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物質文化成果有哪些
文物古跡,風景名勝。
B. 物質文明的簡介
人類在世界上,最基本的目的是求生存,可是他所處的自然環境,不是理想完善的。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自然界的規律,人類不但要適應環境,同時也要利用環境,人類的物質文明,可以說是改造自然環境的成果。人類在適應自然環境的過程中,發育了各種器官,有了這些特殊發育的器官,人類不但能夠生存,而且進而為萬物之靈。人類有了各種器官,就有創造能力,也積累了適應環境的經驗。經驗中發現了錯誤和缺點,然後加以改良,人類的文化乃逐步前進。人類文化雖然已經進入太空時代,可是人類日常生活仍舊依賴農業生產,無論是吃與喝,無一不依賴著種植作物和繁殖牲畜,農業是人類在地面上最主要的活動,也是改變地面現象的主要動力。
物質文明是人類改造自然的物質成果。表現為人們物質生產的進步和物質生活的改善,是精神文明的物質基礎,對精神文明特別是其中中文化建設起決定性作用,物質文明的性質為生產方式所決定。「社會主義物質文明」這一概念,僅僅是從物質文明的成果為在社會主義制度下的人民所享有、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這個意義上說的,並不是說物質文明的內容本身有「資本主義」或「社會主義」之不同。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要在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基礎上,繼承和吸取人類文明的全部有價值的物質成果,並加以創造和發展。
C. 什麼是物質文明請舉出勞動人民創造的物質,精神文明成果
比如 你進入超市 看到琳琅滿目的商品 擺的整整齊齊 井井有條 你如果挑選需要的商品 為什麼可以很快找到目標 就是因為用文字標明了品種 類型 名稱 價格
如果 你買到了商品或者葯品 上面有說明 讓你知道使用方法 生產日期 生產廠家 產地 聯系方式 售後服務 保質期 批號國家批文 許可證
這就是物質文明舉例說明
物質:神舟嫦娥飛船,高鐵,金融中心
精神:世博會奧運會的文明召開。運動和知識普及活動的開展。
D. 生態文明中,物質成果有哪些
清潔生產的設備 環保處理的設備 植樹造林 濕地 草原修復 好水 好山 清潔的空氣 等都屬於
E. 二十世紀初人們可以享受到的最新物質文明成就有哪些這些成果與哪一重大歷史事
第一次產業革命
F. 四大文明古國的文明成果有哪些
文明成果
一、古巴比倫:
1、世界最早的人類文明——兩河城邦文明(6500年前~6000年前)。
2、世界最早的文字——蘇美爾人楔形文字(5200年前)。
3、世界最早的城市——耶路撒冷附近的耶利哥城(8000年~1萬年前);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8000年~1萬年前)。
4、世界最早的冶煉實踐——兩河流域城邦金銀礦石冶煉實驗(7000年前)。
5、世界最早的青銅冶煉技術——兩河流域城邦青銅冶煉術(6000年前)。
6、世界最早的鐵器文明——赫梯文明(3500年前)。
7、世界最早的歷法——蘇美爾人太陰(月)歷(具體時間不詳,早於埃及太陽歷;有說法認為其有5000年歷史)。
8、世界最早的系統宗教——猶太教(4000年前,與印度教並列)。
(6)物質文明成果有哪些擴展閱讀:
一、定義:
四大文明古國,是廣泛流傳於中國國內的關於世界四大古代文明的統稱,國際上對此尚有爭議。分別是古巴比倫(位於西亞,今伊拉克)、古埃及(位於北非,今埃及)、古印度(位於南亞,地域范圍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和中國(位於東亞,今中華人民共和國)。
四大文明古國實際上對應著世界四大文明發源地,分別是兩河流域(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古印度、中國這四個大型人類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而稍後的愛琴文明未被包含其中。
四大古文明的意義並不在時間的先後,而在於它們是後來諸多文明的發源地,對其所在地區產生了巨大影響。四大文明是原生文明,而其他文明屬於派生文明,深受臨近地區原生文明的影響。
二、定義來源:
梁啟超在其寫於1900年的《二十世紀太平洋歌》中,認為「地球上古文明祖國有四:中國、印度、埃及、小亞細亞是也」。
三、國際認可:
《世界文明史》(美國威廉·麥克高希)稱「古巴比倫、古埃及、古印度、中國、古希臘是世界上的五大文明發源地」。
《全球通史》(美國斯塔夫里阿諾斯)中提及:「中東、印度、中國和歐洲這四塊地區的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平原,孕育了歷史上最偉大的文明。這些文明使歐亞大陸成為起重大作用的世界歷史中心地區。
更明確地說,中東的文明中心包括尼羅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及伊朗高原;古中國的文明中心是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
歐洲的文明中心在地中海北岸地區——這一地區從米諾斯文化時期至中世紀末期,一直在經濟和文化上佔有明顯的優勢。應該說明,這里所說的歐洲包括北非。」而在斯塔夫里阿諾斯的觀點里,中東文明即包括了尼羅河文明和兩河文明。
日本NHK電視台的大型紀錄片《世界四大文明》也認為中國、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古印度為世界四大古文明。
英國BBC廣播公司的大型記錄片《文明的軌跡》里,將黃河、尼羅河、幼發拉底河、印度河稱作世界四大古文明。
G. 世界的現在文明成果有哪些
主要包復括:
廣泛民主,普遍制人權,法制秩序,突破意識形態藩籬,相對充分的個人自由,打破種族歧視,宗教理性化、世俗化,寬容和社會和諧,物質的極大豐富,善待、善處自然環境。
現代文明孕育了人類普遍價值觀,中國的現代化與此接軌,被接納進了核心價值觀,但僅是觀念的初步認同,形成自上而下的共同行為需要漫長過程。
H. 20世紀初人們可以享受到的最新物質文明有哪些這些成果與哪一重大歷史事件有關
20世紀初人們可以享用到的最新的物質文明有哪些。(試舉三例)這些成果與哪一重大的歷史事件有關?
I. 世界的古代文明成果有些什麼
四大文明古國一般用來指代古巴比倫、古埃及、古代中國、古印度等四個人類文明最早誕生的地區。但對由於古文明缺乏准確的文獻紀錄,其具體誕生時間學術界尚有爭論。人類今天所擁有的很多哲學、科學、文學、藝術等方面的知識,都可以追溯到這些古老文明的貢獻。
四大文明都是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在北半球的兩河流域、尼羅河、黃河、長江流域以及印度河、恆河流域相繼產生了世界四大文明.
文明古國在距今7000年-4000年前,相繼由新石器時代進入青銅時代,進而步入鐵器時代。社會制度大多採用奴隸制,國家政權則較晚誕生。古埃及的諾姆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明
四大文明古國都有自己的神話傳說。他們利用神話來加強自己的專制主義統治。古埃及的法老自稱是「太陽神的兒子」,古巴比倫的統治者漢謨拉比自稱「月神的後裔」,中國的君主自稱天子
四大文明古國都有自己的歷法,一年都分12個月並且有閏月。各個文明都創造了自己的文字。印度河、黃河、兩河流域的文明都使用陶輪制陶,埃及和兩河流域都計算了圓周率,巴比倫和中國都發現了勾股定理,印度則發明了阿拉伯數字
古巴比倫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大致在當今的伊拉克共和國版圖內,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這里的人們建立了國家,到公元前18世紀.這里出現了古巴比倫王國。「美索不達米亞」是古希臘語,意為「兩條河中間的地方」,故又稱為兩河流域。兩河指的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兩河流域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古文明距今已有6000多年。雖然巴比倫現巳消失,但其影響(尤其宗教方面)卻很多流存至今。成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實在當之無愧。
巴比倫文明大致以今天的巴格達城為界,分為南北兩部分。北部以古亞述城為中心,稱為西里西亞,或簡稱亞述;南部以巴比倫城為中心,稱為巴比倫尼亞,意思為「巴比倫的國土」。巴比倫尼亞又分為兩個地區,南部靠近波斯灣口的地區為蘇美爾,蘇美爾以北地區為阿卡德,兩地居民分別被稱為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最初就是由蘇美爾人創造出來的。
古埃及是指從公元前4000多年開始直到公元前332年被亞歷山大大帝征服而結束,位於尼羅河流域的埃及文明。作為一個基於灌溉的文明,它是水力帝國的經典範例。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來自西亞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公元前4000年後半期,逐漸形成了國家,至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埃及為止,共經歷了前王朝、早王朝、古王國、第一中間期、中王國、第二中間期、新王國、後王朝8個時期31個王朝的統治。
印度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原來說印度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但根據最新的水下新發現推斷,印度的文明史可能會上推到八千到九千年前,這很可能超過埃及。歷史上的印度飽受外來勢力的侵擾,而且絕大多數侵略者往往是進去了就不想走,比如16世紀末,西方列強向東方擴張,荷蘭、葡萄牙、法國、英國都入侵過這個國家。最後是18世紀60年代英國人打敗了法國人,獨佔印度達190年之久。盡管印度遭受過無數次外族入侵,受到各種外來文化的沖擊,但印度的文化始終有一條綿綿不斷的主線--印度教文化。印度教包括吠陀教、婆羅門教、印度教。印度內部文化的不斷豐富和外來民族文化的不斷融入,促成了印度文化的多樣性。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印度更表現出傳統與現代、貧窮與富有、宗教與世俗、落後與先進的巨大反差。
J. 人類創造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有哪些
物質:神舟嫦娥飛船,高鐵,金融中心
精神:世博會奧運會的文明召開。運動和知識普及活動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