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的綜藝節目很多都是買的國外版權,水平為什麼這么差
對於中國的綜藝節目水平比較差,我也是非常感慨的,因為我們都是在買別的國外的版權,所以使得中國的一些綜藝節目沒有自己國內的一些民族的特色,我們應該抵制這種行為,但是我們也應該反思,首先就是因為我們本身缺乏創新型,我們的綜藝節目應該結合我們的民族特色,走出一條獨特的道路來,其次就是我們應該也向外國學習呀,而不是專門去用別人現成的東西,這樣根本就收不到什麼好的效果。
2. 綜藝節目到底有沒有版權之說
您好,著作權不保護綜藝節目模式。在綜藝節目中,創意、技術、規則、主持等屬於思想,不受著作權法保護;舞美設計、文字腳本等是獨創性的表達,受著作權法保護。
著作權保護的是獨創性的表達,但不保護思想。通常我們說的買綜藝版權,實際上引進的是節目的模式、具體製作的操作規程等。綜藝節目模式是創意、流程、規則、技術規定、主持風格等多種元素的綜合體。綜藝節目模式屬於思想,不受《著作權法》保護。比如節目中的游戲設計,這是一種創意,屬於思想,不受著作權保護。當看到兩檔節目出現相似游戲環節時,著作權法並不能認定其存在侵權。
如《了不起的挑戰》與《極限挑戰》、《世界青年說》與《非正式會談》等節目,前者都是買了國外版權的,但後者並沒有,雖然內容環節設置都極為相似,但卻不受著作權法保護(內容環節屬於思想范疇);節目的主題曲、舞美設計、原創段子、節目logo等構成作品的,著作權法可以保護。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綜藝節目是盈利性的商業運作,電視台及製作公司作為實際經營者,也要受到《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制。如果倆綜藝節目模式過於相似或故意模糊宣傳,造成群眾混淆誤認,可能構成不正當競爭,從而受到處罰。高價購買版權(實際是簽署引進協議)未嘗沒有規避這方面風險的意思。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3. 中國什麼綜藝節目的版權是來自國外
近年來國內娛樂綜藝節目做的風生水起,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非誠勿擾、奔跑吧內兄弟等等'不難發容現這些節目都是引進國外版權,反觀國內原創娛樂節目似乎缺乏爆點,印象中沒什麼對外輸出的節目。
1998年底
央視二套購買英國博彩娛樂節目《GOBINGO》,本土化為《幸運52》《開心辭典》。
2005年起
湖南衛視《超級女聲》險被英國節目《Pop Idol》告上法庭,給業界上了一堂節目版權普法課。
2007年
湖南衛視購買BBC節目,改造成《名聲大震》,引領國內購買海外節目模式潮流。
2010年初
江蘇衛視《非誠勿擾》風頭蓋過湖南衛視引進版權的同類節目《我們約會吧》。
2010年夏
《中國達人秀》的成功,讓這一年成為「版權模式啟蒙年」。
2012年夏
《中國好聲音》創造了電視節目模式商業價值的新標桿。
4. 為什麼國內老要去買國外的綜藝節目的版權來製作本土版
國外叫版權,我國叫著作權。版權更側重於財產權方面的利益,而著作權更側回重於人身權利。有答關於電視節目的版權非常復雜,主要涉及《著作權法》,有時還會涉及到《反不正當競爭法》,有很多研究這方面問題的論文,建議你改搜【著作權】有會找到了。
5. 法制、綜藝類節目,使用國外的音樂作品做背景音樂,或者改編,侵犯版權法嗎
一、概括的講歐美和日韓的音樂作品版權也是受我國法律保護的。
二、廣播電視節目使用歐美或者日韓的音樂作品,是否經過授權並支付了費用,這個只有該機構才清楚吧。但是從目前行業潛規則來看,部分是沒有經過授權的,這就是為什麼播的是歐美或者日韓的音樂作品,而不是華語的作品。日韓、歐美到中國打官司成本較高。
三、授權是一種合意,只要權利人願意給你授權就可以。
另外,你可以關注下一下內容:
合理使用是指,使用人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在指明著作權人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侵犯著作權人依法享有的合法權利的情況下對著作權人的作品進行使用的行為,該行為為法律所許可。
法定許可是指,除著作權人聲明不得使用外,使用人在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的情況下,在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指明著作權人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侵犯著作權人依法享有的合法權利的情況下進行使用的行為,該使用行為為法律所許可。
綜合二者的區別就是,合理使用不需支付報酬,而法定許可必須;合理使用不需在著作權人沒有聲明不得使用的前提下進行,而法定許可必須。
合理使用與法定許可這兩個概念,在90年的著作權法的實施過程中,理論界就已經開始使用。在新的著作權法頒布實施,改變了原著作權法對合理使用以及法定許可范圍的規定。現歸納如下,以備平時之需:
合理使用:
第二十二條: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中不可避免地再現或者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已經發表的關於政治、經濟、宗教問題的時事性文章,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在合理范圍內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該表演未向公眾收取費用,也未向表演者支付報酬;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已經發表的以漢語言文字創作的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作品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前款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利的限制。
法定許可:
第二十三條 為實施九年制義務教育和國家教育規劃而編寫出版教科書,除作者事先聲明不許使用的外,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在教科書中匯編已經發表的作品片段或者短小的文字作品、音樂作品或者單幅的美術作品、攝影作品,但應當按照規定支付報酬,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前款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利的限制。
第三十二條 作品刊登後,除著作權人聲明不得轉載、摘編的外,其他報刊可以轉載或者作為文摘、資料刊登,但應當按照規定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
第三十九條 錄音製作者使用他人已經合法錄制為錄音製品的音樂作品製作錄音製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但應當按照規定支付報酬;著作權人聲明不許使用的不得使用。
第四十二條 廣播電台、電視台播放他人已發表的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但應當支付報酬。
第四十三條 廣播電台、電視台播放已經出版的錄音製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但應當支付報酬。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計算機網路著作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條也對法定許可作了相關規定,條文如下:
第三條 已在報刊上刊登或者網路上傳播的作品,除著作權人聲明或者上載該作品的網路服務提供者受著作權人的委託聲明不得轉載、摘編的以外,網站予以轉載、摘編並按有關規定支付報酬、註明出處的,不構成侵權。但網站轉載、摘編作品超過有關報刊轉載作品范圍的,應當認定為侵權。
6. 我在國內轉載國外視頻侵權嗎
盡管是知識產權從業人員,也明白水至清則無魚,好比賽場上也允許一定版合理沖撞,文創繁榮百花齊放權是要的。知識產權本身也應帶一定的公益性。
有侵權風險時,原則上應當事先獲得權利人授權。但一般情況下,不是重大商業上的應用,注意了以下幾點,基本不會有大問題:
1 注意原始材料,尤其是視頻、圖片等來源是否有明確的權利保留,如果有,不應違反。
2 轉發同時如實註明來源、作者。發翻譯作品也一樣。
3 留下聯系方式,發現有問題或投訴,立即撤下。也就是「侵刪」。
4 大概了解了解紅旗原則和避風港原則,遵照執行。
7. 網上很多人搬運國外的綜藝節目,怎樣算不算侵權啊
算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8. 快本抄襲國外綜藝被瘋狂吐槽,不買版權還玩失蹤,丟臉丟到國外,你怎麼看
說到快樂大本營,大家都很熟悉。從1997年播出到現在快23年了。它已經成為許多人心中的王牌綜藝節目,也陪伴了許多人的青春。
然而最近西班牙一個綜藝節目《蟻穴》,指責《快樂大本營》抄襲,接觸節目組的人都被忽略了。很多人瘋狂抱怨失蹤人員不買版權的行為。
如果以「借鑒」的名義抄襲別人的創意和原創,無疑會形成不良風氣,不利於對原創的保護。你們呢?你如何看待這種「學習」的事情?
9. 現在剪輯綜藝節目上傳平台都顯示侵權,怎麼還是可以看到有很多剪輯的視頻,這怎麼就不侵權了呢
首先看你剪輯的節目占整個節目的數量比例。如果整個節目稍作剪輯就上傳,專別人通過視頻基屬本上了解了整個節目的內容,自然會影響節目製作單位自己發布視頻的觀賞人數,削弱了節目著作權人的自身利益。著作權人自然會追究。如果只是少量剪輯,不影響著作權人節目發布的整體安排,從某種意義上甚至是對該節目的一種宣傳廣告,該剪輯並非沒有侵權,只是著作權人不想或不追究侵權責任。所以,本質上,無論剪輯多少,只要沒獲得著作權人許可私自剪輯綜藝節目上傳平台,都屬於侵權。
即使著作權人沒有追究你侵權責任,你動機也是因為喜歡某個綜藝某個節目或作品,而少量剪輯上傳平台,也需要保持剪輯部分的完整性,保障作品作者的人身權,尤其不得自己加的標題影響或誤導觀眾對作品的誤解,否則,你可能不僅僅只是侵權,還因此需要承擔和賠償因此而給著作權人造成的負面影響的法律責任和經濟損失
10. 中國連外國綜藝節目版權都買,是不是外國人穿西服中國人穿就是盜版了!
就綜藝來說,2個台都唱歌選秀,這樣算是節目類型一樣,談不上侵權。
但如果你用好聲音轉椅回這個方式,答那你不買版權別人就可以告你了,因為這是申請過專利的。
穿西服這件事你把范圍放大了,好比你我都吃飯,要被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