大社會政治意義等目的
文物部門表示:入圍終評的20個項目中有不少是“考古中國”項目新成果,也有配合基本建設考古工作新發現,這些項目涵蓋了現代人類起源、文明起源、夏文化研究、統一多民族國家形成與發展、絲綢之路考古等重要學術領域,評選活動採取的一切形式,目的都是為了讓公眾更深切感觸考古的重大社會政治意義,分享考古學對構建民族歷史、增強文化自信的獨特貢獻。
此次大會啟動以來收到各省地考古機構和單位的支持,也受到各界考古愛好者的關注,吸引了眾多文博粉絲。不僅像國人公布了每年度國內考古事跡的最新消息,使大家進一步了解了中國歷史文化,也像世界各地展示了中國千年文明的偉大進程。
㈨ 今年有哪國內有哪些考古大發現
廣東英德青塘遺址:
解開嶺南先民來源之謎的一把鑰匙
青塘遺址位於廣東省北部清遠市所轄英德市青塘鎮,是華南地區新舊石器時代過渡階段典型的洞穴遺址,展現了2.5萬至1萬年前華南地區的聚落形態。
通過3年考古工作,在青塘遺址發現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連續的地層堆積,清理出墓葬、火塘等多處重要遺跡,出土古人類化石、石器、陶器、蚌器、骨角器、動物骨骼化石及植物遺存等各類標本一萬余件。諸多發現使這里成為解開嶺南先民來源之謎的一把鑰匙。
考古發現一座距今約1.35萬年的墓葬,出土一具保存較為完整的人骨化石,其葬式為蹲踞葬。這可能是中國最早有下喪儀式的墓葬。考古學家通過遺存的骨頭,證實了廣東人果然吃遍「海陸空」:他們的食譜以鹿為主,還有鳥、魚、龜鱉、螺蚌……火塘遺跡表明熟食是常態,而一堆煮干敲碎的骨頭渣說明了先人們食物利用的效率很高。食物種類的變化,反映的是中國南方從狩獵採集社會向早期農業社會過渡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