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房屋裝修糾紛
你樓下鄰居挺不合作的
不過你想得也有點簡單
那麼大的泥灰掉下來
肯定樓下被嚇壞了
我說
你不如先禮後兵
先請他家吃頓飯
然後把兩間房天花的白灰全部鏟掉,重新幫他刷好,另外重新買一個新的燈包客廳那個壞的換掉。最後把衛生搞干凈。看情況稍微給個一千兩千(要是知書達理的人,這個錢就不用給了)
要使這個方案不同意
那你就不用管了
讓他告吧
法院判決決不會是3萬五的
這個你放心
頂多5千就搞定了
Ⅱ 房屋裝修糾紛能到法院起訴嗎
第一,協商解決,如果在裝修過程中發生糾紛,雙方要先進行溝通協商。
第二,拒絕支付裝修款或者停止施工。
第三,向消費者協會或者其他管理部門投訴。
第四,可以通過法律渠道來解決,到法院去起訴,按照《合同法》的規定保護自己的權益。
《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
第一百一十三條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於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包括合同履行後可以獲得的利益,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經營者對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規定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Ⅲ 房屋裝修糾紛如何處理
首先,未經過對方同意,變更合同的內容是你違約,但是後來對於變更版又達成了一致。對於裝修權工程的質量問題,要看你們合同中對於工程質量的約定是如何的,如果違反了約定的質量,你可以通過訴訟來解決你們之間的糾紛,對於質量問題有爭議的,可能在訴訟中還要通過委託鑒定機構來鑒定。我是徐州的律師,需要法律服務,可以和我聯系。
縱橫法律網 余慶民律師
Ⅳ 房屋裝修糾紛
看了你的描述,你和你姐只有口頭協議,所以等於沒有協議。你發了上來,征詢裝修的糾紛,你姐原來態度很好,因為什麼才變掛的呢?總有個緣由。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你和你姐姐的糾紛應該讓你的父母親參與調解下比較合適,其它外人說的都不作數。畢竟是親姐姐,血濃於水,坐下來好好商量總會有辦法解決的。本來就是借房結婚,根本沒必要花費.那麼多錢裝修,你自己是有考慮不周的地方。即使不顧情面,鬧到法院,你也沒有書面的證據讓法官採納。還是向父母親求助吧。
Ⅳ 房屋裝修中常見的糾紛處理辦法有哪些
首先就是可以通過法律的方式來維權,而且當事人和被告者也可以進行溝通,之後達成共識,然後也可以做出相關的賠償來進行處理。
Ⅵ 房屋裝修糾紛的處理辦法有哪些
關於房屋租賃合同期滿後的裝修費用處理問題:1、根據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三條的規定,承租人經出租人的同意,可以對租賃物進行改善或者增設他物。未經出租人同意,對租賃物進行改善或者增設他物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恢復原狀或者賠償損失。2、如果合同對房屋出租後的用途有明確約定,裝修是一種必需,且裝修時出租方既不阻攔,也未在合同期內提出異議,應視為對承租方裝修行為的同意或默許。3、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86條規定,非產權人在使用他人的財產上增添附屬物,財產所有人同意添附,並就財產返還時附屬物如何處理有約定的,按約定處理;沒有約定或協商不成,能夠拆除的,可以責令拆除,不能拆除的,也可以折價歸財產所有人;造成財產所有人的損失的,應當負責賠償。4、承租的店面房經過裝修,裝修物的所有權歸承租方,而房屋的所有權仍歸出租方,兩者可以辨別,但已連為一體,不可分割。若強行將裝修物拆除,則會造成財產上的損失。可見裝修物的性質系民法理論中的附合,系添附行為的一種,即將不同所有人的物緊密結合起來,成為一個新物。其特點在於所有人的物雖可區分,但難以分離。5、裝修系動產附合於不動產之上,按照民法主物所有人取得從物的原則,房屋租賃合同解除後,裝修物的所有權應由不動產人即出租人取得。然而確定添附物歸屬後,必然會產生受益一方對受損一方的經濟補償問題。6、出租人對承租人進行補償應滿足兩個前提:一、出租人對承租人的裝修行為明確表示同意,或者知悉而未表示反對;二、房屋因裝修而增值,且在租賃關系結束後,仍然存在。出租方取得裝修物的所有權,應當補償承租方所支出的裝修費用,但不應超出房屋增值的部分。7、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三條側重強調承租人有保持租賃物原狀的義務,目的在保障出租人的利益,但對承租人的費用返還請求該條並無規定。本著最大限度發揮裝修物價值的原則及公平原則,對裝修物補償的問題,應當按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86條規定執行。
Ⅶ 一般處理裝修合同糾紛法律有哪些相關的規定
1、裝修單位沒有完全履行裝修合同。
未完全履行合同主要表現在:裝修單位沒有按合同約定的做法去裝修,使用非合同規定的裝飾材料,施工中無故停工,未在約定工期內完工等。
2、裝修粗製濫造,施工質量低劣。
有的裝修公司施工人員幹活不上心,工藝不規范。表面上說得過去,但經不起驗收或時間的檢驗,出了問題還強詞奪理。尤其是「街頭游擊隊」,質量更沒有保證。
3、裝修後的維修服務不完善或不履行質量承諾。
裝修後應該按合同規定及時維修,但有些公司卻左右推託。保修期內不保修。
4、施工中的雜訊擾民。
施工中難免會發出噪音,但戶主事先要與裝修公司約好開工、收工時間。不要違反環保的有關規定,否則極易引發糾紛。
5、裝修材料或廢棄物亂堆亂放。
6、裝修破壞了毗鄰房屋。
7、裝修破壞了房屋主體結構及承重結構。
針對裝修糾紛,有關部門制訂了一些規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污染防治法》和建設部[1997]60號《建設工程質量投訴處理暫行規定》、建設部[1997]92號文《家庭居室裝飾裝修管理試行辦法》等法規。《建築裝飾裝修管理規定》指出,房主或房屋使用者因裝飾裝修損壞毗鄰房屋的,應該負責修復或賠償。《家庭居室裝飾裝修管理試行辦法》第十五條規定,發生了家庭居室裝飾裝修糾紛,可以向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指定的機構進行投訴,也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第十九條規定,如果裝修家庭因家庭居室裝飾裝修而造成相鄰居民住房的管道堵塞、滲漏水、停電、物品損壞等,應該由家庭居室裝飾裝修的居民負責修復和賠償,如果是屬於裝修施工單位的責任,則由房主找裝修單位負責修復和賠償。
同時,行業內部也制定了相關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三條規定,消費者與經營者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時,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
1、與經營者協商解決;
2、消費者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
3、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
4、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出訴訟。
但必須注意:一般情況下,如提請了仲裁,便不得再向法院提出訴訟。另據《民法通則》、《經濟合同法》以及其他所涉及法律,解決裝飾糾紛也無非以下幾條:
1、當事人自行協商;
2、主管部門行政調解;
3、仲裁解決;
4、訴訟解決。
此外,行業規定對糾紛的解決也提供了諸多方法。如一些家居裝飾市場規定,解決糾紛按下述流程進行:
投訴——調解部受理——質檢部根據合同及圖紙進行現場核查——調解部、質檢部依核查結果進行調解——若雙方達成協議則進行維修或返工;若未達成協議或不履行協議,申請仲裁或向法院起訴。
對消費者而言,裝修前不妨先通知鄰居,打個招呼,以便大家有個心理准備,減少發生糾紛的概率。
萬一出現了糾紛,只要雙方心平氣和地協商,承擔該承擔的責任,糾紛便能解決。自己協商不成,一般也只要行政部門出面就可以順利加以解決。但如果涉及的標的較大或其他對生活影響甚大的糾紛且協商不成,最正規、最有權威和有效的方法只能是打官司了。當然其他居民因裝修家庭的施工而與裝修家庭發生的糾紛也可以據此進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