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購買的海關罰沒物資,出口時被海關查驗,說是貨物侵權,要罰沒,不知怎麼辦急急急!
這個事估計海關也很尷尬,所以去了法規處。
因為海關沒有在權利人授專權的情況下或者沒有消除屬貨物侵權特徵就把貨物拍賣給你了,哈哈~~
如果海關要罰沒,你就申請行政復議,或者上法院告他,牢牢抓住海關未消除侵權特徵這根小辮子。 (我是不是唯恐天下不亂了?淡定,淡定!)
相關法規你可以去研究一下
《海關總署解讀依法拍賣沒收的侵權貨物的公告》
《關於海關罰沒物品實行公開拍賣的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
2. 海關沒收侵權產品會如何處置
海關沒收侵權貨物抄的,知識產權權襲利人應當按照貨物在海關扣留後的實際存儲時間支付倉儲、保管和處置等費用。但海關自沒收侵權貨物的決定送達收發貨人之日起3個月內不能完成貨物處置,且非因收發貨人申請行政復議、提起行政訴訟或者貨物處置方面的其他特殊原因導致的,知識產權權利人不需支付3個月後的有關費用。
3. 海關對沒收的侵犯知識產權的貨物如何處置
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的規定,被沒收回的侵犯知識產權答貨物可以用於社會公益事業的,海關應當轉交給有關公益機構用於社會公益事業;知識產權權利人有收購意願的,海關可以有償轉讓給知識產權權利人。被沒收的侵犯知識產權貨物無法用於社會公益事業且知識產權權利人無收購意願的,海關可以在消除侵權特徵後依法拍賣,但對進口假冒商標貨物,除特殊情況外,不能僅清除貨物上的商標標識即允許其進入商業渠道;侵權特徵無法消除的,海關應當予以銷毀。
4. 貨被海關查了,涉嫌知識產權侵權
最近一批貨被海關查了,說疑似侵權(有部分字母跟海關備案一樣),海關通知權利人,權利人交了擔保金認定我們侵權,貨物入庫,移交到法規處,法規處認定侵權移交到法制科,但是我們貨物上的LOGO,國外客人是在他們國家注冊過的,我們提出申訴,現在還差最後一份材料。我的問題是1.我材料遞交完整後,法規處如果最終認定不侵權,是否直接放行,我的櫃子可以走了?權利人那邊一年半載後還會起訴?2.法規處如果認定結果是無法確認是否侵權,那就等50個工作日看權利人是否起訴?知識產權的犯罪最高刑期是有期徒刑,根據刑法的規定,應在7年以下 《刑法》第七節 侵犯知識產權罪 第二百一十三條 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四條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五條 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六條 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八條 以營利為目的,銷售明知是本法第二百一十七條規定的侵權復製品,違法所得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第二百一十九條 有下列侵犯商業秘密行為之一,給商業秘密的權利人造成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造成特別嚴重後果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以盜竊、利誘、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獲取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以前項手段獲取的權利人的商業秘密的; (三)違反約定或者違反權利人有關保守商業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許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業秘密的。 明知或者應知前款所列行為,獲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業秘密的,以侵犯商業秘密論。 本條所稱商業秘密,是指不為公眾所知悉,能為權利人帶來經濟利益,具有實用性並經權利人採取保密措施的技術信息和經營信息。 本條所稱權利人,是指商業秘密的所有人和經商業秘密所有人許可的商業秘密使用人。 第二百二十條 單位犯本節第二百一十三條至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之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並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本節各該條的規定處罰。
5. 海關查獲的物品是怎麼處理的
海關查獲的物品有五種處理方式:
1、公開拍賣。
對國家法律法規沒有特殊規定的罰沒貨物和物品,海關都實行公開拍賣,這是海關處理罰沒物資的主要方式。
2、定向轉賣。
主要是國家規定的專賣商品,如走私成品油、走私香煙、走私光碟生產線等。
3、移交主管部門處理。
主要是對查獲的文物、毒品等統一移交給行政主管部門處理。
4、轉交給中國紅十字會。主要是對查獲的侵犯知識產權的貨物、物品,拆除商標後轉交給中國紅十字會用於社會公益事業。
5、銷毀處理。主要對查獲的洋垃圾、廢舊汽車、盜版光碟、淫穢物品、非法宣傳品等,進行無害化銷毀處理。
(5)海關購買商標侵權物品如何處理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第六條海關可以行使下列權力:
(一) 檢查進出境運輸工具,查驗進出境貨物、物品;對違反本法或者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可以扣留。
(二) 查閱進出境人員的證件;查問違反本法或者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嫌疑人,調查其違法行為。
(三)查閱、復制與進出境運輸工具、貨物、物品有關的合同、發票、帳冊、單據、記錄、文件、業務函電、錄音錄像製品和其他資料;對其中與違反本法或者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進出境運輸工具、貨物、物品有牽連的,可以扣留。
(四) 在海關監管區和海關附近沿海沿邊規定地區,檢查有走私嫌疑的運輸工具和有藏匿走私貨物、物品嫌疑的場所,檢查走私嫌疑人的身體。
對有走私嫌疑的運輸工具、貨物、物品和走私犯罪嫌疑人,經直屬海關關長或者其授權的隸屬海關關長批准,可以扣留。
對走私犯罪嫌疑人,扣留時間不超過二十四小時,在特殊情況下可以延長至四十八小時。海關附近沿海沿邊規定地區的范圍,由海關總署和國務院公安部門會同有關省級人民政府確定。
(五)在調查走私案件時,經直屬海關關長或者其授權的隸屬海關關長批准,可以查詢案件涉嫌單位和涉嫌人員在金融機構、郵政企業的存款、匯款。
(六)進出境運輸工具或者個人違抗海關監管逃逸的,海關可以連續追至海關監管區和海關附近沿海沿邊規定地區以外,將其帶回處理。
(七)海關為履行職責,可以配備武器。海關工作人員佩帶和使用武器的規則,由海關總署會同國務院公安部門制定,報國務院批准。
(八)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由海關行使的其他權力。
參考資料:
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
6. 海關對侵權嫌疑貨物如何調查處理
(1)向知識產權權利人制發通知海關將貨物的名稱、數量、價值、收發貨人名稱、申報進出口日期、海關扣留日期等情況書面通知知識產權權利人。經海關同意,知識產權權利人可以查看海關扣留的貨物。(2)向收發貨人制發扣留憑單海關將扣留侵權嫌疑貨物的扣留憑單送達收、發貨人。經海關同意,收、發貨人可以查看海關扣留的貨物。 2.海關對扣留侵權嫌疑貨物的調查海關扣留侵權嫌疑貨物後,應當依法對侵權嫌疑貨物以及其他有關情況進行調查。收發貨人和知識產權權利人應當對海關調查予以配合,如實提供有關情況和證據。海關對侵權嫌疑貨物進行調查,可以請求有關知識產權主管部門提供咨詢意見。知識產權權利人與收發貨人就海關扣留的侵權嫌疑貨物達成協議,向海關提出書面申請並隨附相關協議,要求海關解除扣留侵權嫌疑貨物的,海關除認為涉嫌構成犯罪外,可以終止調查。 3.放行被扣留的侵權嫌疑貨物(1)海關對扣留的侵權嫌疑貨物進行調查,不能認定貨物是否侵犯有關知識產權的,應當自扣留侵權嫌疑貨物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書面通知知識產權權利人和收發貨人。海關不能認定貨物是否侵犯有關專利權的,收發貨人向海關提供相當於貨物價值的擔保後,可以請求海關放行貨物。海關同意放行貨物的,海關應當放行貨物並書面通知知識產權權利人。知識產權權利人就有關專利侵權糾紛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應當在海關書面通知送達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向海關提交人民法院受理案件通知書的復印件。(2)對海關不能認定有關貨物是否侵犯其知識產權的,知識產權權利人可以在按規定向海關提供相應的擔保後,另向人民法院申請採取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或者財產保全的措施。海關自扣留侵權嫌疑貨物之日起50個工作日內收到人民法院協助扣押有關貨物書面通知的,應當予以協助;未收到人民法院協助扣押通知或者知識產權權利人要求海關放行有關貨物的,海關應當放行貨物。 4.沒收被扣留的侵權貨物(1)沒收侵權貨物並通知知識產權權利人被扣留的侵權嫌疑貨物,海關經調查後認定侵犯知識產權的,予以沒收,並應當將侵犯知識產權貨物的下列情況書面通知知識產權權利人:①侵權貨物的名稱和數量;②收發貨人名稱;③侵權貨物申報進出口日期、海關扣留日期和處罰決定生效日期;④侵權貨物的起運地和指運地;⑤海關可以提供的其他與侵權貨物有關的情況。進出口貨物或者進出境物品經海關調查認定侵犯知識產權,根據規定應當由海關予以沒收,但當事人無法查清的,自海關制發有關公告之日起滿3個月後可由海關予以收繳。(2)侵權貨物沒收後的處理對沒收的侵權貨物,海關應當按照下列規定處置:①有關貨物可以直接用於社會公益事業或者知識產權權利人有收購意願的,將貨物轉交給有關公益機構用於社會公益事業或者有償轉讓給知識產權權利人。②有關貨物不能轉交給有關公益機構用於社會公益事業或者有償轉讓給知識產權權利人,且侵權特徵能夠消除的,在消除侵權特徵後依法拍賣;但對進口假冒商標貨物,僅清除貨物上的商標標志,仍不允許其進入商業渠道。拍賣貨物所得款項上交國庫。③有關貨物不能按照①、②項規定處置的,應當予以銷毀。 海關拍賣侵權貨物,應當事先征有關知識產權權利人的意見。海關銷毀侵權貨物,知識產權權利人應當提供必要的協助。有關公益機構將海關沒收的侵權貨物用於社會公益事業以及知識產權權利人接受海關委託銷毀侵權貨物的,海關應當進行必要的監督。
7. 海關查出10萬侵權貨物怎麼處理
首先需要提供授權,如果無法提供授權就是仿牌,那就會被海關上緝私科,進行扣貨處理,並且對進行罰款,另外還要跟被侵權公司協商好,不起訴,否則也是比較麻煩的。
海關處理侵權貨物的程序完全不同。依申請扣押模式,海關只有暫扣20日不讓通關的許可權,並無調查處理權,20日過後,如果沒有法院下發暫扣令(需要權利人向法院起訴並申請法院扣押,此時的扣押,實質上是當事人申請法院的扣押,海關僅僅是協助法院而已,原則上權利人要按照訴訟程序另行提供擔保),海關只能放行貨物。
依職權發現模式,海關扣押後30日內進行調查並做出是否侵權的認定,即使做出模稜兩可的「不能認定是否侵權」,還可以依權利人申請再行扣押不超過20日,以等待法院的暫扣令
第一,如果將兩種程序進行比較,依職權主動發現模式肯定是遠遠優於依申請模式,因為後者發現侵權線索機率非常低、啟動程序非常苛刻、擔保金額非常大、後續法院程序非常繁瑣,所以實踐中,該種模式啟動海關扣押程序的案件非常少,每年不到1%。
第二,如果以更加嚴格的眼光審視這兩種模式,該兩種模式都是極其不負責任、極其沒有效率的制度。首先,從程序啟動來看,海關顯得「不務正業」。海關作為國家權力機關之一,是監管機關,不是裁判機構,有主動積極的權力也有主動積極的義務制止知識產權侵權。但是從上述兩種啟動模式來看,即使權利人舉報侵權或者自己發現有侵權信息,最終還得要權利人提出申請,如果權利人不申請,最終海關「只能放行」,這種狀況與國家權力及職能基本配置相矛盾。其次,從錯誤扣押民事賠償角度看,海關顯得「不擔責任」。兩種啟動程序,都需要權利人提供擔保,即使扣押錯誤,一切損失和責任均由權利人承擔,與海關一點關系都沒有!在整個扣押程序中,海關僅僅是充當了一個發現、通知、出租國家權力並收取租金一個中介者。我們都知道,無須承擔責任的行為是很恐怖的,也是非常沒有積極性的,海關當局也沒有動力主動研究風險預警體系與方法。
8. 一批貨中被海關查到有一個產品侵權的其它的也會被扣嗎怎麼辦
1. 法規處如果最終認定不侵權,可直接放行(但對方如果起訴可申請財產保全);內
2.權利人如果容對結果處理不滿意,在起訴期內可以起訴;
3.如果侵權證據不足,法規處會認定結果不侵權,權利人(雙方)不滿意可以起訴。
僅供參考!
9. 我公司發現有侵犯我們商標權的商品出口,請問如何向海關申請扣留侵權嫌疑貨物需要交納保證金嗎
2010答復:一是按照《國務院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內的決定》(國容務院令年第572號)第十三條,知識產權權利人請求海關扣留侵權嫌疑貨物的,應當提交申請書及相關證明文件,並提供足以證明侵權事實明顯存在的證據。申請書應當包括下列主要內容:(1)知識產權權利人的名稱或者姓名、注冊地或者國籍等;(2)知識產權的名稱、內容及其相關信息;(3)侵權嫌疑貨物收貨人和發貨人的名稱;(4)侵權嫌疑貨物名稱、規格等;(5)侵權嫌疑貨物可能進出境的口岸、時間、運輸工具等。侵權嫌疑貨物涉嫌侵犯備案知識產權的,申請書還應當包括海關備案號。二是上述文件第十四條,知識產權權利人請求海關扣留侵權嫌疑貨物的,應當向海關提供不超過貨物等值的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