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知道鐵路部門發生勞動糾紛去哪仲裁
先確認單位屬於企業單位還是事業單位
企業單位屬於所在區勞動局下屬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
事業單位屬於所在區人事部門的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
如果都不受理,你拿著他們的不予受理通知直接到單位所在區法院起訴
❷ 對同一個勞動爭議,雙方當事人都起訴至法院該怎麼辦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11條規定:
「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均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同一裁決,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並案審理,雙方當事人互為原告和被告,在訴訟過程中,一方當事人撤訴的,人民法院應當根據另一方當事人的訴訟請求繼續審理。」
對於當事人來說,影響不是很大,因為畢竟雙方的訴訟標的是相同的,只是訴訟請求是完全相反的。但是,對方為原告的案件,如認為有提交答辯狀的必要也要提供答辯狀;法院如果就兩個案件分別發給你舉證通知,要分別按照兩份舉證通知的要求向法院提供證據。
❸ 與單位發生勞動合同糾紛,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訴嗎
不可以,員工因為勞動合同和單位出現糾紛,應該是需要勞動仲裁先置的原則。應該先進行勞動仲裁。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七十九條勞動爭議發生後,當事人可以向本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調解不成,當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司法實務中,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是以是否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過為前提的,即通行的所謂「勞動爭議仲裁前置程序」。
法釋(2001)14號《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在規定勞動爭議案件范圍的同時,也明確規定了人民法院受理勞動爭議案件,應以勞動仲裁為前置程序。即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裁決,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的,人民法院才予以受理。從而形成了勞動爭議仲裁前置程序法定化。
(3)南昌鐵路局勞動糾紛法院案件擴展閱讀:
勞動糾紛的解決方式
1、協商程序。協商是指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爭議的問題直接進行協商,尋找糾紛解決的具體方案。與其他糾紛不同的是,勞動爭議的當事人一方為單位,一方為單位職工,因雙方已經發生一定的勞動關系而使彼此之間相互有所了解。雙方發生糾紛後最好先協商,通過自願達成協議來消除隔閡。實踐中,職工與單位經過協商達成一致而解決糾紛的情況非常多,效果很好。
2、申請調解。調解程序是指勞動糾紛的一方當事人就已經發生的勞動糾紛向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申請調解的程序。根據《勞動法》規定:在用人單位內,可以設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負責調解本單位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委員由單位代表、職工代表和工會代表組成。一般具有法律知識、政策水平和實際工作能力,又了解本單位具體情況,有利於解決糾紛。
除因簽訂、履行集體勞動合同發生的爭議外均可由本企業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調解。但是,與協商程序一樣,調解程序也由當事人自願選擇,且調解協議也不具有強制執行力,如果一方反悔,同樣可以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3、仲裁程序。仲裁程序是勞動糾紛的一方當事人將糾紛提交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進行處理的程序。該程序既具有勞動爭議調解靈活、快捷的特點,又具有強制執行的效力,是解決勞動糾紛的重要手段。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是國家授權、依法獨立處理勞動爭議案件的專門機構。申請勞動仲裁是解決勞動爭議的選擇程序之一,也是提起訴訟的前置程序,即如果想提起訴訟打勞動官司,必須要經過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4、訴訟程序。根據《勞動法》第83條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訴訟程序即我們平常所說的打官司。訴訟程序的啟動是由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裁決的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後啟動的程序。
❹ 鐵路運輸兩級法院應否對勞動爭議有管轄權
鐵路運輸兩級法院管轄范圍
鐵路運輸兩級法院是一個畸形兒,是法人企業鐵路局的下屬機構,法院的工作人員均為鐵路職工。由於鐵路法院的特殊屬性,致使該法院在辦理民商事糾紛案件中:
1、涉外糾紛案件自己所在的企業為一方當事人;
2、涉內糾紛又無法違背企業領導意志,秉公辦案,其結果只能導致以權代法。
由於鐵路運輸兩級法院不具有司法的獨立性,不具備依法辦案的條件,所以就無法保障司法的公正性,無法維護公民的正當合法權益。
近期,東北地區有一起鐵路職工訴鐵路局勞動合同糾紛案,在職工依法向鐵路局投訴無結果後,無奈才向當地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在法庭上,鐵路局委託人辯稱鐵路企業下屬法院對此有管轄權,阻撓鐵路職工依法維權!
下面就此事,談一下自己淺浮之見:
一、鐵路運輸兩級法院不受理勞動爭議糾紛案件,這是由國家司法實踐和審判慣例,由國家法律法規所決定的。
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一條第一款規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負責管轄本區域內發生的勞動爭議。」
勞動法第七十九條規定:「當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最高人民法院《審理勞動爭議案件司法解釋(一)》第八條規定:「勞動爭議案件由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規定》第八部分規定的「與鐵路運輸有關的民事糾紛」213條——224條,不含有勞動爭議糾紛。
中共沈陽鐵路局綜治委2004年10月《鐵路職工法律基本知識問答》第21頁第63條第二自然段:「沈鐵兩級法院不予受理的案件有:行政案件、知識產權糾紛案件、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略。」
二、鐵路運輸兩級法院不受理勞動爭議案件,是保證司法的獨立性、公正性的必然,是維護法律的統一、尊嚴、權威的需要。
勞動法律關系是不完全等同平等的民事關系,存在的勞動者對用人單位的從屬關系,勞動爭議有別與一般的民事爭議,勞動爭議是發生在特定主體之間的權益爭議,受害主體具有單一性、特定性。
鐵路法院是法人企業鐵路局的下設機構,鐵路職工訴勞動爭議糾紛案,如果由鐵路法院來審理,就會成為一言堂,形成鐵路企業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員的一邊倒局面,作為鐵路職工的法官們,是無法、也不可能違背企業領導意志秉公依法辦案的。
由此可見,鐵路職工狀告鐵路局勞動爭議糾紛案,由於鐵路局及其下屬企業既是用人單位又是被告,是一方當事人,為了保證司法的獨立、公正性,鐵路職工訴鐵路局的勞動爭議案件,只能由地方人民法院來審理!
如果鐵路內部的勞動爭議糾紛案件,由另一方當事人領導下的隸屬機構鐵路運輸法院來審理,那麼企業領導既是企業(用人單位)的管理者,又是法院的上級領導,職工長期向鐵路局投訴,作為企業的管理者不予依法按政策解決問題,如果轉由企業的下屬法院來審理,那麼受傷害的鐵路職工將永無伸張正義之日,公平正義將盪然無存,法律的尊嚴與權威將不復存在!
綜上所述,鐵路運輸兩級法院不受理勞動爭議糾紛案件,是由其特殊屬性所決定的,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勞動者(職工)合法權益之必要的條件。
❺ 法院審理的勞動爭議案件怎麼查詢
您好!現在都可以通過網路查詢。
首先找到該法院的官網,進入官網後,找到「開庭公告」找到對應案件看公告即可。
如能提供更多信息,則可給出更為周詳的法律意見。
❻ 法院在這個勞動爭議簡易案件的立案和審理過程中是否有違規行為,請教!
你第一次去簽的材料里應該就有傳票的送達回證之類的材料,應訴通知書不是必須的,傳票是必須的,如果不送達傳票的話屬於程序違法。但是你已經去出庭應訴了,法院的程序沒有問題,即使有瑕疵也被你及時出庭應訴彌補了。
簡易程序3個月審結,就是說三個月要出法律文書,一審程序徹底結束。如果案情復雜可以轉成普通程序,6個月審結。法院不會隨便改什麼日期的,對他們一點好處也沒有。別想太多,現在的審判找誰都沒什麼用,瞎琢磨傷神費心。
對方既然提起訴訟,則勞動仲裁書就沒生效,法院也不會受理執行申請的,等判決結果吧。一般在12月20號前就會出判決書,別問為什麼……
❼ 勞動爭議案件提起訴訟的程序
根據《勞動法》和《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當事人提起勞動糾紛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起訴人必須是勞動爭議的一方當事人,即用人單位或勞動者。
起訴是與勞動爭議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勞動爭議當事人的權利,因此,相互形成勞動法律關系的企業、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行政和勞動者,都可以作為起訴人提起勞動糾紛訴訟。勞動者在訴訟權利能力和訴訟行為能力相一致時,由勞動者個人作為當事人一方參加訴訟。當事人因故不能起訴的,可以委託代理人代為起訴。其他人員則無權起訴。
(2)必須有明確的被告。
勞動爭議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必須明確被訴人即對方當事人。如果原告不知道是誰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權益,則會出現無人應訴的情況,也無法進行訴訟,人民法院也無從審理。在明確勞動爭議訴訟被告的同時,應當指出,原告不得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和勞動行政部門作為勞動爭議訴訟案件的被告或第三人。這主要是由於他們不具有勞動爭議訴訟法律關系的主體資格。
(3)必須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根據。
具體的訴訟請求,是指原告向人民法提起訴訟所要求解決問題。它包括以下三種:一是給付的請求,即請求人民法院認定原告的請求權,責令對方履行義務,如給付工資、勞動保險、資金等;二是確認的請求,即請求人民法院確認原告與被告之間存在或不存在某種實體法律關系,如確認勞動合同關系有效或無效,確認職工與企業存在的勞動關系,企業不得開除、除名、辭退等;三是變更的請求,即請求人民法院改變或消滅當事人之間原有的勞動法律關系,如改變勞動合同的內容,解除勞動合同勞動關系等。當事人提出的訴訟請求要有事實根據,包括勞動爭議是如何發生的、爭議的內容等,還包括勞動爭議的證據事實,即能證明勞動爭議案件的一切材料。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4)必須經勞動爭議仲裁機關仲裁。
當事人一方或雙方不能就勞動爭議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只有先向勞動爭議仲裁機關申請仲裁後,不服仲裁裁決的,才有權起訴。如果當事人就勞動爭議問題在仲裁機關的主持下,達成調解協議並已發生法效力,當事人也無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5)必須在法律規定的時效期限內提起訴訟。
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應當自收到仲裁裁決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超過期限的,一般不予受理。如果由於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逾期的,則應向人民法院提供證據予以說明。
凡是同時具備上述條件的當事人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勞動爭議訴訟,人民法院應當受理。當事人起訴的,應當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訴狀。
❽ 與南昌鐵路局組建的股份公司發生勞動糾紛哪個部門管
勞動糾紛一般由公司注冊區域的勞動就業局管,下設有一個勞動稽查部門,你到勞動就業局咨詢就可以。一般正式解決時,你還要到公司注冊的工商局開一份公司是在此區域注冊的證明,很簡單,和公司PK吧,老百姓活著太難了,要堅持保護自己和合法權益。
另外,你可以多收集一些公司的情況,組建及經營過程中的,如果發現有不合法的,可以向相關部門反映,也可以告訴她,你不是沒有辦法的。如果是由於某個人的原因,可以向鐵路局的相關單位去上訴。
❾ 鐵路法院管轄民事侵權糾紛案件范圍
鐵路法院本身就是一個怪胎!
鐵路法院隸屬於所處的鐵路部門,這樣不可避免出現一個「既是裁判,又當運動員」的情況,這也嚴重違反「司法獨立」的原則與要求的!
有很多的有識之士,已經多次建議廢除鐵路法院。但在這個奇怪制度尚未廢除之前,我們就只能就事論事了。
1. 「侵權損害賠償糾紛案件」包括,人身損害及財產損害的賠償糾紛;
2. 你的理解並不完全正確。只能說「老革命跟不上新形勢」,我國的法規是一直在變化的!
你提到的《最高人民法院[2002]51號《津、冀、晉、京四省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北京鐵路運輸兩級法院受理民商事糾紛條件范圍協調會議記要》中,鐵路法院確實沒有對行政案件、勞動爭議案件的管轄權,但是(又是但是)《關於指定鄭州鐵路運輸兩級法院受理民事、商事糾紛案件范圍的規定》中,鄭州的鐵路法院卻被賦予了更多的管轄權,包括:婚姻家庭、繼承案件;相鄰糾紛案件,甚至是勞動爭議案件!
3. 在看某案件是否屬於鐵路法院管轄時,當事人當然重要(必須看一方當事人是不是原為鐵路部門,現仍從事鐵路運輸服務、鐵路工程建設、鐵道設備製造、鐵路通信的企、事業單位),但案件的糾紛類型同樣也是很重要的!只有屬於你上文提到的那5類民商案件,鐵路法院才有權管轄。
所以,你這個問題,還要具體看涉案的糾紛類型,才能判斷哪個法院可以受案。
----------------------------------------------------
補充:
1. 通常勞動爭議案子都是很仲裁前置,也就是說必須先進行勞動爭議仲裁(或人事爭議仲裁),之後如果一方對仲裁結果不服才能進行訴訟!
2. 我不太清楚你們單位到底是事業單位、還是企業單位,如果是事業單位,那麼你可能需要先進行人事爭議仲裁;如果是企業,那麼則須先進行勞動爭議仲裁。
3. 我上面已經說了,鐵路法院的這種設置確實有違司法獨立,有可能影響司法公正,但在這種制度還沒有被取消以前,作為老百姓只能是接受(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