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朝邊界問題:朝鮮人(韓國人)一直以長白山為「聖山」,強調東北的鮮族人是高麗人,他們有歷史依據嗎
東北的朝鮮族跟韓國人朝鮮人就是一個祖宗,高麗民族。這個民族和朝鮮半島,在歷史上被中國轄制和成為附庸的時間,比他們獨立的時間,多得多,從隋唐時期就開始了。當年橫掃日本的豐臣秀吉出兵朝鮮半島,高麗人打不過,最終是明朝派駐遼東的一支邊防軍解決問題;歷史上離我們最近的朝鮮戰爭,大家都清楚是誰跟誰在打。橫掃半個地球的美軍投入了幾十萬,還是剛剛從二戰中錘煉出來的最有戰鬥力的部隊。相比之下,阿富汗和海灣,那也叫戰爭?高麗人民的不幸在於,他們不是挨揍就是看著別人在他們家裡打架,還被人分家,好似棋子。超過千年的血淚抗爭史所積累下來的自卑,滲透骨髓,即使用最極端的自欺欺人也是難以抒發滴。韓國人這些年做出了一些滑稽的事情,我們要理解他們。
2. 求1962年中朝協議 鴨綠江邊界部分
我是丹東人
這個應該是屬實的,上高中的時候老師給我們說過,雙方人員只要不上岸就版不算越境。事實也可權以證明的,你如果來過丹東鴨綠江的話,就可以看到,江上有遊船,遊船線路都是先在江上開一會,然後到沿著朝鮮岸邊開,讓遊客近距離看看朝鮮,再開會到咱們這邊的。再有尤其是夏天江上有很多丹東市民游泳,水性好的都能游到對岸去,可以肯定不是以鴨綠江航道中心線為兩國界限的。不過鴨綠江大橋上是以橋中心線為界的。
上中學時邊防給我們做過報告,朝鮮打死中方人員時有發生,這次可能是特殊時期,可能這個問題就比較敏感了。
你說的那個協議網上好像不太好找了
也歡迎來丹東旅遊,在江邊向朝鮮望去確實沒有什麼東西的,大部分都是平房。
還有什麼問題可以給我發信息。
3. 昨天看鳳凰衛視《時事開講》獲知,中國與北韓也有領土糾紛,具體情況是如何
爭議地區:
長白山天池,吉林省延邊自治州(即所謂的「間島」),鴨綠江和圖們江中一些島嶼。
1962年中朝邊界談判後,白頭峰和一大半天池劃給朝鮮,白頭峰後被朝鮮改名叫將軍峰
196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在平壤簽訂了《中朝邊界條約》(周恩來、金日成)。
中朝邊境線全長1334公里,其中陸界45公里,水界1289公里。遼寧段上自遼寧省與吉林省交界的渾江河口起,下至鴨綠江入海口止,全長306公里。經過1972年至1975年進行的中朝第一次邊界聯檢,確定沙洲、島嶼61個,其中劃歸中方13個。
1990年開始,中朝雙方進行第二次邊界聯檢,遼寧段因有10個未決島嶼而擱置起來。這10個島嶼是:
1、下尖沙洲,2、套里夾心子島,3、套里上島(朝方稱間桑島),4、上桑島下島,5、燕窩外島,6、套里夾心子與北桑島上部粘連,夾心子島面積49058平方米,上部擴大部分與朝方北桑島有930平方米重合,1995特大洪水時已粘接;8、東太平島,9、楸桑島本島下部增大部分,10、楸桑島子島明顯增大。
在雙方准備就這10個問題確定歸屬之際,朝方提出中方下尖沙洲的出現,是因為中方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修築馬市夾心子120米堤壩,堵死了界河支流所致。所以中方必需先扒掉夾心子堤壩,然後再考慮確定下尖沙洲的歸屬問題,致使第二次聯檢於1992年中止。在這種情況下,經雙方聯檢委員會協商,自1993年始,由兩省道先就馬市夾心子工程問題舉行會談。因而,第二次中朝邊界聯檢也被擱置起來,至今未能結束。
4. 韓國報道中朝邊境沖突
吉林省和龍市官方昨天對外通報,本月24日該市龍城鎮發生一起命案,3人死亡,案件正處於偵破之中。這一通報與前一天韓國媒體「朝鮮逃兵越界殺害3名中國人」的報道對上了號,但和龍市沒有證實殺人者一定是朝鮮逃兵。 據了解,殺人者作案後在逃,因此中國警方無法確定其身份。媒體報道可以用信息源的描述做補充,假設作案者的身份。因此官方公布的細節通常比媒體報道的少,這一點可以理解。 然而中朝邊界24日發生新的重大命案,這一基本事實一開始就很清楚。由於在過去8個月中至少發生過兩起朝鮮士兵越界偷竊搶劫並致我邊民死亡事件,新的命案必將受到輿論高度關注,這種判斷當地政府想必很容易做出。之前的命案由韓國媒體率先爆出,中國媒體轉引後造成巨大反響,這種反響不僅僅因為有朝鮮士兵越界殺人,還因為當地政府不及時通報案情,我們要通過韓媒知道中朝邊界發生了什麼,公眾對此深感失望。 這次新命案發生,其對於輿論的敏感性一目瞭然,如果它再由韓媒報道出來,將意味著政府公信力的更大損失。令人遺憾的是,這一幕真的又發生了。當地兩個派出所28日接聽媒體電話時均表示對事情「不知情」,這有兩種可能:一是他們真的對轄區和附近發生重大命案一無所知;二是這些派出所有意不向媒體通報此事。無論哪種情況,顯然都不應該。 中朝邊界一再出命案,朝鮮人越界作案是主要案發原因之一,沿中朝邊界的中國各地方政府應當形成機制化的處理程序了。這當中很重要的一條原則是要及時依法公開信息,尊重中朝邊境地區公眾和全國人民的知情權。
5. 中朝邊境談判為什麼沒有爭取到出海口
沒有舉行過中朝邊界談判,那個是中俄邊界談判
6. 清朝康乾時,中朝的邊界線是跟否跟現在差不多
歷史上的中朝邊界線,有過明確的勘察與劃分,並保留著相關的法律文獻資料,完全不存在領土糾紛問題。即中朝邊界線是以兩國交往中逐漸形成的以鴨綠江、圖們江及二江發源地界嶺──處於中朝邊界中段的長白山為基礎的傳統邊界線劃分的國界。
1712年(康熙五十一年)中朝官員合勘的中朝邊界線具有法定意義。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為了表示友誼,將鴨綠江中心的一系列島嶼都劃給了朝鮮,特別是鴨綠江口的、在中國一側的大島——薪島。
所以那時中朝的邊界線是跟現在差有所差別。
7. 中朝邊境和韓朝邊境哪個管制比較嚴格
韓朝
邊境比較嚴格,因為那是個國際糾紛問題,一直再鬧,
8. 中國與周邊的哪些國家有領土沖突
中國的領土爭端在世界上是罕見的,凡是跟中國接壤的國家,都在跟中國「討」領土;1945年中國抗戰勝利收回台灣和澎湖後,中國疆域穩定至今,但陸地和海洋邊界的局部糾紛持續至今。
現在所說的中國960萬平方公里,是建國初期根據內戰結束前的地圖計算的,當時和許多鄰國還沒有劃定邊界,中國領土其實不是960萬,而是1042萬平方公里。
1 .中俄邊界。
唐努烏梁海地區,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江東六十四屯、烏蘇里江以東及庫頁島地區,巴爾喀什湖東南部、伊犁河地區(以上現全部歸俄羅斯)(向前推算一點的話還有北海,即俄稱的貝爾加湖,蘇武牧羊發生地,世界上最大的陸地淡水湖)中俄邊界西段50餘公里,東段約4280公里。
2005年6月2日中俄簽定《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中俄最後一部分有爭議的邊界土地,包括位於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交界處的黑瞎子島和靠近內蒙古滿洲里的阿巴該圖洲渚在內近375平方公里,雙方將各得約一半,中國得到的面積約174平方公里,加上位於黑龍江上的塔拉巴羅夫島(銀龍島)的全部等共337平方公里的土地劃還給了中國。
2 .與朝鮮的邊界。
長白山天池,吉林省延邊自治州(即所謂的「間島」),鴨綠江和圖們江中一些島嶼。
1962年中朝邊界談判後,白頭峰和一大半天池劃給朝鮮。
1990年開始,中朝雙方進行第二次邊界聯檢,遼寧段因有10個未決島嶼而擱置起來。這10個島嶼是:1、下尖沙洲,2、套里夾心子島,3、套里上島(朝方稱間桑島),4、上桑島下島,5、燕窩外島,6、套里夾心子與北桑島上部粘連,夾心子島面積49058平方米,上部擴大部分與朝方北桑島有930平方米重合,1995特大洪水時已粘接;8、東太平島,9、楸桑島本島下部增大部分,
在雙方准備確定歸屬之際,朝方提出中方下尖沙洲的出現,是因為中方修築馬市夾心子120米堤壩,堵死了界河支流所致。所以中方必需先扒掉夾心子堤壩,然後再考慮確定下尖沙洲的歸屬問題,致使第二次聯檢於1992年中止。在這種情況下,經雙方聯檢委員會協商,自1993年始,由兩省道先就馬市夾心子工程問題舉行會談。因而,第二次中朝邊界聯檢也被擱置起來,至今未能結束。
3 .與印度的邊界。
雙方邊界全長1700公里,雙方爭議地區有8塊,面積達12.5萬平方公里。其中東段麥克馬洪線以南的藏南(山南)地區9萬平方公里、中段波林三多等2千平方公里均為印方控制,西段阿克賽欽等地區3.35萬平方公里除巴里加斯的450平方公里外均為我方控制。(藏南是一快即讓人嚮往,又讓國人傷心的地方,藏南一直是中國領土,這沒有什麼好爭議,關鍵是當年英國人麥克馬洪為了分裂西藏劃了一條臭名昭著的麥克馬洪線,爭端由此而來,其實有什麼好爭端的,62年毛爺爺忍無可忍打到印度老家,不僅主動撤兵,而且主動撤到人家劃的線後,讓後人很是不理解,花了那麼大的國力人力財力,有膽子打都打了,為什麼又主動撤回,而且撤回線後?????現在我黨根本就不提這事情,有跡象表明已經放棄,現在藏南已經成了印度的一個邦,中國當年撤兵了印度就搞了移民政策,現在藏南有幾十萬印度人居住,成了事實的印度「領土「)
4 .與越南的邊界。
法卡山、者陰山、老山地區
除此陸地邊界外,還有諸多海洋島嶼爭端,不再贅述。
9. 中朝邊界無法建立隔離牆,萬一朝鮮戰亂大批難民瘋狂湧入中國怎麼辦
1950年6月25朝鮮戰爭爆發,中國在抗美援朝開始前就考慮到收容朝鮮難民問題了。這么多年過去了,中國針對朝鮮形式已經有了多種應急預案
10. 中朝邊境爭議
所謂的「間島」問題,就是我國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