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綜藝節目到底有沒有版權之說
您好,著作權不保護綜藝節目模式。在綜藝節目中,創意、技術、規則、主持等屬於思想,不受著作權法保護;舞美設計、文字腳本等是獨創性的表達,受著作權法保護。
著作權保護的是獨創性的表達,但不保護思想。通常我們說的買綜藝版權,實際上引進的是節目的模式、具體製作的操作規程等。綜藝節目模式是創意、流程、規則、技術規定、主持風格等多種元素的綜合體。綜藝節目模式屬於思想,不受《著作權法》保護。比如節目中的游戲設計,這是一種創意,屬於思想,不受著作權保護。當看到兩檔節目出現相似游戲環節時,著作權法並不能認定其存在侵權。
如《了不起的挑戰》與《極限挑戰》、《世界青年說》與《非正式會談》等節目,前者都是買了國外版權的,但後者並沒有,雖然內容環節設置都極為相似,但卻不受著作權法保護(內容環節屬於思想范疇);節目的主題曲、舞美設計、原創段子、節目logo等構成作品的,著作權法可以保護。
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綜藝節目是盈利性的商業運作,電視台及製作公司作為實際經營者,也要受到《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制。如果倆綜藝節目模式過於相似或故意模糊宣傳,造成群眾混淆誤認,可能構成不正當競爭,從而受到處罰。高價購買版權(實際是簽署引進協議)未嘗沒有規避這方面風險的意思。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㈡ 淺談如何保護電視節目模式版權
淺談如何保護電視節目模式版權,現實中,由於我國法律制度中對電視節目模式的保護還有待完善,各國的保護狀況也不盡相同,如何在促進行業發展和版權保護之間尋求平衡點,被業內人士關注。由於電視節目製作的特殊性,使得互相借鑒、模仿、克隆司空見慣。那麼如何保護電視節目模式版權?保護電視節目模式版權如何保護電視節目模式版權?小編想大致有以下兩點:一、明確保護客體范圍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是曲折的,法律制度建設也是如此。將電視節目模板納入著作權保護范圍內,也不免遇到一些困境。首先是著作權保護客體的具體范圍難以界定。電視節目模板通常分為書面模板和電視模板兩種。對於前者,保護的客體可以依據書面說明的詳細描述來確定,對於後者的保護范圍就頗具爭議。筆者認為,由於電視節目和戲劇在製作過程、創意部分具有相似之處,可以參照國外對戲劇結構安排進行的保護。如果在現有電視節目模板的基礎上再創作所形成的作品,又是否構成著作權保護范圍內的作品可以分兩種情況討論:1、未獲得電視節目製作人同意的私自模仿後的再創作,這不能受著作權的保護。2、通過合法渠道獲得電視節目版權後在此基礎上進行本土化再創作的,同時這也涉及到第二個問題,模仿與獨創的界線問題。二、完善法律保護制度需要對獨創與抄襲進行正確認定。電視節目模板的抄襲不同於一般作品的抄襲。大多數情況下不再是書面模板的簡單復制或是製作上的完全復制。在電視節目製作中,節目的展開、布景、環節、主持人都不同,但是節目的風格、結構性安排甚至情節又會有驚人的相似處,如此一般的高級復制是否是著作權法意義上的抄襲呢?具體到認定是獨創還是抄襲上,判斷是否實際抄襲原告作品中用以編織故事的文字並不是構成作品之間實質相似的條件,角色、情節、事件以及事件發生的背景實際上是一種結構性抄襲,這種抄襲並不是完全藉助語言來完成,而是非字面相似的結構。如何保護電視節目模式版權?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
㈢ 新聞采訪報道中如何避免侵權
(一)使用原創或經授權的作品
一般來說,新聞媒體均會有選擇性地與一些較大的新聞機構或圖片社(公司)簽訂供稿、供圖協議,以充實豐富自身媒體版面內容。因此,在刊載他人文字、攝影作品時,可以盡量使用已簽訂供稿、供圖協議的作品,或他人已經明示授權使用的作品,盡量不轉載網上來源不明的作品。為了增加可供使用的作品范圍,媒體亦可從自身條件出發,考慮與其他媒體簽訂資源合作互用協議,互相使用對方的原創作品。有條件的媒體,也可以建立自己的圖片庫、「圖片超市」,上傳自身攝影記者的作品,在編輯版面時盡量自身的原創作品。
(二)註明聯系方式以避免訴訟
《著作權法》規定一些時事性新聞可以無償轉用,作者明確不得刊登的除外,但如果新聞里有評論內容,就受《著作權法》保護。若確有必要轉載未經授權使用的作品,又無法與權利人取得聯系,可以在文章後註明稿費領取的聯系方式,雖然不能完全避免侵權,但可以降低訴訟風險,至少可以降低侵權的主觀惡性。
(三)轉載視頻時也應避免侵權
國內很多網站轉載他人視頻採用了「嵌套」播出模式,即直接鏈接視頻網站播出的電影、電視等視頻節目。根據《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有關規定,網站鏈接他人錄音錄像作品,應當承擔共同侵權責任,由於網路的特殊性,有些著作權人很難聯系,因此在支付著作權報酬上,網站難以操作,而且對著作權人的認定也有困難。所以視頻內容除自己原創的外,可以考慮嚴格轉載央-視、衛-視的時事類視頻新聞。如果確實需要轉載使用無法聯系權利人的視頻,依據《著作權法》、《著作權集體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可委託中國版權協會和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收轉稿費,以避免侵權。
(四)紙媒轉載作品盡量不上網
媒體轉載他人享有著作財產權的作品,權利人大多可通過網路搜索查詢得知,因此,傳統紙媒轉載他人作品的,應盡量不要向自己的網站傳稿,在電子版傳版時應先考慮對轉載的作品進行技術性處理,如對該稿件或圖片作出刪除或替換等,以免遭至訴訟。
互聯網時代,侵權問題顯得愈發復雜化,作為內容輸出方,如果想要理清關系,我建議是和第三方版權服務平台合作,比如鯨版權、維權騎士等,從版權登記確權、版權監測、版權保護、版權分發、版權交易到版權風控,有一系列的服務。
㈣ 《中國有嘻哈》也陷「抄襲門」,綜藝節目模式抄襲是否侵權
很難判定
綜藝節目模式的著作權判定
《解答》中關於綜藝節目模式是否受《著作權法》的保護的規定如下圖:
著作權法的一個核心准則就是「法律只保護作品的表達,不保護作品的思想」,綜藝節目模式之所以難以被《著作權法》保護也是源於此。根據《解答》中的規定,對於綜藝節目模式要視兩種情況區分對待。
對於綜藝節目模式的創意、規則等,屬於思想范疇的,不屬於《著作權法》的保護范圍。比如某歌唱節目中對於轉椅子盲選的設計,屬於一種新穎的創意思想,對於這種規則的模仿、借鑒並不屬於《著作權法》的保護范圍。
對於綜藝節目中的各項實施細節,如原創性的台本、舞美設計等,這些內容構成作品,均是《著作權法》的保護范圍內。例如眾所周知的《奔跑吧兄弟》,是購買了韓國《running man》版權的,其中單純的游戲設計並不需要購買版權,購買的內容主要是該節目的劇本、節目中的文字腳本、具體的操作流程等。
三、啟示
目前我國對於綜藝節目模式的法律保護只有在著作權法、商標法、反不正當競爭法中能夠尋找到一定的法律依據,對於該問題明確的法律規定還很欠缺。對於一個綜藝節目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有吸引觀眾眼球的創新點,由於借鑒國外綜藝節目的創意並不構成侵權,大多數國內綜藝節目會選擇這樣低成本的方式來製作,然而這樣的常規操作流程無疑損害了兩方主體的利益,一是被借鑒的國外綜藝節目,二是支付版權費用的國內正版引進的綜藝節目。這兩方主體的權利還是要靠法律的不斷完善來進行保護。
綜藝節目想要取得長遠發展一味的借鑒和抄襲必然不是長遠之計,最重要的還是要靠創新來支撐。首先,要提升在節目模式上的創新性;其次,模式創新的同時也要注重節目內容的創新,即使是借鑒了別人的節目模式,繞開了《著作權法》的保護范圍,在節目內容上乏善可陳,最終也會面臨被市場淘汰的命運。
㈤ 世界知識產權局對電視節目模式糾紛是怎麼處理的
我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二條規定:「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專並能以某種屬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換言之,「胸有成竹」不是作品,付諸紙張將竹子畫出來才是作品。
節目模式中的宏觀創意層面不受保護,但是微觀層面上各類原創性的具體元素卻具有版權。比如,詳細描述tpf的電視腳本就可以作為文字作品受到《著作權法》保護。
原創者可以為自己的節目名稱、口號、徽標等申請注冊商標或進行版權登記。
㈥ 今天看到一個停播的綜藝性節目!然後想採用它節目的模式,或者說游戲類型!我這樣做,是否侵權呢
商業模式是不受保護的,你可以使用的
㈦ 假如綜藝節目的名字與電影名字相同算不算侵犯商標權
電影名稱可以作為商標被申請注冊。至於侵權的問題,因為電影本身享有回著作權,但名稱是答簡單的文字的組合,不能表達一定的思想內容,所以一般不享有著作權。因此用電影名字注冊的商標並不涉及侵犯電影著作權。
至於是否侵犯他人商標權,就要根據商標法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主要還是看他人有沒有在你之前用同樣的名字在同樣或類似商品下申請注冊商標。
希望得到您的!
㈧ 為什麼「模仿秀」類的節目不算侵權
如果他的行為讓人以為是明星的行為,而且帶來不好的後果應該承擔責任
如果單純是長的像也不是他的錯哦
㈨ 真情追蹤等類型節目侵權嗎
那些基本都是假的,就算有真的,人家節目組是求得當事人同意的,或者給過錢的。
㈩ 迪士尼等5家影視公司告谷阿莫侵權,如何看待這種視頻節目的侵權行為
谷阿莫作為一名視頻主播,剪輯各類影視作品是他最開始就從事的職業。
其實谷阿莫的侵權行為較難鑒定。自從微博,抖音,火山等小視頻的盛行開始,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從事視頻剪輯工作,將大量的電影電視劇部分畫面剪輯拼接成一個新的小視頻,從而獲得更多人的關注和點贊。在這種情況下,很難說製作短視頻的行為,是具有侵權行為。
我所關注的一個視頻主播,他與谷阿莫是同樣的視頻主播。不過不同的在於它是將還會形成電影的書本進行劇情概括提煉,然後通過自己所觀看的眾多影視劇進行畫面的剪輯處理,形成了他自己所獨創的視頻短片。
這樣的視頻重新構建已經無法鑒定是否侵權,甚至可以說是進行了真正地二次創作。
對於迪斯尼等五家影視公司控告谷阿莫侵權,我覺得他的侵權行為是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