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IT硬體產品侵權案例

IT硬體產品侵權案例

發布時間:2021-08-02 07:13:04

① it行業專利保護的問題。

IT行業有些可以申請專利,有的不能申請專利,只能通過版權法給予一定保護,而通過版權法來認定侵權不容易成功。

② 請問如何控告。關於一些電腦硬碟數據被大型IT公司的軟體所侵權。

走法律是沒有贏面的。
一、法律環境。更加嚴重的軟體盜版都沒有得到治理,比如Windows你恐怕也沒有付費吧。軟體使用延展問題更沒有保護的可能了。
二、技術問題。計算機的技術比較復雜,並且有很多豁免規則。你用電器壞了很容易判斷,但軟體的數據故障則沒有那麼鮮明且不容易舉證。相對大型伺服器丟失數據,個人電腦的案子損失算小的,很難被立案(大型伺服器我也沒聽說過補償的案例)。
三、實戰問題。對方有強大的律師團,個人不容易對抗。可以通過向對方客戶服務投訴的辦法,但數據應該回不來了(有英文版的刪除文件修復工具,你水平高的話可以搜一下試試看。我曾經用過幾種,能恢復刪除但空間未被新文件覆蓋的文件)。此外,還可以四處發帖抒發怨氣,如果遇到原新東方老羅願意幫你,那還真可能解決了。

③ IT服務外包侵犯知識產權是使用者承擔責任還是與外包者承擔連帶責任

關於知識產權的問題,特別是是否觸及侵權的問題,是可以在合同中進行約定的,個人意見,誰是第一手、誰對知識產權方面更明白,誰就應該承擔更大的責任,乃至全部的責任,當然完全相反的約定也是可以的

④ 計算機IT硬體和軟體分別分為哪幾個方面,答的好的懸賞高

你好,硬體是「計算機硬體」的簡稱(中國大陸及香港用語,台灣作硬體)。與「軟體」相對。電子計算機系統中所有實體部件和設備的統稱。
從基本結構上
來講,計算機可以分為五大部分: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輸出設備。
一般我們看到的電腦都是由:主機(主要部分)、輸出設備(顯示器)、輸入設備(鍵盤和滑鼠)三大件組成。而主機是電腦的主體,在主機箱中有:主板、CPU、內存、電源、顯卡、音效卡、網卡、硬碟、軟碟機、光碟機等硬體。其中,主板、CPU、內存、電源、顯卡、硬碟是必須的,只要主機工作,這幾樣缺一不可。
當然,由計算機硬體引申開來,其實電器設備裡面那些遠件組合也可以叫硬體。
軟體,(中國大陸及香港用語,台灣作軟體,英文:Software)是一系列按照特定順序組織的計算機數據和指令的集合。一般來講軟體被劃分為編程語言、系統軟體、應用軟體和介於這兩者之間的中間件。軟體並不只是包括可以在計算機(這里的計算機是指廣義的計算機)上運行的電腦程序,與這些電腦程序相關的文檔一般也被認為是軟體的一部分。簡單的說軟體就是程序加文檔的集合體。
另也泛指社會結構中的管理系統、思想意識形態、思想政治覺悟、法律法規等等。
一般來講軟體被劃分為系統軟體、應用軟體,其中系統軟體包括操作系統和支撐軟體(包括微軟發布的嵌入式系統,即硬體級的軟體,使電腦及其它設備運算速度更快更節能)
由上可知,硬體是實在的,有模有樣的。軟體是程序性的。是一系列的指令。有了軟體,硬體才會實現更豐富的功能。也好比人,肢體是硬體的。但思想,思維,你的學識是軟體,是靈魂。
所以說,軟體是硬體的靈魂。
當年有兩個人在硬體上和軟體上的選擇成了後世兩個不朽傳奇。
一個是微軟的蓋茨,一個是蘋果的喬布斯。
蓋茨認為軟體是控制硬體的,更有發展前途。因為他看到了二十幾年後,硬體的給合,即電腦會出現在桌面上甚至是手上。
喬布斯很執著,他很瘋狂地關注他的蘋果電腦,從硬體到系統軟體。都與眾不同。所以造就了現在世界上IT企業最有價值的品牌-蘋果。

⑤ 誰知道 國際國內各大IT產品硬體生產廠商以及軟體製造商名稱最好有排名——加分

sunplus 凌陽創立時間: 1990年8月 總公司地址: 台灣新竹科學園區 資本額: 新台幣51億元 廠房面積: 12,909m2(3,800坪) 晶圓代工廠: 台積電、聯電、韓國 ... 晶圓測試產能: 每月20,000片晶圓 配合測試、封裝廠: 日月光、硅品、超豐、京元電 ... 2007 2007.04 子公司凌陽電通科技分割多媒體中心,成立凌陽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Sunplus mMedia Inc.)。 2007.03 完成現金減資,減資後實收資本額為新台幣五十一億二千九百五十三萬六千六百五十元(NT$5,129,536,650)。 2007.02 授權數字電視相關IP給美商Silicon Image, Inc.,並取得美金4千萬元授權金。 2006 2006.12 年營收新台幣170.76億元,稅後純益29.73億元,創歷史新高。 2006.12 臨時股東會通過現金減資新台幣五十一億一千四百三十五萬七千五百八十元(NT$5,114,357,580)。 2006.12 分割個人平台事業群與先端事業群,成立凌陽電通科技(Sunplus mMobile Inc.)。 2006.12 分割控制與周邊事業群,成立凌陽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Sunplus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c.)。 2006.06 首度參加於台灣展出的台北國際計算機展Computex 展出新產品 2006.03 分割TFT項目事業部成立旭曜科技 2006.01 參加美國拉斯韋加斯消費性電子展CES2006展出新產品 2006.01 年營收新台幣187億8千1百萬元。 2005 2005.12 宣布組織變革為事業中心架構與分割平面顯示晶元事業。新組織架構依產品應用劃分為『家庭平台』、『個人平台』、『控制與外圍應用』與『先進應用』事業中心。 2005.11 凌陽科技推出全球首顆通過新一代DivX Ultra認證之DVD晶元。 2005.10 PHS手機通訊基頻晶元正式進入量產。 2005.09 單月營收達18.99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2005.08 MPEG4影像控制晶元領先應用在全球第一台百萬畫素行動IP Cam。 2005.08 並購工研院電通所3G團隊,投入3G手機晶元開發。2005.08 宣布與安捷倫共同開發下一世代之光學滑鼠晶元方案。 2005.06 推出外接式儲存應用之USB2.0-to-Serial ATA橋接晶元方案。 2005.06 發表首顆國內自主架構32位處理器核心 S+Core®。 2004 2004.12 獲頒竹科園區管理局「研發成效獎」。 2004.12 「超高解析度相片質量之整合型多功能事務機系統單晶元」獲頒竹科園區管理局「創新產品獎」。 2004.09 單月營收達18.75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2004.08 辦理盈餘、資本公積及員工紅利轉增資9億7750萬4千元,實收資本額增至新台幣87億5254萬4千元。 2003 2003.12 單月營收突破12.8億元達歷史新高,年營收高達110.97億,創下營收百億里程碑。 2003.08 獲頒竹科園區管理局「研發成效獎」及「創新產品獎」。 2003.08 單月營收首度超越新台幣10億。 2003.08 凌陽科技與美商Silicon Image簽訂長期合作開發協議,共同推廣SoC數字影像解決方案。 2003.07 凌陽科技辦理資本公積及員工紅利轉增資8億2554萬元,實收資本額達到77億7504萬元。 2003.04 凌陽完成購買美商Oak Technology的光儲存事業部,成立新公司宏陽科技。 2003.02 取得MIPS授權32位處理器核心IP,用以開發下一代消費性電子產品。 2003.02 購入OAK光儲存事業部門,宣布與OAK光儲存技術策略聯盟。 2002 2002.09 公司單月營收突破8.6億元,創下歷史新高。 2002.08 推出兼具行動硬碟功能之USB 7合1卡片閱讀機控制晶元。 2002.07 購置創新一路B棟廠房。

⑥ 網路硬體設備 IT行業包括哪些

包含現代計算機、網路、通訊等信息領域的技術IT實際上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是硬體,主要指數據存儲、處理和傳輸的主機和網路通信設備;第二層是指軟體,包括可用來搜集、存儲、檢索、分析、應用、評估信息的各種軟體,它包括我們通常所指的ERP(企業資源計劃)、CRM(客戶關系管理)、SCM(供應鏈管理)等商用管理軟體,也包括用來加強流程管理的WF(工作流)管理軟體、輔助分析的DW/DM(數據倉庫和數據挖掘)軟體等;第三層是指應用,指搜集、存儲、檢索、分析、應用、評估使用各種信息,包括應用ERP、CRM、SCM等軟體直接輔助決策,也包括利用其它決策分析模型或藉助DW/DM等技術手段來進一步提高分析的質量,輔助決策者作決策(強調一點,只是輔助而不是替代人決策)。有些人理解的IT把前二層合二為一,統指信息的存儲、處理和傳輸,後者則為信息的應用;也有人把後二層合二為一,則劃分為前硬後軟。通常第三層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但事實上卻是唯有當信息得到有效應用時IT的價值才能得到充分發揮,也才真正實現了信息化的目標。信息化本身不是目標,它只是在當前時代背景下一種實現目標比較好的一種手段。從技術層面上看,IT技術可以分為以下三個層次:-----感測技術這是人的感覺器官的延伸與拓展,最明顯的例子是條碼閱讀器;-----通信技術這是人的神經系統的延伸與拓展,承擔傳遞信息的功能;-----計算機技術這是人的大腦功能延伸與拓展,承擔對信息進行處理的功能。IT中容易混淆的幾個概念:數據(Data)=事實的記錄,如上季度甲系列產品在華東地區銷售額為120萬。信息=(Information)=數據+意義,如上季度甲系列產品華東地區銷售額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5%。智能(Intelligence)=信息+理解(understanding)與推理(reasoning),如分析原因是華東地區銷售單位不行,或甲系列產品進入了衰退期,還是公司整體營銷活動落後,競爭者強力促銷導致?或是其它原因。智慧(Wisdom)=知識的選擇(Selection)應對的行動方案可能有多種,但(戰略)選擇哪個。數據、信息、智能、知識、智慧、行動與管理活動之間存在多重循環關系。IT產業IT產業一般會有如下分類:IT基礎技術的提供:IC研發、軟體編寫,如INTEL、MS等。IT技術產品化:元器件、部件、組件製造,如精英、大眾等。IT產品集成化:計算機及外設製造商,如聯想、IBM。IT產品系統化:解決方案、信息系統,如華為、HP。IT產品流通:渠道、銷售,如神州數碼。IT產品服務:咨詢服務和售後服務,如藍色快車。IT產業輿論支持:IT類媒體,如CCW、CCID。IT產業第三方服務:各種需要配套的服務,如法律咨詢、PR服務。IT後備人員培養:各種院校,如計算機專業。IT產業合作組織:各種協會、集會。IT行業就業情況我國軟體人才結構呈現"橄欖型",即軟體高端人才,包括系統分析師、項目技術主管等,和低端人才,如軟體編碼程序員等都嚴重短缺,中級(端)人才過剩,長期以來形成了"缺口較大、結構失衡、需求旺盛"的狀況,人才短缺與結構不合理現狀並存。就軟體人員的市場需求分析,中國現在最需要的是"軟硬"兼備的人才。而作為軟體水平考試現在的科目而言,低層的程序員,中層的軟體設計師,信息系統監理師以及高層的系統分析師和信息系統項目管理師也將成為考試中的熱門科目。

⑦ IT網路中軟體或者電子產品專利侵權案例

http://tech.sina.com.cn/i/2007-04-08/17041454175.shtml
http://www.enet.com.cn/article/2007/0410/A20070410533424.shtml
http://news.qq.com/a/20070417/001336.htm
http://it.sohu.com/20070416/n249479593.shtml
這是搜狐和谷歌的輸入法專利之爭,如果不是你想要的,你可以以相關關鍵詞繼續查找試試

⑧ IT行業該如何保護品牌不被侵權

商標,作為知識產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最大的一個特點在於它是一種無形的財產權。因為商標權利的無形,即便權利人的權利被侵害了,也不容易被發現。又因為品牌帶來的效益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出來,所以很多企業在發展之初往往並不重視自己的商標,因為企業感覺不到它所帶來的價值。
但是如果這種侵權的情況不及時控制的話,對企業的影響會越來越大,最後可能會對權利人苦心經營的市場產生一定的沖擊。如果這時企業發現別人侵犯了自身的權利,才主張權利,往往會發現形成的影響已經非常難以挽回了。
原因在於,第一是企業主張權利可能會很困難;第二是企業即便主張自己的權利,對自身不利的影響已經產生了,侵害也已經造成了,再彌補也會非常困難;第三是對於企業本身的商譽造成影響。
尤其是對於一些高端品牌的商品來說,本來是想證明自身品牌的品質不凡或者定位高端價格不菲,而選擇這個品牌的人就等於選擇了一種身份,而這種身份更多的標志著在一個特定的圈子內獲得了某種身份的認可。而隨著仿冒假冒商品的出現,這種能標志身份的商品開始出現了錯亂。一般來說,假冒的產品通常價位很低,原本負擔不起這個商品價格的人現在也可以購買類似的商品了,那麼此前選擇這個品牌的人,一旦認為這個品牌不能象徵他的身份品位或所屬的圈子,就不再去選擇這個品牌了,這對企業的傷害無疑是很大的。
而在前幾年,國內很多企業對於品牌的保護並不是特別重視。無論是在國內還是走向國際,國內很多企業都吃過虧。北京一家專門做服裝的公司,這家公司成立伊始並沒有申請注冊商標。而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後,這家公司的生意規模越做越大,但是卻發現自己一直在使用的商標已經被他的競爭對手北京另一家服裝公司搶先注冊了,這也意味著第一家公司不能再在服裝和鞋帽類別使用這個已經用了十多年的商標了。這種情況的損失可以說是難以彌補的。
一旦被別人搶注,對企業來說,無形中就會多了許多麻煩和成本。
或許,我們還記得海信的教訓。1999年,博世西門子集團公司在德國注冊了HiSense商標。該商標與海信的Hisense商標只在中間的字母S處有微小區別,搶注的商標是大寫,而正宗的海信商標是小寫。這場商標糾紛一直持續到2005年,最終在中國商務部官員斡旋下,海信與博西家電達成和解協議,博西家電同意將其在德國及歐盟等所有地區注冊的HiSense商標一並轉給海信集團,同時撤銷對海信的商標訴訟,海信集團撤銷針對博西家電的所有商標注冊申請。在這場商標爭奪戰中,以海信向博西家電支付高達6位數歐元的轉讓費為結局。
因此,企業如果要想做大自己的品牌,商標的申請注冊工作一定要提前做好。現在很多企業意識不夠,在國內申請注冊保護好了,但等他做大了,想到國外發展,才發現商標被人搶注了。因為現在大多數國家都規定,確定商標權的歸屬是注冊在先原則,而不是使用在先原則。企業在國內做得很大,但是在國外不一定有很高的知名度。如果兩年以後打算去美國發展,現在就要去把商標注冊下來。企業可以通過《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及其議定書向其他國家延伸保護,不用一個一個國家去遞交商標申請材料,可以向多個國家同時注冊。填一份協議,在很多國家都可以保護,就把商標延展到國外了。
《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商標法條約》、《商標國際注冊馬德里協定》、世界貿易組織的TRIPS協議也都是企業在走出去過程中對商標保護的有力武器。
專門從事法學研究教育的浙江農林大學法政學院法律系主任馬永雙強調,我國企業在開拓海外市場時,要更好地維護自身的權益,就應該制定和實施知識產權戰略,防患於未然。就商標而言,應做到產品未動,商標先行,就是在產品出口哪個國家之前或者要在哪個國家建廠之前,就要在該國進行商標注冊,避免商標被搶注,遇到知識產權壁壘。企業應該認真學習知識產權法律和國際公約,從而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意識。
因為法律上沒有規定什麼情況下認定為相似,什麼情況下不相似。近似或仿冒的情況特別多,它是由法官主觀上認定的。如果不近似,在後的商標就可以核准注冊;如果近似,在後的商標就要駁回。商評委可能認為商標圖樣近似,最後訴到法院又可能被認為不近似,把商評委的裁決撤銷了。企業如果想做大,就應該把自己認為近似的商標都注冊下來,其他企業就很難再注冊近似的商標了,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規避風險。不做這樣的准備,近似或者不近似,如果不是很明顯,不同的法官認定標准會有差別,就存在敗訴的風險。注冊聯合商標、防禦商標可以降低敗訴的風險。
iPhone5的上市,一度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為何大家對它情有獨鍾,原因就在於它是獨一無二的蘋果,品牌的魅力使得這個手機在消費者心中不僅僅只是手機,更是一種身份的認同和品位的標志。商標注冊是商標保護的前提,也是商標保護最有效的手段。因此IT行業應吸取教訓,借鑒經驗首先要做號商標注冊工作。
(本文摘自中國廣播網)

閱讀全文

與IT硬體產品侵權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
君主立憲制是法國大革命的成果 瀏覽:13
王成果青島科技大學 瀏覽:519
護理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875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