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例

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例

發布時間:2021-08-03 11:54:27

⑴ 交通事故案例分析

補充回答:
1、如果乙向甲要求賠償,可以索要的是全部醫療費(按醫院票據算)+誤工費(住院期間+出院後醫生證明需要休養的時間,應是不只3個月)+護理費+交通費+住院伙食費+適當的營養費。如果乙的月工資有證據證明確實是10000,向甲索要5萬並不算多,因為治療期間3個月就是30000,還有護理費和醫療費等其他費用。

2、乙的保險,如果是商業保險,與甲的賠償責任沒有關系,甲該怎麼賠償還要怎麼賠償,因為這保險是乙個人買的,不能因乙的個人行為減輕甲的賠償責任,但如果這保險是甲幫乙買的時除外。

1、乙和丙有兩個選擇:一是可以要求老闆為他們申報工傷、要求工傷賠償(如果老闆為乙丙交了工傷險的,由工傷保險機構負責賠償;如果沒有交工傷險的,全部費用由老闆賠償);二是向甲以侵害人身健康權為由索要賠償。

2、如果選擇工傷賠償:
(1)老闆應在事故後30天內為乙丙到公司所在地勞動局申報工傷;如果老闆沒有在上述期限內申報工傷的,乙丙應自己在事故後一年內到勞動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一是一年的期限不能錯過,二是必須有與老闆有勞動關系、是在工作中受傷的證據。
(2)拿到工傷認定書後,可以申請勞動能力鑒定確定傷殘等級,然後索要賠償,可以索要的賠償包括:住院治療期間的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住院期間的工資、住院期間護理人員的費用等,出院後需要停工休養的,還有最長12個月的停工留薪期,公司還應支付相關工資和護理費用等。評定傷殘等級的,根據等級不同還有其他待遇。

3、如果想以交通肇事為由向甲索要賠償:當時沒有報警、沒有警察出具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的,現在想起訴索賠,就只能自己找證據證明甲是全責(建議現在報警,由交警出具事故責任認定書),然後協商不成向法院起訴解決,以人身傷害向甲索賠時,可以索要全部的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院伙食費、適當的營養費等。
至於乙將來拆鋼板的二次手術費用:如果現在能開到醫院證明二次手術的費用是多少,可以現在一並起訴索要;如果沒有證明,可以等將來做為二次手術後再次起訴。

⑵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 訴訟請求怎麼列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訴訟請求,可以要求造成的經濟損失,包括訴訟費。

訴訟請求的概念在外國民事訴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講, 訴訟請求是向法院提出的,要求法院予以判決的請求(當事人希望法院對其請求作出與之相應的確認、給付、形成這些具體的判決)。而狹義的請求僅僅指原告向被告主張的法律上的利益。

訴訟請求不明確的現象在實踐中,常常發生。表現在:「請求 法院依法公斷」、「請法院明察」;甚至有的當事人要求法院「判令被告支付違約金」,但是沒有具體的數額,有的當事人提供了數據,卻沒有能夠得到法律支持的依據········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值得一提的是,有的當事人答辯時,能夠提出自己的主張,但不懂的反駁。

為了能夠順利的立案,律師在書寫起訴狀時,訴訟請求一定要明確、具體,特別是涉及訴訟金額的訴訟請求,不僅要具體、明確,而且應當有法律依據支持。如果訴訟中出現增加、變更訴訟請求或者追加被告、第三人的情況的話,提出的主張也一定要明確,尤其是反訴部分,相關的規定,心中有數,訴訟費應當減半繳納。訴訟是圍繞當事人的訴訟請求展開的,訴訟請求是否有法律和事實依據是決定案件輸贏的關鍵,自己的訴訟請求明確,法院才能夠准確定案。

《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規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 (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於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

⑶ 交通事故雙方同等責任賠償案例

原告潘xx,男,1968年6月7日出生,漢族,暫住上海市。
委託代理人王xx,上海xx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託代理人王麗x,上海xx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aa集裝箱儲運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楊浦區閘殷路。
法定代表人安xx,董事長。
委託代理人徐xx,該公司職工。
第三人dd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河南南路。
第三人vv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浦東新區浦東大道。
負責人汪xx,副總經理。
委託代理人潘x晟,上海市xxx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潘xx訴被告上海aa集裝箱儲運有限公司、第三人dd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vv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 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後,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由審判員陳x峰獨任審判。原告潘xx的委託代理人王麗x、被告上海aa集裝箱儲運有限公司的委託代理人徐xx、 第三人vv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委託代理人潘x晟到庭參加訴訟,第三人dd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本案現三審 理終結。
原告潘xx訴稱, 2008年4月1 7日,被告下屬工王振x駕駛車牌號為滬aqxxx的重型半掛牽引車牽引車牌號滬b24x掛的重型平板半掛車由上海往南京方向行駛至沿江高速公路太倉線 太倉收費站時,車輛與原告潘xx駕駛的車牌號為滬a94x0重型平板貨車發生輕微碰撞,後潘xx與王x玉發生爭執。當王x玉發動車輛行駛時,導致還在王x玉車上的原告跌落倒地,造成原告受傷。經蘇州市高速公路交警大隊認定,原告與王x玉均承擔事故同等責任。原告隨即被送至當地醫院治療。
原告傷勢經鑒定為 九級傷殘。被告上海aa集裝箱儲運有限公司向久jh氣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投保了滬aq9x7重型半掛牽引故責任強制險,又向第三人vv財產保險 保險股份有限公上海分公司投保了滬b24x的重型平板半掛車。
嗣後,雙方為賠償事宜多次協調,均未果。原告遂訴至法院要求賠償原告下列損失:醫療費人民 幣39,3 5 3.14元、鑒定費人民幣l 6 6 0元、急救費人民幣7 5元、交通費人民幣4504.5 0元、住宿費人民幣200元、殘疾賠償金人民幣94,492元、誤工費人民10400元、護理費人民幣4800元、營養費人民幣4800元、查檔費480 元 神損害撫慰金人民幣1 o,000元、律師代理費人民幣5 ooo元。
第三人dd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vv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先在交強險限額內承擔直接的賠付責任。超出部分按照事故責任分 擔,由被告上海aa集裝箱儲運有限公司承擔賠償責任。
被告上海aa集裝箱儲運有限公司辯稱,對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及責任認定無異議。王x玉系被告上海aa集裝箱儲運白限公司下屬職工,事發時系工作時間,故 其行為系職務行為。對於原告主張的醫療費、鑒定費、急救費、殘疾賠償金、查檔費,被告無異議。原告主張的交通費其中不合理的部分,不同意承擔。對於住宿費 的賠償,原告住院治療,無需發生該費用。
對誤工費的賠償,因原告提供證據難以證明其誤工損失,同意按上海市最低工資標准人民幣9 6 0元計算。關於護理費的賠償,按照每月人民幣900元計算。關於營養費的賠償,可按照每日人民幣20元計算。不同意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律師代理費。事故 發生後,原告已向被告借款人民幣23,000元,該費用應在賠償數額中應予以抵扣。
第三人dd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述稱,對事故發生的時問、地點及責任認定無異議。第三人dd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願在交強險內承擔賠 付責任。對於醫療費,由法院對使用葯物的合理必要性進行審查。
原告主張的急救重型平板半掛車由上海往南京方向行駛至沿江高速公路太倉線太倉收費站時,車輛 與原告潘xx駕駛的車牌號為滬a94xo重型平板貨車發生輕微碰擦後,原告潘xx下車扒上滬aqxxx的重型關持牽引車與王x玉發生爭執過程中跌落車下,與車牌號為滬aqxxx的重型半掛 牽引車相碰擦,事故中原告潘xx受傷。經蘇州市安局交通巡邏督察支隊沿江高速公路大隊認定,原告潘xx、被告司機王x玉各負事故的同等事故。滬aq9 597重型平板半掛車、滬b241 2掛重型平板半掛車的車輛所有人系被告上海aa集裝箱儲運有限公司。
事故後,原告隨即被送往醫院治療,被診斷為;左臏骨骨折,左大腿皮膚軟組織壞死。 2008年7月1 7日,原告出院。在治療期問,原告共花費醫療費(包括急救費)人民幣39429.14元。
另查,1、被告上海aa集裝箱儲運有限公司向第三人dd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投保了滬aq95x7重型半掛牽引車的機動車責任強制險,投保期限自2 007年11月7日至2 0 08年1 1月6日止;向第三人vv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投保r滬b241 4掛重型平板半掛車的機動車事故責任強制險。投保期限自2 008年1月2 9日至2 009年1與28日止。
2、受蘇州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隊沿江高速公路大隊委託,蘇州大學司法鑒定昕對原告傷殘等級、誤工、營養、護理期限進行鑒定,結論為原 告潘xx的左下肢損傷構成九級傷殘,誤工時限為傷後至鑒定之日,營養期限為傷後四個月,護理期限為傷後四個月一護理為:匠。原告支付鑒定費人民幣1 6 6 o元。3、原告提供律師代璀贊發票一張,金額為人民幣5 000元。
再查,被告在事故處理過程中給付原告人民幣2 3,000元。
本院認為,公民的健康權受法律保護。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殘的,應當賠償由此所造成的各項費用。由於本案系一起道路交通事故引起的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件, 故根據相關法律規定,經交警隊對事故責任做出認定,原告潘xx、被告司機王x玉各負事故的同等責任。第三人vv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雖認為王振 玉在事故中無責,但未提供證據足以推翻交警隊認定的事故責任,故本院對交警隊出具的事故責任認定書予以認可。
因該起事故系兩輛機動車與行人發生的事故,故 不論機動車有否責任及責任大小,機動車方對行人的損失,均應當在強制責任保險險額范圍內平均分擔。第三人dd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vv財產保 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在機動車事故責任強制險限額內先行平均分擔賠付。因王x玉系被告上海aa集裝箱儲運有限公司公司下屬職工,且事發時系工作時間. 故被告上海aa集裝箱儲運有限公司應當對啄告由此造成的損失應承擔賠償責任。
故對超出強制險的部分,由原告潘xx與被告按事故責任認定分擔責任。因原、被 告雙方各負同等責任.故原告作門行人一方,承擔40%的責任。被告作為機動車一方.承擔6 o%的責任。
本起事故造成的各項損失據實確定如下:
(一)、原、被告、第三人在庭審中,對殘疾賠償金的數額達成一致意見,於法不悖,本院可予准許;
(二)、原告主張的醫療費,憑據結算,包括急救費左內,確定為人民幣39,428。14元;
(三)、交通費的賠償.酌情考慮其在事發當地治療及處理交通事 故所需花費的交通費,酌定為人民幣300元;
(四)、原告主張的住宿費,考慮到原告專傷治療均在事發當地,離開其經常居住地較遠,家屬探望至當地住宿系人 之常情,本院酌定為人民幣1 00元;
(五)、原告主張的誤工費,因原告不能舉證其收入情況,又不能提供證據證叫其具體行業的,本院參照鑒定結論中確定的誤工時限,依據2 0 08年度上海市職工最低工資標准計算。
(六)、原告主張的護理費,參照鑒定報告中確定的護理期限,按照每月人民幣1 oo o元計算,確定為人民幣4 000元;
(七)、原告主張的營養費,參照鑒定報告審確定的營養期限,按照每月人民幣900元計算,確定為人民幣1 6 o 0元;
(八)、原告主張的鑒定費、查檔費,根據實際發生的金額計算,並無不當;
(九)、精神損害撫慰金的賠償,是對受害者精砷損害的賠償,考慮到事故的定 責、被告的過錯程度,酌情確定為人民幣6 00 o元;(十)、律師代理費的賠償,系原告通過司法途徑以維護其合法利益所支出的實際費用,考慮到事故責任程度、賠償標的等因素,酌定為人民幣3000元。
此外,原告同意在被告上海aa集裝箱有限公司承擔超出交強險限額外的賠償部分抵扣技告己借給原告的人民幣2 3,000元。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九十八條、第一百零六條第二款、第一百一十九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四條、第二十 五條之規定,判決如下:
一、第三人dd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交通事故強制險限額內賠付潘xx醫療費人民幣1 0,000元、交通費人民幣l 5 0元、住宿費人民幣50元、殘疾賠償金人民幣4 7,2 46元、誤工費人民幣312 0元、護理費人民幣2 0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人民幣30 0 0元:
二、第三人vv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在交通事故強制險限額內賠付潘xx醫療費人民幣1 0,0 00元、交通費人民幣1 5 0元、住宿費人民幣5 0元、殘疾賠償金人民幣47,246元、誤工費人民幣31 20元、護理費人民幣2 000元、精神損害撫慰金人民幣3 000元;
三、被告上海aa集裝箱儲運有限公司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原告潘xx醫療費人民幣11,6 5 6.9 0元、鑒定費人民幣996元、律師代理費人民幣l 8 00元、查檔費人民幣48元;
四、上述第三項判決主文中履行的款項,與事發後被告上海市aa集裝箱儲運有限公司墊付的費用人民幣2 7,000元抵扣後,餘款人民幣8499.1 0元,原告潘xx應於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償還給被告上海aa集裝箱儲運有限公司。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二十九條之規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人民幣305 3元,減半收取人民幣l 5 26.5 0元,由原告潘xx負擔人民幣61 0.6元,被告上海aa集裝箱儲運有限公司負擔人民幣915.9 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拆狀,並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於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員 陳x峰
二00九年三月十八日
書 記 員 沈x
書 記 員吳x

⑷ 交通事故真實案例

案情簡介:

2005年3月21日山東莒縣人唐某獨自持"BD"證駕駛昌河微型麵包車到山西臨汾聯系煤炭,行駛至山西境內國道108線851KM+100M處與呂某持B證駕駛的大型貨車相撞,致唐某當場死亡,麵包車損壞。2005年4月12日當地交警隊作出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呂某負該事故的全部責任。經交警隊調解無果,唐某的四位近親屬以呂某、彭某、某運輸公司、某保險公司為共同被告起訴至法院,要求四被告共同賠償47萬余元。
經訴前調查,駕駛員呂某所駕車輛登記車主為某運輸公司,該運輸公司與呂某的僱主彭某簽訂了機動車消費貸款購車合同,合同約定:彭某付清貸款前,車輛所有權歸運輸公司,掛靠經營,彭某每月繳納管理費若干;事故發生前,彭某已付清全部車輛貸款,尚未進行車輛過戶。該車在某保險公司有一份保險金額為50萬元的第三者責任險,保險期限自2004年4月3日至2005年4月2日。其他情況:唐某死亡時30歲,系城鎮居民,生前有被扶養人兩人,分別是其母親68歲,城鎮居民,其兒子6歲,農村戶口,自2001年底隨唐某之配偶居住在莒縣縣城,但始終未遷移戶口。

判決結果:

判令某保險公司一次性賠償原告各項經濟損失237665.4元,其他被告不承擔賠償責任。

判決書分析

1、保險公司承擔直接賠償責任;
2、計算死亡賠償金、撫養費適用了山東省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數據;其中計算唐某之兒子的撫養費適用了農村居民的數據
3、計算喪葬費適用了山西省200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數據;

原告代理人代理意見:

1、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有義務在責任限額范圍內代被保險人賠償原告的損失。
(1)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之規定,保險公司應當對原告的損失予以賠償。
(2)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50條之規定,保險公司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直接向賠償權利人賠償保險金。
(3)保險公司賠償給賠償權利人的保險金應當依照法律的規定,即《解釋》的規定,而不能依照保險合同的約定。因為第三者責任保險是以被保險人對第三者應負的賠償責任為保險標的的保險,而本案中被保險人對原告的賠償責任必須依照《解釋》的規定執行。保險合同雙方之間關於賠償項目及標準的約定不能對抗任何第三人。
2、死亡賠償金及撫養費賠償標准應適用山東省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數據。喪葬費應當適用山西省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數據。
(1)、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於新的人身損害賠償審理標準是否適用於未到期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合同問題的答復》【法研(2004)81號】(下稱答復)的內容不適當、不全面。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司法解釋工作的若干規定》第3條、第4條的規定,《答復》不屬於司法解釋,不具有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審理案件完全不受《答復》的約束。
(2)、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第28、29、30、35條之規定本案人身損害賠償項目中的死亡賠償金和被扶養人生活費應當依照山東省2005年處理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標准,根據《解釋》第27條之規定,喪葬費應當依照山西省2005年處理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的標准。
3、唐某之子應當作為城鎮居民對待。
(1)、關於如何判斷賠償權利人的居民戶口性質問題。隨著我國居民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入,山東省已經率先打破區分居民戶口性質,統一登記為居民戶口。因此應當以權利人的經常居住地來確定賠償標准,而不能機械地以戶籍性質確定賠償標准。況且,法律也沒有規定用居民的戶口來區分居民的性質。
(2)、在這方面,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和廣東省公安廳聯合出台的《關於〈道路交通安全法〉施行後處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第27條就規定,受害人的戶口在農村,但發生交通事故時已在城鎮居住一年以上且有固定收入的,在計算賠償數額時按城鎮居民的標准對待。
(3)、另外,最近轟動國內的吉林省境內"林肯"車撞人致死案的第一、二審判決均以當地城鎮居民的賠償標准賠償了戶口在農村的被害人肖金萍的損失,原因就在於肖金萍死亡前已經隨其父親居住在城鎮范圍內的礦區職工駐地連續滿一年以上。本案中,唐某之子早在2001年底就居住在莒縣縣城。

綜合分析

本案判決書迴避了以下法律問題:
1、雇員致人損害,僱主承擔什麼責任;
2、車輛掛靠關系中,被掛靠單位承擔什麼責任。

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5條35、本解釋所稱"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農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費支出"、"職工平均工資",按照政府統計部門公布的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經濟特區和計劃單列市上一年度相關統計數據確定。
"上一年度",是指一審法庭辯論終結時的上一統計年度

⑸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由哪個地方的法院管轄

現實困惑

家住A區的楊某駕駛自家的中型拖拉機途經區一路口時,不慎將韓某撞倒,致使韓某受傷住院。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楊某對此次事故負主要責任,韓某負次要責任。雙方就賠償事宜協商未果,韓某欲起訴楊某。那麼,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由哪個地方的法院管轄?

律師答疑

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八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的規定,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的受理法院有侵權行為地、侵權人住所地或承保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的保險公司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權利人可以在以上三處法院中選擇任一法院提起訴訟。本案中,韓某可以在此次交通事故發生地B區、楊某的住所地A區或承保楊某拖拉機的保險公司所在地三者中任選一法院提起訴訟。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十八條因侵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五條第一款人民法院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應當將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列為共同被告。但該保險公司已經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且當事人無異議的除外。

法律解讀

機動車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遭受損害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侵權行為性質在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被告住所地包括侵權人住所地及交強險保險公司所在地,因為兩者須列為共同被告。

⑹ 交通事故民事責任糾紛案

如果你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有異議,可以向上級交管部門提起行政復議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版,就你權敘述的事實來判斷,首先事故責任認定是對事故雙方的違法性和事實來確定責任,道路交通安全安全法規定,未取得駕駛資格的人禁止駕駛電動車。所以要承擔主要責任!

⑺ 能舉出一些解決交通事故的經典案例嗎

交通事故糾紛案例

案例一:交通事故賠償後新發現的損害的責任。
本案爭議的是關於新發現左股骨頸骨折與交通事故之間的因果關系。郭某在車禍後,由於左脛腓骨骨折嚴重,疼痛劇烈,而沒有意識到其他部分的傷痛。出院後不久,郭某始出現左髖部疼痛並加劇、左股腫大等症狀,後來傷勢加劇,才被診斷為左股骨頸骨折。而且郭某的腳部打上石膏,基本都是在床上或者輪椅上度過的,生活更加小心細致,從來沒有過任何外部沖擊,更不會無緣無故出現左股骨骨裂這樣嚴重性的損傷。這一系列症狀的發生都是由於事故造成的,法院應認定為郭某左股骨頸骨折與交通事故之間存有因果關系。
案情簡介:
2010年10月29日8時左右,郭某在韶山路被謝某的小轎車撞倒,發生交通事故,經醫院診斷為左脛腓骨下段骨折,手術後於2010年11月14日出院。2011年2月19日原告首次因左髖部不適就診,2011年3月5日MRI顯示為左股骨頸骨折。由於雙方在左股骨頸骨折與交通事故之間的因果關系存在糾紛,而郭某又無力支付醫葯費,遂第一次起訴至法院要求謝某賠償醫療費、交通費和律師費,法院支持郭某的全部訴請。現郭某第二次起訴要求謝某支付傷殘賠償金、殘疾器具費、護理費、營養費、交通費、誤工費、律師費和鑒定費。
調查經過:
接受甲的委託後,律師代向法院申請傷殘等級,同時申請對左股骨頸骨折與交通事故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行鑒定。
辦理結果:
經過鑒定,郭某構成道路交通十級傷殘,但難以認定左側股骨頸骨折系交通事故外傷所致。審理後,法院支持了郭某關於傷殘賠償金、殘疾器具費、護理費、營養費、交通費、誤工費、律師費的請求,但是對於左股骨頸骨折與交通事故之間因果關系難以認定,該部分的鑒定費不予支持。
辦案心得:
依據《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九條之規定: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因誤工減少的收入、殘廢者生活補助費等費用;造成死亡的,並應當支付喪葬費、死者生前扶養的人必要的生活費等費用。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之規定: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
本案中,由於謝某的不謹慎駕駛,致使郭某的人身受到損害。謝某對於此次交通事故負主要責任,應賠償郭某相關方面的費用。
本案爭議的是關於認定左股骨頸骨折與交通事故之間的因果關系。郭某在車禍後,由於左脛腓骨骨折嚴重,疼痛劇烈,而沒有意識到其他部分的傷痛。出院後不久,郭某始出現左髖部疼痛並加劇、左股腫大等症狀,後來傷勢加劇,才被診斷為左股骨頸骨折。而且郭某的腳部打上石膏,基本都是在床上或者輪椅上度過的,生活更加小心細致,從來沒有過任何外部沖擊,更不會無緣無故出現左股骨骨裂這樣嚴重性的損傷。這一系列症狀的發生都是由於事故造成的,法院應認定為郭某左股骨頸骨折與交通事故之間存有因果關系。

案例二:汽車質量糾紛案件維權

[提要] 委託人因購買的新車使用不到三個星期即在一起交通事故中,造成車輛轉向節斷裂;委託人認為車輛ABS系統存在瑕疵,經協商未成後訴至法院。...
附註:本案系汽車消費中的典型案例:委託人因購買的新車使用不到三個星期即在一起交通事故中,造成車輛轉向節斷裂;委託人認為車輛ABS系統存在瑕疵,經協商未成後訴至法院。由於我國目前汽車ABS系統檢測鑒定條件較為欠缺,且費用高昂(達數十萬元,按現有法律規定由申請人預交),本案原告不得已放棄鑒定機會而以現有證據進行了訴訟。
本案最終以調解結案。
謹以此文向汽車消費中的信息不對稱,及權利救濟中存在的困境提出質疑。 一、原告系受損車輛的實際車主,第一被告系車輛的銷售者,第二被告系車輛的生產者
原告與第一被告達成購車協議。因原告未帶身份證,便借用司機黃M的身份證辦理了相關買賣手續。此行為系協商結果,亦不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應屬有效。
第一被告系受損車輛的銷售者,第二被告系受損車輛的生產者。對此,雙方亦不應持有異議。
二、第二被告生產、第一被告銷售的車輛存在缺陷,造成原告的財產損害
(一)受損車輛存在缺陷
1、從法院委託進行的車輛左輪轉向節檢驗報告看,雖其存在若干不合規范的地方,但其也從一個側面證明了車輛的某些部件是存在缺陷的:
(1)事實與結論沖突。報告第2頁中化學成份的分析中,C元素GSA牌號標准要求是3.40-3.80,而送檢車輛的轉向節是3.36。可見,明顯超出了標准范圍,鑒定人卻做出「符合」的結論。
(2)轉向節「塑性斷裂」的結論說明。據該檢驗報告之主檢解釋:塑性斷裂與脆性斷裂相區別(後者系受外力作用突然發生的斷裂),送檢之轉向節是由於內部原因累積而造成最終的斷裂。
<產品質量法>規定的缺陷,是指產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產品有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是指不符合該標准。根據<企業標准化管理辦法>之規定,在不存在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和地方標準的,企業在涉及產品安全時就應制定相應企業標准,並且必須按標准組織生產和檢驗。同時且應當在產品或其說明書、包裝物上標注所執行標準的代號、編號、名稱(未提供)。
結合檢驗報告,車輛被證明不符合企業相關標准,對人身財產具有危險性,應視為存在缺陷。受損車輛是2010年2月1日出廠,2月4日出售,2月22日即發生事故。短短22天即由「合格』逐步完成最後斷裂。如此情形,生產者將轉向節斷裂的原因指向司機操作失誤顯然是不妥的。
2、其他證據也證明車輛存在質量問題
①駕駛員黃敏陳述:車輛在正常行駛中有異常的響聲、方向盤失效(第一被告代理人認為「真實可信」、第二被告代理人則認為「比較可信」),可以認定,在事故發生當時,的確是出現了車輛性能的異常;
②事故現場圖顯示:一、司機有明顯的剎車動作;二、剎車時先左後右,兩輪制動不同步;三、剎車後車輛發生急劇左滑現象;四、剎車後車輛左右輪輪間距明顯增大,直至最後左前輪轉向節斷裂。
顯然,車輛在司機實施制動過程中左前輪被抱死。該車安裝有ABS系統,具有反抱死功能(克服緊急剎車時車輛跑偏、側滑、甩尾現象)。按GB12676-1999《汽車制動系統結構、性能和試驗方法》和GB/T13594-1992《汽車防抱死系統性能和試驗方法》,本案事發當時,按兩標准要求:在任何路況下,即使在極限狀態下,車輛在制動後,左或右偏移距離不得超過1.0米。
本案中,在4.4米寬的路面上,車輛在剎車後,從路右側滑到路左,最後撞向道路左邊的樹干,側滑距離超過4.0米。顯然車輛ABS防抱死系統存在著嚴重的質量缺陷。
③在緊急制動時, ABS系統運行,剎車踏板會發生反彈抖動。此時一定要堅持一腳踏死制動踏板,切忌反復踩踏,否則會導致ABS系統失靈,造成安全事故。

依<產品質量法>第二十七條第一款第(五)項規定:「使用不當,容易造成產品本身損壞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產品,應當有警示標志或者中文警示說明。」 對這一新的駕駛規范,被告未在產品說明書中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說明或警示,顯然是對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安全的漠視,同時也直接違反了法律的強制性規定。第二被告代理人在庭上也列舉相關資料說明ABS系統在使用中的特殊性,只是其明知可能會造成危害結果而放任了這種結果的發生,其過錯也是顯而易見的。
同時我們應明確,在質量缺陷中,轉向節和ABS系統的質量缺陷可能是同時存在的,並無被告方所謂兩個原因的排斥關系。至於哪個部位缺陷更嚴重,哪個是導致事故的主要原因,均不影響被告最終的責任承擔。
(二)原告所受損害
事故的發生導致原告的車輛完全報廢,近十萬財產傾刻間化為烏有;另造成現場農戶的青苗損失(原告已先行墊付),而且原告不得不為清理現場而支付施救費、吊車費、拖車費後;由於事故給司機造成了身體上的傷害,原告為其墊付了醫葯費;後來,原告為解決這一侵權糾紛,多次前往武漢找被告人進行協商,向相關部門尋求救濟,支付大量的交通費並預付了車輛受損部件的檢驗費;其間,原告為解決糾紛往返各地,造成正常工作經營的停止。
有幾點需要說明:
1、原告所提出的請求賠償的損失總額為:113745.5元。損害里包含有醫療費、青苗費損失等原屬他人的人身和財產損失,由於原告已先行墊付,故依法享有對被告的代位請求權;
2、本產品責任侵權糾紛,雖經三次起訴,前兩次皆由原告撤訴,但實質上,三次起訴所針對的都是同一個事實,原告所請求的賠償額也均為被告的產品缺陷造成,因此並不能產生被告所謂部分請求的訴訟阻斷的效力;
(三)損害與產品缺陷間存在因果關系
正是由於被告生產和銷售的車輛存在制動上的重大缺陷(材料成份不合標准、ABS系統失靈及未作適當安全警示),不具備法律所要求的基本的安全性,導致車輛正常行駛中出現交通事故,進一步給原告造成了巨大的財產上的損害。
三、被告未能證明其存在法律所規定的免責事由
<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一條第二款規定,(缺陷產品的)生產者能夠證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擔賠償責任:(一)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的;(二)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三)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的存在」
本案中,第二被告作為生產者,始終未能就以上免責事由作出任何有力證明,因此不能免除其賠償責任。
四、根據相關法律規定,兩被告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根據<產品質量法>第四十、四十一、四十三、四十四條,<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二、一百三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法通則>的意見>>第153條之規定,結合前述事實理由,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由於第二被告生產並交第一被告銷售的車輛存在缺陷,由此給原告造成了財產損害。原告可向兩被告之任何一位請求其承擔全部賠償責任,至於其內部責任的劃分及追償則屬於另一個法律關系。――兩被告的賠償責任為連帶責任。
五、本案爭議的焦點之一:關於車輛缺陷的舉證責任問題
汽車作為一種復雜的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其質量的檢驗監督也具有很高的專業性,非一般的消費者個人所能完成。本案中原告所購車輛新安裝了ABS系統,以防止車輛剎車中的抱死狀態,確保安全。
根據《實施汽車強制性項目檢驗和定型試驗規程的規范性要求》項目二之「一般檢驗要求」第6條規定:當企業採用新技術(現行標准尚沒有要求的技術或其特性無法用現有手段進行判定),企業應提供足夠的資料(國外相應資質檢驗機構的報告等),經論證符合要求後方可採用。另依該法項目三之「關於強制性項目檢驗」第25條規定,ABS亦在強制檢驗之列。而該項目的檢驗目前在我國只有海南汽車試驗場和東風襄樊汽車試驗場兩地有條件進行,且費用甚巨。
結合本案情況,原告已經證明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出現了若干與ABS固有性能相違背的令人懷疑的情況。如果要求原告對被告所生產和銷售的車輛進行檢驗以證明其不符合相關標准,對原告來說是不公平的,這也將不適當地免除法律和社會公正賦予被告的義務,於法於理相悖。客觀上會放縱某些企業的恣意妄為,給社會經濟的健康發展帶來惡劣影響。
本案的基本事實是:原告所購車輛在正常行駛中,剎車時發生向左嚴重偏移而撞毀。
作為一個消費者,原告享有知情權:車輛為何會發生這種反常現象?如果被告不能有效說明其非產品本身原因,則應由其承擔舉證不能的後果。
我們認為,在本案中,第二被告應舉證證明其產品不存在缺陷,也即證明「不存在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險,有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准、行業標準的,應當符合該標准」。
綜上,「根據公平原則和誠實信用原則,綜合當事人舉證能力等因素」,對於車輛缺陷的舉證責任當屬被告。
六、本案爭議的焦點之二:事故發生的原因屬產品缺陷,還是司機的駕駛過錯。
首先,我們已經證明:產品本身存在缺陷。
其次,原告雖無義務證明司機無過錯,但為利於法院查清事實、分清責任,對此提出兩點意見:
(一)司機持有有效駕駛執照,事故發生後,能盡力逃生並對受損車輛進行撲救。可見:司機駕駛技術嫻熟並無證據證明其明顯操作不當而造成事故。依一般判斷標准,其有努力確保自身安全的本能意願。司機在踩剎車時不可能故意撞向樹干。
(二)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認定車輛在道路行駛時,車輛突然失控,撞到路旁樹上,導致該車損毀。」
「車輛突然失控」,已為責任事故認定書確認,原告無需再予舉證。所謂司機「駕駛不慎」或操作不當,顯然已被否定。無庸諱言,事故發生的真正原因就在於:「車輛突然失控」。至於為何失控,前已證明,不再贅述。
同時,必須明確:由於產品質量責任屬於特殊侵權責任,實行的是無過錯責任原則。只要侵權事實成立且產品生產者沒有免責的事由,被告即應承擔賠償責任。第三人有無過錯並不免除被告的賠償之責。
最後,原告在整個案件中,只是一個無辜的受害者。原告個人的巨大損失不應由於被告以及第三人司機的推脫而付之東流。
綜上,兩被告的產品存在缺陷給原告造成了財產損害,且其無法律規定的免責事由,因此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⑻ 對方因為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起訴至法院

交通事故發生後,肇事方拒絕承擔賠償責任的,受害方可以通過提起民事訴訟的方式維權。 第一步:明確要「告誰」 打官司中,「告誰」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如果告的對象不對,不僅浪費了時間、人力、財力,還達不到要求賠償的目的。在「告誰」的問題上,首先要看發生事故時對方所駕車輛行駛證上的車主是誰,如果是肇事司機本人,那就直接起訴他。如果車輛另有其主,可以將肇事司機與車主作為共同被告一起起訴。如果車主是單位,可以將單位一並作為被告告上法庭。 第二步:拿到證據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是認定道路交通事故的法定機關,雖然其出具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應經當事人予以質證,不能當然成為法院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但它作為處理交通事故糾紛的重要證據,在訴訟中,對於證明雙方當事人各自應負的責任程度仍具有重要的意義。案件起訴至法院後,法院固然應當根據法庭調查的事實對事故責任進行確認,調查范圍不受公安機關責任認定書的限制,但在通常情況下,當事人沒有確鑿證據推翻責任認定書的內容時,法院都會採信公安機關對責任的認定,並以此為基礎確定有關當事人的賠償責任。因此,當事人在拿到交通隊的事故責任認定書時,一定要仔細看清責任認定內容。如果不服,要及時向上一級公安機關申請復議 。 第三步: 合理要賠償 交通事故糾紛案件中,涉及的賠償問題一般包括財產損害賠償和人身傷害賠償。財產損害賠償的范圍主要包括:修車費;車上貨物損失等。修車費:根據修車發票上的合理數額認定,如果車輛已經報廢應折價賠償;事故中車上物品的損壞賠償,應當按實際損失進行賠償。 人身損害賠償的項目主要有: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殘疾者生活補助費;殘疾用具費;喪葬費;死亡補償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交通費;住宿費等等。其中,誤工費包括兩部分,一是當事人在看病、住院期間不能上班造成的誤工費,二是因處理交通事故善後事宜的誤工費

閱讀全文

與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