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民事訴訟法庭辯論的順序是怎樣的
據我國《抄民事訴訟襲法》的規定,法庭辯論應遵循以下順序:
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
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答辯。
辯論階段主要是針對某項具體的事實或爭執點展開。其順序是先由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然後由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要經過審判長的許可,並圍繞著案件事實和爭執點進行。在法庭辯論中,當事人及其訴訟代理人提出新的事實和證據,審判長有權決定停止辯論,恢復法庭調查。如果新的事實或證據在法庭上難以查清,並且對案件的裁判有重要影響的,應對案件延期審理。法庭辯論終結時,審判長應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順序征詢當事人的最後意見。至此,法庭辯論終結。在法庭辯論終結後,人民法院作出判決前,能夠調解的,還可以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應當及時判決。
Ⅱ 民事訴訟法,關於各方當事人鑒定的協議,如何解辯
司法鑒定機構【釋義】:司法鑒定機構是指在訴訟過程中,對案件中的專門性問回題,接受司法機答關或當事人委託……《司法鑒定通則》第十二條第三款規定,「鑒定委託書應當載明委託人的名稱或者姓名……」證明委託鑒定的可以是個人(當事人),並不是必須由辦案單位委託。律師事務所委託鑒定不違反法律。
「該鑒定是由理爭律師事務所委託的,而不是由辦案部門委託的」,不符合重新鑒定的法定條件。
更多精彩內容來源哈爾找濱律師 http://china.findlaw.cn/haerbin
Ⅲ 訴訟是解決民事糾紛的最佳途徑辯論我是正方是最佳途徑哥們來點權威人士!!!
不認同。
訴訟是來不得已的行為自,成本高,容易傷和氣。相比較私下和解較好一些。法院在民事糾紛的結案也優先考慮當事人和解,盡量以調解方式結案。基層也有調解組織,民間也有德高望重的長者,家裡邊也有智者。民間大量的糾紛還是通過和解方式來解決的。所以,在當前建設和諧社會的背景下,解決民事糾紛的最佳途徑不是訴訟而是和解。願意與各位交流觀點。
Ⅳ 關於民法辯論賽
首先先分復析流動商販的家庭制背景,大部分的人,都是家庭生活困難的,對於這樣社會底層的人,這樣的弱勢群體應該是保護為主,然後在分析現在群眾對城管的執法印象普遍不好。態度惡劣,動作野蠻等,相對小商販他就是強勢群體。把二者的勢力進行比較。在這樣身份懸殊的情況下,應當手下留情。第二找一些被媒體報道的過的,兩者正反面案例來例證。第三在對反方的辯題在否定的基礎上肯定。嚴格執法固然好,但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要把嚴格執法演變為蠻橫跋扈
Ⅳ 民事訴訟庭審辯論技巧有哪些
法庭辯論,是在對法庭調查進行全面總結的基礎上,圍繞 案件爭議焦點所進行的說理論辯活動。辯論發言有以下技巧需
要掌握:
(1) 根據法庭調查的情況採取不同的論辯方法。如果案件事實清楚、證據充分確實、案件性質確定,只需表明態度,不
做無理辯論;如果案件事實不清、主要證據不足、證據有疑點、 案件性質不確定,要根據法律,堅持原則,據理力爭。
(2)辯論內容應緊緊圍繞著案件爭議焦點和庭審調查的重 點進行。通常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①從案件事實和證據上辯 論。事實是處理案件的根據。因此法庭辯論應針對案件事實;
而案件事實本身不會說話,需要證據加以證明,辯論就是通過 對事實證據的論辯,弄清案件真相。②從適用法律方面進行辯 論。事實上,法庭辯論的過程就是運用質證後的證據和有關法
律規定來論證自己觀點的過程,在進行論證時,律師必須援引 具有確切出處的法律依據以論證自己對案件性質和情節的認識 結論,提出案件的處理意見。③從案件程序上進行論辯。訴訟
活動必須按照法定的程序進行,這是案件得到公正解決的保障。 為此,農民律師應當注意訴訟程序進行中的問題,圍繞訴訟程 序的合法性來進行論辯。例如案件是否公開審理、與案件有利
害關系的法官是否依法迴避等等。④在辯論中對於雙方已經達 成一致的觀點不要過多重復,不必
面面
倶到,只須作概括說明, 但重點問題應當說到談透,尤其是訴訟請求必須重點強調,以
引起法官的注意。注意法庭調查所發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及 時調整自己的代理思路,及時修改辯論發言提綱。辯論發言要 切中要害,具有針對性,論證要准確,反駁要有力,觀點要鮮
明,邏輯要嚴密。
Ⅵ 民事訴訟法庭辯論的順序
【為您推薦】鶴壁律師
滑縣律師
灤南縣律師
廣漢市律師
棲霞市律師
織金縣律師
蒙城縣律師
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因為立場的不一樣難免會和其他人發生摩擦與沖突,有的人會在雙方的溝通調解中和解,有的人會因為溝通的不順利而選擇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小編今天就重點幫大家普及一下民事訴訟法庭辯論順序,好幫助大家更好的調解雙方的矛盾。
一、民事訴訟是什麼意思
公民之間、法人之間、其他組織之間以及他們相互之間因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提起的訴訟。或者說,民事訴訟是指人民法院、當事人和其他訴訟參與人,在審理民事案件的過程中,所進行的各種訴訟活動,以及由這些活動所產生得各種關系的總和。
法庭調查後,當事人、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為維護自己一方的訴訟請求、反駁對方提出的主張,可以在審判人員主持下在法庭上相互進行辯論。
二、民事訴訟法庭辯論應當按照下列順序進行:
1.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審判長宣布進入法庭辯論階段後,先由原告就法庭調查的事實和證據、應當適用的法律,陳述自己的意見。原告陳述後,原告有代理人的,由其代理人對原告的發言作補充或者進一步說明,以便更好地維護原告的合法權益。原告不到庭的,可由其訴訟代理人發言。
2.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答辯。原告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完畢,由被告就法庭調查的事實和證據、應當適用的法律發言,並針對原告的發言進行答辯。被告有訴訟代理人的,在被告發言完畢後,其訴訟代理人對被告的發言作補充或者進一步說明,以便更好地維護被告的合法權益。被告不到庭的,可由其訴訟代理人進行發言和答辯。
3.第三人及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
有第三人參加訴訟的,原、被告發言、答辯後,法庭應當讓第三人發言或者答辯,讓他就法庭調查的事實和證據、應當適用的法律,以及原、被告的發言、答辯,提出自己的意見。第三人有訴訟代理人的,可由其訴訟代理人發言或者答辯。
4.互相辯論。經過上述法庭辯論順序後,審判員應當讓雙方當事人、第三人就本案的問題互相向對方發問,辯駁對方的主張並闡述自己的意見。審判人員在當事人互相辯論時,應當使辯論集中在案件必須解決的問題上,必要時,可以對當事人進行啟發、引導,審判人員必須公平地保障雙方當事人的辯論權利。當事人不得濫用辯論權利,無理狡辯,互相爭吵,甚至哄鬧滋事。當事人在法庭辯論終結時,都有陳述最後意見的權利。因此,法庭辯論終結,由審判長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後順序征詢各方最後意見,以充分保證當事人行使訴訟權利。
在訴訟過程中,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要因為對方有針對性的話語而在法庭上互相爭吵,要相信審判員會公正的處理給大家一個公平的結果。以上就是本次對民事訴訟法庭辯論順序問題的解答。如果您還有其他相關方面的問題,可以咨詢網站的律師,我們有專業的律師為您答疑解惑。
延伸閱讀:
最新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全文2017
民事訴訟案件的立案條件有哪些?
民事訴訟法關於強制執行有哪些
Ⅶ 民事訴訟中可以行使辯論權的主體是誰
辯論原則是我國民事訴訟法的一項基本原則,是所有民事訴訟中不可或缺的原則和程序內。一、 民事訴訟辯論原容則的定義:所謂辯論,指的是當事人雙方在法院主持下,就案件事實和運用法律的問題,陳述各自的主張和意見,相互進行反駁和答辯,以爭取對自己有利的訴訟結果,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人民法院則通過辯論查明案件事實。[1]對此,德國的法學家肯納認為:辯論一般指當事人在訴訟中所提出的事實,並且經過辯論才可以作為法院判決依據的一項訴訟的基本原則。二、 辯論原則的理論根據和法律依據:其一,手段說;其二,程序保障說;其三,本質說;三、 對我國民事訴訟辯論原則的內容的分析
根據《民事訴訟法》第12條規定:「人民法院審理民事案件時,當事人有權進行辯論。」該條文被認為是民事訴訟法對辯論原則的原則性規定,是辯原則的法律依據。其意義在於,通過當事人雙方的辯駁,幫助人民法院查明事實,分清是非,正確適用法律,及時解決糾紛。當事人通過行使辯論權,積極參與到訴訟程序中去,真正成為訴訟主體。
Ⅷ 民事訴訟辯答書
最好不要寫答辯狀,庭審時口頭答辯就行,也就是說不要以書面方式做任何回自認或解釋。你洋洋灑灑答一大篇,總有漏洞會被抓住,所以你可以自己列好答辯提綱,但不要交給法官。
再指出一點你比較生疏的地方,你只要記住,對方提交的證據不足以證實其主張的,你只要回答不予認可就行,不要解釋太多。你將你自己的證據准備好,對方提交的證據你要作出簡潔有效的回答,不要引申,不要談任何對本案無關的其他問題。
Ⅸ 民事訴訟法的一道真題,想知道為什麼選處分原則而不選辯論原則二者如何區分
首先根據題干信息可以知道,這里未說雙方當事人就爭議進行爭論或者辯論的內情況,因此不選辯論原容則。而根據「不告不理」的原則,民事訴訟中法院應根據原告的訴訟請求來展開案件的審理,本案中原告並未主張按照銀行同期利率主張利率,可能雙方之前約定了利息,或者原告對於利息有其他的訴請,而法院徑直作出裁判,並未給予原告選擇的權利,因此違背處分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