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校企產學研合作模式教學成果獎

校企產學研合作模式教學成果獎

發布時間:2021-09-27 00:13:18

A. 校企之間的合作方式有哪些

校企之間的合作方式有4種:

一、學校引進企業模式。

二、勞動和教學相結合、工學交替。

三、校企互動式模式。

四、"訂單"式合作。

B. 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的簡介

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是中國在產學研合作方面的第一個全國性獎項,以獎勵在促進產學研合作及創新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單位及個人,充分調動各方在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方面的積極性,鼓勵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努力推進產學研合作向高層次發展。
該年度榮譽獎設立於2009年,分為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獎、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中國產學研合作突出貢獻獎4個獎項,其中後兩個獎項是今年獲批新增的兩個全國性獎。
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獎,每次評選不超過100名,授予在產學研合作工作中成績突出的企業、高校、院所等單位(60家)及個人(40名),要求申報者在產學研合作創新工作中成果顯著,取得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推動了本行業、本領域的自主創新、技術進步,具有一定的示範和帶動作用。
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獎,每次評選不超過100名,授予在產學研合作工作中起到重要促進作用的管理部門及金融、中介等單位(60家)及個人(40名),要求申報者在積極推動、促進產學研合作,營造產學研合作的良好的政策環境、投資環境、創新環境中發揮重要作用,有實際作為。
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每次評選不超過100項,授予在產學研合作中涌現的突出創新成果,凡在中國境內通過產學研合作創新活動形成對地區、行業、技術領域等具有突出影響力的創新成果的承擔企業、高校、院所等單位和個人,均可申報。
中國產學研合作突出貢獻獎,每次評選不超過10名,授予在產學研合作中做出的突出貢獻的個人。

C. 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大會創新獎怎麼樣

挺好的,是一種蠻大的肯定,繼續努力。

D. 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有哪些

校企合作是高職教育實現與經濟融合的必由之路,是保障高職教育質量和特色的關鍵要素。

一、校企合作的七種模式 

1、「企業引入」模式。由學院提供場地及其他各種服務,將企業引入學校,建成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為學生提供生產性實訓崗位。通過合作方式,企業得到了學校在廠房、技術及技術工人等方面的支持,降低了生產成本,而學校獲得了學生頂崗實習、教師參與技術開發等機會,取得了生產與教學雙贏的效果。 

2、「設備共享」模式。由企業和學校共同提供設備,建立生產性實訓基地,企業進行生產的同時,為學生提供生產性實訓崗位。這種合作模式實現了校企資源的互補和共享,使雙方的設備兼具教學和生產功能,大大提高了設備利用率。 

3、「技術推廣」模式。由企業提供先進的生產設備(企業產品),以學院教師為主體針對本院學生及社會人員開展的新設備、新技術應用培訓。通過這種合作,學生獲得了最新的技術培訓,掌握了先進設備的操作技能,而企業則達到了發展潛在客戶的目的。 

4、「崗位承包」模式。學院承接企業生產流程外包業務,在企業技術人員的支持下開展生產活動,教師成為生產過程中的技術與管理人員,學生交替進行頂崗工作。通過這種合作,企業降低了生產成本和人力成本,而學院的師生都得到了真實生產的鍛煉。 

5、「校企共訓」模式。將企業的內訓機構引入到學院,學院免費提供場地和設備,雙方共同組建「捆綁」式培訓團隊,為企業員工和學院的學生進行專業技能培訓。這種直接引入企業培訓課程和培訓師資的模式,使學院的課程能緊跟企業要求和技術發展,同時擴充了兼職教師隊伍。

6、「培訓移植」模式。移植跨國公司的員工培訓項目,由企業提供設備及教師培訓,教師取得企業的資格證書後,為企業培訓員工,同時面向學生實施「訂單式」培訓。通過這種合作模式,學校不僅在設備、技術上獲益,學生的就業質量也得到了保證。 

7、「實訓承包」模式。由學院提供場地,企業提供設備和師資,在校內建設模擬實習場所,對企業員工進行培訓,同時承包學院的相關實訓課程。 

二、實現校企合作的關鍵點 

促進企業參與校企合作的動因:通過合作和「訂單」培養,優先獲得適用的高職畢業生;利用學校的設備、師資和場地,進行員工培訓,降低內訓成本;藉助學校的技術,進行新產品的研發和生產工藝的改造;利用學校的資源和服務,降低生產成本;在學校里推廣企業的產品(新設備),培養潛在的客戶等。  高職院校要善於分析企業的個性化需求,在保證人才培養工作的前提下,解放思想,開拓渠道,充分挖掘學校在場地、技術、設備、人力等方面的資源優勢,為企業提供相應服務,以贏得企業對於教學工作的支持和參與,只有實現利益「雙贏」的合作才是長久的、穩定的。 

三、深化校企合作的著力點

一是尋求更為全面的校企合作。二是尋求更為深入的校企合作。三是尋求校企合作制度化的建立。

E. 產學研合作方式有哪幾種

產學研合作按合作主體的關系可分為:校內產學研合作模式、雙向聯合體合作模式、多向聯合體合作模式、中介協調型合作模式。

1.校內產學研合作模式

校內產學研合作模式是高校為促進教學與科研結合,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籌措教育經費,利用校內自身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自己研究出的科技成果和人才優勢,創辦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並將經營實體與教學實習基地合二為一,以達到人才培養、科研發展與經營效益並舉的目的。

2.雙向聯合體合作模式

雙向聯合體合作模式是高校與企業的合作。通過與高校合作,校外企業獲得了人才、成果與技術的有力支撐,提高了企業開發新產品的能力,促進了企業的不斷發展與市場份額的拓寬。

3.多向聯合體合作模式

有些成果、特別是大型項目,盡管有市場,但因投資大,而雙方合作無法解決,於是就出現以三主體為主要形式的多向合作模式。三向包括:技術成果方(高校)、出資方(金融機構或個體資本投資者)與生產經營企業。

4.中介協調型合作模式

中介協調型合作模式是以中介機構為紐帶的合作模式。中介機構有政府的生產力促進中心、高校產業推廣服務中心、社會科技推廣服務機構以及一些媒體附屬的科技成果傳播機構等。

【(5)校企產學研合作模式教學成果獎擴展閱讀】

產學研合作是指企業、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之間的合作,通常指以企業為技術需求方與以科研院所或高等學校為技術供給方之間的合作,其實質是促進技術創新所需各種生產要素的有效組合。

隨著高校功能從人才培育、科學研究到社會服務的延伸,高等教育、科技、經濟一體化的趨勢越來越強。尤其是在知識經濟社會中,大學將被推向社會發展的中心,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F. 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的介紹

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與促進獎1由國家科技部和國家科技獎勵辦公室批准設立。

G. 產學研合作的產學研合作模式

產學研合作按合作主體的關系可分為:校內產學研合作模式、雙向聯合體合作模式、多向聯合體合作模式、中介協調型合作模式。
1.校內產學研合作模式
高校為促進教學與科研結合,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籌措教育經費,利用校內自身的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自己研究出的科技成果和人才優勢,創辦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並將經營實體與教學實習基地合二為一,以達到人才培養、科研發展與經營效益並舉的目的。
該模式的優勢在於,便於學校統一有效地管理和規劃;能更好更快地把學校的科技成果轉化為產品;能促進學校主動進行市場定位,加強與社會的聯系;能快速地獲得收益,為學校創造新的就業崗位,緩解人事體制改革帶來的人力資源閑置的壓力;能較好協調教學、科研與產業間的關系。但該模式由於學校既是企業的創辦者,又是企業的經營者,因而自己的優勢不在商品的生產與經營,而是人才、科研與技術,把精力花在合作的經營上,就勢必偏離教學與科研的中心。
2.雙向聯合體合作模式
高校的主要任務是培養人才,市場化的經營與生產不是高校的優勢,學校市場開發能力弱,校內企業資產薄弱。在這種情況下,高校的產學研有必要與校外企業結合。通過與高校合作,校外企業獲得了人才、成果與技術的有力支撐,提高了企業開發新產品的能力,促進了企業的不斷發展與市場份額的拓寬。
該模式的特點是迅速直接,合作多以單個項目或成果為主,優勢互補明顯,主要側重一次性操作,技術轉讓、項目轉讓、服務咨詢、人員培訓是其主要形式,轉讓或項目履行完成,合作終止,學校無須再投資,不承擔什麼風險。然而,這種合作模式由於是限於直接利益雙方,因行業差異導致各自不同的出發點,引發諸如觀念與認識上、權益與利益上、信息與溝通上、經費與政策上等的分歧難以調和,致使合作成功率不高。
3.多向聯合體合作模式
市場是有風險的,誰都想把風險化解到最低程度。有的成果、特別是大型項目,盡管有市場,因投資大,是雙方合作無法解決的,於是就出現以三主體為主要形式的多向合作模式。三向包括:技術成果方(高校)、出資方(金融機構或個體資本投資者)與生產經營企業。
其特點是:合作緊湊規范,風險低,合作期限長潛力大,收益明顯。由於投資需求大,出資方非常謹慎,合作前期的談判頗費周折,有的技術成果方涉及到多所高校,幾方同樣存在著權益與利益的問題,故成功率較低。該模式追求的是規模效益,大市場。
4.中介協調型合作模式
由於前幾種合作主體都是直接利益方,在合作的整個過程中,有的分歧難以消除,如技術成果的成熟度問題、資金投入是否到位、產品開發與市場進入是否有效、權益與利益的擁有與分配標准等。另外,經常因為信息交流渠道不暢導致校方成果價值與企業方的市場機會流失。於是,近年出現了以中介機構為紐帶的合作模式。中介機構有政府的生產力促進中心、高校產業推廣服務中心、社會科技推廣服務機構以及一些媒體附屬的科技成果傳播機構等。
其特點是:廣泛收集產學研合作的供需信息,多形式傳播信息,主動牽線搭橋,以中介人的身份協調各方分歧,並提供某種形式的擔保,負責信息真實性的調查與利益分割等,可潛意識地降低供需多方的風險程度,促進合作成功。

H. 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成果獎獎金多少

目前比較流行的產學研合作方式有三種:
項目紐帶合作模式,它是比較鬆散的合專作模式,屬主要特點是企業、大學、科研院所以具體項目為紐帶,簽訂合作協議,建立合作關系,項目完成,合作即解散。這種合作模式主要由三種具體形式:技術轉讓模式、項目委託模式、聯合研發模式。
建設平台合作模式,這是一種關系比較緊密的合作模式,其特點是企業、大學、科研院所共同投入資源建立平台,以平台為主體進行科學研究。具體形式有共建科研基地模式和衍生企業模式。
產業技術聯盟合作模式,他由企業和科研機構圍繞創新技術創制、共性技術攻關組建相應的產業技術聯盟,集中優勢力量實現產業技術創新,共擔風險,共享利益。具體模式有契約產業技術聯盟方式和實體產業技術聯盟方式。

閱讀全文

與校企產學研合作模式教學成果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