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共同侵權行為人在承擔責任後享有追償權,其行使追償權向法院起訴的案由是什麼急
應定追償權糾紛。《擔保法》第31條,《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版解釋》第 9條,權都規定了在連帶人履行義務後,對其他連帶責任人享有追償權。也就是說追償權在法律上是有相應的規定的,法律賦予了當事人在承擔義務後,有權向其他連帶責任人追償的權利。本案的性質其實就是趙某在承擔責任後行使追償權,所以該案應定追償權糾紛。
以上來自:http://jazy.chinacourt.org/public/detail.php?id=7133
❷ 網購糾紛,想把訴狀提交給審判侵權案件的法庭,而不是合同糾紛案件的,請問案由該怎麼寫
你好,侵權案件和合同糾紛案件都是由民事審判庭審判,案由的差別並不版會絕對導致審判庭的權不同。侵權糾紛必須要證明個人受到損失及損失金額,且行為人存在過錯(無過錯責任歸則外)。而合同糾紛不需要證明上述情形,只需證明對方存在違約行為。此外,侵權糾紛和合同糾紛可以要求賠償的費用項目不一樣。建議你充分考慮侵權案由和合同違約案由哪個更好操作,得到的補償更多,再進行選擇。想以侵權為案由,訴狀中應當重點表述對方的侵權行為,個人損失,過錯表現,並選擇侵權責任法的相關條款作為訴請的依據。
❸ 以侵權為案由打官司,那是按一般侵權審理還是按特殊侵權審理是靠法官去劃分嗎
根據歸責原則的不同,可以將侵權行為劃分為一般侵權和特殊侵權版,一般侵權是適用過錯責任權原則的侵權行為;特殊侵權是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及過錯推定責任的侵權行為,特殊侵權行為必須有法律作出特別規定。概括起來,兩者主要有如下區別:第一,構成要件不同。一般侵權必須同時具備過錯、加害行為、加害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系,而特殊侵權不需要以過錯要件為要件或者法律直接推定侵權人存在過錯由其證明自己不存在過錯。第二,是否以法律的特別規定為前提不同。一般侵權不需要法律進行單獨特別規定,而後者必須有法律單獨特別規定為前提。第三,適用的歸責原則不同。這也是劃分兩者的標准。一般侵權適用過錯歸責原則。特殊侵權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和過錯推定責任。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七條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❹ 原告認發法庭立案案由有誤。原告告被告不正當競爭,虛假宣傳,但法院立案時的案由為「侵權責任糾紛」
你可以復向法官指出,如果法官不制理會,屬於法官的錯誤,如果並導致判決錯誤的,你可以以該理由提起上訴。
補充:
原告以什麼案由起訴,是原告的權利,法院無權修改原告的案由。因為法院的是中立裁判者,原告起訴什麼,法院就審什麼。法院要按照原告的案由來適用法律進行審理和判決。如果原告確定的案由不當,導致判決結果不利於原告的,由原告自己承擔不利的後果。
如果法院自己更改案由導致判決不理於原告的,原告可以上訴,不利於被告的,被告可以上訴。二審法院審理查明後,應該發回重審。
如果原告認為法院確定案由不利於自己,開庭時可以向法院指出,並堅持按自己的案由主張權利。法官一般會考慮的。
❺ 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第九部分
三十、侵權責任糾紛
341、監護人責任糾紛
342、用人單位責任糾紛
343、勞務派遣工作人員侵權責任糾紛
344、提供勞務者致害責任糾紛
345、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
346、網路侵權責任糾紛
347、違反安全保障義務責任糾紛
(1)公共場所管理人責任糾紛
(2)群眾性活動組織者責任糾紛
348、教育機構責任糾紛
349、產品責任糾紛
(1)產品生產者責任糾紛
(2)產品銷售者責任糾紛
(3)產品運輸者責任糾紛
(4)產品倉儲者責任糾紛
350、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
351、醫療損害責任糾紛
(1)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權責任糾紛
(2)醫療產品責任糾紛
352、環境污染責任糾紛
(1)大氣污染責任糾紛
(2)水污染責任糾紛
(3)雜訊污染責任糾紛
(4)放射性污染責任糾紛
(5)土壤污染責任糾紛
(6)電子廢物污染責任糾紛
(7)固體廢物污染責任糾紛
353、高度危險責任糾紛
(1)民用核設施損害責任糾紛
(2)民用航空器損害責任糾紛
(3)佔有、使用高度危險物損害責任糾紛
(4)高度危險活動損害責任糾紛
(5)遺失、拋棄高度危險物損害責任糾紛
(6)非法佔有高度危險物損害責任糾紛
354、飼養動物損害責任糾紛
355、物件損害責任糾紛
(1)物件脫落、墜落損害責任糾紛
(2)建築物、構築物倒塌損害責任糾紛
(3)不明拋擲物、墜落物損害責任糾紛
(4)堆放物倒塌致害責任糾紛
(5)公共道路妨礙通行損害責任糾紛
(6)林木折斷損害責任糾紛
(7)地面施工、地下設施損害責任糾紛
356、觸電人身損害責任糾紛
357、義務幫工人受害責任糾紛
358、見義勇為人受害責任糾紛
359、公證損害責任糾紛
360、防衛過當損害責任糾紛
361、緊急避險損害責任糾紛
362、駐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軍人執行職務侵權責任糾紛
363、鐵路運輸損害責任糾紛
(1)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責任糾紛
(2)鐵路運輸財產損害責任糾紛
364、水上運輸損害責任糾紛
(1)水上運輸人身損害責任糾紛
(2)水上運輸財產損害責任糾紛
365、航空運輸損害責任糾紛
(1)航空運輸人身損害責任糾紛
(2)航空運輸財產損害責任糾紛
366、因申請訴前財產保全損害責任糾紛
367、因申請訴前證據保全損害責任糾紛
368、因申請訴中財產保全損害責任糾紛
369、因申請訴中證據保全損害責任糾紛
370、因申請先予執行損害責任糾紛
❻ 侵權責任糾紛 與 損害賠償糾紛 的案由有何區別
侵權責任法規定,侵害民事權益,應當依照本法承擔侵權責任。本法所版稱民事權益,包括生權命權、健康權、姓名權、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隱私權、婚姻自主權、監護權、所有權、用益物權、擔保物權、著作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股權、繼承權等人身、財產權益。
因此凡是侵犯以上權益的,都可能會發生侵權責任糾紛。
❼ 新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第九部分
三十、侵權責任糾紛
341、監護人責任糾紛
342、用人單位責任糾紛
343、勞務派遣工作人員侵權責任糾紛
344、提供勞務者致害責任糾紛
345、提供勞務者受害責任糾紛
346、網路侵權責任糾紛
347、違反安全保障義務責任糾紛
(1)公共場所管理人責任糾紛
(2)群眾性活動組織者責任糾紛
348、教育機構責任糾紛
349、產品責任糾紛
(1)產品生產者責任糾紛
(2)產品銷售者責任糾紛
(3)產品運輸者責任糾紛
(4)產品倉儲者責任糾紛
350、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
351、醫療損害責任糾紛
(1)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權責任糾紛
(2)醫療產品責任糾紛
352、環境污染責任糾紛
(1)大氣污染責任糾紛
(2)水污染責任糾紛
(3)雜訊污染責任糾紛
(4)放射性污染責任糾紛
(5)土壤污染責任糾紛
(6)電子廢物污染責任糾紛
(7)固體廢物污染責任糾紛
353、高度危險責任糾紛
(1)民用核設施損害責任糾紛
(2)民用航空器損害責任糾紛
(3)佔有、使用高度危險物損害責任糾紛
(4)高度危險活動損害責任糾紛
(5)遺失、拋棄高度危險物損害責任糾紛
(6)非法佔有高度危險物損害責任糾紛
354、飼養動物損害責任糾紛
355、物件損害責任糾紛
(1)物件脫落、墜落損害責任糾紛
(2)建築物、構築物倒塌損害責任糾紛
(3)不明拋擲物、墜落物損害責任糾紛
(4)堆放物倒塌致害責任糾紛
(5)公共道路妨礙通行損害責任糾紛
(6)林木折斷損害責任糾紛
(7)地面施工、地下設施損害責任糾紛
356、觸電人身損害責任糾紛
357、義務幫工人受害責任糾紛
358、見義勇為人受害責任糾紛
359、公證損害責任糾紛
360、防衛過當損害責任糾紛
361、緊急避險損害責任糾紛
362、駐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軍人執行職務侵權責任糾紛
363、鐵路運輸損害責任糾紛
(1)鐵路運輸人身損害責任糾紛
(2)鐵路運輸財產損害責任糾紛
364、水上運輸損害責任糾紛
(1)水上運輸人身損害責任糾紛
(2)水上運輸財產損害責任糾紛
365、航空運輸損害責任糾紛
(1)航空運輸人身損害責任糾紛
(2)航空運輸財產損害責任糾紛
366、因申請訴前財產保全損害責任糾紛
367、因申請訴前證據保全損害責任糾紛
368、因申請訴中財產保全損害責任糾紛
369、因申請訴中證據保全損害責任糾紛
370、因申請先予執行損害責任糾紛
❽ 產品侵權糾紛的主要民事案由有哪些
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印發修改後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的通知,產品侵權糾紛的民事案由主要涉及:「(1)產品生產者責任糾紛(2)產品銷售者責任糾紛(3)產品運輸者責任糾紛(4) 產品倉儲者責任糾紛。」
❾ 侵權責任糾紛是案由嗎
侵權責任糾紛是復案制由。
民事案由總共有四級,侵權責任糾紛屬於二級案由,與一級案由第九部分侵權責任糾紛相同。侵權責任糾紛一般很少適用。該項下共有三級案由30個,四級案由34個。
具體可看最高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規定》。
❿ 侵權致死亡,案由是侵權責任糾紛還是生命權糾紛
如果是侵犯生命健康權的話,這個涉及刑事,應該報警立案。
如果警察表示不涉及刑事案件。那就是民事案件,就是侵權責任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