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華為在「基建領域」的高科技成果有哪些
華為在基建領域的高級科技成果主要佔據5G和AI領域,通過5G支撐和AI賦能成為世界最強的ICT生產製造服務商之一。
而在“新基建”的其它幾個領域,華為依然依然有重大的科技成果。例如在工業互聯網中華為雲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軌道交通方面提供的安全穩定的服務,這些都凝聚了華為眾多的高科技成果。
2. 華為研發費用全球第四,現在華為都有什麼成果
近日有外媒報道稱,華為在2018年的研發投入資金已經超越了微軟、蘋果和intel,這些付出也為了華為在5G技術上領先其他企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目前在全球范圍內的科技企業中,每年科研資金高於一千億的僅僅只有四家,2018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排行榜華為位居第四。第一名的是三星其研發的資金投入達到了1060億元。第二名是谷歌,1055億元。第三名是1035億元。華為以1015億元排在第四位。還有大家熟知的微軟、蘋果、和高通,也紛紛上榜,分比為968億元、761億元、861億元。
雖然花費了大量的資金,但華為並沒有表示用在了哪裡,不過稍微動動腦經就知道大部分肯定還是用在了研究5G上邊,這一點通過華為在5G上的造詣就能看出來,不僅僅是華為,像是通訊類巨頭的企業在研究5G上的花費都不小,因為5G是未來10年互聯網發展的核心,為了做技術儲備各大企業可是一點都不心疼錢。
可是花了這么多錢研究5G那到現在的結果如何呢,華為的5G通信設備市場份額僅為17%,在前面有愛立信,三星,諾基亞這三個大佬。這是為什麼呢?這可能就涉及到了政治問題,美國帶頭抵制華為,使得華為名譽下降,在多個國家失去了一定市場份額,前些天爆出,華為僅對作為對手的蘋果敞開大門,出售5G晶元,但是由於華盛頓的影響,估計此事難有結果。
對於自己的5G技術實力,華為還是很自信的,該公司5G產品線總裁楊超斌曾表示,華為投入5G技術研究已超過10年之久,在5G方面比同行至少領先12個月到18個月,是全球最大的5G廠商。
歐洲電信標准化協會(ETSI)發布了全球5G標准核心必要專利數量排名,華為以超過第二名諾基亞33%的數量登頂第一。未來10年是5G網路的天下,幾乎所有廠商都在這個領域投入大量的資金,最能展現實力的恐怕就是各自擁有的核心必要專利數量了。所以投入大量的資金搞研發不是沒有道理的,如果自己沒有技術,很快就會被其他企業超越、淘汰。
3. 華為的成果
我們都知道,阿里巴巴、網路、騰訊這些互聯網巨頭,背後其實是大量的外國資本,但華為不僅是一家百分之百的中國民營企業,還是一家沒有上市圈錢的公司,並已成為全球通信產業龍頭。
現狀:全球已經有超過20億人每天使用華為的設備通信,即使在4G技術領先的歐洲,華為也有過半的市佔率。它在150多個國家擁有5百多名客戶,營收7成來自海外!
下面是華為同BAT的營收對比:
華為2882億,騰訊789億,阿里708億,網路490.5億;華為超過BAT的總和800億;
在納稅方面,華為納稅337億,阿里納稅109億,網路22億,騰訊70多億,華為超過BAT的總和130億;
華為累積利潤、累積納稅均超過2000億!
在任正非眼中,搞金融的人光靠數字游戲就能賺進大筆財富,真正捲起袖子苦乾的人卻只能賺取微薄的工資,這是全世界最不合理的事。所以他堅決不讓華為上市,寧可選擇把利潤分享給員工。這造就了華為的向心力。
這一條,華為足以讓中國所有的企業無地自容,因為華為有1萬名博士,幾十名俄羅斯數學家。而中國的企業從來不注重研發,而是以短平快著稱。華為用它今天的成果向我們證明,只有靜下心來做研發企業才有長遠前途!
華為注重研發的最直接結果,是它已經擁有了3萬項專利技術,其中有4成是國際標准組織或歐美國家的專利。因此在100多家各種標准組織中擔任了主席、副主席、董事、各子工作組組長、報告人、技術編輯等至少90個職務。
如今,華為收完蘋果專利費後,甚至開始起訴三星!
去年華為向蘋果公司許可專利769件,蘋果公司向華為許可專利98件。這意味華為開始向蘋果公司收取專利許可使用費。
華為在訴訟中要求三星公司就其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對華為進行賠償,這些知識產權包括涉及通信技術的高價值專利和三星手機使用的軟體。
華為是國之驕
4. 如今華為取得了巨大成就,這背後又有著怎樣的原因
華為是上個世紀90年代成立的,具體的日期其實是1987年的9月,當時的華為甚至不足20人,1988年才正式成為一家公司,當時他的注冊資本才2萬元,雖說當年算不少了,但是對於一家公司來說,只能說是小打小鬧的小作坊,但是如今華為卻發展成了擁有18萬員工的企業,並且年銷售額高達7000多億。當年他80%以上的員工學歷都不高,畢竟是上個世紀,但他如今的成功靠的就是這些人才,為何華為能找得到並且能留得住這些人才呢?其實是因為「狼性」。
如果各大企業能將這種激勵機制運用好,那麼就不會出現那麼多半瓶水咣當的學子了。更重要的是企業對於人才的包容性,例如華為對人才的包容性,不論國籍,不分貴賤,不崇學歷,只要願意與企業共進退,能在需要他的崗位上,發揮其重要作用,那麼就都能夠被華為所吸收。能夠讓人才享有到應有待遇並且舒心的工作,這些企業並不多見,所以華為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這也值得廣大企業去學習和借鑒。
無論是華為,還是任何一家企業,成功的關鍵都在於能否留得住人。當然有一個具有領袖精神CEO也同樣重要,例如蘋果曾經的CEO喬布斯。
5. 華為自創立以來成就有哪些啊,演講用謝謝
走上世界500強的舞台,現在的5g通信,在研發產品上面,華為是很捨得的,這也就是為什麼華為能夠成功的原因之一。
6. 華為在國際上有什麼成就
華為通信世界第一,華為手機世界第(正在超越第二,已經和第二是同等水平。第二眾所周知三星嘛。)
7. 給員工發20億獎金,華為在哪一些方面又取得了巨大成就
華為公復司已經不單單是在制國內嶄露頭角,也獲得了國外朋友的認可,華為的晶元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華為的5G網路手機,已經領先了世界。成為了中國在電子產品市場的驕傲。
華為公司能有現在的這么大成就,很大一部分都處於公司完善的管理體系,對於公司的研究人員和工作人員,華為給予的待遇都非常優厚,每個季度都會評先進工作者,給予員工發與獎勵,那是對他們工作的認可,有了老闆的鼓勵,工作人員當然會越戰越勇。華為公司也會越來越好。
8. 華為公司的成就
為與榮耀雙品牌並駕齊驅,用戶忠誠度不斷提升,市場規模快速增長,華為(含榮耀)智能手機全年發貨1.53億台,全球份額突破10%,穩居全球前三,在中國 市場持續保持領先。
2017年,華為新推出的HUAWEI Mate10成為首款載入人工智慧晶元的手機,為消費者帶來了真正意義上的、足以稱為由AI主導的智能手機。
全球品牌知名度從81%提升至86%,海外消費者對華為品牌的考慮度大幅提升,較2016年同比增長100%,首次進入全球前三。
華為雲:構建開放可信的雲平台
2017年,新成立Cloud BU;截至2017年底,華為雲已上線14大類99個雲服務,以及製造、醫療、電商、車聯網、SAP、HPC、IoT等50多個解決方案。
正式發布EI(Enterprise Intelligence)企業智能,將華為多年來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技術積累、最佳實踐與企業應用場景相結合,為企業客戶提供一站式的人工智慧平台型服務。
持續構築開放、合作、共贏的雲生態,現已發展雲服務夥伴超過2,000家,包括4家同舟共濟合作夥伴。
2016年
華為支持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張網路的穩定運行,服務全球1/3以上的人口。
華為已在全球部署了超過60張4.5G網路;華為無線家庭寬頻解決方案(WTTx),覆蓋全球3,000萬家庭;華為在超過100個國家累計部署190多張移動承載網
9. 長亮科技作為華為鯤鵬生態的重要合作夥伴,取得了哪些成果
長亮科技為范圍中時的重要態度,合作夥伴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也是對我們大家有了很多的幫助,不是這樣的話我們就沒有現在好的科學發展。
10. 小米的哪些成就,華為比不過
1,Android的領跑者;世界上的行動電話系統具有ios 蘋果系統,它是Android系統。可以說小米的MIUI系統在Android方面很出名。 MIUI計算了Android的所有自定義RoM(包括本機),經驗小米的MIUI表示秒是秒,沒有人敢說它們是第一。盡管新功能出現在小米的MIUI中,但其他品牌將立即採用南瓜漆。,
4,國外賣的最好;在競爭激烈的手機市場印度中,成為第一名非常有價值。能夠重選連續九個季度的產品是任何一個民族品牌,或者蘋果手機無法想像,小米或它已經成為印度人們最喜歡的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