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樂視控股為什麼被法院列入老賴名單
9月11日,從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上查詢發現,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和樂視移動智能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被列入了失信被執行人名單,發布時間均為9月7日。
其中,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所涉及的案件有兩起,案號分別是,(2017)津02執409號和(2017)津02執325號,執行法院均為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為給付5008.7125萬元和5716.4716萬元,合計約1.07億元。
而被執行人,即樂視控股的履行情況為全部未履行,失信被執行人行為具體情形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
② 樂視網被多名投資者訴至法院,樂視網到底犯了什麼事
引言:5月12日樂視網被多名投資者投訴至法院,稱樂視網財務造假,樂視網多名負責人被一同告上法院。這個案件由北京法院受理,以對樂視網進行法院判決。
經法院判決後,給予樂視網主體進行2.4億的賠償懲罰,給其中一位主要負責人進行了同樣2.4億的賠償懲罰。相信這件事情之後,也不會再出現類似的事件,在日常生活中,大家也要注意避免這樣的事情,在做生意的時候要對國家的法律規定進行違反。也不要想著鑽國家法律的空子,去做一些對自己有利的事情。
③ 樂視遭80人起訴是怎麼回事
樂視陷「100%兌換手機」變卦門,80人提起訴訟並稱遇到消費欺詐。
記者注意到,「樂迷」提供的前述協議未蓋公章,甲方為「樂視致新電子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提出了乙方(即「樂迷」)不得追究責任、不得向工商投訴、不得起訴、不得發表不利於甲方名譽的言論等條款。
不過,在法庭上,可供兌換的手機型號多了起來。樂視方面代理人強調,公司領導同意兌換手機,每月可供兌100部手機,型號包括「樂1S」等。法官追問,這些型號價格是否有「樂Max」高,代理人答沒有「樂Max」價格高,且該款手機已停產,「按照原告要求,我們可以想辦法給他們兌『樂Max』手機。」
法官還詢問,是否「樂Max2」價格更高、配置更好,是否願兌付「樂Max2」。被告代理人表示可再同公司商議,至於80名原告是否都有兌換資格,還需之後繼續核對。
那麼,每月供兌100部手機,多久可以讓所有符合條件的「樂迷」都兌完?樂視有關負責人2016年接受《新快報》采訪時稱,符合條件的「樂迷」約6000人,不過樂視方面代理人在法庭上稱,經統計,除去用打卡軟體刷量的不合格用戶之外,最後收獲「樂米」並有資格兌換手機的用戶,共一兩千人。
按照這個說法,加之每月100部的供兌速度,大約要一兩年才能讓所有人兌換完手機。對此,一些「樂迷」接受采訪時表示難以接受。樂視方面則強調當初未約定兌換時限。
樂視代理人:「做好事卻被別人說是欺詐」
該活動是否為消費行為?樂視方面是否構成消費欺詐?這些問題在法庭上成為爭議焦點。案件還將擇期繼續開庭。
「樂迷」的代理律師、京師律師事務所的律師左勝高、許浩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80名原告要求判決被告履行「兌換原告每人一部3999元樂視手機」的義務,並認為被告行為構成消費欺詐,應賠償原告每人3倍費用,即11997元。
左勝高認為,該活動的「樂迷」是此前購買過樂視產品或服務的特定消費者,且春節期間連續16天「簽到」「打卡」,獲得相應的「樂米」,並希望通過一定數額的「樂米」兌換樂視手機,是一種消費行為,而樂視在其中前後不一的規則,其實就是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所涉及的消費欺詐。
他援引今年1月6日頒布的《網路購買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暫行辦法》稱, 消費者採用積分、代金券、優惠券等形式支付價款的,網路商品銷售者在消費者退還商品後應當以相應形式返還消費者,「因此網路上積分換購商品,也屬於消費行為」。
樂視方面代理人回應稱,兌換活動系樂視公司「回饋用戶」的行為,是一種單方面的饋贈,兌換只需簽到、回帖,付出的成本極低,應適用於合同法的要約條款,並非消費行為,更不是消費欺詐。
樂視方面代理人強調:「 樂視兌換手機是做好事卻被別人說是欺詐。」
樂視方面代理人解釋,他們已「非常寬容」:活動原先要求須指定區域回復指定內容,現在只要回復內容都算數;原先「樂米」一年內有效,現在這批用戶的「樂米」永久有效,分期兌付;除了該起訴訟之外,也有其他人提起訴訟或要求和解,現已兌換手機。
沙正、曹木對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表示,他們想要的不僅是一部樂視手機或是3倍賠償,而是樂視的道歉。原告代理律師稱,因為原告人數眾多,且案件拖延時間較長,是否同意和解方案需徵求原告意見。
④ 樂視起訴愛奇藝侵權,最終的處理結果如何
樂視公司就愛藝奇擅自提供播放服務提起起訴,認為愛奇藝網站和視頻軟體中向公眾提供的關於樂視網涉案作品在線播放,是侵犯了樂視公司的信息網路傳播權。當下兩家關於網路傳播糾紛的民事訴訟已經告一段落,愛奇藝最終被判決賠償樂視五萬元的侵權費。
網路信息傳播已然被放在了一個大的討論范圍內,是否侵權也需要法律去明確的規定,愛奇藝公司擅自提供未經授權的作品公放,本身就是不合乎法律要求的,故應該引以警戒,而樂視公司也應該對公司所授權的影視作品的片源做好防泄露的工作,避免他人惡意竊取,同時要拿好法律的武器,在第一時間爭取保衛自己的果實。
⑤ 范冰冰被樂視告上法庭,什麼時候開庭
8月31日,據天眼查APP顯示,無錫愛美神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於近日新增開庭公告,原告為樂視影業(北京)有限公司,被告為無錫愛美神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范冰冰;受理法院為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將於9月14日上午9點開庭,涉及案由為演出合同糾紛。
根據法律解釋,演出合同糾紛是指當事人因訂立、履行、變更、終止演出合同所發生的糾紛。演出合同是指雙方約定由一方為他方演出文藝節目等,他方支付報酬的合同。
演出人的主要義務是親自按時、按質、按量履行合同,演出人應按合同約定親自演出,不能由他人代替,這是演出合同所具有的人身屬性所決定的。
(5)樂視公司被起訴的法律糾紛擴展閱讀
范冰冰復出之路坎坷:
范冰冰這次被樂視告上法庭,已經是最近一月內,范冰冰第2次告上法庭了。早在8月24日,范冰冰就被爆出與吳秀波旗下的公司正在打官司。而在此案中,范冰冰同樣是被告方,案由是合同糾紛,和這次與樂視影業的案件簡直如出一轍。
其實沒有爆出惹官司的事情前,范冰冰最近的發展在外界看來還算不錯。同樣是8月24日,一線品牌法國嬌蘭官宣范冰冰為全球代言人,還在官博上發布了由范冰冰拍攝的廣告。
如果這事發生在她如日中天時,那就不足以大驚小怪,畢竟那時候她身上有幾十上百個代言。但如今范冰冰正處於低谷落魄時期,能拿下這樣的代言,自然讓外界驚訝。
本以為范冰冰會藉此吹響全面復出的號角,但萬萬沒想到,范冰冰又身負兩場官司,看來這號角是吹不響了,范冰冰的復出之路也真是坎坷。
⑥ 樂視網被多名投資者訴至法院,它將面臨多少賠償
2021年5月12日,樂視網信息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視網) 因十年財務造假等違法事跡被多名投資者訴至法院,樂視網多名負責人被一同告至法院。目前該案件已被北京法院受理,由北京法院對案件進行判決懲罰。
樂視網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但誰能想到樂視網竟造了十年的假,這件事嚴重違反了國家規定,這也已經對他人造成了非常大的侵權,損失了他人應有的利益。相信有了樂視網賠償了2.4億元這件事之後,想要做財務造假或者其它違法事件的人也會被震懾到,類似的事件也能夠減少發生。對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也要注意避免這樣的事,不要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
⑦ 樂視網董事長被法院限制消費,他究竟做了什麼
2020年8月23日,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的消息爆出:樂視網信息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因為沒有按照執行通知書上所指定的時間內履行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的給付義務,法院按照相關規定,對樂視網信息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採取限制消費措施,限制樂視網信息技術(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其法定代表人劉延峰不得實施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但是樂視因為不滿當前“業務”,非要再創一番天地,所謂有收益便有風險,所以樂視在汽車製造領域踩了雷,導致法人劉延峰被限高。所以有網友總結了一句話:樂視網曾經是視頻網站的一匹純種黑馬,頗受大家喜愛和追捧,現實卻啪啪打臉,簡直是上演了一場鬧劇。
⑧ 樂視起訴過哪些公司
當年樂視網是在所有起訴小米盒子盜播案件中首次取得勝訴的案件,該案件的勝訴意味著未來在盒子終端,即便為內容提供方侵權,終端產品商也將負相應的責任。
樂視起訴過公司:
今年2月樂視又起訴網路不正當競爭,要求其停止不正當競爭行為,被賠償損失100萬元。日前,海淀法院已經受理此案。樂視網起訴網路的理由是,其認為網路視頻通過抓取播放窗口的方式,嵌套樂視網視頻資源到網路視頻客戶端,屏蔽了樂視網網頁、網址、廣告,造成公眾混淆,構成了不正當競爭。
2015年7月樂視以央視擅自播放《甄嬛傳》,侵犯自己的著作權為由,將央視和另一家公司訴至法院。樂視網要求,立刻停止侵權,並賠償經濟損失 6 萬元。這是樂視第二次起訴央視。2012 年,樂視稱央視網旗下的三個平台涉嫌侵犯其影視劇多達 134 部,且均為當時的熱門劇。樂視網負責人表示,央視由此給樂視造成了上千萬的損失。
⑨ 樂視網被強制執行3.7億元,該公司存在哪些違規問題
樂視公司這一次又被強制執行3.7億元,不過從之前的幾次執行來看的話,樂視公司應該不會去真正執行這筆賠款。畢竟他們公司現在已經沒有任何的現金流。所以,雖然這一次原告起訴成功,並且已經拿到了法院的判決,但是卻並不能夠拿回自己的資金,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樂視公司到底有哪些違規的問題。
第三,樂視公司能否同聲再起。
從目前的狀況來看的話,那是公司想要短時間內東山再起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落實公司沒有任何的現金流,他們的商業信譽到現在為止幾乎為零。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樂視公司想要重新開張的話,必須要下血本兒。
⑩ 樂視網遭陳思成起訴怎麼回事
其實樂視網遭陳思成的起訴都是因為個人或者是一些利益,所導致的侵權問題,還有就是一些。不好意思,公開的一些秘密,我們。無法預知,也是無法了解很透徹,所以我不會妄加的評論他們兩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