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1940年美軍對新型槍彈提出了哪些要求
美國陸軍的這個要求被擱置了一段時間,1940年重新提出。美軍提出具體指標:質量小於2.5kg,能實施單發或連發發射,能取代手槍和沖鋒槍作為軍士、基層軍官或機槍手、炮手、通信兵或二線人員使用的基本武器。1940年11月,委託溫徹斯特公司研製威力介於步槍彈和手槍彈之間的新型槍彈。
在1941年5月進行的第一次對比試驗中,美國陸軍放棄了連發發射的要求。9月份第二次對比試驗前,溫徹斯特公司提交了他們的半自動輕型步槍。1941年9月30日,選型委員會的報告書認為溫徹斯特公司的樣槍證明是最佳設計,於1941年10月正式定型,並命名為「M10.30英寸(7.62mm)卡賓槍」。溫徹斯特公司設計的M1卡賓槍至定型在一年之內完成,在軍械史上的發展過程來說,是一項紀錄。
㈡ 將一顆子彈固定住,使用硬物敲擊子彈尾部,子彈會發射出去嗎
我們知道子彈之所以能夠發射出去,就是撞針撞擊了子彈尾部的底火,引爆其中的彈葯瞬間將彈頭推出去。那麼如果子彈不是在槍膛裡面,而是被固定在某一處然後用合適的工具敲擊,子彈是否也會直線發射出去呢?殺傷力又有多大呢?下面就由我 郭某人 來具體解釋下。
士兵們平時在部隊打靶練習時,使用的子彈數量都是要嚴格記錄數目的,練習完了之後,上交的子彈和彈殼數量加起來也不能夠有所減少,這其實就是為了防止士兵們將子彈給帶出去,然後做出什麼不可挽回的事情。這是為了我們安全著想的
´◡`
1 子彈的結構
一顆子彈是由彈頭,彈殼,發射葯,底火組成。子彈的發火形式也有兩種,分別是底緣發火和底火發火兩種。有一小部分子彈採用的是邊緣發火,是將子彈彈殼底部的整體作為底火,底緣內充滿發火葯,撞針直接撞擊子彈邊緣的薄弱部分,發火葯受擠壓點燃,進而引燃發射葯。代表性的槍彈比如5.6毫米小口徑運動步槍彈等。
當我們用工具撞擊子彈的底部時,裡面敏感的發火葯在受到撞擊的時候就會被點燃,然後就是進一步引爆彈殼內部的無煙火葯,接著就是爆炸一聲,彈頭在高溫高壓燃氣的作用下被推離彈殼,當然這是理想狀態下的,如果現實中你要是真的這樣做,用工具敲擊子彈底部的話,那麼後果就不堪設想了。
2 、子彈的著火點
彈殼底部填裝的底火對溫度是非常敏感的,當周圍環境溫度超過40℃的時候就會加速自燃,和空氣中氧氣發生反應而放出熱量會比環境溫度更高,當熱量積累就會燃燒爆炸,只要在復進機彈簧和擊發機的作用下,就能夠燃燒產生大量的氣體。子彈在裝彈殼的時候,裡面都會留下一點點氧氣,這個氧氣的含量已經足夠將子彈裡面的底火給點燃了。
因為如此士兵們退伍的時候,部隊是不允許他們將子彈帶回去的,檢查的也非常嚴格。而且如果有人在自己家私藏彈葯的話,也是犯法的。所以即使子彈不在槍內也是非常危險的,在外界條件下也會發射出去,各位切不可輕易嘗試,要為自身安全著想。
㈢ 誰知道有沒有關於子彈,彈種的那一類書,詳細介紹子彈的
網上也很多知識的,比如這個網站。http://www.firearmsworld.net/ammo/ammo.htm
㈣ 「子彈庫帛書」真的是本「書」嗎
你想一想,1942年是什麼時候?而且這個本身就是被盜掘的,而且至今為止中國還有很多文化魁寶都在國外。
㈤ 子彈可以穿透多少本書
子彈可以穿透玻璃,但穿不透瓷器,因為瓷器的厚度與玻璃不一樣,高速原理是速度越快,被穿透物越薄,越容易穿透,當高速的子彈進入到瓷器是由於瓷器有一定的厚度,子彈穿過時間較長,高速的子彈能量傳遞較大,傳遞的能量迅速被瓷器吸收,改變瓷器不同部位的應力,造成瓷器的破裂。子彈穿透玻璃時,玻璃很薄,穿過時間很短,吸收能量很少,玻璃的應力幾乎沒有變化,所以子彈穿透玻璃時玻璃幾乎不碎,但是低速子彈穿透玻璃時,穿過時間較長,玻璃吸收能量大,此時玻璃反而容易破碎。謝謝
㈥ 帶有「槍彈」的成語有哪些
筆槍紙彈
持槍實彈
荷槍實彈
槍林彈雨
真槍實彈
㈦ 安檢員漏檢子彈檢討書
自己犯了這么大的錯誤還想著別人幫你寫檢討書,你要深刻檢討自己啊。你這沒意識到自己錯誤呢?
㈧ 槍彈的成語有那些
睥睨物表 bì nì wù biǎo
近義詞: 傲睨一切 反義詞:
用法:
解釋: 睥睨:眼睛斜著看,形容高傲的樣子;物表:世俗之外。形容非常高傲,看不起任何人
出處: 《宣和書譜·草書·神仙鍾離權》:「文身跣足,欣然而立,睥睨物表。」
例子:
謁後語:
謎語:
成語故事:
相關成語
表裡不一 表裡相符 表裡相濟 表裡一致
鳳表龍姿 表裡如一 表裡山河 表裡受敵
表裡為奸 表面文章 表壯不如里壯 車無退表
出人意表 互為表裡 睥睨一切 萬世師表
虛有其表 一表非凡 一表人才 自我表現
儀表堂堂 抱表寢繩 表裡相依 表裡相應
表壯不如理壯 出乎意表 出於意表 鶴歸華表
聊表寸心 山河表裡 堂堂一表 望表知里
㈨ 第九大陸子彈技能書共有幾本求出處
有多少技能就有多少本 有完美 普通等 副本有時快到老大有個商人可以買還有就是次元老大 還有就是在倉庫那人什麼的可以買時間限制的
㈩ 關於槍彈口徑的問題
.38的實際口徑是 0.357英寸(9.0678 mm), .38"點三八" 是彈殼的近似尺寸. 至於為什麽這樣叫, 具體我也考證不到. 不過 .38最流行的時代正是左輪槍的鼎盛時代. 我猜想這種用彈殼直徑表示口徑的辦法, 是為了方便區分轉輪尺寸, 轉輪的彈孔不正好容納彈殼嗎.
另外, 當時有一種彈頭設計叫做"heeled bullet"(鞋跟彈頭?), 彈頭卡入彈殼的部分被削掉一圈, 成一個皮鞋跟的樣子, 槍管的內徑正好等於彈殼的直徑. 無煙火葯出現以後, 這種設計就隨之消失了.
反正 .38表示的不是彈頭直徑, 9mm才是.
.38 ACP 柯爾特自動手槍彈
9x23mmSR半底緣彈, 彈頭直徑 0.356in/9.04mm, 彈殼直徑 0.384in/9.8mm, 底緣直徑 0.406in/10.31mm, 彈殼長度 0.900in/22.86mm.
.380 ACP 柯爾特自動手槍彈
9x17mm手槍彈, 其他名字還有 .380自動手槍彈, 勃朗寧手槍彈, 9mm 庫茨Kurz, 9mm短彈, 彈頭直徑 .355in/9.0 mm, 彈殼直徑 0.373in/9.5 mm.
.38 Special 特種彈
9×29mmR突緣式子彈, Smith & Wesson出品, 最出名的 .38子彈, 我們提到.38, 一般就是指這個子彈. 彈頭直徑 0.357 in/9.1mm, 彈殼直徑 0.379in/9.6mm.
.38 Long Colt 柯爾特長彈
這是一種"鞋跟彈頭"heeled-bullet. 彈頭直徑 0.361in/9.2mm, 彈頭尾部直徑 0.357in/9.07mm. 彈殼直徑 0.381in/9.7mm, 彈殼長度1.031in/26.2mm. 不幸的是, 槍膛的直徑是跟彈殼保持一致的, 所以彈頭穿過槍膛的時候, 直徑嚴重不足, 使得本來就低得可憐的精度更加慘不忍睹.
.38 Short Colt 柯爾特短彈
也是一種"鞋跟彈頭"heeled-bullet, 彈頭尾部直徑是0.375in/9.52mm, 外形跟 .38特種彈有點類似.
.38 S&W 史密斯&韋森
彈頭直徑 0.361in/9.2mm, 彈殼直徑 0.3865in/9.82mm, 彈殼長度 0.775in/19.7mm.
.38-200
英軍在.38 S&W彈的基礎上修改出來的, 把原來 158gr.(10.2 克)的彈頭換成 200gr.(12.96克), 彈殼不變. 香港警察曾大量裝備.
.38 Super 超級自動手槍彈
9x23mmSR 半底緣彈, 在.38 ACP的基礎上提高的膛亞, 進而提高了威力. 彈頭直徑 0.355in/9.02mm, 彈殼直徑 0.384in/9.75mm, 底緣直徑 0.406in/10.31mm, 彈殼長度 0.900in/22.86mm.
等等.............
何況, 英寸表示的也有"貨不對板"的.
例如我們很熟悉的7.62x51mm NATO, 他的英制名稱是.308 Winchester. 並不是.30英寸. 究其原因, 我認識是微利跟美軍以前的.30-06口徑(7.62x63mm, 二戰美軍通用彈葯)相區別, 一個名字而已, 能互相區別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