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觀專利侵權指的是投訴方提供舉證資料,投訴賣家商品不是外觀專利持有人版或專利授權權廠商生產的商品,且對比賣家發布的商品外觀與專利持有人外觀專利內容一致或相似,導致被投訴外觀專利侵權行為,審核部門初審通過,通知您申訴的情況。
外觀專利侵權,申訴材料需要提供,一是主張差異:權利人外觀專利與被投訴產品區別對比;二是在先證明。
❷ 外觀專利侵權投訴的證明材料要求
一些商家為了更好的賣出自己的產品會仿冒一些知名品牌的外包裝,以假亂真,殊不專知這涉屬及到了外觀專利侵權的問題,一旦被認為外觀專利侵權。那麼外觀專利侵權投訴的證明材料要求呢?接下來八戒知識產權就帶您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外觀專利侵權投訴的證明材料要求1、專利侵權糾紛處理請求書(在文書表格下載欄目內下載)2、專利證書復印件3、專利年費繳費發票復印件4、專利登記簿副本(如果提供了2、3項材料,本項材料可以不提供,如果2、3項材料不能顯示專利權現在的狀況,本項材料必須提供)5、相關證據(復印件或者原件)6、主體資格證明,即個人應當提交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復印件,單位應當提交有效的營業執照或者其他主體資格證明文件副本復印件並加蓋公章及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身份證明;7、授權委託書8、被授權人的居民身份證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證件復印件。
❸ 原告因私人恩怨起訴被告外觀專利侵權,被告應該怎麼應訴和提供法律證據
您好!根據民事訴訟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由原告舉證證明被告侵權,舉證責任主要由原告承擔。當然,被告能提出自己沒有侵權(比如該技術屬於已有技術,通過授權取得等)的證據更好。
參考內容:法律界網站法務通VV
❹ 專利侵權訴訟中原告應如何進行舉證和證明
在專利侵權訴訟中原告應首先根據我國民事侵權法律規范規定的侵權責任的四要件來收集整理證據,同時,結合專利侵權的特殊性,總體上應提供以下證據:
一、權利證據
(一)原告主體資格證明
自然人的為身份證,企事業單位的為營業執照或事業單位登記證。
(二)專利權證書
證明專利權授權時的權屬狀況。
(三)專利登記薄副本
一定意義上來說,專利登記薄副本是比專利證書更為重要的證據。因為,專利登記薄副本記載了專利授權之後,專利權屬狀況發生的改變。
(四)專利授權公告文本
包括發明或實用新型的為權利要求書、說明書、摘要及摘要附圖;外觀設計的為公告授權的圖片或照片及簡要說明
(五)專利年費收據
證明專利持續有效。如果提供了專利登記薄副本,則可以不提供年費收據。
(六)實用新型專利檢索報告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的若干規定》第八條規定,提起侵犯實用新型專利權訴訟的原告,應當在起訴時出具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作出的檢索報告。
二、侵權證據
(一)書證
通常是公證書。專利權人通過市場調查,發現了侵權行為後,可以向公證機關提出申請,對購買侵權產品的過程及購得的侵權產品進行公證或對侵權現場(如許諾銷售)或對侵權產品的安裝地進行勘查公證,取得公證書,從而證明被告存在侵權行為。
在公證取證的過程中,專利權人最好主動向銷售者索取產品宣傳冊、銷售侵權產品人員的名片、購貨發票或收據,以進一步的明確產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同時專利權人可要求公證機關對前述資料的來源和真實性作出說明,一並記載在公證書中。
(二)物證
專利權人從市場上購得的侵權產品。購得的侵權產品應由公證人員封存,並拍照。在提交給法院之前,原告應確保封條完好無損,否則被告將可能在質證時提出異議,對侵權產品不予認可。
三、損失證據
(一)專利實施許可合同
由於專利侵權損失舉證難度較大,舉證成本較高。因此很多專利權人通過與他人簽訂專利實施許可合同,以合同約定的許可使用費作為請求賠償的依據。此時,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就成為經濟損失的證據。
(二)財務審計報告
根據專利法的相關規定,侵權賠償的數額可以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因侵權獲得的利益計算。在原告主張以自己所受到的損失作為賠償數額的依據時,應提供自己單位產品獲利情況的財務審計報告,以及原告因被告侵權造成銷售量減少的總數或者被告製造的侵權產品的數量,兩者相乘之積就是原告的損失數額的依據;在原告主張以被告的獲利作為賠償的依據時,原告通常要申請法院保全被告的財務會計賬冊,經獨立的第三方審計後,以審計結論確定被告的侵權獲利情況,從而明確被告賠償的依據。
❺ 淘寶上的產品被人投訴外觀專利侵權該怎麼申訴
侵權申述步驟:
1、在淘寶上發過來的鏈接可以有阿里巴巴的投訴平台;
2、點擊就進入阿里巴巴的投訴平台進行申訴;
3、查看被投訴產品的屬性,然後和投訴方的產品進行比較,確實問題出在哪裡。是商標,還是外觀,還是哪裡出現了問題而導致被別人投訴。
4、尋求專業機構,比如要小象知產等尋求專業幫助,了解相關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確定好事態程度,針對性的制定應對方案。
5、聯系對方進行協商,對於淘寶的知識產權問題,應該先協商,是在不行在訴諸法院吧。
外觀專利侵權申訴比較復雜,有四點,只要你滿足其中一點就會投訴不成功。具體如下:
1、現有設計,與投訴方專利不一致的對比說明;
2、對投訴方專利的穩定性提起合理質疑;
3、產品來自投訴方;
4、專利處於無效宣告程序中的信息。
(5)外觀專利侵權的舉證擴展閱讀
侵權判斷
比對的主體
外觀設計專利產品是比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產品更具有日常生活性的商品,對於其中某些相近似產品的細微差別,普通消費者往往會忽略掉,而專業人員則很容易分辨出來。
在判斷被控侵權產品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是否相同或者相近似時,如果從專業人員的角度出發,對權利人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
因此,進行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應當以普通消費者的審美觀察能力為標准,不應當以該外觀設計專利所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的審美觀察能力為標准 .對於類別相同或者相近似的產品,如果普通消費者施以一般注意力不致混淆,則不構成侵權,如果普通消費者施以一般注意力仍不免混淆,則構成侵權。
上文中的普通消費者,是指購買、使用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人。通常情況下,普通消費者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消費者」的涵義是一致的。
但是,對於非通常消費品,如建築材料、機器零部件、電動工具等,普通消費者不是其購買者,不具有對這類用品的一般知識和認知能力,故能夠對其進行相同或相近似比對的主體應當為這類用品的特定消費群體,即銷售、購買、安裝和使用此類產品的人員。
以普通消費者為侵權判定的主體,並不是要求人民法院在審理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糾紛時去追求真正的消費者的意見,而是要求審判人員在判斷時,將所處的位置放在普通消費者的水平線上,去認識、感知比對對象的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