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證書轉讓 > 金融成果有

金融成果有

發布時間:2021-09-25 18:07:07

A. 2019國家十佳金融創新成果獎有瑞爾基金嗎

國家金融創新成果獎,是有這種獎金基金設立的。

B. 金融機構的經營成果概念

金融企業的經營成果概念主要包括收入、費用和利潤,通過利潤表及其附表集中反映金融企業在某一特定時期的經營成果。
收入: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新制度第八十三條規定,「金融企業提供金融商品服務所取得的收入,主要包括利息收入、金融企業往來收入、手續費收入、貼現利息收入、保費收入、證券發行差價收入、證券自營差價收入、買入返售證券收入、匯兌收益和其他業務收入。收入不包括為第三方或者客戶代收的款項,如企業代墊的工本費、代郵電部門收取的郵電費。金融企業應當根據收入的性質,按照收入確認的條件,合理地確認和計量各項收入。」
費用和成本:費用是指金融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業為提供勞務和產品而發生的各種耗費。不包括為第三方或客戶墊付的款項。新制度第九十二條、第九十三條分別對金融企業的營業成本和營業費用作了具體的規定。
利潤:指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包括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根據新制度第九十七條的規定,金融企業成本、費用與利潤的關系式可以表述為:
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費用)+投資凈收益
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稅金及附加+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
扣除資產損失後的利潤總額=利潤總額-提取的貸款損失准備和其他各項資產損失准備+轉回的資產損失 凈利潤=扣除資產損失後的利潤總額-所得稅

C. 隨行付近些年來,在金融科技發面取得了哪些成果

隨行付依託其在金融支付領域的經驗積累與自身精益求精的技術創新能力

D. 小米金融在金融領域有哪些成就嗎

小米金融還是很不錯的,小米金融科技專注於科技與金融的結合,先後將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等創新技術運用到了金融領域。

E. 隨行付在金融科技領域領域取得了哪些成果

隨行付依託其在金融支付領域的經驗積累與自身精益求精的技術創新能力,在金融科技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比如在大數據、雲計算等高新科技領域實現了創新突破,帶來企業管理與服務能力的整體提升。

F. 前海在金融領域都取得了哪些創新性成果

前海的金融創新成果主要包括三大方面。
一是「金融機制創新區」建設初見成效。以互聯網金融為特色,前海創新型金融業態加速聚集。其中最受關注的當屬去年年底,全國第一家民營銀行前海微眾銀行的開業。此外,深圳銀監局還積極推動具備資格的銀行在前海開辦離岸業務,並鼓勵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探索跨境人民幣貸款、跨境結算等業務新模式。
截至2015年3月末,前海跨境貸備案金額達到911億元,提款228億元。工、農、中、建等多家銀行都深度參與了前海8家要素交易平台的搭建工作。深圳銀監局「前海創新型銀行業金融機構建設工程」還獲得2014年度深圳市金融創新特別獎。
第二,前海「金融發展集聚區」局面初步形成。截至目前,前海已有31家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開業,其中總行1家,分行10家,支行16家,信用卡中心1家,財務公司2家,消費金融公司1家。前海銀行業金融機構集聚效應初步顯現,輻射作用日益增強。
第三,前海「金融合作先導區」試點探索取得突破。2015年3月3日,香港永隆銀行和中國聯通在前海聯合設立的招聯消費金融公司獲批開業,成為CEPA框架下落戶內地的第一家消費金融公司。此外,玉山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也已獲批在前海籌建,這將是華南地區的第一家台資銀行子行。目前,前海入駐的外資銀行機構已達到10家。

G. 中國金融業在近年來取得了哪些主要的創新成果

檸檬給你問題解決的暢快感覺!

利率市場化、股指期貨、創業板……

感覺暢快?別忘了點擊採納哦!

H. 小米金融取得的成就有哪些呢

小米金融科技是小米金融戰略創新板塊,通過科技賦能金融,完美實現資金端與資產端的有效聯姻,小米金融科技以技術輸出的方式參與到政府、企業、銀行、券商、保理的經濟活動中,助力金融場景改革。

I. 中小企業融資取得了哪些成果

當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的渠道
(一)內部融資渠道
內部融資是指企業通過一定的方式在資金內部進行資金的融通,是企業長期融資的一個重要來源,一般來說,主要是由流動資金和沉澱資金構成。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內部融資主要有合夥入股、直接投資等形式。由於我國中小企業大多是私營企業或民營企業,私營企業在創業階段幾乎完全依靠自籌資金,初始資金都來源於主要的業主。民營企業無論是在初創時期還是在發展時期,都高度依賴自由資金融資。
(二)外部融資渠道
外部融資是指不同資金持有者之間的資金流通,其范圍既可以限於國內,又可以擴展到國外。主要有借款、企業之間擔保融資等,從企業競爭和發展來看,在國際資本市場全面開展外部融資將是中小企業融資的一種趨勢。外部融資對企業的資本形成具有高效性、靈活性、大量性和集中性的特點。隨著企業生產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內源融資無法滿足企業的需要時,外源融資將成為企業擴大的主要融資手段。從實際情況來看,外源融資也是我國中小企業的主要融資渠道,尤其是以加工業務為主的企業。

二、我國中小企業目前融資渠道存在的問題
(一)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狹窄
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狹窄、單一,直接融資比例比較低。一般的中小企業的融資比例較多地集中於來自銀行的間接融資,只有少數的融資來源於直接融資,而且我國對中小企業上市融資的條件很高,一般的中小企業很難達到上市的標准,而中小企業自有資金的缺乏,也制約了中小企業的發展。
同時商業銀行出於自身的考慮,很少向中小企業提供長期性融資。企業為了滿足長期資金周轉的需要而不得不採取短期貸款多次周轉的辦法,從而增加了企業的融資成本。因此,由於中小企業的發展主要依賴內部融資和銀行貸款的方式進行融資,融資渠道的狹窄和單一極大地制約了企業的快速發展和做大做強。
(二)融資結構不合理
在中小企業主要依賴內部融資和借款融資的情況下,各種融資方式沒有達到一個科學合理的比例結構,形成了結構性失衡。在各種融資方式中資金的利用也不合理。如向銀行貸款時,由於銀行很少提供長期信貸,所以針對銀行融資應主要解決短期流動性短缺的問題,但是在現實中,中小企業最迫切需要的是用來進行中長期投資發展的中長期資金,單一的銀行貸款融資使得中小企業難以得到發展急需的中長期資金,而其他融資渠道也難以提供其發展需要的資金,所以我國的中小企業普遍缺乏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嚴重的還會使企業在經營中由於資金鏈的斷裂而破產。
(三)融資成本過高
融資成本是指企業取得和佔有資金的代價,包括籌資費用和用資費用,前者是企業在資金籌集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費用,後者是指企業因使用資金而向其提供者支付的報酬。由於中小企業融資渠道的狹窄、單一和融資結構的不合理,使得中小企業融資只能藉助於銀行和內源融資,其在融資時無法根據自己的經營特點和融資渠道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資金需求的融資方式,並且由於在借款過程中的手續問題,借款過程時間過長,而且部分企業還要面臨高額的招待費用,因此在資金供給與資金需求間的融資的結構性失衡決定了中小企業融資的復雜性大,融資成本高。

三、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存在缺陷的原因
(一)中小企業自身存在的問題
首先,中小企業規模小,技術含量低,不能形成自身的競爭優勢和持續發展的能力,抗風險能力較差,經營環境發生變化就可能對中小企業的效益造成嚴重影響。
其次,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不規范,理財薄弱也影響了其融資渠道。一方面,中小企業制度不規范,缺少精通財務管理的專業人員,有些企業出於不同目的准備了不同的財務報表,讓銀行無法弄清其真實的財務狀況,不敢發放貸款。另一方面,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往往缺乏嚴密的資金使用計劃,在投資發展方面,往往不考慮外源融資數量,而將營運資金盲目用於固定資產投資,這必然會增加企業的經營風險;在收益分配上,長遠打算不夠,積累不夠。
(二)以銀行為主的金融機構制度不完善
銀行從規避風險、提高經濟效益的角度出發,不願意給中小企業、尤其是中小民營企業發放貸款。我國銀行目前是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國有商業銀行由於規模大,機構多,審批程序固定,分攤在每一筆信貸業務的固定成本幾乎是不變的,而貸款收益卻隨金額、利率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從成本收益的情況分析,國有銀行自然傾向於大客戶、大金額的貸款業務。從業務操作流程上看,傳統的信貸體系主要是為大客戶的長期大額信貸業務而設計的,不能很好地滿足中小企業短期、小額、次數多的貸款要求。
(三)信用擔保體系不健全
擔保公司是企業和銀行之間的服務性中介機構,可以有效地分擔銀行的貸款風險。從市場經濟發達國家看,建立擔保機構是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的關鍵環節,在欠發達地區,中小企業貸款擔保機構發育緩慢。目前擔保機構在解決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方面的作用有限,並且地區之間也不平衡。
由於資金來源比較單一,大部分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公司以政府財政資金為主,只有少數地區設立民營的擔保公司。現在許多銀行不願意給中小企業提供貸款,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擔保規模較小,沒有補償機制。再者,銀行和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的權利和義務不對等。在擔保風險的分擔上,協作銀行往往只享受權利而不願承擔義務或少承擔義務,即要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承擔100%的風險;在保證方式選擇上,協作銀行則要求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承擔連帶責任保證,信用擔保機構處於被動地位。

J. 金融有哪些項目

所謂網路金融,又稱電子金融(e-finance),是指基於金融電子化建設成果在國際互聯網上實現的金融活動,包括網路金融機構、網路金融交易、網路金融市場和網路金融監管等方面。從狹義上講是指在國際互聯網(Internet)上開展的金融業務,包括網路銀行、網路證券、網路保險等金融服務及相關內容;從廣義上講,網路金融就是以網路技術為支撐,在全球范圍內的所有金融活動的總稱,它不僅包括狹義的內容,還包括網路金融安全、網路金融監管等諸多方面。它不同於傳統的以物理形態存在的金融活動,是存在於電子空間中的金融活動,其存在形態是虛擬化的、運行方式是網路化的。它是信息技術特別是互聯網技術飛速發展的產物,是適應電子商務(e-commerce)發展需要而產生的網路時代的金融運行模式。

閱讀全文

與金融成果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