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錄音可以作為法律證據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六十八條 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第七十條 一方當事人提出的下列證據,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
(三)有其他證據佐證並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製件;
要使錄音證據具有法律效力,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一是當事人出示的錄音證據未被剪接、剪輯或者偽造,前後連接緊密,內容未被篡改,具有客觀真實性和連貫性。
二是錄音證據的取得必須符合法律規定。如果錄音證據的持有者採用了侵犯他人的隱私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的規定,比如在其工作處所或者住所以竊聽方式取得的錄音資料,就屬於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訴訟證據使用。
三是對方未提出反駁或反駁理由不成立。法院在把錄音證據作為判案依據時,還要對錄音證據是否有疑點進行審查。如果對方當事人對錄音資料表示質疑,並提出足夠的證據加以反駁,那麼該錄音證據便失去證明力;如果沒有足夠的證據加以反駁,法院就應當確認該錄音證據的證明力。
另外,在採取偷錄的方式收集自己所需的證據時,應當盡量採用先進的錄制設備。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盡量選擇雜音干擾少的地方錄制。在偷錄中,應先表明自己的身份及錄制時間,並巧妙地引導或提示對方表明身份,以增強證據的可信程度。
❷ 請問錄音可以作為證據嗎
錄音資料也可以作為證據使用。但要分情況而定。若是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反而言之,如果未經相關當事人同意的錄音錄像資料沒有侵害到他人的合法權益,也沒有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則該錄音錄像資料可以作為定案的根據。
2002年4月1日起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六十八條規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依照現行的法律規定,未經對方同意的錄音只要符合兩點條件就能夠作為證據使用,第一:不是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方式取得的;第二:不是以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根據以上規定,偷錄的錄音資料沒有侵害到對方的合法權益,也沒有違反法律的禁止性規定,而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合法利益,所以可以作為證據使用。
(2)錄音可作侵權的證據擴展閱讀:
民事訴訟法
第六十三條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❸ 偷偷錄音違法嗎可以作為證據嗎
《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六十八條規定: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評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第七十條規定:有其他證據佐證並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製件」。
證據收集是否合法,限制在是否侵犯了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規定上。
例如:
為了調取不忠證據,而侵入第三住宅,是侵權行為,當然取得的證據不具備合法性。但如果在自己家取證,不構成侵權。
如果是安放在第三人辦公室,就不具備合法性。
通過法律禁止出售的竊聽設備獲得的證據就不具備合法性,因為收集證據的手段就不合法,只要不違法,自己錄制的音頻資料,是可以作為證據使用且有證明力的。
(3)錄音可作侵權的證據擴展閱讀
案例:
陳某雄是珠海一家物流綜合市場公司的股東。2008年3月20日,張某武與陳某雄就合作經營該物流綜合市場項目簽訂《合作協議》。
2010年11月,張某武到珠海市香洲區法院起訴,請求判決陳某雄依法履行到期付款義務,向其支付應付款1500萬元及逾期的利息。
訴訟中,雙方對「2001年就此項目簽訂的相關協議作廢」的陳述不同。張某武稱其與陳某雄於2001年前後認識,而陳某雄則稱是2006年前後認識。
香洲區法院一審認為,張某武的起訴符合約定,判決陳某雄應支付張某武1500萬元及逾期利息。珠海中院二審判決維持了該結果。
陳某雄不服判決申訴,廣東高院裁定提審該案,並作了改判,撤銷原一、二審判決,駁回張某武的訴求。
最高法院受理申訴後,裁定提審該案。2016年4月26日,該案在最高法院第一巡迴法庭開審。最高法院再審期間,張某武提交了一份錄音,法庭當庭對該錄音進行了播放。
最高法院認為,該錄音系兩人就《合作協議》產生爭議後雙方協商的談話過程,能夠客觀反映雙方合作的相關事宜,與本案的基本事實密切相關,應當採納。
❹ 私自錄音能否作為證據適用
在一些影視劇里,我們經常可以看到,為了證明罪犯有罪,對方都會拿出錄音來證明罪犯的罪名。但是事實上,所有的錄音都能夠成為證據,被法律所承認嗎?或者換一種說法,私自錄音能否作為證據?可能這是大多數人都很想要清楚的一個問題,下面小編將為您詳細的解答,希望有所幫助。
一、私自錄音能否作為證據?
一切能反映案件事實的合法的材料,都可以作為證據提交給法庭。但是,這些材料的證明力需要通過法庭確認。
對於私自偷拍偷錄行為是否合法,最高法院1995年3月《關於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私自錄制其談話取得的資料不能作為證據使用的批復》認為:「證據的取得必須合法,只有經過合法途徑取得的證據才能作為定案根據。
1995年3月6實施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私自錄音取得的資料能否作為證據使用問題的批復確定,「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私自錄制其談話,系不合法行為,以這種手段取得的錄音資料,不能作為證據使用。」
因此,未經對方當事人同意私自錄制與其談話內容,該錄音證據的合法性予以確認。當然,在取得錄音證據的同時,盡可能有其它證據相佐證,以充實其證明力。
二、如何錄音作為證據才有效?
錄音、攝像等能作為訴訟證據,但仍有一些限制。
1、錄音、攝像等要盡量保留原始載體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
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若干規定)第22條規定:「調查人員調查收集計算機數據或者錄音、錄像等視聽資料的,應當要求被調查人提供有關資料的原始載體。提供原始載體確有困難的,可以提供復製件。
2、錄音、攝像等不得侵犯他人隱私
《若干規定》第68條關於非法證據的排除范圍,限於「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前者包括以拘禁、脅迫等方式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取得的證據,後者包括一切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由於婚姻案件所具有的特殊性,對這樣的獲取證據的方式就不能以非法證據對待,只要不是以拘禁、脅迫等嚴重侵害他人合法權益的行為取得的證據或者違反程序法、實體法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就應當認定該證據具有證據能力。
3、錄音、攝像等證據盡量不要單獨使用
錄音、攝像等視聽資料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只有在有其他證據以佐證而補強的情況下,才能作為案件的定案證據。我國民訴法和司法解釋都有規定,如民訴法第69條規定,「人民法院對視聽資料,應當辯別真偽,並結合本案的其他證據,審查確定能否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而《若干規定》第69條則進一步明確規定,「存有疑點的視聽資料」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由此可知,錄音能否成為證據,在於其是否合法。很顯然,私自錄音一般是不能夠作為證據的,但是如果有證據能夠加以證明,也許法院會判處有效,因此,具體的內容大家最好咨詢相關法律人員,這樣得到的信息會更加准確一些。同時,大家有疑難問題,也可以咨詢小編所在的網站。
延伸閱讀:
偷錄的錄音、錄像成為判決的證據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錄音證據要原始載體嗎?該如何質證?
錄音原始載體是什麼,錄音證據如何認定
❺ 打官司錄音能作為證據嗎
錄音可以作為證據向法院出示。
一、「對方不知情」不會成為談話錄音作為證據的障礙,構成障礙的是取得錄音的途徑非法,例如,竊聽、脅迫等方式取得的錄音。話說99.9%的錄音都是在對方不知情的情形下發生的,若對方知道你在錄音,誰還願意和你聊呢。
二、談一下影響錄音證據效力的相關因素:
1、提交錄音證據應當出示錄音的原始載體,錄音筆、手機等,有些人將錄音內容導至電腦以錄音文件的形式存檔,向法院出示的僅為刻錄後的光碟,這已經不屬於證據原件了,證據沒有原件會要命的。
2、錄音應當完整。如果錄音掐頭去尾,剩下的內容僅是對自己有利的干貨,這樣的證據是不會被採納的。
3.、錄音證據不會單獨作為定案的依據,因為錄音本身的局限性決定其無法證明全部的法律關系及雙方當事人之間的權利、義務,它更多地是證明案件的部分事實和某些細節,故錄音證據與其他書證、物證等證據一同使用為佳。
三,講一下錄音證據的提交方法:
1、開庭時向法院提交原始錄音載體,並將錄音刻錄成光碟作為副本一並交與法院。
2、開庭時攜帶播放設備,錄音需要當庭質證的,感覺很多律師和當事人以為法院有透視眼,看著光碟不用電腦就能知道裡面有啥內容。
3、將錄音內容整理成文字資料,並將想證明自己目的的談話內容標注出來,提示給法院和對方當事人。
❻ 錄音可以作為證據具有法律效力嗎
符合以下條件的錄音證據具有法律效力:
1.當事人出示的錄音證據未被剪接、剪輯或者偽造,前後連接緊密,內容未被篡改,具有客觀真實性和連貫性。
2.錄音證據的取得必須符合法律規定。如果錄音證據的持有者採用了侵犯他人的隱私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的規定,比如在其工作處所或者住所以竊聽方式取得的錄音資料,就屬於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訴訟證據使用。
3.對方未提出反駁或反駁理由不成立。法院在把錄音證據作為判案依據時,還要對錄音證據是否有疑點進行審查。如果對方當事人對錄音資料表示質疑,並提出足夠的證據加以反駁,那麼該錄音證據便失去證明力;如果沒有足夠的證據加以反駁,法院就應當確認該錄音證據的證明力。
【法律依據】
《民事訴訟法》第六十三條,證據包括:
(一)當事人的陳述;
(二)書證;
(三)物證;
(四)視聽資料;
(五)電子數據;
(六)證人證言;
(七)鑒定意見;
(八)勘驗筆錄。 證據必須查證屬實,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
❼ 錄音可以作為直接證據嗎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有明確的規定。視聽資料作為法律規定的證據種類之一,現實生活中雖然存在,但被法院直接採納認定的案例並不多,其主要原因是視聽資料作為一種技術合成,其要依賴於一定的技術設備輔助才能表現出來,並不像其他證據種類如書證、物證等那樣直接反映所要證明的客觀事實;同時,視聽資料作為技術含量成分比較高的證據類型,當事人除了要證實該視聽資料不是採用非法手段取得外,還必須證實該視聽資料沒有經過剪接、刪改、合成等方式加工,否則法院對視聽資料很難直接採信認定,因此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69條規定:存有疑點的視聽資料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
第六十八條 以侵害他人合法權益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的方法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依據。
第七十條 一方當事人提出的下列證據,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但沒有足以反駁的相反證據的,人民法院應當確認其證明力:
(三)有其他證據佐證並以合法手段取得的、無疑點的視聽資料或者與視聽資料核對無誤的復製件;
要使錄音證據具有法律效力,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一是當事人出示的錄音證據未被剪接、剪輯或者偽造,前後連接緊密,內容未被篡改,具有客觀真實性和連貫性。
二是錄音證據的取得必須符合法律規定。如果錄音證據的持有者採用了侵犯他人的隱私或者違反法律禁止性的規定,比如在其工作處所或者住所以竊聽方式取得的錄音資料,就屬於違反法律禁止性規定取得的證據,不能作為訴訟證據使用。
三是對方未提出反駁或反駁理由不成立。法院在把錄音證據作為判案依據時,還要對錄音證據是否有疑點進行審查。如果對方當事人對錄音資料表示質疑,並提出足夠的證據加以反駁,那麼該錄音證據便失去證明力;如果沒有足夠的證據加以反駁,法院就應當確認該錄音證據的證明力。
另外,在採取偷錄的方式收集自己所需的證據時,應當盡量採用先進的錄制設備。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盡量選擇雜音干擾少的地方錄制。在偷錄中,應先表明自己的身份及錄制時間,並巧妙地引導或提示對方表明身份,以增強證據的可信程度。
您可以到法院起訴,建議找專職律師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