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侵權責任法案例解讀的目錄
第一章 一般規定
第一節 侵權責任法的保護范圍
楊某某等訴劉某某利用領導關系進行同性間的性猥褻侵犯人身權精神損害賠償案
——侵權法的保護范圍
湖南王躍文訴河北王躍文等侵犯著作權、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姓名權的侵權法保護
彭家惠訴《中國故事》雜志社名譽權糾紛案
——名譽權的侵權法保護
劉翔與《精品購物指南》報社、北京精品卓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中友百貨有限責任公司肖像權糾紛上訴案
——肖像權的侵權法保護
南方都市報與劉艷肖像權、名譽權、隱私權糾紛案
——隱私權的侵權法保護
丁曉春訴南通市教育局、江蘇美術出版社侵犯著作權糾紛案
——著作權的侵權法保護
第二節 侵權責任糾紛的法律適用
陸紅訴美國聯合航空公司國際航空旅客運輸損害賠償糾紛案
——涉外人身損害賠償的法律適用
簡某某交通肇事案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中的侵權損害賠償
徐某某、舒某某訴潘某某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
——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與一般侵權損害賠償訴訟的關系
第二章 責任構成和責任方式
第一節 侵權責任的歸責原則和責任構成
李海峰等訴葉集公安分局、安徽電視台等侵犯名譽權、肖像權糾紛案
——過錯責任原則及其適用
王保富訴三信律師所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
——律師執業賠償責任的認定
劉某與廣東省廣電集團有限公司廣州從化供電分公司高度危險作業致人損害糾紛上訴案
——無過錯責任原則的適用
程某某訴許某某狼狗咬人致死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
——侵權責任構成中的因果關系
金某某訴公房使用人舒某某、公房所有人某紙箱廠樓房窗戶玻璃墜落致其人身傷害賠償糾紛案
——侵權責任構成中的過錯
第二節 數人侵權及責任分擔
博內特里公司訴上海梅蒸公司等商標侵權和不正當競爭糾紛案
——共同侵權行為的認定
錢某某訴孫某某、周某某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
——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責任承擔
尚景偉訴劉某等三人玩耍中突然發生的損害共同侵權賠償糾紛案
——共同危險行為的認定與責任承擔
李某某訴吳某某、某商場等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
——無意思聯絡的數人侵權(累積因果關系)
吳文景、張愷逸、吳彩娟訴廈門市康健旅行社有限公司、福建省永春牛姆林旅遊發展服務有限公司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
——無意思聯絡的數人侵權(部分因果關系)
第三節 侵權責任的形式
李忠平訴南京藝術學院、江蘇振澤律師事務所名譽權侵權糾紛案
——侵權責任的承擔方式
劉有祥訴洛陽鐵路分局洛陽列車段、長沙鐵路總公司郴州車務段鐵路旅客運輸人身傷亡賠償糾紛案
——侵害生命權的損害賠償范圍
高淳縣民政局訴王昌勝、呂芳、天安保險江蘇分公司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
——被侵權人死亡時賠償權利人的確定
黔江區永安建築有限責任公司與被上訴人黔江區民族醫院、黔江區供電有限責任公司財產損害賠償糾紛上訴案
——侵害財產權的損害賠償范圍
賈國宇訴北京國際氣霧劑有限公司、龍口市廚房配套設備用具廠、北京市海淀區春海餐廳人身損害賠償案
——侵害健康權的精神損害賠償
朱杭訴長闊出租汽車公司、付建啟賠償糾紛案
——精神損害賠償的適用
勝利油田勝華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與李英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上訴案
——見義勇為者的補償請求權
李萍、龔念訴五月花公司人身傷害賠償糾紛案
——公平責任的適用
第三章 不承擔責任和減輕責任的情形
朱永勝訴世平公司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
——過失相抵規則的適用與效力
寧某某訴某有限公司等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
——過失相抵能力
羅倩訴奧士達公司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
——不可抗力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訴吳金艷故意傷害案
——正當防衛的民事法律後果
田寶志訴北京青龍縫紉製品有限公司緊急避險損害賠償案
——緊急避險的民事法律後果
第四章 關於責任主體的特殊規定
馬旭訴李穎、梁淦侵權損害賠償糾紛案
——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致人損害時的責任主體
宮某某、肖某某訴應某某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
——職務侵權時賠償義務人的確定
福州市人民檢察院訴彭崧故意殺人案
——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喪失意識或失去控制的情況下致人損害的責任主體
毛某某訴某公交公司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
——職務侵權中的轉承責任
寶供物流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等與張繼停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上訴案
——勞務派遣中的職務侵權責任
周開鳳等訴宜昌縣建設局人身損害賠償案
——定作人對承攬人所受損害的賠償責任
劉明訴鐵道部第二十工程局二處第八工程公司、羅友敏工傷賠償案
——工傷事故的責任主體
張靜訴俞凌風網路環境中侵犯名譽權糾紛案
——網路侵權的責任主體
王菲訴海南天涯在線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名譽權、隱私權糾紛案
——網路服務提供者的侵權責任
王利毅、張麗霞訴上海銀河賓館賠償糾紛案
——違反安全保障義務的責任性質
李彬訴陸仙芹、陸選鳳、朱海泉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
——經營者承擔安全保障義務的范圍
葉某某訴某中學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
——學校在學生傷害事故中的責任性質
周某某訴某初級中學、瞿某某等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
——學校傷害事故的責任主體
第五章 產品責任
武某訴貝親株式會社等產品責任糾紛案
——產品責任的構成
荊某某、張某某訴美國通用汽車公司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
——產品缺陷致人損害的賠償主體
陳梅金、林德鑫訴日本三菱汽車工業株式會社損害賠償糾紛案
——產品責任訴訟中舉證責任的分配
第六章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
周慶安訴王家元、李淑榮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案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的分擔
羅倫富不服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案
——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不服的處理
安邦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雲南分公司與李學兵等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上訴案
——借用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時的責任主體
李珍訴馬紹獻等肇事大貨車車主、肇事司機及僱主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
——機動車已轉讓但未過戶時交通事故的責任主體
林某某訴中保公司某市支公司等交通事故賠償糾紛案
——盜用他人車輛發生交通事故時的賠償主體
第七章 醫療損害賠償
曾某某訴某中心醫院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
——醫療損害責任的構成
徐某某訴某腫瘤醫院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
——醫療機構違反告知義務的賠償責任
方金凱訴同安醫院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
——醫療過失的認定
李繼蓮等訴蚌埠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
——醫療過失的推定
徐某某訴某中心醫院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
——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張某某訴某血站輸血感染丙肝醫療糾紛案
——因輸血造成患者損害的責任承擔
呂某某訴某賓館、某醫院等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
——醫療美容損害賠償責任
第八章 環境污染責任
楊凌訴北京城市開發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北京首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政工程管理處、北京地鐵運營有限責任公司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糾紛案
——環境污染責任的構成
廣西合浦西場永鑫糖業有限公司與蘇充均等海域漁業污染損害賠償糾紛上訴案
——環境污染責任中因果關系的舉證責任
上海漢殷葯業有限公司等與瞿偉榮等環境污染侵權損害賠償糾紛上訴案
——環境共同侵權的責任分擔
第九章 高度危險責任
梁某某訴某縣氣象局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
——佔有、使用高度危險物品致人損害的侵權責任
賈錫傑訴山東黃河工程局等人身損害賠償案
——從事高度危險活動的侵權責任
史桂金等訴北京鐵路分局北京西水電段等案
——未經許可進入高度危險活動區域的責任
第十章 飼養動物損害責任
陳某某訴羅某榮等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
——飼養動物致人損害的賠償責任
吳兵等與趙秀英等動物致人損害賠償糾紛上訴案
——禁止飼養的危險動物致人損害的責任
陳星星訴如皋市如城鎮鄧元小學、如皋市人民公園動物致人損害賠償糾紛案
——動物園動物致人損害的責任
第十一章 物件損害責任
中國科學院沈陽計算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與苑凱等人身損害賠償糾紛上訴案
——工作物脫落、墜落致人損害的賠償責任
孔祥啟訴李立等堆放物品倒塌致人損害賠償糾紛案
——堆放物致人損害的責任
重慶煙灰缸傷人案
——拋擲物致人損害的責任
殷某某訴某市政管理處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案
——地面施工緻人損害的賠償責任
後記
② 產品責任的免責事由是哪些產品責任的訴訟時效是多久
導讀:產品責任雖然相對比較嚴格,但是並非所有的問題產品或者產品造成的損害都需要承擔產品責任的。產品質量法規定了免責的事由。同時,產品責任的訴訟時效也是有限的,如果消費者希望維護自己的權益就應該在最短的時間進行維權活動。那麼產品責任的訴訟時效到底是多久呢? 1、產品責任的免責事由 《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一條 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產品以外的其他財產(以下簡稱他人財產)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生產者能夠證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一)未將產品投入流通的; (二)產品投入流通時,引起損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 (三)將產品投入流通時的科學技術水平尚不能發現缺陷的存在的。 2、產品責任的訴訟時效 《民法通則》《產品質量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規定的訴訟時效期間各不相同,相較而言,《產品質量法》第45條規定較為全面。按照《侵權責任法》第5條關於「其他法律對侵權責任另有特別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的規定,應當適用《產品質量法》,即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訴訟時效期間為2年,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益受到損害時起計算。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損害要求賠償的請求權,在造成損害的缺陷產品交付最初消費者滿10年喪失;但是,尚未超過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如果您還想知道更多關於產品責任的知識,小編為您推薦:產品責任的概念和構成要件是什麼?產品責任的歸責原則有哪些?產品責任的相關法律規定和條文釋義
③ 《民法典》內容解讀
民法典由民法總則與各分編「合體」而來,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及附則。大到合同簽訂、公司設立,小到物業費、離婚糾紛,民法典涵蓋了民事活動的方方面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民法典最大的特點之一,是增加了人格權編。
創造性地將關於人格權的規定獨立成編,這在世界民法典的立法史中具有時代意義和實踐意義。其在更好更充分地實現人民幸福生活目標的同時,也必將為世界法治發展提供新的樣板,擴充新的模式。
(3)侵權責任法導讀擴展閱讀:
1、見義勇為免責
規定: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解讀:現實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多次發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困擾公眾。民法典草案明確了侵權人和受益人的各自責任,同時也明確了見義勇為者依法不承擔民事責任,有助於杜絕「英雄流血又流淚」的現象。
2、小區共有場所收入歸業主
規定: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業主的共有部分產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後,屬於業主共有。
解讀:小區電梯廣告、外牆廣告收入歸誰?物權法的規定並不明確,引發了一些矛盾糾紛。民法典草案明確,利用小區業主共有場所產生的收入屬於業主共有。這將發揮定分止爭的作用,維護業主合法權益。
④ 最高院關於道路司法解釋第18條如何解讀
一、《解釋》十八條明確了保險公司先行賠付的義務。
《解釋》十八條中規定在無證駕駛、醉駕、毒駕、故意製造保險事故的情形下,保險公司對第三人人身損害仍然負有先行賠付義務,這一規定符合國家設立交強險制度的目的。國家實行交強險制度是為了保護受害人的利益,對受害人進行社會救助。它體現了以保障受害人能夠得到及時救治的根本目的,具有社會公益性質。
如果受害人因駕駛人一般過失行為尚且可以請求保險公司賠付,而在機動車駕駛人無證駕駛、醉駕、毒駕、故意製造保險事故的重大過錯情形下,反而不能獲得賠償,顯然違背了交強險制度設立的本意。事實上,受害人也無法防範、預測機動車駕駛人是否無證駕駛、醉駕、毒駕,由此產生的風險不應由受害人來承擔。現實生活中,交通事故往往因為酒後駕駛、無證駕駛引起,此類情形不予賠償,則失去了設立交強險的意義。《解釋》十八條規定了上述幾種情形下保險公司應對受害人人身損害先行賠付的義務,體現了對人的生命健康權的尊重和以人為本的理念,較好地衡平了保險公司和受害人之間的利益沖突。
《解釋》十八條規定保險公司承擔先行償付的義務的內容為「人身損害」,這也明確了《條例》二十二條規定的「保險公司不負責賠付財產損失」中的財產損失僅為與人身損害無關的財物損失,不包括人身關系中所體現的財產權益。故在上述情形中,受害人的人身權益受到損害,保險公司有義務先行償付,而對於財物損失保險公司依《條例》二十二條規仍不負責賠償。
二、《解釋》十八條明確了保險公司的追償權。
《解釋》第十八條規定法院應當支持保險公司在賠償范圍內向侵權人主張追償的權利,不僅符合公平原則,而且有利於促進道路交通安全。
交強險的立法目的在於使受害人能夠及時得到賠償,因此保險公司對第三人的責任性質是法定責任,故保險合同的功能在於調整保險公司與投保人之間的關系,其功能在於區分保險公司與投保人誰是責任的最終承擔者這樣一個責任劃分問題,而非對受害人免責問題。《解釋》第十八規定保險公司在承擔保險責任後可以向侵權人行使追償權,不僅符合《侵權責任法》過錯責任之規定,體現了公平原則,也符合國家設立交強險的目即「保障機動車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賠償,促進道路交通安全」。侵權人若因無證駕駛、醉駕、毒駕、駕駛人故意製造交通事故引發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人身損害,應當承擔侵權責任,保險公司向侵權人行使追償權,使侵權人承擔終局賠償責任,符合《侵權責任法》的規定:「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正是由於侵權人必須對自己的過錯承擔責任,侵權人在駕駛車輛時才會更注意安全駕駛義務,促進道路交通安全。
⑤ 如何理解侵權責任法35條
1、《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規定中的個人勞務關系的含義。
個人勞務關系是指提供勞務一方在從事勞務職能范圍內為接受勞務一方提供勞務服務,為接受勞務一方創造經濟利益或其它物化利益,並由此由接受勞務一方按照約定支付報酬而建立的一種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勞務關系的建立可以為書面形式,也可以為口頭或其他形式。
2、《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存在的不足。
一方面《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中「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的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也就是在提供勞務一方在提供勞務中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人損害時,接受勞務的一方是否對提供勞務一方享有追償權,沒有明確規定。
另一方面《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中「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自己受到損害的,根據雙方各自的過錯承擔相應的責任」的規定採用過錯責任原則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該條並未規定接受勞務一方對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他人損害的提供勞務一方享有追償權,存在不足。
(5)侵權責任法導讀擴展閱讀:
在審判實踐中正確理解和適用《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方法。
1、在審判實踐中應借鑒《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九條、第十一條的規定,對於提供勞務一方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允許接受勞務一方行使對提供勞務一方的追償權,前提條件以提供勞務一方具有故意或重大過失為限。
2、對於提供勞務一方在履行職務過程中因一般過失致人損害的,接受勞務一方承擔替代責任後請求行使對提供勞務一方的追償權的不予支持。提供勞務一方在提供勞務過程中被第三人侵害的情況,在司法實踐中也是經常發生的,但《侵權責任法》對此並沒有明確規定。
3、在審判實踐中,如果遇到第三人侵害提供勞務一方時,仍應適用《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十一條中:「僱傭關系以外的第三人造成雇員人身損害的,賠償權利人可以請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請求僱主承擔賠償責任。僱主賠償責任後,可以向第三人追償」的規定。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法院網——關於《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的理解
⑥ 侵權責任法逐條解讀哪兒有
侵權責任法逐條解讀(六)_劉貽蓀律師_
2010年1月5日 侵權責任法逐條解讀(六)_劉貽蓀律師_,侵權責任法逐條解讀劉貽蓀律師,第五章產品責任第四十一條因產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損害的,生產者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侵權責任法逐條解讀(五)_劉貽蓀律師_
侵權責任法逐條解讀(三)(2010-01-04 11:40:35) 侵權責任法逐條解讀(二)(2010-01-04 11:37:56) 侵權責任法逐條解讀(一)(2010-01-04 11:32:54)
侵權責任法逐條解讀- 劉陽律師
侵權責任法逐條解讀; 作者:劉陽日期:2010年02月25日08時15分; 文章導讀:此條文解決的是與其他法律規定沖突時的適用的問題。侵權責任法逐條解讀根據本條文的表述,對於其他涉及侵權責任
侵權責任法逐條解讀二- 劉陽律師
《侵權責任法》逐條解讀(二) 作者:邁道律師 加入時間:2010-3-18 23:16:54 點擊數: 第二章責任構成和責任方式 第六條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
侵權責任法逐條解讀
http://soucang..com/lnionel/tag/1617182
⑦ 侵權責任法案例解讀的圖書信息
出版社: 人民法院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2月1日)
叢書名: 侵權責任法理論與實務叢書
平裝: 465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9787802179479, 7802179475
條形碼: 9787802179479
尺寸: 23.6 x 16.8 x 2 cm
重量: 558 g
⑧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追究原則是什麼
1、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的一般規定
機動車發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規定承擔賠償責任:
(1)機動車之間發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機動車之間適用過錯責任原則
(2)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沒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
(3)交通事故的損失是由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故意碰撞機動車造成的,機動車一方不承擔賠償責任。
6、駕駛人逃逸時對被侵權人的救濟:(《侵權責任法》第53條)
(1)該機動車參加強制保險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
(2)機動車不明或者該機動車未參加強制保險,需要支付被侵權人人身傷亡的搶救、喪葬等費用的,由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
(3)道路交通事故社會救助基金墊付後,其管理機構有權向交通事故責任人追償。
總結: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中,當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一致的情形下,責任主體的認定,基本上採納了"運行支配" "(事實上支配管領機動車之運行)和"運行利益"兩個標准綜合判斷。
⑨ 法院如何認定教育機構對學生課堂外傷害事故的責任承擔
法律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三十八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的,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應當承擔責任,但能夠證明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不承擔責任。
第三十九條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人身損害,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責任。
第四十條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學習、生活期間,受到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以外的人員人身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未盡到管理職責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2.《學生傷害事故處理辦法》
第二條在學校實施的教育教學活動或者學校組織的校外活動中,以及在學校負有管理責任的校舍、場地、其他教育教學設施、生活設施內發生的,造成在校學生人身損害後果的事故的處理,適用本辦法。
第十一條學校安排學生參加活動,因提供場地、設備、交通工具、食品及其他消費與服務的經營者,或者學校以外的活動組織者的過錯造成的學生傷害事故,有過錯的當事人應當依法承擔相應的責任。
第十三條下列情形下發生的造成學生人身損害後果的事故,學校行為並無不當的,不承擔事故責任;事故責任應當按有關法律法規或者其他有關規定認定:
(一)在學生自行上學、放學、返校、離校途中發生的;
(二)在學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離校期間發生的;
(三)在放學後、節假日或者假期等學校工作時間以外,學生自行滯留學校或者自行到校發生的;
(四)其他在學校管理職責范圍外發生的。
法信 · 相關案例
1.學生在校期間被第三人帶出校外導致其遭受侵害,教育機構未盡到相應職責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李玉平訴張貽霞等教育機構責任糾紛案
本案要旨:教育機構在明知加害人與受害人存在糾紛情況下,放任加害人在上課時將受害人帶出校門導致受害人遭受侵害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案號:(2011)沅民一初字第78號
審理法院:湖南省沅陵縣人民法院
來源:《案例導讀-侵權責任法及配套規定適用與解析》,林敏主編,法律出版社2015年出版
2.校車接送中幼兒園在家長到達前對學生脫離管護致學生發生交通事故受到傷害,應當承擔相應補充賠償責任——白某某與魏文生、許文山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和教育機構責任糾紛案
本案要旨:幼兒園學生在校車接送的過程中發生交通事故受到傷害的,應由交通事故的肇事方和有過錯的監護人承擔侵權責任;幼兒園在學生家長未到學生跟前時對學生脫離管護,應認定幼兒園未盡管理職責,對受害人的損失應當承擔相應補充賠償責任。
案號:(2013)唐民一初字第124號
審理法院:河南省唐河縣人民法院
來源:《法信精選案例》
3.學校對學生的管理、保護義務不僅限於上課期間,而應及於學生的整個在校期間——登封市商埠街小學與馮浩龍、王楷、牛建森、王少敏生命權、健康權、身體權糾紛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