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楊秀清民訴音頻:被告的主觀過錯不是證明對象。什麼意思
您好,對於您的問題,回答如下:
1.民法上的過錯:是以一般人為標准來與行為當事人進行比對,來判斷是否有過錯。比如甲把西瓜從5樓扔下去,那麼我們判斷其是否有過錯就是按正常人應當對自己的行為起到注意義務,即我知道把西瓜從5樓扔下去會砸到別人,這樣是不對的!那麼我們認為甲主觀上是有過錯的。而扔西瓜(侵權行為)、乙被西瓜砸死了(損害結果)、乙的死亡是由於甲扔西瓜砸到其頭部(因果關系),這些事實問題都是需要去證明的。
2.《侵權責任法》第85條是舉證責任的分配方式變化,你可以這樣理解:甲當時在非洲,所以沒有侵權行為,自然沒有過錯。被砸死的人是丙,那麼甲對於乙是沒有過錯的。甲的死亡是心臟病突發引起的,那麼甲也沒有過錯。
如果甲不能證明這些內容,那麼甲就是有過錯的,這就是「侵法」第85條將原本應由被害人乙來證明的東西(甲疏於管理,導致廣告牌年久失修,終因大風導致脫落)交由甲(廣告牌所有人)自己來證明,以平衡舉證(因有些侵權案件中的被害人難以證明)。
綜上,你說的「主觀過錯」和侵權責任法里的「過錯」還是有區別的。廣告牌所有人主觀上是否有過錯是不需要證明的,而其是否有「過錯」按第85條要由其自己證明,平時已經常維修、養護,脫落是因為10級台風導致,自己是沒有過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