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讀書筆記10篇
寫作思路:從介紹書籍《湯姆·索亞歷險記》的作者作為開頭,描述書籍的來龍去脈,之後描述主人公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在故事中發生了什麼,最後總結觀看以後產生的感受,正文:
這個寒假,我閱讀了《湯姆·索亞歷險記》。這本書是美國作家馬克·吐溫以美國少年生活為主題寫成的。他回憶童年的一切,把它寫成小說,都寫得非常逼真,讓人看得津津有味。
湯姆·索亞是美國聖彼德斯堡小鎮上一個淘氣的機靈鬼,他和野孩子哈克一起干出了許多令人捧腹的妙事:帶著鎮上的孩子玩」打仗「,一起搞惡作劇捉弄姨媽。
一次,他和哈克一起去墓地試膽量,偶爾目睹了一場兇殺案:喬埃殺死了一個醫生,並嫁禍給彼得。在法庭上,他們出庭為彼得作證,指出了真凶。湯姆又在魔克托爾山洞中找到了逃脫的喬埃,挖出了喬埃埋藏的金幣。它成了鎮上的大英雄。
這本書中的湯姆頑皮搗蛋,常常捉弄人,不聽姨媽的話,還經常逃學,最後還與哈克逃離到一個孤島上,是大人們擔心。這些行為固然不能給我們做模範;
但是關鍵時刻,他為了正義,挺身而出做證人,拯救了無辜的彼得,而且在頑皮之餘還破獲了一樁謀殺案,成為了眾人欽佩的小英雄。這一切都充分表現了湯姆爽朗、活潑的性格和冒險、進取的精神,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讀完這本書,我還意猶未盡,還想再看一遍。湯姆的故事引人深思,即使是一個頑皮的孩子,也有一顆善良正義的心。
⑵ 讀書筆記20篇
水滸傳》讀書筆記(一)--醉打蔣門神
武松殺死了西門慶,就被發送了孟州充軍,又在十字坡結識了張青和孫二娘。但是這些都不夠精彩,唯獨這集里的武松醉打蔣門神最為精彩。
本集中,武松為了個人的友誼而去幫助施恩奪回快活林和在路上每家酒官都吃上三碗酒,這兩點,就知道他有著放任一己的感情。
而他在打蔣門神之前的挑逗更是精彩,先是到酒官里找茬,然後把蔣門神惹急,在狠狠的打他,這能證明武松是個粗中有細的人。
他在挑逗時還可分成幾個細節,三次換酒,之後說讓蔣門神的小妾陪他喝酒,酒飽不讓,就和他們打了起來(這里包括蔣門神)。
他在禽了蔣門神之後,又怕他告官,在說要求蔣門神的第三件事時,卻怕他告官和以後再把快活林奪回來,所以讓他離開孟州,不得在此居住。由此也可以開出武松多麼的細心。
《水滸傳》讀書筆記(二)--沂嶺殺四虎
李逵見宋江父子團聚後,也想念自己的老母,便去沂水縣的百丈村接自己的母親。
去時,途上遇見李鬼扮成的假李逵威脅,李鬼戰敗求饒,說他尚有九十歲老母,殺他就是把他和他的老母一塊殺了。李逵可憐他,便饒了他,而且還給了他一錠銀子,讓他走了。
我覺得是作者很反感像李鬼這樣的人,所以就讓李鬼和李逵再次遇上,而且讓李逵把他殺死。一是作者可以出一下氣,二是讓那些讀者也贊同他,並看完後有一種豪邁氣質,似乎自己就是李逵。李逵殺李鬼是很精彩。
但是後來的李逵背著老母過沂嶺時殺虎的場景最為精彩。先是去打水,然後發現老母不見了,又發現兩只小虎和兩條人腿,憤怒之下殺死小虎,公、母虎分別來尋仇都被殺。
只可惜殺了虎,還被人請到家裡做客,後又被擒。這讓人看完之後,都想替李逵打抱不平,可見作者的用心良苦。
《水滸傳》讀書筆記(三)--抱怨獅子樓
武松在陽谷縣坐了都頭,又上京辦事。回來時,才知道哥哥武大郎死了,武松心疑便察得實情,去告官,誰知縣館已受賄,無奈下在獅子樓為武大郎報了仇。
其中,讓人看得最熱血沸騰的就是最後報仇時殺死西門慶的那一段,武大郎雖死,潘金蓮和西門慶也得到了她該得到的惡果,而武松為民除害還被發配孟州。我覺得這有可能是作者在諷刺當時的朝廷昏庸無道。西門慶在這里被作者描寫的簡直是「臭不可聞」,幾乎上誰看完都痛罵他一兩句,這能體現作者是多麼的會描寫人物啊!
《水滸傳》讀書筆記(四)--賣刀汴京城
楊志盤纏用盡,只得將寶刀賣去,賺些錢投奔他鄉謀生。誰知賣刀時,當地潑皮牛二百般凌辱,楊志忍無可忍便殺死牛二,再去報館。最後被判充軍大名府。
最有趣的莫過於楊志賣刀時的情景。先是問誰買刀,牛二來後,讓他試刀,牛二百般阻撓和凌辱,最後被殺。這告訴了我們當時的一些地痞流氓是什麼樣的。而牛二被殺不僅為書中的老百姓們出氣,而且另讀者看完也出了口氣,這也許就是作者抓住了讀者的心理來寫的吧!!!
⑶ 關於勞動的讀後感400
今天,爸爸媽媽出去上班,我一個人待在家裡。上午,我把作業做完,感覺無聊,就准備把昨晚吃的飯碗洗掉,給媽媽一個驚喜。
我來到水池邊,把油汪汪的碗放進水池裡,扭開龍頭,不斷地沖洗著,可沖了老半天,還是和本來沒啥區別。我心想:「看來這不是個辦法!」我向四周凝望,突然發現盤子里有洗碗的秘密武器——刷子,這下我可欣喜若狂,趕忙把水開到最大,用刷子在舞來舞去,隨著嘩啦嘩啦的水聲,我,邊唱起了:「喜刷刷,喜刷刷,哎呀呀,哎呀呀,喜刷刷……」我沉浸在美妙的音樂,都不知道正事是什麼了,幸好有人提醒我。當我回過神時,眼前的情景實在把我驚呆了——碗里並沒有完全清洗干凈,水不知流了多少,刷子的毛掉得差不多了。怎麼會這樣?我想起媽媽之前洗碗那麼輕松,讓我覺得簡單,可親身經歷後,原來這么不容易。
我又仔細想了一下,才想到還有洗潔精,我試著倒了一點洗潔精,然後用毛已經差不多掉光的刷子刷了起來。果然,很有效果!我仿照這一程序順利洗完所有的碗。
我心中還相關給媽媽一個驚喜,其實,媽媽早已回來了,剛剛唱歌時,就是她提醒了我。提醒我後,她一直站在客廳里通過窗戶,看著我有模有樣地洗碗。
我和媽媽一起走進廚房,看著那亮晶晶的碗,心中都無比高興。我真想放聲大喊:「勞動的感覺真好!」
⑷ 勞動是生命的延續讀後感
今年暑假,我細細地品讀了沈石溪的作品——《斑羚飛渡》。我被這部作品深深地吸引著:我從來沒有想到過,在動物世界中竟然有著這許許多多的動人心魄的生死傳奇,那患難與共的狼「狽」,那忠心耿耿的災之犬,還有那情真意切的保姆蟒……但最令我難以忘懷的還是那「飛渡的斑羚」,那「躍起——墜落——再躍起」的悲壯一幕深深地刻入了我的腦海。
七八十隻斑羚被一群手持獵槍、帶著獵狗的獵人逼到了傷心崖上。當斑羚們發現自己陷入了進退維谷的絕境時,一開始,它們是一片驚慌,胡亂竄逃。領頭羊的絕望神情和它撕心裂肺的叫聲,讓所有的斑羚更加害怕。但在這最危急的關頭,領頭羊看到了美麗的彩虹,於是它冷靜地做出了抉擇——犧牲一半、挽救另一半!飛渡傷心崖——贏得種群的生存機會!。一隻只老斑羚的身體成為了年輕斑鈴們再次躍起的動力。在飛渡中,它們秩序井然地與獵人搶時間。從頭到尾,沒有一隻老斑羚為了自己的生命而去爭搶飛渡的機會!一隻又一隻年輕的斑羚逃離了獵人的槍口,但每一隻年輕斑羚的成功飛渡,卻意味著有一隻老年斑羚摔得粉身碎骨!最後,傷心崖上只剩下那隻成功地指揮了這整群斑羚集體飛渡的鐮刀頭羊,只見它邁著堅定的步伐,走向那道絢麗的彩虹橋……
看到這里,我已淚流滿面,這只領頭羊是如此的聰明,它的當機立斷,它的才智似乎已經超過了人類!那一群老斑羚又是如此的勇敢,它們在死亡面前毫不畏懼。它們之所以這樣做,不就是為了同一個目標──讓生命延續嗎?我想:連動物都這樣何況人類呢?想想現在的爸爸媽媽,對我嚴格要求,希望我將來做個有用的人,這也不正是為了讓生命能更好地延續嗎?所以我要好好學習,不辜負父母對我的殷切期望。
⑸ 勞動的讀後感500字左右的作文
《勞動最光榮》讀後感
最近,我看了一個故事,感受特別深。
1952年,時傳祥加入了北京市崇文區清潔隊,做一名掏糞工人,並提出「工作無貴賤,行業無尊卑;寧願一人臟,換來萬人凈」的口號。他放棄了節假日休息的時間,主動去幫忙挑糞,還幫別人家整修廁所。這樣做就是為了讓人民的生活更潔凈,自己卻不辭辛勞,不怕臟,不怕累。他從事的就是這么個又臟又累的活。但他卻比別人幹得多,以至於磨出了厚厚的繭。此時,時傳祥也被評為勞動模範,成為人們學習的楷模。這個獎授得最值。
看到任勞任怨的時傳祥,我又想起了那些在路邊穿著黃馬夾打掃衛生的環衛工人們,他們也是默默無聞卻擔負著重要的工作。如果沒有他們,那城市裡道路上那些垃圾該怎麼辦?而我們卻硬給他們添麻煩,總是往地上扔廢紙、雜物。難道我們沒有想過他們的感受嗎?如果我們硬是破壞環境,那他們又會怎麼想?換位思考一下,便能得出結論,別貪圖自己的享受,不顧別人哦!
人生的價值不在於他做什麼,而在於他為社會貢獻什麼。
⑹ 求讀書筆記和勞動體會,急!!!!!作業啊!!!!!!!!
一:《弟子規》讀書筆記
《弟子規》是清朝康熙時陝西絳州李毓秀所作。全書以《論語•學而》中的「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開篇,以三字韻語的文字形式,教人應該怎樣待人處世。
看《弟子規》,覺得以前的人挺幸福的,一出生就已經有一套社會認可的道德範本,遵循著約束著,在短短的光陰中,總有被主流細想認可的聖賢書指引著,不管對個人發展是好是壞,但至少不會迷茫無助。一個人有一生都為之堅持的信仰,就算他資質駑鈍,依然會有所成就的。
入則孝
母親的履行的責任像多情的細雨,潤物細無聲;父親實踐的責任像冬天狂舞的雪,寒面凈心田。不管怎樣我們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愛父母尊敬父母,都應當聽從他們的教誨,畢竟是他們創造了我們,我們總不能忘記養育之恩吧。這就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為先。「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
出則弟
兄弟朋友要呼嘯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為我們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親的一份擔憂。這樣他們從心裡為我們感到高興。
謹
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最起碼的規則一定要遵守,身為學生我們要做到人正,影自然也不會歪,尤其是不應該在背後談論人家的長短,這樣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計較小事,這樣人也會變得很快樂。
仁
代表仁慈,親仁,仁愛,仁心……對親人對朋友對同學都要仁。不僅要仁還要「信」,實踐諾言,便是守信;不能市靜安諾言,無論是出自不得已,還是故意食言,都違反了做人的資本要求和處世的基本原則,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對照《弟子規》,發現,陋習多的不是一點,而是全部。欣喜,此書再次開啟我的啟蒙教育,內審自我價值觀,批判的接收古人為人處事的道理。
二:《西遊記》讀書筆記
西遊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其中充滿了離奇,精彩的神話故事,每每讀起《西遊記》,老是會情不自禁地溶入那精彩的情節之中。
記得小時候,常問媽媽,「我是從哪裡來的。」媽媽總是笑了一笑,摸摸我的頭,說:「你啊,是從石頭里蹦出來的。」我想,大概每個孩子都得到過這樣的答案。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孫悟空。
這只活蹦亂跳的小猴子就好像是我們的化身。當他從石頭里蹦出來的時候,就象徵著一個小生命的誕生。當他在花果山上無憂無慮地和群猴們玩耍時,就好似我們那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當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就好似一個調皮的孩子,不小心跑進了大人們的世界,並且搞得一團糟,大人們想哄住他,便封了他個弼馬溫,沒哄住,又封了個齊天大聖,還是沒有哄住。而後如來出現了,伸出他的飛掌將孫悟空束縛在五指山下。嚴慈的父親,終於壓服了他調皮的兒子。度過了漫漫的五百年後,觀世音的出現給了孫悟空新的希望,踏上了漫漫西天取經之路,也踏上了漫長的人生之路。
唐僧師徒四人在前往西天取經的路上,共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道難關。這就好像我們成長道路上布滿荊棘。最終,他們戰勝了難關,取得了勝利。「工夫不負有心人」這句話用在他們身上是再恰當不過。而我們,只要有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的決心,也會取得最終的成功。
由此,我想到了我們的學習。學習就好像是要去取得真經。在學校里,有著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像豬八戒,好吃懶做,做任何事情都馬馬虎虎,有的則像沙僧,誠懇老實,踏踏實實。有的像孫悟空,活靈活現,足智多謀。而唐僧則是心地善良,不願氣餒的人。若我們在學習上能個個都是唐僧,孫悟空,沙僧,有對學習的信念,那一定會取得成功。
感謝吳承恩,是他用他那超凡的想像力為我們編織了一個美麗的夢,一個充滿離奇,曲折,夢幻的夢……
三:勞動體會
人們常說,勞動是偉大的,是光榮的,沒有勞動就沒有這個豐富多彩的世界。
我才上初一,學習是一個學生的主要目標,自然,除了偶爾在家中做一點少量的家務,根本不會再做別的勞動,也不需要做別的勞動。可是,勞動後的滋味有誰細細品位過?
我認為我們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對我們也是有好處的:
1、懶惰笨拙的人,是不受人歡迎的。從小參加家務勞動,不但能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而且會養成勤勞的作用。一旦走向社會,這些技能和作風,就會在集體生活中表現出來,受到大家歡迎。
2、同學們在家務勞動中,經歷克服困難的過程,能鍛煉意志和毅力。
3、學做家務,可以學到許多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家庭是個小社會,家庭生活的內容涉及到各種知識。許多同學的小發明、小創造,大多是在家務勞動的實踐操作中受到啟發而產生的。
4、緊張的學習之餘,做一點家務,正是一種積極的休息,不但可以通過改變活動形式來調節大腦機能,而且有利增強體質促進健康。
5、一個人家務勞動的能力強,生活技能也高,獨立生活能力就強,從而對生活充滿自信心,能獨立面對各種困難。
勞動培養了我們的社會實踐能力,它使我認識到:課本知識是不夠的,應積極投身於社會實踐,經風雨,見世面,豐富人生閱歷,為以後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為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勞動還培養了我們的責任心,使我們樹立了要回報社會,回報人民的人生觀。它使我們認識到: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我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業,盡職盡責,鞠躬盡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努力做一個合格的社會主義新人。
⑺ 以勞動為話題的讀後感
人們都說:勞動最光榮.這一星期,我們便被冠予了這一「光榮」.
當我在切身體驗勞動時,我才更進一步地融會了這句話的精髓.勞動不止於辛苦,還帶有微微苦澀的甘甜,且拌有初出井底首望遼闊天空的滋味.這些都不是能從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所能觸摸到的,作為一名勞動者內心深處的,最平凡而又殊於一般的感受.
在為期五個工作日的學工過程中,我們都從剛踏進勞技中心的無所謂事到看著自己平生第一次製作的電器模型漸漸成行時的喜悅和自己心中那份小小的驕傲,從看著陌生的道具時的手足無措到熟練擺弄手中的道具作揮舞狀時的沾沾自喜...這些都無疑在我們的成長反應方程中添加了條強烈催化劑.
平時生活中各種電器和工具我們是用得那樣的心安理得,卻不知這些東西背後摻滲著多多少少勞動工人們的汗水,只是一味地認為它們的存在是因為上帝偉大的賜予,所以從來不知道也沒想過要去珍惜這些東西.通過學工,我們才大悟道:原來勞動工人們就是賜予我們「寶物」的上帝.還讓我們意識到了事物的可貴性,告訴我們生活中方便我們的各種物品並非是它們自己「從天而降」,而是有著這么一群人一錘一釘,一釘一錘地鑄造出來的,如果說世界的創造者除上帝還有第二的話,那麼就是他們了——偉大的勞動者們.體驗他們的勞動,教我們學會用感恩的心態看待世物萬靈.
學工時碰到這樣那樣的「翹腳」也是再所難免,不同於平常的是這次沒有父母的幫助和寬慰,需要自己給自己堅強地打上滿滿的鼓氣,加上獨立的思考和數次的嘗試,或許失敗的最後還是失敗,但在精神上卻早已是成功了的,因為有所努力、有所付出學會獨自解決問題就是學工的目的和做人的方向標.
⑻ 讀書筆記範文10篇
《老人與海》塑造了一個經典的硬漢形象。古巴的一個名叫桑地亞哥的老漁夫,獨自一個人出海打魚,在一無所獲的48天之後釣到了一條無比巨大的馬林魚。這是老人從來沒見過也沒聽說過的比他的船還長兩英尺的一條大魚。魚大勁也大,拖著小船漂流了整整兩天兩夜,老人在這兩天兩夜中經歷了從未經受的艱難考驗,終於把大魚刺死,拴在船頭。然而這時卻遇上了鯊魚,老人與鯊魚進行了殊死搏鬥,結果大馬林魚還是被鯊魚吃光了,老人最後拖回家的只剩下一副光禿禿的魚骨架。
人性是強悍的,人類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是因為有了老漁夫這樣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戰,超越它們,這個限度才一次次擴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戰擺在了人類面前。在這個意義上,老漁夫桑地亞哥這樣的英雄,不管他們挑戰限度是成功還是失敗,都是值得我們永遠敬重的。 因為,他帶給我們的是人類最為高貴的自信!
人生本來就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長、艱難,而且充滿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頑強地以一顆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戰,他將永遠是一個真正的勝利者!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讀書筆記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生命歷程,它有時是快樂的,有時是幸福的,有時是悲愴的……海倫的生命既是痛苦的又是幸福的;既是快樂的也是艱辛的……
她一生只有十九個月的光明與聲音,從此以後海倫就生活在黑暗中,得不到一點光明,也無法和他人進行交流只能靠比比劃劃和人「談話」,這樣常讓家人弄不明白是什麼意思。隨著海倫的一天天的長大經常做出一些讓家人頭疼的事,為此父母就和她踏上了求學的征程。首先爸爸帶她去找著名的眼科大夫希望海倫能夠重見天日,可是醫生對它也無能為力。根據醫生的建議他們又去找貝爾博士。貝爾博士為他們推薦了波士頓柏金斯學校,過後又給校長寫了一封信。最後學校推薦了適合的莎莉老師。在莎莉老師的悉心教育下,經過海倫自己的努力,海倫的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慢慢地也學會了說話。
最令我記憶深刻的是海倫那段用心良苦地學習說話的經歷。愛迪生讓她的手放在樂器上感受音樂的旋律;戈德斯基彈琴時她用手去撫摸琴;老師說話時,她用手一遍一遍的摸著老師的嘴。就這樣一次又一次的嘗試她才慢慢地學會了說話。
生活中我們能有幾個像海倫這樣遇到困難不退縮,堅持不懈敢於向生命挑戰的哪?
記得前幾天,媽媽給我買了一個轉轉圈,它看起來簡單大方,看著別人玩覺得玩法也特簡單。當媽媽問我會不會玩時,我不屑一顧地說:「小菜一碟。」可是我沒跳了幾個,它就和我搗蛋了,怎麼讓它轉轉它都不轉。我立刻火冒三丈把它扔到了一邊乾脆不玩了。還是在媽媽的再三鼓勵下我才又找回了信心。
了解了海倫的人生經歷,現在再想想自己曾有過的行為都有些臉紅,同時更多的是明確了在以後的生活中我們要做生活的強者,要學會面對,學會爭取,學會樂觀,學會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