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價格爭議糾紛調解處理

價格爭議糾紛調解處理

發布時間:2021-07-31 16:02:19

① 關於民間各種各樣的糾紛調解處理意見

隨著民間借貸的興起,民間借貸糾紛越來越多,尤其是關於利息而引發的糾紛。那麼,如果發生民間借貸利息糾紛,出借人或借款人該怎麼呢?對於民間借貸糾紛的案件,處理原則有哪些?實踐中,究竟如何處理借貸利息糾紛?一、發生民間借貸利息糾紛怎麼?《合同法》第211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的,視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約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在司法實踐中,處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一般遵循下列幾個原則:1、無息推定原則。即對當事人在借款合同中對利息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的,應當推定確認借款人不必向貸款人支付借款利息。2、合理利率原則。合同法第211條規定的自然人之間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定」,是對原最高人民法院有關公民之間借款問題司法解釋在立法上的確認。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中就明確規定:民間借貸利率最高不得超過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的四倍;對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護。3、不保護復利原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和《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中都明確規定:出借人不得將利息計入本金謀取復利。二、如何處理民間借貸利息糾紛?根據《合同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的規定,利息的計算常常有下列情形:1、關於有無約定利率發生爭議的處理。借貸雙方對有無約定利率發生爭議,又不能證明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計息。需要注意的是,借貸雙方如果約定了利率,但對約定利率發生爭議又不能證明的,可適用民間借貸利率「可適當高於銀行利率但不得高於銀行同類貸款利率四倍」的規定。2、約定還款期限的,支付利息糾紛的處理。借貸雙方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但是約定還款期限的,在約定還款期限內,借款人不負有支付利息義務。但是,借款人不按還款期限還款的,貸款人要求借款人償付逾期利息的,應按《若干意見》的規定按照支付逾期利息,逾期利息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的利率計息。3、未約定還款期限的,支付利息糾紛的處理。借貸雙方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或約定不明確,且未約定還款期限的,貸款人催告還款前,或者雖已催告但未要求借款人支付逾期利息的,借款人可以不支付利息。如果經催告後,貸款人要求借款人償付逾期利息的,可參照銀行同類貸款的利率計息。4、欺詐、脅迫等手段的借貸糾紛的處理。由債務人行為引起的無效借貸關系,如債務人以欺詐、脅迫等手段使債權人在違背真實意思情況下所形成的無效借貸關系,債務人除返還本金以外,還應參照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給付資金佔用費。5、約定利息過高糾紛的處理。民間借貸約定的利息過高的,一般只保護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同期貸款基準利率四倍以下的利息。這里的「同期貸款基準利率」不完全等同於《關於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規定的「銀行同類貸款利率」,符合我國銀行利率市場化改革後的實際。但是,如債務人自願給付同期貸款基準利率4倍以上利息,也不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權益的,人民法院可不予干預。6、未約定逾期利息糾紛的處理。借貸雙方僅約定借款利息而未約定逾期利息計算標準的,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逾期付款違約金應當按照何種標准計算問題的批復》,如約定的借款利息高於逾期利息計算標準的,則按照約定的借款利息標准計算逾期利息。選擇專業的,用專業的眼光去選擇都是很重要的,我知道速可貸,是不會發生這樣的糾紛事件的,信譽很重要!

② 一般民事糾紛去法院上訴需要多少費用.如果是調解可以處理的話收費怎麼算

當事人所說的民事糾紛到法院上訴,應該是指起訴,起訴是一個比較復版雜的過程,建議聘請權律師或者申請法律援助,通常有以下程序: 當事人就民事糾紛,通過協商不能解決的,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首先要擬定訴訟要求,准備證據材料,寫好起訴狀。 如果對法律不熟悉,建議通過委託協議聘請律師,將證據材料交律師替為寫起訴狀。 向人民法院遞交起訴狀,並按照被告人數提出副本。書寫起訴狀確有困難的,也沒有聘請律師的,可以口頭起訴,由人民法院記入筆錄,並告知對方當事人。 當事人起訴到人民法院的民事糾紛,適宜調解的,法院通常先進行調解,但當事人拒絕調解的除外。 原人民法院收到起訴狀,對符合起訴,必須受理。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立案,並通知當事人;不符合起訴條件的,應當在七日內作出裁定書,不予受理;原告對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訴。 以上起訴程序就基本完畢,只好法院將開庭審理、如一審不服的,還有二審等程序

③ 有糾紛應該怎麼處理

法院受理的民事糾紛一般有12類。分別是:婚姻家庭糾紛;房屋糾紛;繼承遺產糾紛;債務糾紛、合同糾紛、民間借貸糾紛等;人身、財產權糾紛;土地糾紛;相鄰關系糾紛;山林糾紛、水利糾紛、樹林、竹園產權糾紛、財物權屬糾紛;侵犯姓名權(名稱權)、侵犯肖像權、侵犯名譽權、侵犯榮譽權等引起的糾紛;著作權糾紛、發現權糾紛、發明權糾紛等;是選民資格、宣告死亡、宣告失蹤、撤銷死亡宣告、撤銷失蹤宣告、認定公民無民事行為能力、認定公民限制民事行為能力、認無主財產、不服指定監護、撤銷監護人資格等;其他民事糾紛。
民事糾紛的解決方式有哪些
1,協商解決。雙方當事人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通過友好協商、互諒互讓達成和解協議,進而解決糾紛。
2,調解解決。在有關組織(如人民調解委員會)或中間人的主持下,在平等、自願、合法的基礎上分清是非、明確責任,並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促使雙方當事人自主達成協議,從而解決糾紛。
3,仲裁解決。糾紛當事人根據糾紛前或者後達成的仲裁協議或合同中仲裁條款向仲裁機構提出申請,由仲裁機構依法審理,作出裁決,並通過當事人對裁決的自覺履行或由一方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而使糾紛得以解決。
4,訴訟解決。通過打官司解決,它指糾紛當事人一方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由法院依法審理,作出判決或裁定,通過當事人對生效裁判的自覺履行或人民法院的強制執行而解決糾紛。

④ 價格爭議調解處理是屬於什麼性質

我個人認為:
第一、關於價格爭議調解處理的提法,主要規定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價格機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28號);其中明確「加強民生領域價格監管,做好價格爭議糾紛調解處理,維護群眾合法價格權益」。
第二、目前,價格爭議調解處理在國家層面上並沒有一部全國性的價格爭議調處方面的法規或者規章,價格爭議調處工作所依據的僅僅是部分省市出台的《價格爭議調解處理辦法》。根據《河北省價格爭議調解處理辦法》的規定,價格爭議調解處理,是指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依法對各類市場主體之間的價格(或損失)爭議進行調解處理的行為。
第三,根據《河北省價格爭議調解處理辦法》等地方性規定,價格爭議調解由行政機關主持,因而排除司法性質的可能(因為不是由司法機構參與)。
第四、根據《河北省價格爭議調解處理辦法》等地方性規定,價格爭議調解處理的機構的名稱並未明確說明、機構的性質並未明確說明。這里就涉及到兩種情況:一是根據《河北省價格爭議調解處理辦法》第3條中「本辦法所稱價格爭議調解處理,是指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根據當事人的申請,依法對各類市場主體之間的價格(或損失)爭議進行調解處理的行為。」的規定,確定為行政調解行為較為合適;二是根據《河北省價格爭議調解處理辦法》第25條中「第二十五條調解達成協議後,一方不履行協議,另一方當事人可依法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規定,與行政調解對接的不是行政訴訟,而是民事訴訟,因而價格爭議調解不屬於具體行政行為;三是根據《河北省價格爭議調解處理辦法》第八條中「申請調解處理價格爭議,當事人應當向價格爭議調解處理機構提交書面申請書和有關證據材料。」的規定,價格爭議調解處理機構可能並非以行政機構性質和行使行政權力的形式出現。
第五、由於價格爭議調解處理工作正處在發展初期,相關法律制度正處在逐步完善中,很多東西,包括您提出的這個問題,都是沒有統一定論的,只能隨著工作的發展逐漸明確。在這個階段,在國家層面上,應該盡快完善立法,制定涉及價格爭議調解處理的全國性的法律規定;在各地價格管理機構,應該盡快制定當地的相關法律規定,或者參考借鑒其他地區經驗扎實做好具體的調解工作。與此相比,討論其性質問題是次要的。如果非要確定它的性質,我個人的意見是:具有行政性質、但是區別於具體行政行為的行政調解行為。
第六、以上我關於《河北省價格爭議調解處理辦法》的分析,僅是我個人的考慮,僅屬於學術性質的探討,如有不妥,敬請見諒,並在此深深向相關立法者深深致謝;關於該《辦法》的具體解釋說明,許可權在於其制定機構。
以上建議,僅供參考。

⑤ 工程造價糾紛怎麼解決

工程結算糾紛的處理,應遵循兩個原則,一是「尊重合意」原則,一是「實事內求是」原則。在工程造價容結算中,應當基於以上兩個原則,解決不同的結算爭議。結合司法解釋和相關審判實踐,一般的處理規則如下:1、雙方已結算認定造價後一方反悔的,不予支持。2、雙方如約定以第三方的審價結果為準的,一方對第三方審定的價格有異議的,不應當支持,除非證明第三方在審價過程中存在違法行為。雙方如委託第三方審價但未就審價結果的效力作出約定的,可由雙方對審價結果進行質證確定。3、雙方約定了結算標准和依據的,法院應當按照該標准和依據組織雙方結算或委託造價鑒定。4、雙方未對結算問題作出約定的,事後又未達成關於結算的補充協議的,可由法院委託進行司法鑒定。5、對於發包方故意拖延,不在約定的期限內結算的,根據《司法解釋》的規定,可以以承包方的送審價為准,並且,欠款自法定的時間開始計算利息。

⑥ 為什麼要找調解中心處理信用卡上的爭議

廣發信用卡為優化客戶需求的處理方式,成立內部專項調解對接團隊,專門負責對接各地銀保監局、司法局、法院認可的第三方調解機構或各地司法局、法院認可的律師調解員,秉承公平、合理、中立的原則,對有調解意願的客戶進行調解,且調解結果可得到法院的司法確認,具備司法強制力,是一種低成本、高效解決客戶爭議的途徑。

閱讀全文

與價格爭議糾紛調解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商局廉政談話講話稿 瀏覽:979
轉讓優思明 瀏覽:583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協議格式 瀏覽:117
商河縣工商局 瀏覽:810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