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員工如何應對勞資糾紛
建議:
1、以內部溝通調解為主,盡可能在公司內部解決。在公司內部確實不能達成一致,即使到了仲裁部門也是本著先調解、後仲裁、最後再裁決的原則,盡量不擴大影響面。
2、強化法制意識,遵紀守法。法律法規的頒布實施,是國家走向法治、社會不斷進步的具體體現,企業首先要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依法行事,同時也要充分的運用法律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3、不斷改善勞動關系。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要與時俱進,適時改善勞動關系。
4、加強人力資源的約束管理。
企業處理勞資糾紛的策略和技巧:
1.HR需要明確定位。HR在處理群體性勞資糾紛的過程中處於至關重要的地位,HR不能把自己置身於事件之外,單純的保持絕對的中立。HR在面對勞方時,要把自己定位成員工的發聲渠道、訴求通道;在面對資方時,HR要用專業的知識選擇最有效的路徑幫助企業解決問題。這就要求HR在處理問題前要明確自己的定位,不然很容易費力不討好更加激化勞資雙方的矛盾。
2.特殊群體決定成敗。在解決群體性勞資糾紛是HR不能忽視個體的特殊性,其中有三類特殊人群是需要特別關注的,分別是工傷醫療期的員工、三期女員工以及無固定期的員工。這三類特殊員工會受到更多的法律保護與輿論的支持,所以HR必須格外關注這三類特殊員工的處理細節與方式方法,不能粗放的將他們混入群體中一並對待。
3.法律顧問要做好法律知識普及。面對群體性勞動糾紛,法律顧問要有快速靈敏的反映,找到問題的核心關鍵人物。同時作為公司的法律顧問,不僅是對外的法律的公司法律代表,也是公司的對內核心。是企業能夠正確合法的運營,員工能夠正確的使用法律武器,避免企業和員工因為「法盲」而發生沖突。這個也是企業法律顧問的責任之一。
Ⅱ 員工如何處理與公司的勞動糾紛
既然上升到糾紛了,就是不能好好談了。那就找勞動局申請勞動仲裁或者起訴公司。法律問題找律超人,專業律師解答不收費。
Ⅲ 用人單位與員工發生勞動糾紛怎麼辦,有哪些解決途徑
1、因確認勞動關系發生的爭議;
2、因訂立、履行、變更、解除和終止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
3、因除名、辭退和辭職、離職發生的爭議;
4、因工作時間、休息休假、社會保險、福利、培訓以及勞動
保護發生的爭議;
5、因勞動報酬、工傷醫療費、經濟補償或者賠償金等發生的爭議。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發生勞動爭議後,可選擇以下方式解決:
1、協商:發生勞動爭議,勞動者可以與用人單位協商,也可以請工會或者第三方共同與用人單位協商,達成和解協議。
2、調解:發生勞動爭議的,可向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設立的基層人民調解組織、在鄉鎮、街道設立的具有勞動爭議調解職能的組織。申請調解的可以口頭形式,也可書面形式,達成調解協議後,雙方必須履行。
3、仲裁:不願調解、調解不成或者達成調解協議後不履行的,可以向縣(區)市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勞動者必須注意及時申請,否則申請事項將被駁回。
4、訴訟: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仲裁是訴訟的必經程序,不經仲裁不能直接提起訴訟。另需注意,訴訟的應當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提起,否則人民法院將不予受理,仲裁《裁決書》即發生效力。
Ⅳ 員工與原公司有勞動糾紛我公司怎麼處理
1、你好,根據勞動合同法第91條,員工雖與原公司有勞動糾紛,但是已經和前公司解內除了或者是終止了勞動關系容後的,你公司再招用,對於你公司沒有什麼影響。
2、如果招用未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的員工,由於你公司的過錯,給原公司造成損失的,要承擔連帶責任,當然,假如你公司承擔連帶責任後,可以向有過錯的員工追償。
Ⅳ 員工發生勞動糾紛怎麼辦,有哪些解決途徑
依現行勞動法律規定勞動爭議發生後,企業可通過下列途徑請求解決:
(1) 協商解決——企業和職工雙方在自願的前提下,尊重事實,明辨是非,依據法律並充分考慮對方利益的情況下,通過談判、磋商,在雙方達成共識的基礎上解決糾紛的形式。
(2) 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由第三者居中調解,促使企業和職工互諒互讓,從而解決糾紛的活動。
(3) 仲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依法受理並經仲裁庭合議裁決的活動。勞動爭議必經程序或稱勞動爭議前置程序
(4) 訴訟——人民法院依據勞動法規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活動。目前是一裁二審制。
Ⅵ 公司該怎麼處理員工申請勞動仲裁
與勞動者簽訂書面勞動合同是法律規定的公司必須履行的義務,這個問題無法迴避。所以,可以說這個官司公司幾乎是必輸的。但公司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來尋求減少損失: 第 一,與申請人進行協商,尋求其撤回勞動仲裁申請。 第 二,抓緊與現有員工補簽書面勞動合同,無法簽訂的,發出書面通知要求簽訂勞動合同。 第 三,如果你們公司員工比較多的話,也確實發生了老員工也提出勞動仲裁的連鎖反應,你們可與地政府、勞動監察部門聯系溝通,請求他們居間進行協調。 第 四,對今後凡是新進的員工一律要求簽訂書面勞動合同。 第 五,確實無法解決這塊多米諾骨牌,那就要做法補償的准備,甚至是一拍兩散。我想多數員工的工資福利待遇只要你們平時沒剋扣的話,都是比較通情達理,不會無理取鬧的。
Ⅶ 作為人事主管,怎麼處理與員工的勞動糾紛
首先應復該保證公司應該制是守法的,公司還應該具有完備的勞動管理制度,人事主管應該在制度范疇內調解糾紛,化解矛盾。工資發放,加班加點處理,勞動保險等等都要有據可循。否則個人能力再大,也扛不住這些矛盾。勞動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數據管理,出勤,加班,保險都要有記載,否則個人腦子再好使,也記不住那麼多數據。勞動合同應該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要求來簽訂,如果用其他方法,簽訂無效合同,最後還是要陷於被動。
Ⅷ 發生勞動糾紛的仲裁處理流程
(1)案件受理階段。這一階段包括兩項工作:一是當事人在規定的時效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交請求仲裁的書面申請;二是案件受理。仲裁委員會在收到仲裁申請後一段時間內要做出受理或不受理的決定。
(2)調查取證階段。調查取證的目的是收集有關證據和材料,查明爭議實施,為下一步的調解或裁決做好准備工作。調查取證工作包括撰寫調查提綱,根據調查提綱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查取證,核實調查結果和有關證據等。
(3)調解階段。仲裁庭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首先要做調解工作,努力促使雙方當事人自願達成協議。對達成協議的仲裁庭還需製作仲裁調解書。
(4)裁決階段。經仲裁庭調解無效或仲裁調解書送達前當事人反悔,調解失敗的,勞動爭議的處理便進入裁決階段。仲裁庭的裁決要通過召開仲裁會議的形式做出。一般要經過庭審調查、雙方辯論和陳述等過程,最後由仲裁員對爭議事實進行充分協商,按照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做出裁決。仲裁庭做出裁決後應製作調解裁決書。當事人對裁決不服的,可在規定時間內向法院起訴。
(5)調解或裁決的執行階段。仲裁調解書自送達當事人之日起生效;仲裁裁決書在法定起訴期滿後生效。生效後的調解或裁決,當事雙方都應該自覺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