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哪些科技成果被錯誤利用至少五個
加強科技工作者道德自律意識增強社責任防範科研濫用效 提高科技工回作者業務能力道德修養規答范科技工作者行科技工作項重要內容 保障我科技術事業健康發展重要保障科技員抱負知識同家 類發展需求結合起才社眾需要科技工作
Ⅱ 成果展示(一)幾種常見的口算錯誤成因分析及
1、感知粗略
要進行口算,首先必須通過學生的感覺器官來感知數據和符號組成的算式。小學生感知事物的特點是比較籠統、粗糙、不具體,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現象,看不出事物的聯系及特徵,因而頭腦中留下的印象缺乏整體性。而口算題本身無情節,外顯形式單調,不易引發興趣。因此,學生口算時,往往只感知數據、符號的本身而較少考慮其意義,對相似、相近的數據或符號容易產生感知失真,造成差錯。如一些學生常把「+」看作「×」,把「÷」看作「+」,把「56」寫成「65」,把「109」當成「169」等等。
2、注意失調
注意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與集中。注意的不穩定性和較差的分配能力是產生口算差錯的重要心理因素。小學生注意不穩定,不持久,不容易分配,注意的范圍不廣,易被無關因素吸引而出現「分心」現象。在口算過程中,需要經常注意或把注意同時分配在不同的對象上。由於小學生注意力所顧及的面不寬,要求他們在同一時間內,把注意分配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對象時,往往顧此失彼,丟三落四。例如單獨口算6×8和48+7等口算題,大部分學生能算準確,而把兩題合起來時,算6×8+7,學生往往得45,忘記進位而造成差錯。
3、記憶還原
記憶的目的不僅是信息的貯存,更重要的是能准確地提取。學生貯存信息的過程中,由於生理、時間、復習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貯存的信息消失或暫時中斷,從而丟頭忘尾,造成「遺忘性差錯」。特別是連加、連減、進位加、退位減、連乘、連除等口算題,瞬時記憶量較大,如口算28×3時,要求學生能暫時記住每一步口算的結果,即20×3=60,8×3=24,並在腦中口算出60+24=84。而這類口算題出錯的原因,主要是中間得數的貯存與提取不完整或遺忘。
4、表象模糊
表象是感知向思維過渡的橋梁。從運算開式看,小學生的口算是從直觀感知過渡到表象運算,再到抽象運算。從小學生的思維特點看,其思維帶有具體形象性,表象常成為其思維的憑借物。特點是低年級兒童,常因口算方法的表象不清晰而產生差錯。如一些一年級學生口算7+6、8+5等進位加法時,頭腦中對「分解」→「湊十」→「合並」的表象模糊,想像不出「湊十法」的具體過程,因而出現差錯。
5、情感上急於求成使學生不能全面精細地看題
口算時,學生希望能很快算出結果。有些學生在做口算題時,由於存在急於求成的心理,當數目小、算式簡單時,易生「輕敵」思想,而當數目大、計算復雜時,又表現出不耐心,產生厭煩情緒。口算時,一些學生常不能全面精細地看題,認真耐心地分析,更不能正確合理地選擇口算方法,進而養成題目未看清就匆匆動筆、做完不檢查等陋習。
6、強信息的干擾讓忽視了運算順序。
小學生的視、聽知覺是有選擇性的,所接受信息的強弱程度影響他們的思考。強化了的信息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同數相減得0,0和1在計算中的特性,25×4=100,125×8=1000等等。這種強信息首先映入眼簾,容易掩蓋其它信息。如口算15-15÷3,學生並非不懂得「先乘除後加減」的順序,而是被「同數相減得0」這一強信息干擾,一些學生首先想到「15-15=0,而忽視了運算順序,錯誤地口算成15-15÷3=0
7、思維定勢作用易產生「累積性錯誤。
定勢是思維的一種「慣性」,是一定心理活動所形成的准備狀態。這種准備狀態可以決定同類後繼活動的某種趨勢。學生的思維定勢有其積極的一面,但由於「先入為主」,其負作用常干擾學生口算,而產生「累積性錯誤」。如口算240÷60、450÷90、360÷40等題之後夾一道300-50,很多學往往錯算成300-50=6。
Ⅲ 哪些科技成果被錯誤利用
核武器(首當其沖),塑料,內燃機(有利有弊,存在爭議),滴滴涕(一種殺蟲劑,發錯的諾貝爾獎),抗生素
Ⅳ 小論文發表了但是發現有結論上的嚴重錯誤,已經從知網、萬方、維普上撤稿了,已撤完的會不會再追究
論文結論是否有錯誤,都不會追究你的責任。你可以通知相關收錄方,申請撤稿。撤與不撤那是他們的權力,但你的告知義務已經完成。
Ⅳ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科技成果被錯誤地利用
薄膜塑料袋,被利用之後全球出現大量白色污染,至今難以治理。
Ⅵ 科技成果的錯誤利用 有誰能舉出錯誤的利用發明的例子,幫幫忙
核技術用於戰爭
Ⅶ 現代科技成果有哪些被錯誤運用
1)在大型建築方面,1957年建成武漢長江大橋,這是我國長江第一橋;1968年建成南京長江大橋。
(2)在核工業和核技術方面,1964年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20世紀90年代我國建成了大亞灣核電站。
(3)在航天技術方面,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我國多次成功發射了多種性能的人造地球衛星;1999年,我國第一艘「神舟」號宇宙實驗飛船安全返回;2003年10月,我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成功地將楊利偉送上太空,並安全返回,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把宇航員送入太空的國家。
(4)在生命科學方面,1965年我國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獲得成功,21世紀又研究發現了SARS病原體。
(5)在物理學研究方面,1988年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對撞成功,這是我國第一座高能加速器;在納米技術材料方面也取得巨大成功。
(6)在水利樞紐工程方面,1989年葛洲壩工程全部建成;21世紀初三峽大壩水利樞紐工程也基本建成並開始並網發電。
(7)在電腦研究方面,1997年每秒鍾能運算100億次的「銀河—III」型計算機研製成功,我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掌握這項先進技術的國家之一。
(8)在農業科學方面,1937年我國成為世界上首次育成秈型雜交水稻的國家,為緩解世界糧食危機做出了貢獻。
Ⅷ 在我們生活中有哪些科技成果被錯誤的利用
核彈
Ⅸ 有哪些科技成果被人類錯誤利用
自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