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保定西大夫庄征地糾紛

保定西大夫庄征地糾紛

發布時間:2021-08-02 13:53:37

⑴ 河北石家莊保定的盧姓根源是長清縣嗎

盧姓的來源:中國盧氏的四支主要來源


盧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盧姓的來源主要是姜姓、姬姓以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春秋時期的高傒(這傢伙很一套養生之道,而且對中國的修身「四藝」很精通)為盧姓始祖。

第一支出自姜姓。春秋時公子傒,為齊國上卿,因擁立齊桓公(公元前685-643年在位)有功,食邑封於盧(今山東省長清縣西南),其後裔便以邑名為氏。齊國被田氏取代後,盧氏分散於北方,秦代定居在范陽郡的盧敖,仕秦為博士,其後世在魏晉南北朝對為「四大姓崔、聲,王、謝」之一。

第二支為廬氏所改。古代有廬子國,春秋時為楚邑,廬子戢梨為廬大夫,子孫以地名為氏。後來廬氏有些人改姓盧氏。

第三支為北魏伏盧氏、莫盧氏所改。莫盧氏先改為蘆氏,後又去草頭,改姓盧氏。

第四支為復姓占浦氏和代北三字姓吐伏盧氏所改。

正宗的盧姓主要發源於山東,後逐漸向西、向南播遷。先秦時期,盧姓活動地區主要在山東、湖北、河北地區。秦漢時期,盧姓在北方地區繁衍。魏晉南北朝之際,盧姓開始大舉南遷。唐末盧姓入閩,宋時入粵。元明清之際,盧姓遍及中國大部分地區。

歷史上盧氏望族出自范陽郡,三國魏黃初七年(公元226年)改涿郡為此郡。在今河北省涿縣及北京昌平,房山一帶。

宋朝時期,盧姓約有26萬人,約占宋朝人口的0.34%,排在第六十二位。現大盧姓主要集中於山東、河南、浙江,三省盧姓約占總人口的44%;其次分布於河北、福建、安徽、廣西、江蘇,五省盧姓也約占總人口的44%。山東為盧姓人口第一大省,居住了總人口的22%。盧姓形成魯豫冀、浙閩兩大塊人口聚集區。

長清歸德鎮盧國故城為何是世界盧姓的發祥地?盧氏的始祖又是誰?

據《姓纂》、《通志·氏族略》、《盧氏族譜》等記載,約公元前730年—公元前698年,齊襄公荒淫無道。他的幾個弟弟為避禍紛紛外逃,其中公子小白在鮑叔牙的輔佐下逃往莒國。齊襄公被殺後,國、高二氏密召小白回國繼任,小白搶在公子糾之前先回,立即被國、高二氏立為國君,這便是後來稱霸諸國的齊桓公。

高氏即高侯,乃姜太公第十一代(又說十三代)孫,因擁立齊桓公為王而封賞於盧,並創建盧子國,盧傒為首任盧子國王。高氏自此改姓為盧,而盧傒便成了天下盧姓的始祖。

而盧子國(盧邑)的都城就是現在的濟南市長清區歸德鎮國庄以西的盧城窪一帶,現存有「盧故城遺址碑」和「墳台」碑兩座為證。

那麼,韓國的盧氏又是如何輾轉到韓國的呢?據韓國盧氏提供的先祖們的記錄可知,東渡到韓國的盧氏先祖是唐朝末年上護軍、翰林學士盧穗。

當時的朝鮮半島正值新羅第五十二代王—孝恭王即位。孝恭王給予盧穗以國賓的禮遇。盧穗和他的9個兒子也為新羅的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穩定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悠悠千載,盧穗的9個兒子繁衍為朝、韓盧氏九大支系,達30餘萬人眾。在韓國,盧氏仍為名門望族,功成名就者若群星璀璨。其中佼佼者當推曾任韓國第十三任總統的盧泰愚了

⑵ 保定蓮池區哪個村要拆

保定蓮池區烏馬庄村村要拆。

烏馬庄村位於朝陽南大街西側、南二環路北側、樂凱大街東側、南護城河以南。村莊面積400餘畝,特色:村民以出租房屋為主要經濟來源,村集體以村周邊閑散地出租為主要收入。



(2)保定西大夫庄征地糾紛擴展閱讀

五堯鄉,隸屬於河北省保定市蓮池區,地處蓮池區西南部,東與南大園鄉相鄰,南與清苑區接壤,西與滿城區相連,北與競秀區毗鄰,鄉人民政府駐五堯村。轄區東西最大距離8千米,南北最大距離4.6千米,總面積27.79平方千米,總人口38814人。

1953年,建五堯鄉。1965年,劃歸清苑縣,稱五堯公社。1984年,復置鄉。 截至2019年10月,五堯鄉轄6個社區居委會和16個村委會。

2013年,五堯鄉社會生產總值23.1億元,企業總產值21.3億元,綜合利潤1.7億元,工業總產值20.3億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8億元。農業總產值643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156元,牧業產值11274萬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8097萬元。

⑶ 西大夫庄

河北省 保定市 北市區 百樓鄉 西大夫庄村

⑷ 保定徐水縣郭雪林醫生治胃病的效果好嗎

治療胃病我有方法,病癒在給我分、或先給別人我不急。等...
相信我胃病就一定會好,並且永不復發。本人有個願望,就是普之下天下所有人
不再有任何疾病,健健康康每一天。如果有權利的話我會把醫療研究費用放在一
切研究之首。
閑話不說了,轉入正題。
現在沒有可以根治胃病葯物、不信向醫生打聽打聽誰可以
根治胃病?
想忘記自己或家人有胃病嗎?想不花錢治胃嗎?想讓醫生歇會兒嗎?
不吃葯胃病就好,本人多年胃病經驗,各大醫院都跑遍(啥中葯、西葯,按醫生
說的吃個遍,還穿線療法3次、胃病一直未愈),花去人民幣好幾萬、毫無結
果,到最後無葯可開。醫生建議我回家自己調養。醫院不要的人,我好苦呀!
沒法子只能靠自己研究了,到處翻書集、查資料、現在自己摸索一套不吃葯治胃
病的經驗,好幾年了胃病至今未犯。
現在獻出來幫助深受胃病折磨的患者解除病痛。
不花一分錢胃病自愈方法,有特效。祝你早日恢復健康!!
1、每天喝水3000ml至5000ml。(病癒後稍微減量)喝水方法,餓時、睡覺前、
半夜、早起,喝。
原理;胃病主要就是胃酸過多刺激胃粘膜造成的。喝水可以大大淡化胃酸濃度。
2,改變睡覺姿勢,同樣重要,切忌不能往右側卧姿勢。往左側卧姿勢最佳。
往左睡,會使膽汁直接流向腸道,不至於反流到胃、食道內。
原理;胃病的另一個主要原因,就是膽汁反流到胃裡,腐蝕胃壁、食道。
——————————————————————————————————
胃病急性發作期很疼,想吃點葯緩解一下也可以。(症狀緩解後就停葯、防止產
生葯物依賴性、和傷及人體最重要器官肝、腎)
胃酸過多,症狀胃燒灼樣疼痛,輕度的吃點胃U、每次1-2片每日
3次。嚴重的吃點奧美拉唑、每次1-2粒、每日1-2次、或健朗晨(價格比較高)
每日早起服用1-2粒。
吃點飯就不消化,可以吃點
西沙比利片,每次1—2片、每日2-3次。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患者,吃點阿莫西林膠囊(青黴素過敏者禁用),第二周開
始周停用兩天,或慶大
黴素加一個雞蛋清攪拌每次一隻,每日3次(心臟病患者禁用)。
葯物本人一般不建議使用。
(本人請求各位一下,河南信陽結石為什麼多?2000年我一家移居信陽市、隨後幾個親戚陸續移居信陽市、05年我得肝內膽管結石,隨後我愛人得腎結石,之後那幾個親戚中也有兩個得了腎結石和輸尿管結石、我打聽一下原來我一個屋檐下就幾個結石患者,我該怎麼辦?還望相關人士、部門前來多多關注,排除易患因素,萬分感謝!!本人給貴人磕頭了。)
——————————————————————————————————
3、忌口;
胃病發病期,少吃。吃面片為宜,7成飽就可以。
忌、(從主→到次)1、酸(特別是橘子)→酒→過硬→辛辣→腌制食品→油膩
→過甜→冷飲→涼食→油炸→方便食品。
按我的方法,不到兩個月就好了。
病癒之後還要
繼續、堅持,忌口、再忌前五項即可、根據自身情況而定。
胃病多為先天生理缺陷、有遺傳性,不能與其他人相比。
病癒後別忘相互轉告,讓天下每個胃病患者都徹底擺脫胃病折磨(我的願望)。
最後祝你永遠健康!!胃病一去不回頭。

⑸ 保定比較有名的中醫診所在哪兒

紅湖街(蓮湖公園西門對面)有一家中醫館,坐診的是一個40歲左右的中年男醫生,望聞問切非常認真,也很有名氣,去之前要預約,具體你可以去看看,我把電話忘了

⑹ 誰能提供河北省保定市容城縣的歷史

容城縣歷史

(一)、名勝古跡

容城歷史悠久,保存在境內的革命歷史文物非常豐富,這些文物是容城歷史發展的見證。

早在一九八二年,容城上坡遺址(磁山文化)、南陽遺址(春秋戰國)、晾馬台遺址(商周),被省政府公布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於一九八七年,容城縣人民政府將午方遺址、東牛北庄遺址、白龍遺址、東牛遺址、黑龍口燕長城遺址、陳陽庄城堡遺址、北後台烈士陵園,城內烈土塔,革命紀念館,共九處公布為容城縣文物保護單位。

現分別介紹如下:

一、現代文物三處:

1、北後台烈士陵園。1946年修建,1974年重建。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八路軍三十二團與敵浴血奮戰。不幸有497名指戰員英勇犧牲,遺體埋葬於此。位於賈光鄉北後台村西。

2、城內烈士塔。始建於1946年,後被敵人破壞,1966年重建。,為紀念全縣在抗日戰爭及以前犧牲的烈士嵌刻的碑記。塔由八通碑組成,園內松柏環繞,位於城內北大街路東。

3、容城縣革命紀念館,1986年建於城關鎮上坡村西側,總面積2664平方米,館內有大廳兩座,並有胡德林、胡福才(狼牙山五壯士容城籍烈士)等紀念碑亭三座。

二、古文化遺址

1、上坡遺址:新石器時代至商周遺存,距今最早文化層約有七千多年的歷史,上坡遺址的發現把我縣的歷史向前推進了三千年,位於上坡村南。

2、南陽遺址:系春秋戰國時期燕國的重要遺存,據出土遺物看,有燕國易都跡象。距今約兩千六、七百年的歷史。位於晾馬台鄉南陽村東南200米,保護范圍5萬平方米。

3.晾馬台遺址:此遺址為商周遺存,距今約四千年左右,遺址有重建明月禪寺一座,古寺巍峨,寺院內千年古柏遮天蔽日,位於晾馬台村西北隅。

4.午方遺址:經省文物研究所發掘此遺址為新石器時代至商周遺址,距今約四、五千年,位於城關鎮午方西庄村西側。

5.北庄遺址:此遺址為新石器時代至商周遺存。位於東牛鄉北庄村東「陰頂子」處,保護范圍6萬平方米。

6.白龍遺址:此遺址為新石器時代至商周遺存。位於東牛鄉白龍村西500米。

7.東牛遺址:此遺址為仰韶文化遺存,距今約五、六千年。位於東牛村南100米。

8.黑龍口燕長城:當地人稱「界堤」。據考查,是戰國時燕國南境長城,西起易縣,東至渤海,我縣殘存1000米,高0.5至2米,位於小里鄉黑龍口村東至萍河橋堤。

9.陳陽庄城堡:此城堡傳說是保衛宋八王趙德芳墳墓駐兵之地。也是宋代北境邊防城堡,位於八於鄉西陳陽庄。

(二)、歷史人物

劉因(1249—1293)字夢吉,元初理學家、詩人。容城縣溝市村人,幼年天資卓絕。初習經學,後研究程頤、朱熹的理學。元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曾任承德郎、右贊善大夫,後託病辭官回鄉。理學上成就突出,一生著有《四書精要》、《易系辭說》等,後清廷收入《四庫全書》。廣泛行世的《靜修集》是詩文選集,其中收入各體詩詞800餘首。詩名冠元初詩壇。

楊繼盛(1516—1555)字仲芳,號椒山,容城縣北河照村人。發奮苦讀詩書,明朝嘉靖年間中進士,後官至兵部員外郎,因彈劾化鸞(大將軍,奸相嚴嵩的死黨)被貶為狄道典史。在狄道(今甘肅省臨洮縣)曾開辦書院,興修水利,開發煤山,受到人民的擁戴。化鸞事敗,又被提升為兵部武選員外郎。因上書列舉奸相嚴嵩十大罪狀,被嚴嵩所害。一生以直諫,氣節著名。

孫奇逢(1584—1675)字啟泰,號鍾元,世人稱夏峰先生,容城縣北城村人。明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中舉,因不滿明未政治腐敗,營救東林黨人,受世人贊揚。自明至清,被多次徵召做官,均辭而不就,志於教授著述,為清初「三大儒」之一。著有《書經近旨》、《讀易大旨》、《理學宗傳》等,收入《四庫全書》。著詩文集《夏峰先生》及《田 幾輔中州人物考》、《兩大難錄》等行世。

作者: 219.148.140.* 2007-6-18 13:30 回復此發言

--------------------------------------------------------------------------------

2 容城縣歷史

(三)、容城縣現代革命史

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誕生之後,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從此,在黨的領導下,全國人民開展起轟轟烈烈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運動。

容城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也比較早。1921年,保定直隸省立第二師范學校進步學生王孟雄等,秘密攜帶進步書刊回鄉宣傳馬克思主義,革命的真理開始在容城縣傳播。

在國共兩黨實行合作的高潮中,許多共產黨員和革命知識分子紛紛到容城進行革命活動。1925年,中共天津地方執行委員會書記、國民黨直隸省黨部負責人於方舟和共產黨員翟少痴先後到容城開展革命工作,在發展國民黨員的同時秘密發展共產黨員,創建了國民黨容城縣黨部和中共容城特別支部,使容城的革命斗爭有了共產黨的組織和領導。是年秋,進步教師劉通庸在白龍村敬業兩級小學利用教師身份,宣傳革命道理,開展革命活動。此後容城縣的革命斗爭逐步活躍起來。1925年6月,為聲援上海「五卅」工人運動,容城縣成立了「滬案後援會」,全縣師生千餘人上街遊行示威,爆發了有史以來第一次大規模的群眾運動。1925年夏到1926年,容城縣成立了反封建的群眾組織「天足會」,號召廣大婦女抵制纏足。不少村莊拆拉了神廟,興辦學校。1926年底,又接連爆發了反對「八厘公債」和「文書貼印花」的群眾斗爭。通過這些斗爭,中國共產黨的主張得到了更加廣泛的宣傳,逐步為人民大眾接受,許多青年從此走上了革命道路。1926年3月,容城縣青年楊子英、李學珍、馬學儒到廣州參加黃埔軍官學校第四期學習;同年5月,容城縣青年高朴、孫洪恩、庄士榮參加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第六期學習。8月,高朴在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7年4月,蔣介石發動反革命政變以後,中共北方區委員會遭到嚴重破壞。同年7月,汪精衛又背叛革命,大革命失敗。在全國形勢惡劣的情況下,中共容城特別支部保存了組織,堅持革命斗爭。

1930年4月,容城縣「革命文藝研究會」建立;1931年4月,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容城縣委員會和中國共產黨容城縣委員會相繼誕生。隨後,又成立了以知識分子為主要成員的「容城縣反帝大同盟」和由貧苦農民組成的進步團體「容城縣赤衛隊」。

1932年1月,中共容城縣委領導進行了一場震動全省的農民運動。3000多名農民憤怒砸毀了搜刮農民的縣官產局。同年7至8月間,又發動組織縣東農民砸毀了坑害人民的白溝河官商鹽店。

1932年9月,中共容城中心縣委員會即中共容(城)安(新)雄(縣)定(興)新(城)中心委員會成立,陰一剛任書記。1933年初,容城縣的共產黨員發展到140多名,黨支部共有18個。後由於叛徒出賣,縣委和團縣委癱瘓,容城革命斗爭處於低潮,直到抗日戰爭初期。

抗日戰爭初期的1937年9月15日,日本飛機分兩處轟炸容城。9月19日,國民黨軍隊第五十三軍南退路過容城,容城縣國民黨當局隨軍南撤,當地的一些地主、土匪遊民紛紛拉起武裝,局面異常混亂。

10月,中共保屬省委派共產黨員李大昭到容城開展工作。12月,共產黨領導的河北游擊軍派賈桂榮到容城,將當地大股武裝改編為河北游擊軍第八路軍第二師,並擊潰了拒不接受改編,危害百姓的小股土匪武裝,使混亂的局面得到了控制。

1938年1至7月,中共冀中省委、中共冀中區四特委先後派大批幹部到容城開辟工作,恢復和發展黨的組織,建立抗日民主政權。1939年,容城縣抗日根據地在農村的大部分地區形成。1940年,縣、區、村的黨、政、群、武裝組織普遍建立,開展了憲政運動,實行了減租減息、合理負擔,廣大婦女、兒童站崗放哨,青壯年紛紛參軍參戰。抗日洪流滾滾向前。

1941年4月,華北日軍推行第二次「治安強化運動」。6月,開始對平、津、

作者: 219.148.140.* 2007-6-18 13:30 回復此發言

--------------------------------------------------------------------------------

3 容城縣歷史

保三角地帶瘋狂「掃盪」,在容城境內和臨界,先後製造了一系列慘案。容城縣軍民在中共冀中十地委和中共容城縣委的領導下,進行了頑強的反「掃盪」斗爭,積極開辟「堡壘戶」、「堡壘村」,創造性地開展「挑簾戰」、「地道戰」;打入敵偽內部,開展偽軍工作,掌握兩面政權,同時進行整風學習,開展大生產運動。從而使容城人民的抗日斗爭烈火越燒越旺。

隨著抗日戰爭全面反攻的開展,容城縣軍民在容白公路設伏,全殲白溝警備二大隊;在段庄村北的津保公路活捉了偽縣長王朝新和日本顧問奧金尚彥;平毀了縣境內的全部封鎖溝;端掉和迫退了縣城以外的所有日偽據點。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27日,容城縣人民抗日武裝配合八路軍收復容城縣城,贏得了八年民族抗日戰爭的勝利。

日本投降以後,國民黨妄圖以武力搶奪抗戰勝利果實。在冀中及相臨地區,國民黨軍隊先後搶佔了平、津、保等城市及平漢鐵路沿線的城鎮。1945年9月初,原新城縣漢奸武裝王風崗部被國民黨收編為「河北省保安第七總隊」,其他漢奸武裝也同時被收編。

國共兩黨簽訂《雙十協定》後,容城縣進行了精兵簡政。

1946年1月,國共《停戰協定》簽定不久,國民黨軍隊就開始了對容城邊緣地區的軍事進犯,從而涌現出「野橋八次保衛戰」,擊退了敵人的進犯。6月,國民黨發動了全面內戰。7月,根據斗爭需要,設立容定縣。9月,駐保定、徐水的國民黨軍隊2000多人,長途奔襲並攻佔容城縣城。10月,冀中十分區七十五團在容城軍民配合下,全殲國民黨容城保安大隊,解放了容城。年底,為粉碎國民黨軍隊的大舉進犯,容城縣1100多名青壯年踴躍參軍,編入冀中十軍區七十六團。

1947年8月,北平國民黨第十六軍及「還鄉團」武裝大規模進攻容城,到處扶植地主政權和地主武裝。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晉察冀野戰軍一部和冀中軍區、十軍分區部隊發起大清河北戰役,國民黨第十六軍退出容城。容定獨立營和區、村民兵武裝摧毀了國民黨軍隊扶持的各地主政權及「自衛團」組織。11月,容城全境解放,成為鞏固的解放區,全縣工作重點由軍事斗爭轉為經濟恢復和發展各項事業,支援全國解放戰爭。年底,根據中共中央10月公布的《中國土地法大綱》,開展了全面的土地改革,廢除了封建的土地制度。

1948年8月,恢復容城縣建制。中共容城縣委、容城縣民主政府建立並進駐容城縣城。隨後,開展了平津支前運動。

1949年10月1日,中化人民共和國成立。容城人民從此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開始了社會主義建設的新進程。

(四)、現代革命人物

1、陰一剛

陰一剛(1908.2—1994.6.17),容城縣東牛鄉東牛村人。

1925年1月,在容城縣白龍村敬業兩級小學任教。是年四、五月間,中共順直省委負責人之一於方舟同志到容城進行革命活動期間,陰一剛受其引導,開始接受進步思想。此時,在國共合作的推動下,南方革命運動高漲,北方革命正蓬勃興起,經於方舟同志介紹,他加入了國民黨。

1927年1月,陰一剛到容城縣午方村北校任教。1929年春,共產黨員劉通庸(原名劉傳中)到白龍村敬業兩級小學任校長,陰一剛等進步青年主動與之接近。在劉的影響下,陰一剛的思想發生了深刻變化,認識到國民黨1927年叛變革命後,對外投降帝國主義,對內勾結北洋軍閥,更加殘酷地壓榨人民群眾,只有參加共產黨進行革命才是唯一正確的道路。盡管當時環境極端殘酷,他仍然於1929年夏毅然退出國民黨,並於1931年由陸治國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從此走上了職業革命家的道路。

1930年四、五月間,由陰一剛牽頭和容城縣東關小學教員張紹棠、東牛村小學教師劉吉昌等人發起並組織了「革命文藝研究會」。其政治主張是:反對國民黨,擁護共產黨。它的一系列活動,大大激發了一批青年的革命熱情,促使他們走上革命道路,宣傳並團結了周圍的農民群眾,為容城縣共產黨組織的建立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1931年4月,保定共青團特委負責人陸治國到容城縣進行革命活動。在陸的直接領導下,陰一剛等以「革命文藝研究會」為基礎,發展了容城縣第一批共青團員,成立了中共青年團縣委。後受中共保定特委書記賈振峰委派,在容城縣發展組織開展工作。1931年農歷4月下旬,在東牛村陰一剛家裡召開了容城縣第一次黨員大會,成立了中共容城縣委,陰一剛被選為中共容城縣委第一任書記。

1931年7月,中共容城縣委、縣團委發動並領導了教師、學生反對反動教育局長和兩校校長的青年運動。

1932年1月,中共容城縣委縣團委領導3000名農民砸毀了搜刮農民的縣官產局。同年7至8月間,又發動組織縣東農民砸毀了坑害人民的白溝河官商鹽店。

1932年9月,中共容城中心縣委員會即中共容(城)安(新)雄(縣)定(興)新(城)中心委員會成立,陰一剛任書記。1933年初,容城縣在陰一剛領導下,黨員發展到140多名,黨支部18個。後由於叛徒出賣,縣委和團縣委癱瘓,容城革命斗爭處於低潮。此時,為了保存革命力量,組織上調他到保定特委,途中不幸與上級失去聯系,開始了政治流亡生活,一直到1937年11月成為陝北公學的第一期學員。

陰一剛同志在容城建黨初期開展的一系列革命活動,堅定地樹立了共產黨在容城縣人民心中的地位和威信,鍛煉了群眾,培養了一批黨的基層幹部,為容城縣以後的抗日救亡運動奠定了基礎。

2、胡德林 胡福才

胡福才,1913年出生於容城縣平王鄉郭村,原名胡小禿。

胡德林,1917年出生於容城縣平王鄉郭村,原名胡小尚,生父胡老亂。幼年隨母改嫁到平王鄉李郎村,隨繼父安印成改名安小尚,參軍後恢復原姓,並改名為胡德林。

1938年8月,晉察冀軍區紅一團,從日偽佔領下解放容城縣城時,二人參加該部為戰士。1941年9月在著名的狼牙山戰斗中壯烈犧牲,系狼牙山五壯士中的兩位烈士。

1985年9月,容城烈士紀念館建成,內立有「胡德林、胡福才烈士紀念碑」,他們將千秋萬代活在故鄉人民心中!

⑺ 容城是屬於保定嗎

保定的就是這個 容城 服裝廠比較多

閱讀全文

與保定西大夫庄征地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