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軟體公司有權調查我們公司使用盜版軟體的權利么
一般而言,軟體公司無權直接到其他公司調查盜版軟體的使用情況。除非你在購買正版軟體的時候,與軟體公司簽署了協議,而協議約定軟體公司有權定期或不定期的審查你的軟體使用情況。這種情況一般在行業軟體上發生的情況比較多。
因此,即便你向軟體公司購買了正版軟體,該軟體的授權使用套數、使用范圍、用途等,都屬於軟體授權許可使用的范圍。超出范圍的使用也是侵權行為。
比如說,你公司向軟體公司只購買了一套設計軟體,並且購買的軟體授權是用於客戶一般使用范圍。然而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你公司在多台電腦上安裝使用了該軟體,或者在設計、開發等領域使用該軟體,那麼這種行為就超出了購買時授權的許可范圍,就構成了侵權。
這種情況下,如果軟體公司有協議,則他可以依據協議向公司進行調查。
如果沒有協議,那麼一般而言軟體公司無權直接向公司進行調查。但如果軟體公司有理由相信你們使用了他的軟體,他可以向國家有關行政機關進行舉報要求查處。國家目前管理軟體侵權的機關是各地的版權局。
版權局在收到舉報以後,會立案對公司的軟體使用情況進行調查。該等調查公司有義務進行配合,且調查的范圍並不限於舉報的某一種類的軟體,其涉及范圍將涵蓋包括操作系統、辦公系統、行業軟體等公司所有計算機所有使用的軟體。
最終版權局會在調查的基礎上,形成最後的行政決定。一方面,針對公司的盜版軟體使用情況,對公司進行行政處罰;另一方面,針對被舉報的某一種類的軟體,進行賠償等方面的調解。如果確實存在被舉報軟體的侵權使用情況,而又調解無效,則舉報的軟體公司將依據調查結果向公司提起訴訟。
相關咨詢可以到www.computerlaw.com.cn看一下。
⑵ 在網上下載的軟體算不算侵權呢
如果抄製作盜版的或者破解版可襲能會構成侵權,下載者不會構成侵權。
軟體版權問題在我國很嚴重也很復雜,windows黑屏限制並沒有帶來更多中國微軟正版用戶,反而盜版日益嚴重。一是軟體價格問題,面對人口大國的用戶軟體所定價格過高時造成破解軟體增多的主要原因。軟體生產商應該降低開發成本,降低利潤,薄利多銷,會更有益於軟體在中國的銷量增加。二是,中國軟體行業缺乏與世界其他國家的競爭力。也和中國長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關系,在這種經濟模式下長期形成了固有的商業模式。更多人對軟體知識和計算機互聯網知識的匱乏。造成盜版軟體的原因還有很多,這只是幾點而已。希望大家提高對軟體的認識,保護正版軟體的合法權益,
⑶ 在中國,員工辦公使用盜版軟體算侵權嗎公司沒有提供該員工想要使用的這款軟體的正版,不用就沒法正常工作,
一般認為,一種行為如果具備以下構成要件,可以認定為是公司的侵權行為,而由公司內對受害者承擔責任容:1、須公司的工作人員實施的行為2、須公司工作人員所實施的行為與公司職務有密切關系3、須具備一般侵權行為的要件話說個人商用是個什麼概念,我沒聽說過啊。。。個人行為個人承擔責任~也就是說,你不把盜版軟體帶回家放到自己的電腦上自己用(繞口令啊),就不算你的責任。也就是說,你可以把公司電腦帶回家用盜版軟體做公司的事情,你不用承擔賠償責任。當然,如果你是公司法人代表,你就得為公司的違法行為承擔責任。
求採納
⑷ 請問公司員工使用盜版軟體是否犯法,公司需要負責任嗎
需要看公司規章制度。如果公司規章制度無禁止性規定,且明知員工安裝盜版軟體而默許使用,則員工不應負責,而由公司承擔責任。但是,如果公司明確規定不得安裝盜版軟體,因員工違反規章制度而造成公司損失的,員工應負責任。
企業用戶使用盜版軟體是屬於非法復制著作權人軟體的侵權行為,為此要承擔一定的行政責任、民事責任甚至刑事責任。
民事責任:軟體最終用戶的侵權責任主要是民事責任,根據《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軟體最終用戶需要承擔民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和賠償損失。
停止侵害、消除影響:一般就是要求企業用戶停止使用侵權軟體;賠禮道歉,一般根據原告的要求在指定的媒體上刊登道歉信。
(4)公司使用網上的盜版軟體算侵權么擴展閱讀:
《民法》第一百一十八條規定公民、法人的著作權(版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發明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受到剽竊、篡改、假冒等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
即原版權所有人可以主張賠償損失
《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規定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綜合上面的介紹,個人使用盜版軟體也會構成侵權的。
參考資料:網路-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
⑸ 微軟中國訴我公司使用盜版軟體,是否侵權
這是微軟慣用手法,基本上不是騙子;
他們會先和貴公司進行商務洽談,如果不能達成協議,則進行法律訴訟;
就目前情況來看,微軟公司起訴的公司,全部是勝訴;
如果還有什麼需要了解的,可以私信聯系;
⑹ 員工工作用的屬於個人資產的電腦,使用盜版軟體,算公司侵權嗎
算的,資產雖然不是你的,但是已經屬於公司行為了。 就好比你借了別人的刀殺了人難道是別人的問題?
⑺ 企業用戶使用盜版軟體將會承擔的法律責任有那些
企業用戶使用盜版軟體屬於復制著作權人軟體的侵權行為,為此 要承擔相應的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責任。
1、行政責任
根據我國《行政處罰法》以及2009年修訂施行的《著作權行政處罰實施辦法》規定,對侵犯著作權違法所得數額(即獲利數額)二千五百元以上的等情形可進行處罰,可根據情況責令盜版用戶承擔停止侵權,並處正版軟體價格5倍以下的罰款。
2、民事責任
《著作權法》第四十七條第一項、《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二十四條第一項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十一條的規定:計算機軟體用戶未經許可或者超過許可范圍商業使用計算機軟體的構成侵權,要根據不同的情況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3、刑事責任
《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以及最高法、最高檢2004年、2007起先後施行的「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二」:
認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行為構成侵犯著作權的犯罪,並以「復製品數量合計在五百張(份)以上的;違法所得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等三種情形構築商業使用盜版行為犯罪構成的底線。
(7)公司使用網上的盜版軟體算侵權么擴展閱讀:
而且,根據我國《著作權法》規定,如果要求你賠償盜版軟體的損失話,那麼賠償損失的計算方式有下面三種:
1、按照權利人的實際損失給賠償;
2、按照侵權人的違法所得給予賠償;
3、根據「法定賠償」給,在權利人的實際損失或者侵權人的違法所得不能確定時,法院就會根據侵權行為的情節,判決你五十萬元以下的賠償。
參考資料: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⑻ 使用盜版軟體侵權的問題
你這個問題應該放到法律欄。
我個人覺得應該是侵權了,你們如果用了那個版軟體並且造成了盈權利。不管你最後卸載了沒,都應該是侵權。不管是不是員工裝的,這都應該算是公司行為。
不過中國法律是誰主張誰舉證。如果你是碰到官司,告你的人,如果拿不出證據證明你用那個軟體盈利過的,應該就拿你沒辦法
⑼ 使用盜版軟體版權問題
微軟要求一比一購買正版是一個掌握侵權證據的威嚇手段,你公司如果不按照微軟的要求,內必將容遭受訴訟賠償。建議貴公司權衡利弊得失,採取相應對策。不過,和解也許是最有利的。
免費知識產權法律咨詢就到法幫網 http://www.fabang.com/ask/browser.php?tid2=21
⑽ 網上下載的盜版軟體是否涉及侵權
當然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