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成果獨生女

成果獨生女

發布時間:2021-09-26 16:10:47

㈠ 求「有關獨生子女和家庭教育的時間報告」怎麼寫

《獨生子女家庭中的問題學生家庭家庭教育指導的實踐與研究》

課 題 實 施 方 案

(修訂稿)

一、課題的提出

1979年,我國出台了獨生子女政策,到現在已經產生了整整一代「獨生子女」,並且第二代獨生子女群體也正在逐步產生。獨生子女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不但在今天,而且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深圳是特區,經濟在飛速發展,社會隨著經濟的發展也穩步前進,教育在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影響著人的一生的教育,在深圳的家庭結構中已出現了許多以獨生子女為中心的「421」結構(四個老人、一雙父母、一個孩子)的典型小家庭。這種家庭結構的變化,對社會結構、價值結構、社會運行機制、文化、消費模式、教育模式等方面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必將隨著獨生子女政策的延續,對未來社會產生不可估量的深遠影響。

本課題是結合我校的獨生子女家庭教育情況而提出的。我校共有學生2211人,其中獨生子女有592人,占總人數的26.8%。獨生子女的家庭教育具有一定的優越性,如:家庭經濟相對優越,孩子享有父母充分的關愛,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比較重視,等等。但同樣也存在著相當多的問題,如:父母錯誤的教養態度;錯誤的教育思想;不良的家庭環境對獨生子女的性格、行為、交往、心理等方面帶來了許多不利的影響。

因此,對這一代獨生子女的成長研究和教育研究便成了十分重要的課題。我們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在《對不同類型的家庭分別實施規模化家庭教育個案跟蹤指導的實踐研究》總課題組的指導下,申報了該課題的子課題——《獨生子女家庭中的問題學生家庭家庭教育指導的實踐與研究》,並結合《培養現代城市人——開放教育實踐與研究》校本課題進行研究,為實現我校「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現代城市人」教育目標發揮積極作用。

(一)文獻綜述

據有關研究者統計,從1980年到1989年,國內一些有影響的學術刊物上共發表有關獨生子女的論文和研究報告70餘篇。九十年代後,獨生子女問題的研究更加廣泛和深入,出版了不少專著,如上海市教委和市婦聯聯合組織的《中國城市獨生子女人格發展現狀與教育研究》、穆光宗著的《中國的未來交給誰——獨生子女問題的緊急報告》、萬雲英編著的《獨生子女的教育》、馬哲編著的《獨生子女錯誤行為矯正》、趙執平編著的《怎樣教育獨生子女》、風笑天著的《獨生子女研究》、林崇德主編的160萬字的《獨生子女教育網路》等等。

以上研究雖然並沒有見到大規模的個案研究資料與範例,但他們的研究涉及到家庭結構、家庭關系、家庭生活方式、父母生育意願、家庭對獨生子女教育或社會化的影響等方方面面,並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策略及方法。這些研究成果為我們從規模化分類指導的視角對問題獨生子女家庭的個案跟蹤指導研究提供了邏輯起點,積累了寶貴而豐富的研究資料,為我們的研究創新准備了條件。

(二)課題界定

我校承擔的子課題《獨生子女家庭中的問題學生家庭家庭教育指導的實踐與研究》具有特定的內涵,其內涵界定為:

1.獨生子女家庭。

2.存在各種教育性與發展性問題的獨生子女家庭,這些問題表現在孩子身上主要為習慣、態度、能力、情感、注意力、心理健康等非智力因素方面(暫不涉及智力因素),表現在家長方面主要為觀念、方法、態度、策略等。

3.課題教師的重點指導對象是家長,即通過家長的改變與親子關系的改善,促進孩子的改變,教給家長科學合理的教育態度、策略、方法等,而非把學生直接作為主要指導對象。

4.課題研究以改變家庭教育現狀為基礎,其直接效果是家長的改變和家教水平的提升以及問題的解決或改善,以此為基點進行實踐性與實證性研究,探索家庭教育指導的有效策略與模式。

(三)研究價值

獨生子女是我國特殊國情下的產物。由於獨生子女在家庭中位置特殊,家長對這種特殊性缺乏認識和心理上的准備,也缺少教育獨生子女的理論依據,因此對於獨生子女的教育存在種種誤區,造成了當代獨生子女普遍存在的一些問題:過分自我,不懂感恩;目無尊長,任性驕橫;依賴成性,缺乏獨立性;大手大腳,不愛惜財物等。這給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帶來不少難題,不利於社會的和諧發展。因而中華精神科學會副主任委員、世界精神病學會分類與診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衛生部發言人之一陳彥方教授說,當前社會心理問題比較集中的三類人群中,獨生子女就是其中之一。由此可見,獨生子女的心理問題及其家庭教育方法策略是值得我們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

(四)研究基礎

我校自2003年9月開始,進行了《學習困難學生家庭教育指導模式研究與實踐》這一課題的研究,該課題已於2006年6月結題。在該課題的實踐與研究過程中,我們通過收集、學習大量的有關家庭教育方面研究材料,經常深入學生家庭進行跟蹤調查,在「獨生子女心理問題研究」、「獨生子女教育的對策」等方面積累一定的經驗,培養了一批家庭教育的科研骨幹教師,為我們開展《獨生子女家庭中的問題學生家庭家庭教育指導的實踐與研究》打下了較好的基礎。

二、課題假設

我們認為,在家庭教育層面,獨生子女的問題主要是由家庭教育觀念、教育態度、教育方法、教育環境與氛圍、教育結構、教育程序等方面的失當或誤區而導致的,通過家長學校和家訪等方式,有計劃、有步驟、成系列、講策略的對獨生子女家庭教育個案跟蹤指導,存在於家庭中的大多數教育失當或誤區是可以得到改善甚至糾正的,家長家庭教育的水平會因此得到提高,獨生子女的問題也會因此得到改善或解決,從而提高此類學生的學習能力、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創造能力,促進他們全面健康發展。

三、課題研究目標

我們希望通過對這一課題的研究,對獨生子女家庭中的問題學生家庭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尋找此類家庭教育中的缺失和誤區,剖析其產生的多種因素及各種影響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探索有效的指導策略,進行有效的實踐指導,改善或解決此類家庭家庭教育中的問題,改變家庭教育現狀,提升家長家庭教育水平,促進問題學生的轉變,並通過「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不斷螺旋上升和科學提煉,形成此類家庭家庭教育指導的有效模式。同時,課題研究的整個過程就是一個動態的教師培訓過程,提高教師的家庭教育指導水平也是本課題的重要目標之一。

四、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本課題研究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1.對獨生子女家庭中問題學生家庭導致問題出現的主要影響因素和問題形成的機制進行調查、研究。

2.對獨生子女家庭教育中問題學生家庭家庭教育的種種誤區進行剖析,探索獨生子女家庭中問題學生家庭家庭教育指導的類型化指導策略。諸如家教觀念、家教方法、學習管理、親子溝通等類型化指導策略。

3.對獨生子女家庭中問題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探索有效的心理輔導策略,並進行介入性的干預和實踐性指導,使其心理問題逐步得到矯正。

4.探索獨生子女家庭家庭教育指導與「培養現代城市人」教育實驗相結合的校本課題實踐與研究模式。

五、課題研究思路與方法

(一)研究思路

1.本課題在一至五年級共選擇了14個個案家庭。每個研究對象由兩名教師(所在班班主任及科任教師)共同開展研究工作。

2.本課題採用個案組與對照組對比研究設計,確定14個具有同質性的學生家庭組成本課題的對照組,並對對照組家庭進行前測與後測,以便對個案跟蹤研究成效的對比研究。

3.本課題研究的第一步是對個案家庭與對比家庭進行深入的調查了解,認真填寫《個案家庭調查表》與《對照家庭調查表》,並運用總課題組制訂的相關問卷對兩類家庭進行前測(課題結題前進行後測)。

4.每學期開學初,課題組教師根據子課題組的安排與個案跟蹤指導的總任務及實際情況,制訂課題研究計劃,並交子課題組審核備案。子課題組據此檢查督促個案跟蹤指導情況。

5.子課題組每兩個月督查一次課題組成員的個案跟蹤指導情況,並召開會議,通報情況,交流經驗,總結成績。

6.課題組成員每月進入個案家庭一次,開展家訪指導,做到訪前目標明確,訪後記錄詳實。

7.課題研究全程中每個個案至少要有十二次家訪實錄,兩篇家庭教育指導典型案例,每個個案要有中期小結,子課題要有中期總結報告。

(二)研究方法

1.個案跟蹤指導法。老師以朋友的身份與家庭成員形成親和、密切的關系,以商量、討論、合作的態度開展指導工作,調動家長和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力爭使家長成為共同參與研究、既獲得指導又產生自我指導能力的一員。指導教師平時以電話、捎字條、手機簡訊、網路溝通等方式與個案家庭保持經常性的密切聯系。

2.行動研究法。在實施過程中採用行動研究法,即在研究和指導中不斷反思和檢驗指導效果,發現問題,及時調整、補充或改變指導內容、方式、策略,最終達到預期的效果。

3.案例研究法。對優秀的個案跟蹤記錄加以定向的要求和指導,形成一篇篇教育案例。要求每位個案指導教師至少提交一、二篇符合教育案例要求的完整而有意義的案例,進行相互交流,深入研究,發揮典型案例的啟示和導向作用。

六、課題研究原則

(一)三個結合

1.把學校、家庭、社區教育相結合。

2.課題研究與教師家訪相結合。

3.個案跟蹤與全員指導相結合。

(二)三項訓練

1.統一對照訓練。用獨生子女問題轉化情況檢驗個案跟蹤方法是否正確,在「實驗——檢驗」中不斷提升。

2.教師、家長接對訓練。確定個案跟蹤對象,安排專門的指導教師,形成家、校接對,對學生進行指導。

3.教師專業訓練。請專家對參加實驗的教師進行指導,提高教師的課題研究能力。

七、課題研究的保障措施

1.學校給予人力、物力、財力支持和科研指導。

2.確立研究的家庭和指導教師,建立個案跟蹤制度。

3.經常組織課題組成員外出學習交流。

4.定期開展與課題有關的研討活動。

5.建立網上專題論壇。

八、課題研究的預期成果

1.通過課題研究和長期實踐,獨生子女個案家庭中的問題學生有較明顯進步,個案家長基本合格率達80%以上,問題學生轉化率達90%以上。

2.探索總結出獨生子女家庭家庭教育方法、策略和指導模式。

3.打造一支家庭教育指導教師隊伍。

4.撰寫結題報告;選送優秀個案跟蹤指導報告、論文、訪談實錄、心得體會、家教故事等。

九、課題研究步驟

本課題的時間全程為一年零八個月,即開題之日2007年4月至2008年12月。課題研究分為四個階段,即准備階段、實施階段、總結階段。

(一)准備階段(2007年4月—5月)

1.確定研究選題,形成研究假設。

2.成立課題研究組織。

3.撰寫課題實施方案。

4.組織課題論證申報。

5.完成《獨生子女家庭教育情況》調查。

6.選定個案跟蹤指導教師,確定個案跟蹤指導家庭。

7.舉行課題開題會,布置研究任務。

(二)實施階段(2007年5月—2008年10月)

1.對課題組成員進行教育科研專題培訓。

2.邀請專家來校指導。

3.開展「西海講堂——家庭教育」活動。

4.階段性研究成果總結、交流。

5.進行階段性效果檢驗。

6.組織優秀個案家庭的孩子、家長、指導教師經驗交流會。

7.結題培訓工作。

(三)總結階段(2008年10月—2008年12月)

1.整理課題研究資料。

2.總結研究成果,撰寫研究報告,推薦優秀論文參評和發表。

3.召開課題鑒定和評審會,匯報研究結果。

4.召開課題成果發布會,全面展示研究成果。

㈡ 關於中國獨生子女的利與弊的資料

(1)獨生子女成長的有利因素

第一,營養多。獨生子女的家庭,孩子可以享受優厚的經濟待遇。

第二,愛多。獨生子女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和父母的愛的焦點,成為家庭中的中心人物,家長有時間也有精力傾注他們的愛撫、關懷和教育,他們大都能得到真正的母愛,這能促進他們心理正常的發展。一般來說,獨生子女活潑、開朗,對成人充滿信任。

第三,知識多。獨生子女在生活中接觸到的多是成年人,在享受愛撫的同時,也能獲得大量知識,家長們肯下功夫,研究獨苗苗的教育,方法主動、自覺,有意識讓孩子多看多聽,促進了他們智力的發展。

第四,期望多。獨生子女從家庭的所有長輩那裡得到多種期望,不僅多而且高,他們從小就生活在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各種期待中,有的用言教明確灌輸,有的用感情暗示。這些大人的憧憬,逐漸內化為孩子自己的思想。他們大都自信,好學上進,有榮譽感,自我感覺也「良好」。

獨生子女生活在「四多」的環境里,從總體上看,比非獨生子女具有更好的德、智、體發展條件和可能。

(2)獨生子女容易形成的弱點。

第一,嬌。獨生子女家長心裡總有個隱蔽的唯恐有虞的緊張感,生怕孩子磕破碰壞,所以,愛採取重營養滋補,輕體育鍛煉的做法,於是,胖墩型、豆芽菜型孩子增多,他們常常依賴成性,缺乏獨立能力和堅強的意志。在成年之後,他們經過坎坷,碰壁的摔打,才會對童年的嬌慣有了清醒的認識。

第二,任性。獨生子女父母由於處處順從孩子、滿足孩子,形成了獨生子女說一不二的任性性格。他們到學校,也想讓同學和老師服從自己的意志,因此,群眾關系很不好。

第三,獨。獨生子女在沒有兄弟姐妹缺少同齡夥伴的生活環境,容易形成「獨」的特點。性格上孤僻,感情上自私,不關心他人,卻把別人關心自己視為當然,沒有「手足情」的體會,在集體中不合群,總想「拔尖」,叫別人都讓著他,我行我素,不聽勸告,對家長和其他成人,一副旁若無人的樣子,不屑禮貌。補上這類孩子社會化的一課,是相當困難的。

第四,懶。由於家長過於「勤快」,獨生子女缺乏家務勞動機會。家長事事阻攔,獨生子女只得游手好閑,越懶越笨,越笨越懶。他們體會不到創造的樂趣、勞動的辛苦,因而也缺乏同情心,缺乏勞動協作的精神,對勞動的成果也不懂得愛惜。這勞動的一課,到孩子組建家庭時,還得有一番痛苦的磨練。

以上四點,是說獨生子女容易形成的弱點,卻不是必然形成的弱點。只要教育得法,獨生子女的有利因素就會充分發揮,這些弱點也完全可以避免。非獨生子女家庭,如果不注意教育方法,同樣會出現這些弱點。所以,關鍵在於父母的教育

㈢ 獨生子女政策的利弊

論獨生子女政策的弊端

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據相關統計資料顯示,按照目前總和生於率預測,中國人口仍將以年均800 萬- 1000 萬的速度增長。那麼,按照這個速度,到2020 年,中國人口總量將達到14. 6 億,人口總量高峰將出現再2033 年前後,大約15 億左右。為有效控制我國人口過度增長的勢頭,20 世紀70 年代末開始,中國採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開展了一場全方位,持續性的人口與計劃生育國策,鼓勵晚婚晚育,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依照法律法規合理安排生育第二個子女。
1982 年9 月中共十二大報告將實施計劃生育定為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2002 年9 月1 日,國家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總結20 多年的工作經驗與成果,正式為人口與計劃生育立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等法律、法規,自願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或者只收養一個子女後不再生育的夫妻,可以提出申請,經所在單位或者鄉( 鎮) 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核實,報縣(區)級人民政府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批准,發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獨生子女家庭享受國家和各級政府制定的待遇。我國各省市地區根據國家的計生條例規定,制定適合當地的獨生子女優惠政策。 今年恰好是計劃生育政策執行30年後的第一年,中國的計劃生育人口政策目前似乎已經到了一個新的十字路口。有數據顯示,目前全國人口的自然增長率由2005年的5.89‰降至2009年的5.05‰,且人口低增長的狀況已經維持了20年。一對夫妻平均只有1.7個孩子,與西方發達國家相同,遠低於全球2.6的均值。因此,在某種程度上說,中國的人口政策,獨生子女政策,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偏重人口數量的控制是無可非議的。然而,正當人們討論如何控制中國的人口數量,為每年新增加的1000多萬人口對中國社會經濟的影響而擔憂時,中國的人口年齡結構也正在悄然地老化。此外,獨生子女政策也對中國的經濟發展、人口質量等方面產生了一系列不利影響。
人口要可持續發展,其生育率必須維持在更替水平附近。由於總會有人生育兩個或者更多的孩子,為了使生育率維持在更替水平附近,在目前死亡率水平下,就必然需要有人只能生育一個孩子。這樣,多生與少育相勻抵消,生育率才有可能維持在更替水平附近,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便因此而誕生了。但如果仔細推敲,自然會發現,因為有人想生育多個孩子,事實上也生育了多個孩子,因而就要剝奪人們生育兩個孩子的權利,僅允許他們生育一個孩子,這樣的政策某種意義上是以一部分人作為多育夫婦的殉葬品而出現的。經過數十年的廣泛宣傳,已絕少有公民不知道「超生」的後果。然而,時至今日,仍有不少人無視超生後果與眾多超生者的前車之鑒。這恰恰說明民眾己經意識到獨生子女家庭面臨的風險與弊端要遠遠大於超生處罰的利益損失,因而眾多民眾經過繽密考量、精心算計、反復權衡利弊得失後最終還是作出了超生的決定。如此看來,超生者比按政策生育者更理性。而獨生子女父母們未必對獨生子女家庭風險全然不知,也未必認同獨生子女政策,他們只生一個,更可能是屈從於外界壓力下的被逼無奈或自我犧牲。 我們不能否認獨生子女政策為我國的人口控制有著關鍵性的作用,但是隨著社會的進步,獨生子女政策逐漸涌現出弊端。
第一,性別比持續偏高。20 世紀80 年代以前,我國出生性別比基本上屬於正常范圍,其出生性別比通常波動在102 -107 之間。但自80 年代以來,出生性別比明顯升高,1982 年第三次人口普查的出生嬰兒性別比為108. 5 ,比例偏高現象初顯端倪,199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時上升到111. 3 ,而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則已達到116. 9 ,個別地方甚至達到135. 6 ,遠遠高於國際社會可以容忍的107 的最高警戒線。當歷年出生的男女人口數在較長一段時期內差異不大的條件下,若出生性別比失調,則其相應的未來婚配比就將失衡。短期內通過婚齡差的調節,問題尚且不大,但若時間持續長,就會造成一種婚配年齡失衡的問題。
第二,獨生子女自身素質偏低。由於現在家庭多數為獨生子女,普遍存在家長對子女教育往往是以子女為中心,萬事都為其做好而忽略對其發現及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部分獨生子女的體格、性格和人格都不同程度地出現了不足和扭曲,例如體格上的嬌弱懶惰,性格上的自私冷漠,人格上的虛榮殘缺。此外,還有自我中心意識強,性格獨立;獨立生活能力差,經不起生活的磨練;感情脆弱,承受挫折能力差;價值趨向模糊等。
第三,獨生子女的家庭問題。
首先,對於農村獨生子女家庭,勞動力資源短缺。調查表明,由於勞動力缺乏,獨生子女家庭不僅難以致富,而且還成為貧困家庭主體。例如,「2008年,安徽省銅陵縣2945戶低保家庭中,計劃生育家庭達2503戶。低保戶中計劃生育家庭高達85%」 ,「獨生子女家庭特困戶873戶,占特困家庭總數的88·09%」 。
其次,對於獨生子女家庭,一旦發生子女意外傷殘、重病、死亡,特別是成年開始掙錢養家的獨生子女意外傷殘、重病、死亡,不僅給家庭造成重大經濟損失,而且給父母精神以致命打擊,並因此而陷入絕境。
如果說在父母生命周期早期出現的生存風險可以通過補償性生育得以消解,在生命周期晚期出現的生存風險則因為父母年齡已大而喪失了補償性生育的可能。獨生子女政策把所有的希望與責任都壓在了一個孩子身上,因而獨生子女家庭結構異常脆弱。獨生子女本身使得家庭的親屬關系網路縮小到極致。一旦獨生子女家庭遭遇困難或不測時,來自於親屬關系網路的支持就大為減少,家庭依靠傳統親屬關系網路的抗風險能力會降低至極致。此時,如果社會支持不能及時跟上,極易使獨生子女家庭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還有,老年人養老主要依靠子女。子女越多,老年父母得到各方面贍養的機會及數量也就越多。獨生子女父母因子女數過少,來自於子女的非正式支持普遍不足,子女的供養壓力增大,而老人陷入老年貧困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

㈣ 作為獨生子女,如何兼顧事業和家庭

最好的辦法真的就是結婚,把一個人該承擔的責任讓另外一個人陪你一起分擔一些,雖說這個時候會形成兩個年輕人照顧4個老人的局面,但是最少有什麼事情你可以找一個人去商量,不至於自己去面對所有的困難以及生活的瑣事,作為一個80後,我說出的這番話真的是深有所感,在我沒結婚之前,我的父母身體就不好,我真的照顧事業和家庭方面忙得不可開交,但是當我結了婚之後,我的妻子真的能夠幫助我分擔一些。

獨生子女是80後一種特有的生存狀態,我們面對生活的壓力,面對事業的困境,面對各種各樣的打擊,我們只能夠挺起胸膛昂起頭去接受這一切,因為我們沒有辦法去改變,那就只能夠默默的忍受,說句實話,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夠真正的做到,既兼顧事業和家庭,那麼我們這個時候要找到一個平衡,你是最在乎你的事業,還是最在乎你的家庭,選擇一樣用心經營,剩下的一樣盡力去做好補償,這也是一種兼顧的方式。

㈤ 退休人員獨生子女費發放標准

規定如下:夫妻雙方均為城鎮居民的獨生子女家庭,在退休時可享受到每人5000元,合計1萬元的補助,雙方均為農村戶口的獨生子女家庭在年滿60歲後,雙方均可領到每年720元的補助,但是一方為農村戶口一方為城鎮戶口的家庭,則只能領到5000元補助。以上條件必須為父母雙方年滿60歲,不過各地的標准不一樣。

㈥ 獨生子女證怎麼辦理

獨生子女證怎麼辦理?補貼有哪些?現在已不能辦理獨生子女證了,但是原辦理的可以繼續使用,同時享受到獨生子女的相關政策補貼;對於符合條件但未辦理的同樣不能辦理,希望大家要弄清楚這些規定。

獨生子女證怎麼辦理

獨生子女證辦理的流程分為三大類,不同類型戶口的人的辦理流程有差異。

一、夫妻雙方及其子女都為本市農村常住戶口或者城鎮常住戶口的領證程序

1、由女方到所在單位(無單位的到村民委員會或居民委員會)領取《獨生子女證申請審批表》。
2、經雙方單位(無單位的由村民委員會或居民委員會)初審同意後,送女方常住戶口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審核(需攜帶戶口簿、結婚證原件)。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應在十五天內審核完畢,報所在地的區、縣計劃生育委員會審批(附戶口簿復印件)。
3、區、縣計劃生育委員會應在接到《獨生子女證申請審批表》次日起三十天內審批完畢。對符合條件的,發《獨生子女證》。

二、喪偶或離婚對象的領證程序

1、由符合條件的一方到所在單位(無單位的到村民委員會或居民委員會)領取《獨生子女證申請審批表》。
2、經所在單位(無單位的由村民委員會或居民委員會)初審同意後,送符合條件一方常住戶口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審核(需攜帶戶口簿、結婚證、離婚證明原件)。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應在十五天內審核完畢,報所在地的區、縣計劃生育委員會審批(附戶口簿、離婚證明復印件)。
3、區、縣計劃生育委員會在接到《獨生子女證申請審批表》次日起三十天內審批完畢。對符合條件的,發給《獨生子女證》。

三、其他情況的領證程序

1、夫妻雙方的常住戶口在本市,而子女常住戶口在外地的,經子女常住戶口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者街道辦事處出具證明後,按照「夫妻雙方及其子女都為本市農村常住戶口或者城鎮常住戶口的領證程序」辦理。
2、夫妻一方為本市農村常住戶口,另一方為本市城鎮常住戶口。

獨生子女證補貼有哪些

第一,只要是辦理了獨生子女光榮證的父母每年都可以領到至少60元以上的補助,一直到孩子長到18周歲位置。錢雖然不多,但蚊子腿也是肉啊。
第二,獨生子女的父母只要是年滿59歲後,國家都會給予其父母每年960元的補助,需要說明的是,想要領取這項補貼是需要經過審核批準的,具體條件請詳詢當地部門。
第三,只有獨生子女的父母可以辦理名望證,凡持有《獨生兒女父母名望證》的夫妻,自領證到兒女滿足18周歲前,每個月可付出10元獨生兒女嘉獎費。
第四,國企工人們所熟知的退休補助,即獨生子女的父母按前提措置退休的職工,退休金加發百分之五。
第五,針對農村的獨生子女補貼政策,即村落獨生兒女戶的養老保險補助。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在購買新農保時,給予必定補助,有的處所還是全免的。
第六,獨生子女的父母,在女方年滿五十五周歲,男方年滿六十周歲時,每人享有至少1000元的一次性嘉獎。

獨生子女證申請條件

一、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申請領取《獨生子女證》:
1、夫妻生育一個孩子後不再生育,並且其子女在十六周歲以內的;
2、夫妻按有關規定收養一個孩子後不再生育,並且其子女在十六周歲以內的;
3、夫妻原有兩個計劃內生育的孩子,其中一個意外死亡,另一個不滿十六周歲的;
4、夫妻喪偶後只有一個不滿十六周歲孩子的;
5、夫妻離婚前生育過一個孩子,離婚時孩子判由本人撫養,並且該孩子不滿十六周歲的;
6、再婚夫妻一方生育過一個孩子,另一方未生育過孩子,現家庭只有這一個不滿十六周歲孩子的;
7、再婚夫妻再婚前雙方各生育過一個孩子,其中一個由對方撫養,現家庭只有一個不滿十六周歲孩子的;
8、經過批准可以生育第二個孩子的夫妻放棄生育,且現家庭孩子年齡在十六周歲以內的。

二、不可以領證的情況:

1、照顧生育第二個孩子的;
2、子女留在本市,父母雙方在國外期間的;
3、未婚生育後不再結婚的;
4、單身(包括離婚者)收養孩子的;
5、孩子均已死亡的;
6、再婚夫妻一方原已生育過兩個孩子,離婚時各撫養一個,又與初婚或從未生育過孩子的一方結婚,現家庭只有一個孩子的(〈細則〉施行前[1990年10月11日]已經領證的,可換證並繼續享受)。

辦理獨生子女證所需材料

辦理獨生子女證需要的材料:
1、原配夫妻:夫妻雙方和子女的戶籍證明、結婚證明;孩子准生證、出生證、放環證(附帶透環B超結果證明書)證件及復印件、親子合照(一家三口)二寸。
2、離婚對象:符合條件一方和子女的戶籍證明、離婚證明。
3、喪偶對象:符合條件一方和子女的戶籍證明、喪偶的證明。
4、再婚對象:夫妻雙方和子女的戶籍證明,離婚證明,結婚證明。

獨生子女證停辦日期

獨生子女證停辦日期是2016年7月1日。《獨生子女證》在2002年9月1日後稱《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是自願終身只生育一個子女的夫妻,國家發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作為一種榮譽。獲得《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夫妻,按照國家和省、自治區、直轄市有關規定享受獨生子女父母獎勵。2015年12月31日是辦理《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的最後一天。

相關問答

【問】獨生子女證丟失能補辦嗎?
【答】《獨生子女證》丟失後需要到原發證機關補辦。具體程序如下:先到單位或居委會開證明信,再攜帶戶口本、身份證、結婚證、准生證、夫妻2寸合影4張到街道辦事處填表,最後到女方戶籍所在地的街道辦事處補辦。

【問】獨生子女證從哪個部門辦理?
【答】在常住戶口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申請,後報區、縣計劃生育委員會審批,對符合條件的,發《獨生子女證》。

【問】離婚後獨生子女費怎麼發放?
【答】離婚後獨生子女費發放方式:獨生子女費是國家對響應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人給予的生活上的補貼,孩子歸誰應該就由誰去領取。

㈦ 我國的各年齡的獨生子女有多少人

由中國人口學會、省人口學會、南大、河海大學等單位共同舉辦的「中國人口與發展學術研討會」在南京舉行。記者從會議上獲悉,目前江蘇省獨生子女總人數達1200餘萬,進入人口低生育率階段。江蘇省現有1200多萬獨生子女

省計生委有關人士說,如今江蘇省人口態勢發生巨大變化,已進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長率的階段。全省7400餘萬人口中,各年齡段(從嬰兒到老人)的獨生子女有1200多萬,所佔比重居全國第一。

「相對於生於60年代和70年的婦女,生於80年代的江蘇新一代婦女生育觀念呈現『孩子質量替代數量、性別偏好弱化、婚育年齡推遲』的新趨勢。」省計生委和中國社科院人口研究所組成課題組去年啟動為期5年的「江蘇省群眾生育意願和生育行為研究」,全省18600餘名城鄉育齡婦女接受調查,包括15000多名已婚婦女,總平均年齡30.7歲。昨日,中國社科院人口研究所鄭真真教授在研討會上介紹了第一階段的部分成果。

家庭理想子女數是1.45個

「江蘇是一個低生育率省份,部分地方獨生子女生育率達90%,有的地方人口甚至出現負增長,城鄉家庭的生育意願均在降低。調查發現,江蘇一個家庭理想子女數平均是1.45個,且城鄉差別很小。」鄭真真教授表示,根據國家有關部門此前發布的數據,全國一個家庭理想子女數平均是1.7個,江蘇明顯低於這一水平。

七成可生二胎夫婦選擇不再生

近年來,盡管社會上不時有人呼籲放開「生二胎」的限制,可作為當事人的育齡婦女卻有不同想法。據鄭真真介紹,15000多名已婚育齡婦女中,有4200多名符合我省有關生育政策,可以生兩個孩子,約占已婚婦女的28%,而且她們絕大多數也了解自己可以生兩個孩子,但結果她們大部分實際只生了一個,即使在35-39歲年齡組中,生兩個的比例也不到30%;已經生了一個孩子、且符合條件生二孩的婦女中,69%表示不會再要孩子,而明確表示要生的只有4%左右。

㈧ 獨生女為什麼繼承不了房產

一、全部的房產都可以繼承么?

很多父母會將自己的房子留給子女,但需要注意的是,繼承發生在被繼承人死亡後。如父母健在將房產贈與子女叫做生前贈與,不能叫繼承。

另外,繼承人繼承的遺產必須是被繼承人的合法財產,家庭共有財產、夫妻共有財產以及合夥財產是需要分割之後才能進行遺產繼承。而一切非法的財產都不屬於遺產,不能繼承。

二、如何判斷第幾繼承人?

根據《繼承法》第十條的規定,遺產按照下列的順序繼承:

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首先由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2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2順序繼承人繼承。

三、房屋繼承需要的步驟

首先:評估。通過評估公司對房屋進行市值評估。評估公司會根據房屋所處的路段、坐向、樓層、樓齡等重要因素,作出專業的價格分析和樓價評估,定出准確的物業市值價格。

第2步:公證。申請人應當到房屋所在地的公證處辦理繼承公證,領取繼承公證書

一般申請人需要提交的資料包括:

(1)被繼承人死亡證明(外銷房需公證);

(2)該套房屋的產權證明或其他憑證(外銷房需公證);

(3)戶 口簿或其他可以證明被繼承人與法定繼承人的親屬關系的證明文件(原外銷房需公證);

(4)被繼承人所立遺囑(該遺囑必須是已公證過的遺囑,其他形式的遺囑由於無法認定其真實性,因此暫不予採納);若部分合法繼承人自願放棄繼承權,必須出具放棄財產承諾證明。

(5)繼承人的身份證件(原外銷房需公證);

(6)其他公證處要求提供的文件。

第三步、測繪。申請人須到房地產測繪部門申請辦理房屋面積測繪或轉繪手續,領取測繪成果或者附圖,以便辦理產權登記手續。

第四步、繼承登記。申請人持房地產權證、繼承公證書、房屋測繪等證明到房地產交易中心申請繼承登記手續。

來源找法網:網頁鏈接

說明:如涉及該房屋權屬等事項是法院判決、裁定或調解的,必須繳交法院判決書、裁定書或調解書等。如該房屋經實地測繪,發現已經改建或存在違法建設的,必須提交規劃部門的報建審核書或處理決定書。

㈨ 鄭州獨生子女父母退休後有補貼政策

鄭州獨生子女父母退休後住院的,子女每年享有不超過20日護理假,假期視作出勤;年滿60歲的,由財政部門支付每人每月不低於80元獎勵扶助金。

《河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
第三十一條 凡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的,憑證享受下列待遇:
(一)從發證之月起至子女滿十八周歲止,獎給獨生子女父母每人每月獎勵費二十元以上。
(二)年滿六十周歲後,住院治療期間,給予其子女每年累計不超過二十日的護理假,護理假期間視為出勤。
(三)農村在調整責任田時,對獨生子女父母每人按二人(份)分給;按人分配城鎮拆遷安置、移民搬遷安置、新農村建設安置、集體經濟收入、集體福利、征地補償等經濟利益時,獨生子女家庭多分一人份;在招收鄉(鎮)、村集體企業事業職工及農業經濟發展、貸款、扶貧、救災等方面給予優先照顧。
(四)城鎮無業人員、個體經營者和農村居民申請最低生活保障、保障性住房和其他社會保障時,應當優先保障,並給予優惠。其享受的各種計劃生育獎勵、扶助資金和其他優惠資金不計入家庭收入。
第三十二條 對年滿六十周歲,符合國家有關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條件的夫妻,按照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給予獎勵扶助。
獎勵扶助標准應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逐步提高,並建立利益增長機制,具體辦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河南省衛生計生委 河南省財政廳
《關於實施城鎮獨生子女父母獎勵扶助制度的通知 》
豫衛家庭〔2015〕2號
各省轄市和省直管縣衛生計生委(人口計生委)、財政局: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促進我省城鄉人口和社會經濟協調發展,根據《河南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和《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豫政﹝2014﹞83號)有關規定,經研究,決定從2015年開始,在全省實施城鎮獨生子女父母獎勵扶助制度。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獎勵扶助對象
城鎮獨生子女父母獎勵扶助對象以個人為單位,必須同時符合以下四個條件:
(一)具有本省戶籍的城鎮居民或戶口遷出本省但仍在本省領取退休金(養老金)的原本省城鎮居民;
(二)沒有違反計劃生育號召和政策法規生育且目前現存一個子女或子女死亡現無子女;
(三)年滿60周歲;
(四)未享受外省(區、市)同類獎勵與扶助、國家計劃生育特別扶助以及農村計劃生育獎勵扶助。
獎勵扶助對象的確認程序和具體政策解釋由省衛生計生委制定。
二、獎勵扶助標准
(一)城鎮獨生子女父母獎勵扶助標准參照農村計劃生育獎勵扶助標准執行。從2015年1月1日起,對年滿60周歲的城鎮獨生子女父母,按照每人每月不低於80元的標准發給獎勵扶助金,直到亡故為止。
(二)在實施最低生活保障、城鎮三無老人供養等惠民政策時,獎勵扶助金不計入個人和家庭收入。
三、獎勵扶助資金來源
獎勵扶助資金由省、市、縣財政納入年度預算,按基本標準的60%、20%、20%的比例分級負擔;財政直管縣按照省、縣財政80%、20%的比例分級負擔。
四、獎勵扶助金發放每人每月不低於80元
獎勵扶助金由省財政廳和省衛生計生委確定的金融機構統一代理發放,以個人為單位,每年發放一次。資金管理辦法另行制定。
五、工作要求
實行城鄉統一的獨生子女父母獎勵扶助制度,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項重大決策,各地衛生計生、財政等相關部門要在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各司其職,密切配合,落實責任,讓廣大群眾及時、全面、准確地了解政策內容,分享改革發展成果。

2015年3月30日

閱讀全文

與成果獨生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