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農村土地被修公路佔用,該如何補償有沒有具體標准
應該給被征地者補償所喪失的土地權利的費用。
標准如下:
徵用耕地的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6—10倍;徵用其他土地的補償費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徵用耕地的補償費標准,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具體規定。
屬於有收益的非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可按該土地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6倍計算,徵用無收益的耕地不予補償。徵用柴山、灘塗、水塘、葦塘、經濟林地、草場、牧場等有收益的非耕地的土地補償標准為該土地被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6—10倍。
徵用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按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標准為:百萬人口的城市,每徵用一畝菜地,繳納7000-10000元;
50萬以上不足百萬人口的城市每徵用一畝地,繳納5000-7000元;不足10萬人口的城市,每徵用一畝菜地,繳納3000-5000元。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根據以上標准,確定自己的標准。但不得超出以上標准限額。
(1)居民公共道路通行糾紛擴展閱讀:
征地補助費:
1.安置補助費的概念
所謂安置補助費是指用地單位對被征地單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多餘勞動力所需費用而支付的補助金額。
2.安置補助費的計算
徵用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標准,是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徵用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地單位平均每人佔有耕地的數量計算。
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准為該耕地徵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4—6倍,但每畝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其年產值的15倍。具體計算公式如下:
安置補助費=被徵用耕地前三年平均年產值x補償倍數
特殊情況下,計算所得的補償和安置費不能維持原有生活和生產水平時,經過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適當提高標准;但土地補償和安置補助費之和,最高不得超過年產值的30倍。
3.剩餘勞力的安置
主要的安置辦法是支持被征地單位從事農業開發、興辦企業或採用貨幣安置或自謀職業等。
被徵用土地的人員安置途徑主要有以下幾種:
(1)安排符合條件的人到建設用地單位或其他需要用人的單位就業。若由建設單位負責安置,則建設用地單位可免交征地安置補償費,否則將相應的安置補助費轉撥給接收單位。
(2)將安置補助費金額發給需要安置的人員,由他們自己自謀職業。但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委員會應與自謀職業的農民簽訂協議。
(3)被征地的集體經濟組織負責安置,安置補償費由該組織使用與管理。有條件的地方,由集體經濟組織出資開墾新的土地,重新分給土地被徵用的農戶,經雙方協調簽訂協議。
(4)大中型建設項目或連片征地的,在有條件的地區,根據統一規劃,可以從徵用土地中劃出一定比例的土地使用權交給被征單位和農民,支持其開發經營、興辦企業,所需征地費用,由被征地單位負擔。
(5)大型水利水電工程用地,具有公益性,佔地數量一般都很大,在征地過程中,除解決補償安置問題外,還要解決移民安置問題。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用地的移民安置,應按照就地安置的原則,首先在本鄉本縣內安置;
在本鄉本縣內安置不了的,應在工程受益地方安置;在受益地方安置不了的,可按照自願協調的原則外遷安置。移民自願投親靠友的,由遷出地人民政府和移民協商,簽訂協議,
辦理有關手續,遷出地人民政府應當將相應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交給安置地人民政府,統籌安排移民的生產、生活,經安置的移民不得擅自返遷。
(6)通過將國營農場土地調劑給被征地單位。
Ⅱ 自己蓋的房子辦房產證需要什麼手續
自己蓋的房子辦房產證需要的手續如下:
1、農村村民建住宅,首先向集體經濟組織提出申請或城管部門提出申請;
2、村集體經濟組織對申請建房戶在醒目的地方進行張榜公示(15個工作日以上);
3、國土資源管理所及鎮社會事務辦公室到實地對申請人是否符合條件,擬用地是否符合規劃等進行初審;
4、公布期滿無異議後,將符合「一戶一基」條件的用地戶按規定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後,報縣人民政府審批(佔用農用地的按規定報市政府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5、宅基地批准後,國土資源所及鎮社會事務辦公室到實地批放宅基地,並發放選址意見書,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一書兩證」)。
6、村民住宅建成後,國土資源所到實地檢查是否按批准面積和要求使用土地,對符合要求的建房戶核發集體土地使用證書。
7、村民憑土地使用證及規劃許可證申請辦理房屋所有權證。
(2)居民公共道路通行糾紛擴展閱讀:
自建房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 自建房要選擇好的建造團隊,要有建築草圖。
二、自建房要監工保障,保證建房質量,要准備鋼材,磚瓦,水泥等材料。
三、自建房要建房涉及到佔用公共道路的問題,要處理好鄰里關系。要寫一張建築合同,這樣遇到糾紛的時候才能有據可談,避免出現糾紛問題。
四、自建房要設計好地下管道到問題,一勞永逸,要不然麻煩大了。
五、自建房要不要忘了線路鋪設。要保證牆體垂直。
六、自建房要准備門窗,好預留門窗大小。
七、自建房如果是樓房建設要注意給鄰居和自己的採光留下間距,處理好自己樓房的面積和結構合理。
八、自建房要准備動力電源。
九、自建房要選擇好建房季節,最好是正月過後建設。
十、自建房一定要禁忌風水,以免招災壓運。
十一、自建房地基一定要處理好地下土地結構。
Ⅲ 農村土地糾紛,村民涉及佔用公共土地(道路、水渠)
他非法填水渠在先,破壞農村公共設施違法,並且危害到他人的居住安全違法,可以先向村委會反映,不行就直接上法院!
Ⅳ 什麼是公共道路妨礙通行損害糾紛
公共道路妨礙通行損害糾紛:
因在公共道路上堆放、傾倒、遺撒妨礙通行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而產生的糾紛,根據侵權責任法規定,此類侵權行為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侵權責任法》
第八十九條在公共道路上堆放、傾倒、遺撒妨礙通行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的,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道路交通損害賠償解釋》
第十條因在道路上堆放、傾倒、遺撒物品等妨礙通行的行為,導致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行為人承擔賠償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道路管理者不能證明已按照法律、法規、規章、國家標准、行業標准或者地方標准盡到清理、防護、警示等義務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
公共交通妨礙通行損害糾紛:責任主體為兩種人,一是堆放、傾倒、遺撒行為人,二是公共道路管理部門。堆放、傾倒、遺撒行為人在責任承擔上實行無過錯責任;而公共道路管理部門承擔過錯推定責任。
堆放、傾倒、遺撒妨礙通行物。既可以是堆放、傾倒、遺撒固體物,也可以是傾倒液體、排放氣體。
公共道路管理、維護部門的侵權行為形態主要是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行為。如,高速公路的管理人在發生大規模遺撒危險原料後沒有及時封閉道路,導致損害;高速公路的管理人在路面出現大石塊的情況下沒有及時發現、清理造成損害。
公共道路管理部門承擔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責任,發生損害後,會首先由堆放、傾倒、遺撒行為人承擔責任,堆放、傾倒、遺撒行為人無力賠償的部分,根據過錯推定由公共道路管理部門承擔補充責任,公共道路管理部門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免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