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共有糾紛處理規則

共有糾紛處理規則

發布時間:2021-08-03 05:46:17

1. 在現代社會,為了保障沖突和糾紛的公正解決、法律所提供的規則和程序有哪些

(一) 促進和保障分配的正義

法在實現分配正義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現為把指導分配的正義原則法律化、制度化,並具體化為權利和義務,實現對資源、社會合作的利益和負擔進行權威性地、公正地分配。當然,正義是一個具體的、歷史的范疇,法所促成實現的「分配正義」,並非對一切人都是正義,特別是在階級社會中更是如此。

(二) 促進和保障訴訟的正義

公正地解決沖突,其主要標志是無偏見地適用公開的規則:類似案件類似處理,同樣的情況同樣對待,也就是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現代社會,為了保障沖突和糾紛的公正解決,法律所提供的規則和程序主要有:

1、司法獨立。司法機關和法官個人在行使司法職能時有不受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和任何長官非法干涉的自由,法官在其任期內行使權力時,不應有不利於他的調動。

2、迴避制度。任何人不應該審理與自己有利害關系的案件,法律糾紛應該由超然於當事人的第三者來審理。

3、審判公開。案件的審理必須公開,接受社會的監督和法制監督,但不受輿論所左右。

4、當事人權利平等,沖突和糾紛雙方應得到有關程序的公平通告,並有公平的機會去回答對方的辯論和證據。

5、判決的內容應當有法的根據和事實的根據,並為公認的正義觀所支持;案件的審理應當及時高效,不得遲誤。

6、應有上訴和審訴制度,容許對初審判決不服的當事人把初審法院的法官置於「被告」的地位,由上級法院審查下級法院判決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7、律師自由。律師能夠沒有顧慮地為當事人提供必要的法律幫助。

2. 企業處理合同糾紛有什麼原則

處理合同糾紛的原則是:
1、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准繩,法律沒規定的,以國回家政策或合同答條款為准。
2、以雙方協商解決為基本辦法。糾紛發生後,應及時與對方當事人友好協商,在既維護本項目部合法權益,又不侵犯對方合法權益的基礎上,互諒互讓,達成協議,解決糾紛。
3、因對方責任引起的糾紛,應堅持原則,保障我方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因我方責任引起的糾紛,應尊重對方的合法權益,主動承擔責任,並盡量採取補救措施,減少我方損失;因雙方責任引起的糾紛,應實事求是,分清主次,合情合理解決。
4、在處理糾紛時,應加強聯系,及時通氣,積極主動地做好應做的工作,不互相推諉、指責、埋怨,統一意見,統一行動,一致對外。
5、合同糾紛的提出,加上與當事人協商處理糾紛的時間,應在法律規定的時效內進行,並必須考慮有申請仲裁或起訴的足夠的時間。

3. 處理矛盾有那些基本原則

依法處理社會矛盾的基本原則當前出現的各種社會矛盾,大量的是涉及利益關系的人;公正性原則;效率原則;對依法處理社會矛盾的建議;當前我國在依法處理社會矛盾方面存在不少突出的問題;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建立健全解決社會矛盾的;加強制定社會矛盾多發領域的法律和政策;也是社會矛盾發生的主要因素,應當成為我們著力解決;修改行政訴訟法和國家。

依法處理社會矛盾的基本原則當前出現的各種社會矛盾,大量的是涉及利益關系的人民內部矛盾。正確處理新形勢下的各種社會矛盾,必須堅持堅持走依法處理的路徑,確立適應社會發展客觀要求和符合我國法律規定與精神的處置原則,才能確保最終處理妥當各種社會矛盾。公正性原則。公正是解決社會矛盾的靈魂。國家機構處理社會矛盾時的不公正行為,不僅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糾紛,還可能發生新的更大、更復雜的糾紛,甚至導致糾紛惡化。行政執法和司法公正,是國家所有解決糾紛工作的關鍵和核心。根據中外解決社會矛盾的經驗,為達到公正目標,必須解決以下問題:在解決社會矛盾的機構設置上必須相對獨立。只有解決糾紛的組織、機構處於相對超脫中立的地位,才能保證在糾紛解決的過程中不偏袒糾紛中的任何一方,平等對待各方當事人,同樣的案件同樣公正處理;解決糾紛機構的人員有相對的獨立地位,使這些人員只服從法律,不受他人的干預;在解決社會矛盾的程序設計上體現對公正裁決結果的保障,使解決糾紛的過程公正,與案件有利害關系的工作人員應當迴避,受理、審理、裁判都要公開;堅持司法裁判終局的原則,在司法活動的裁判能替保證公正的前提下改變目前存在的司法裁判後又向信訪機構或其他行政機關申訴的狀況,堅持將各類司法判決為國家終局的決定,使發生爭執的社會關系穩定下來,而不是將爭訟無限制地進行下去。

4. 支付寶交易糾紛處理規則

一、貨物風險的轉移:除非法律規定或者交易雙方另有約定(誰主張誰舉證),貨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貨物交付(買家簽收)之前由賣家承擔,交付(買家簽收)之後由買家承擔。
交易雙方可以自行約定貨物的交付地點,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清的,以買家留下收貨地址作為貨物交付地點。
二、表面一致的確認:貨物當面交付的,買家接受貨物後視為對表面一致的確認;貨物需要運輸的,買家親自簽收或委託第三人簽收後視為對貨物表面一致的確認,買家不能親自簽收,委託第三人簽收時,第三人應當提供買家的授權及出示買家及第三人本人身份證件。
對於需要先簽收再打開包裝查看的貨物,買家應當要求承運人當場監督並打開包裝查看,如發現表面不一致,應當直接退貨或者要求在簽收單上加註詳細情況並讓承運人簽字確認。
買家或者賣家簽字確認表面一致後,不得就表面一致的問題向支付寶投訴,或要求退款。
表面一致的定義:表面一致指憑肉眼或者憑簡單計量工具即可判斷所收到的貨物表面狀況良好且與網頁上的商品圖片或者文字描述一致,表面一致的判斷范圍包括但不限於貨物的形狀、大小、重量、顏色、型號、新舊程度。
三、退貨程序:買家如需退貨,必須在收到貨後在支付寶規定的時間內提出申請;如逾期申請退貨且賣家拒絕接受退貨,則支付寶有權將爭議貨款支付給賣家;交易雙方雖同意退貨,但未能就運費的承擔達成一致,買家可先行退貨,賣家確認收到退貨後,支付寶將繼續保管存有爭議的運費,將餘款退還給買家。
四、當事人身份核實:交易雙方出現糾紛後,支付寶有權要求未通過身份認證的交易一方向支付寶提供身份證明,拒不提供身份證明的交易一方提交的證據支付寶不予認可。
五、爭議貨款的支付:交易雙方均授權支付寶根據接收到的相關書面材料,按照爭議處理規則的約定將支付寶保管的爭議貨款全部或部分支付給交易一方或雙方;如交易一方在支付寶根據爭議處理規則支付爭議貨款之前,向公安機關報案或向法院起訴另一方並向支付寶提供案件受理通知書等相關的書面證明,支付寶將中止爭議處理程序,等待法院的審理結果。
爭議處理規則未能明確的,雙方可共同授權支付寶自行判斷並決定將爭議貨款的全部或部分給交易一方或雙方;也可自行協商解決或者通過法院訴訟解決爭議,支付寶將繼續保留爭議貨款直至交易雙方協商一致或通過訴訟、仲裁解決糾紛並獲得生效的法律文書,支付寶將根據雙方的協商一致的意見或生效的法律文書的裁決將爭議貨款全部或部分支付給交易一方或雙方。
如自爭議發生之日起90天後,支付寶未收到過交易雙方協商一致的意見或公安機關、法院的案件受理通知書等法律文書,交易雙方中的一方申請支付寶對爭議貨款進行處理,支付寶可自行判斷並決定將爭議貨款的全部或部分支付給交易一方或雙方;
如支付寶根據自行判斷的結果處理完爭議貨款後,交易一方認為支付寶的處理結果錯誤,可向人民法院起訴交易另一方,憑生效的判決書可向交易另一方索賠或者從支付寶獲得相應的補償;支付寶對受損失的一方進行補償後,取得相應的代位求償權。
六、違禁物品的出售:賣家不得違反《支付寶服務協議》的約定,利用支付寶提供的服務公開或者私下出售國家法律法規禁止出售的物品,如買家因收到違禁物品向支付寶投訴,支付寶查證屬實的,賣家須接受退貨且承擔相應的運費,如賣家堅持不承擔運費,則支付寶承擔郵費後給賣家警告;如交易雙方故意規避相關規定,進行違禁物品交易,產生交易糾紛後,支付寶將根據爭議處理規則第3條對爭議貨款進行處理;如違禁物品交易涉嫌犯罪的,支付寶將繼續保留貨款並向公安機關報案。

5. 我國法律規定的糾紛解決方式有哪幾種

LZ你似乎在尋求考試問題的答案啊.
第一,當事人和解,除了檢查機關提起的公訴外,和解是最好內的解決糾紛辦法,既能高容效短時的解決糾紛,同時使糾紛各方都能盡可能的滿意,是雙贏或多贏得解決辦法.
其二,第三人或單位調解,譬如人民調解中心等,利用民間或半官方的第三人居間進行梳理矛盾,找到問題解決點,從而找出各方滿意的方案,解決糾紛.相比第一種,此種方式需要找到協調能力強的第三方,也是較好的方式;
其三,行政機關調解.運用政府的公信力,尋求政府的中間人地位和政府的社會權威解決糾紛,是大多數難解決糾紛的解決途徑.
其四,國家賦予准法律裁決的仲裁委員會,仲裁委員會聘請專業法律人士和行業法律人士組成仲裁庭,仲裁裁決具有判決書一樣的法律效力,可以申請強制執行,是上升到司法層面的解決方式;
其五,司法途徑,就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民事訴訟或刑事訴訟\行政訴訟等.此方法是糾紛的最終解決辦法,以國家機器保證判決的有效性和執行性.

6. 相鄰權糾紛處理的基本原則是怎樣的

相鄰關系糾紛是我國最高人民法院印發的《民事案件案由規定(試行)》中關於權屬、侵權及不當得利、無因管理糾紛案由的一種,是當前法院審理難度較大、法律依據相對較少的一種糾紛。而相鄰關系又是我國民法體系中關於所有權相關權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可以說不論是在城市,還是農村,只要是有人的地方,相鄰關系都是必然產生和存在的重要的不動產法律關系。因此,對相鄰關系糾紛的認定和處理就關繫到相鄰各方的和睦相處問題,往大的方面說,關繫到社會的穩定與長治久安。作為一名基層人民法院的審判人員,在這里我就相鄰關系糾紛的形成、認定與處理問題作一下我個人的探討。
一、相鄰關系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徵 (一)相鄰關系的概念 不動產相互毗鄰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各自行使自己的合法權利時,都要尊重他方所有人或使用人的權利,相互之間應當給予一定的方便或接受一定的限制,法律將這種相鄰人間的關系用權利義務的形式確定下來,就是相鄰關系。可見,相鄰關系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毗鄰不動產的所有人或使用人在行使佔有、使用、收益、處分權利時發生的權利義務關系。 不動產相鄰關系,從本質上講,是一方所有人或使用人的財產權利的延伸,同時又是對他方所有人或使用人的財產權利的限制。反之亦然。例如,甲、乙都是集體所有的土地的承包經營權人,甲承包的土地處於乙承包的土地與公用通道之間,乙如果不通過甲承包的土地就不能到達公用通道或者雖有其他通道但非常不便,乙就有權通過甲承包的土地到達公用通道或到達自己的土地。這樣,在甲、乙兩個承包經營權人之間就發生了相鄰關系。這種相鄰關系對於乙來說,是其土地使用權的合理延伸,而對甲來說,是對其土地使用權的必要限制。這種財產權利的合理延伸和必要限制,既無損於所有人或使用人的正當權益,同時也滿足了對方的合理需要,對於充分發揮財產的效用,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穩定社會秩序,具有重要意義。
(二)相鄰關系的基本特徵: 相鄰關系從權利人一方來看,就是相鄰權,從實質上說,它是一種法定役權。從權利人來說,是其權利的合法延伸,而從須提供便利的一方來說,是對其權利的法定限制。因此,相鄰關系的發生須具備以下條件,也可以說是相鄰關系應當具有的基本特徵:
首先,相鄰關系的發生須有兩個以上的民事主體。相鄰關系發生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動產相互毗鄰的所有人或使用人之間。相鄰人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法人或財產所有人。

7. 淘寶糾紛處理規則

首選 「信譽度高」 的賣家
每個人都願意選擇信譽度高的賣家合作,但在這里我要強調的是:選擇店鋪信譽不能只看一個店達到了多少鑽石多少皇冠。盡管淘寶每天都在嚴查違規刷信譽店鋪,但其中不免有些鑽空子的賣家。因為再完善的一個系統也是會有漏洞的。
其實大家只要細心觀察一下還是可以辨別一個店鋪信譽真假的。這個可以從賣家的信用評價作出大致的判斷,如果我們仔細看下刷信譽店鋪,它的評價基本上都是扎堆的,也就是好多評價基本都是同一時間同一ID給出,有的甚至同一秒鍾有好幾十個同名ID好評,而且大多都是匿名的。當然也不排除那些做秒殺的專業店鋪,這個就要結合賣家店鋪的整體情況作出判斷(開店時間、店鋪流量、商品質量、店鋪專業化程度等等都是參考因素)

不要只看寶貝描述,拍前務必旺旺聯系賣家確認商品信息當我們瀏覽商品時,都是要從賣家的寶貝描述中得到有關商品的大致信息,在這里請大家注意的是,千萬不要以為賣家的寶貝描述是完全真實的(除非是消保賣家訂購了如實描述服務),所以大家一定要針對具體的商品屬性通過旺旺向賣家問清楚,包括其中的很多細節性問題最好都要涉及,這一點我在後面的帖子中還會繼續和大家分享。

確認商品信息要面面俱到,千萬不能嫌麻煩
跟賣家確認商品屬性、數量、附件等信息時,千萬不能自以為是,從而忽視小的細節性問題,往往這些都是容易引起交易糾紛的問題所在。凡是涉及到商品的細節性小問題都應該在聊天過程中有所體現,這樣才能更好的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糾紛,從中還可以對賣家的服務態度、商品質量有更深的了解,更好的維護買家權益

慎重填寫買家留言,保證留言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確性。
為了提醒賣家不要發錯寶貝,我們在拍下某件商品後往往習慣在買家留言處填寫商品信息,在這里我要說的是,在填寫買家留言時千萬要注意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確性,填寫之前要仔細核查每個商品信息,千萬不要漏寫或錯寫,很多賣家在發貨時都習慣按照買家留言發貨,如果你寫的留言信息跟旺旺聊天或者賣家承諾的不一樣,就很容易引起交易糾紛,所以必須要保證買家留言信息的准確性。

檢查後簽收
檢查簽收是交易的最終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往往好多新手買家不熟悉快遞流程,收到貨物後不檢查就簽收,結果引起不少的交易糾紛。
我在這里要強調的是,我們是花錢請的快遞公司,我們自然有權力對我們的貨物進行檢查,具體流程在這里就不再贅述,關鍵一點就是要開包驗收商品是不是損壞或者存在跟賣家描述不符的問題。發現問題應拒絕簽收並立即聯系賣家進行退換貨處理。就像我是做外貿原單帽子的吧,我發貨時經常會簡訊通知我的買家收到帽子後一定要當著快遞員的面開包驗收,如有問題馬上與我們的客服人員取得聯系,這樣就極大避免了交易糾紛的發生。
網上購物本身就存在很多不確定性,所以還是要提醒每個買家,尤其是新手買家,一定要認真學習淘寶的交易規則,在學習中不斷成長,讓交易糾紛遠離淘寶。另外淘寶大學是個不錯的交流學習平台,這里有很多精華帖,有時間多來這里逛逛學習學習前輩的經驗總結還是蠻不錯的。

8. 民事糾紛調解的原則有哪些

民事糾紛調解的原則有哪些:
一、態度和藹,把握調解主動權。對待當事人要態度和藹,讓當事人對你有一種親近感,讓當事人打消對你的顧慮,取得當事人的信任,當事人才會跟你說實話。立案時就要了解當事人的訴求,以聊天的方式了解當事人情況,摸清當事人的心理,了解當事人想什麼,要做什麼,做到知己知彼,占據主動,調解時才知道該從何處入手做好當事人的調解工作。
二、 熟悉案情,理順調解思路
要審理好一個案件,審判人員在庭前就要熟悉案件、卷宗、案情。要理順調解思路,不同的案件,調解側重點也不同,案件無論是簡單還是復雜,無論是在庭前調解還是在庭後調解,法官在做調解工作前要對案件進行全面梳理,制定一個粗略的調解方案,首先將案件的主要矛盾點予以定位,同時對定位的矛盾點,要與全庭或者合議庭全體人員達成共識,達成共識後再進行調解。
三、 遵循法定程序,做好調解准備工作
審理一起案件,必須要注重程序,程序公正才是真正的公正。如果程序出錯,當事人就會咬住法院不放鬆,程序違了法,案件就會審理不公,一個案子在程序上做得公正,對案件審理就會有很大幫助。
四、多做簡易調解工作,注意調解言詞
庭前調解是最好也是最簡單實用的一種方法,法院的調解原則是查明事實、分清事非,案結事了。與當事人說話也要講究方式方法,不能太直接,他們怎麼說都行,但審理人員說話必須講究分寸了。法官是否對當事人以誠相待主要體現在語言和行動上。語言的表達既可以充分展現法官的能力,又能體現法官的修養,語言運用的技巧在法官與當事人的交往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同一個案件,不同的法官來審理,就會有不同的效果,這都是語言表達的作用。
民事糾紛調解本著解決問題的原則,審理人員會通過熟悉案情,理順調解思路的方法,遵循法定程序,把握調解主動權,做好調解工作。

9. 共有房屋租賃糾紛的處理

共有房屋租賃糾紛的處理:

對於共有物如何進行利用的問題,我國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一般認為,房屋作為共同財產應按照共有的原則對其進行管理和處分。共有房屋的出租,無論是按份共有還是共同共有,都應徵得全體共有人的同意。有些地方立法作出類似規定,如《上海市房屋管理條例》第八條第二款規定,共有的房屋,未經全體共有人書面同意的,不得出租。出租共有房屋需全體共有人同意,此為關於共有物的古老規則。在現代社會,已日顯不能適應現實生活的需要。

1.對於共有物的處分行為一般應徵得所有共有人的同意,這在實踐中是極為困難的,部分甚至一個共有人不同意時,就不能處分共有物,不免會影響共有物的有效利用,妨礙社會經濟的發展。所以,近幾年來,一些國家和地區的立法突破傳統民法關於共有物處分的規定,在處分共有物的問題上,採用多數決原則。例如,我國台灣地區《土地法》第三十四條規定:
共有土地或建築物改良物,其處分、變更及設定地上權、永佃權、地役權或典權,應以共有人過半及其應有部分合計過半數之同意行之。但其應有部分合計逾三分之二者,其人數不予計算。我國人大立法部門在起草相關法律草案時,也有此意見。

2.出租行為是利用行為,一般不會改變房屋的性質,對房屋沒有太大的損害。而現在民法大多提倡物盡其用,僅因少數共有人的不同意見,而影響房屋的利用,不符合社會的價值取向。
所以,我們認為,對於房屋的租賃只要徵得大多數共有人同意即可。但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共同共有,則採取人數的多數決方式;如果是按份共有,則採取人數以及面積的多數決方式。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5-10-26,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點擊領取看房紅包,百元現金直接領

10. 客戶糾紛處理三原則

客戶糾紛處理三原則:快速反應、耐心傾聽客戶抱怨、做出必要的解釋

閱讀全文

與共有糾紛處理規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