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糾紛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糾紛

發布時間:2021-07-31 06:49:33

『壹』 不服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和法院判決怎麼辦

對交通事故法院判決不服在一審判決書送達之後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專法院提起上訴屬,提交上訴狀,相關證據等。
交通事故上訴程序:

(一)提起上訴必須是享有上訴權或可以依法行使上訴權的人。民事和經濟糾紛案件的原告、被告、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有權提起上訴。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如果在一審判決中確認其承擔義務的,也有權提起上訴。不服民事和經濟糾紛判決的上訴期限為15天;不服民事和經濟糾紛裁定的上訴期限為10天;上訴期從接到第一審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天算起,逾期不得上訴。

(二)上訴應遞交上訴狀,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附上上訴狀副本,並預交上訴費。上訴狀應寫明上訴人和被上訴人的姓名(法人應寫明法人名稱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等基本情況、原審人民法院名稱、案由和編號、上訴的請求和理由等。

(三)上訴狀一般應交原審人民法院,並依照規定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由原審人民法院轉呈其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人也可以直接向原審人民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貳』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法院作為判刑的嗎

交通事故認定書,會作為法院判決交通事故責任糾紛案件的依據。

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公安交通管理部門依照交通法規對交通事故的當事人有無違章行為,以及對違章行為與交通事故損害後果之間的因果關系進行定性、定量評斷時所形成的文書材料。

它是一種具有法律效力的技術文書,其目的是分清事故責任,為依照交通法規和其它規定對肇事者作出正確恰當的處分,同時也為以後事故損害賠償處理打下基礎,提供依據。

對教育廣大交通參與者從中吸取有益的教訓,為研究交通事故發生的規律,制訂有效的安全防範措施也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2)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糾紛擴展閱讀:

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載明以下內容:

(一)道路交通事故當事人、車輛、道路和交通環境等基本情況;

(二)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經過;

(三)道路交通事故證據及事故形成原因的分析;

(四)當事人導致道路交通事故的過錯及責任或者意外原因;

(五)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認定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名稱和日期。

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應當由辦案民警簽名或者蓋章,加蓋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道路交通事故處理專用章,分別送達當事人,並告知當事人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申請復核、調解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權利、期限。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二十七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製作的交通事故認定書,人民法院應依法審查並確認其相應的證明力,但有相反證據推翻的除外。

第二十五條 人民法院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應當將承保交強險的保險公司列為共同被告。但該保險公司已經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且當事人無異議的除外。

人民法院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當事人請求將承保商業三者險的保險公司列為共同被告的,人民法院應予准許。

第二十六條 被侵權人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無近親屬或者近親屬不明,未經法律授權的機關或者有關組織向人民法院起訴主張死亡賠償金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侵權人以已向未經法律授權的機關或者有關組織支付死亡賠償金為理由,請求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被侵權人因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無近親屬或者近親屬不明,支付被侵權人醫療費、喪葬費等合理費用的單位或者個人,請求保險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叄』 不服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和法院判決應該如何解決

對交通事故法院判決不服在一審判決書送達之後15日內向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提交上訴狀,相關證據等。
交通事故上訴程序:

(一)提起上訴必須是享有上訴權或可以依法行使上訴權的人。民事和經濟糾紛案件的原告、被告、有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有權提起上訴。無獨立請求權的第三人,如果在一審判決中確認其承擔義務的,也有權提起上訴。不服民事和經濟糾紛判決的上訴期限為15天;不服民事和經濟糾紛裁定的上訴期限為10天;上訴期從接到第一審判決書、裁定書的第二天算起,逾期不得上訴。

(二)上訴應遞交上訴狀,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附上上訴狀副本,並預交上訴費。上訴狀應寫明上訴人和被上訴人的姓名(法人應寫明法人名稱及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職務)等基本情況、原審人民法院名稱、案由和編號、上訴的請求和理由等。

(三)上訴狀一般應交原審人民法院,並依照規定交納上訴案件受理費,由原審人民法院轉呈其上一級人民法院。上訴人也可以直接向原審人民法院的上一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肆』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及訴訟。

1、同等責任,無信號的路口,要注意觀察,確保安全才能通行,。
2、住院醫療費、住院伙食補助費】護理費、交通費、誤工費,構成殘疾的,根據鑒定,依據人民法院人身損害賠償規定,賠償20年,結合上一年度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計算。
3、按最高額賠償,不足部分按責任承擔。
法律依據:道路交通安全法》76條,侵權責任法49條,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肇事司法解釋25條,起訴車主、司機、保險公司

『伍』 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

道路交通事故發生後,公安機關得到報告會迅速到達交通事故現場,依法進行勘查、取證,在查明事實的基礎上,在規定時間內(輕微事故5日內;一般事故15日內;重大、特大事故20日內必須作出責任認定。如果因交通事故情節復雜不能按期作出認定的,須報上一級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批准,分別延長5日、15日、20日),依法作出決定並及時下達《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

【不服認定】

當你接到《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後,如果對責任認定有異議或不服時:

一、可向辦案人員索取有關證據及認定責任的依據和理由,以解開心中的疑團。有關證據包括事故現場圖、現場拍攝的照片以及鑒定結論(痕跡鑒定、車速鑒定、車輛安全運行技術狀況鑒定、酒精檢測鑒定)等。認定責任的依據是指事實依據、理論依據和法律依據,其中事實依據是各種證據加以證明的交通事故發生的有關事實,理論依據是指有關碰撞力學、汽車理論、交通心理、法學、痕跡學等理論,法律依據是指有關交通法規和事故處理法規。認定交通事故責任的理由主要是指為什麼要認定當事人負交通事故責任和具體負哪一種交通事故責任。

二、如果疑團仍未解除,甚至還認為:責任認定事實不夠清楚,證據不夠充分,法規適用不準等,可在接到《道路交通事故責任書》後,15日內依法向上一級公安機關申請重新認定交通事故的責任。交通事故責任的重新認定,是交通事故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是對公安機關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不服,依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辦法》的規定,向上一級公安機關提出申請,由上一級公安機關以原責任認定進行詢查作出維持、變更或者撤銷原責任認定決定的一種法律制度。

1、擬寫申請書:交通事故責任重新認定申請書:包括首部、主文、尾部三部分。首部主要由:一是申請人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單位、住址、郵政編碼和聯系電話等;二是被申請人是哪個公安機關的;三是重新認定第三人的姓名、性別、年齡和單位等。主文應當寫明何時接到公安機關的《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申請重新認定的事實和理由,如有證據或證據線索也應寫明,對事故責任認定有何具體要求。尾部應寫明申請重新認定的年、月、日。注意不要寫成擬寫申請書的年、月、日。

2、注意事項:在擬寫申請書時,應注意弄潔楚以下幾個問題:一是申請人必須是交通事故的當事人。因為交通事故責任是絕交通事故當事人定的,不是交通事故的當事人,如車輛所有人、當事人的單位以及其負責人、當事人的僱主等都不能成為重新認定的申請人。如果當事人喪失了行為能力或死亡,其近親屬(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孫子女、外孫子女,其他人均無權代理)可以以當事人的名義申請重新認定;如果當事人無行為能力及無近親屬,可以請法定代理人提起重新認定,但申請人仍是當事人,法定代理人只是以代理身份出現。二是被申請人是認定責任單位,而不是個人。這里有很多當事人會認為是某個辦案人員辦案不公,認定責任有偏向性,而對辦案人員進行申訴,要求對事故責任進行重新認定,這是錯誤的。因為交通事故責任不是某個辦案人員認定的,而是公安機關集體認定的。所以,被申請人是指某個公安機關而不是指個人。三是第三人,這主要是在責任重新認定時,利於第三人進行申辯,因為上一級公安機關如果認為責任認定不當需要變更時,會涉及到第三人的責任變動,從而在行政處罰、損害賠償等方面影響到一系列法定權力,有必要讓第三人到場申辯。如果交通事故當事人均對交通事故責任認定不服,在法定期限內重新申請認定者,均為申請人,則不存在第三人。

3、上一級公安機關在接到重新認定責任書後,30天內會作出維持、變更或撤銷的決定,並會及時製作《道路交通事故重新認定決定書》,分別送交申請人和原責任認定部門。原責任認定部門接到後,應在5日之內向各方當事人或代理人公布重新認定的決定。這里要注意:交通事故責任重新認定只有一次,也就是說重新認定為為最終決定。因此,無論是申請人還是其他當事人對交通事故責任重新認定決定不服的,都不得再向公安機關申請重新認定。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發布的有關通知,當事人可對行政處罰不服提起行政訴訟或就民事損害陪償問題提起民事訴訟。

『陸』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當事人對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有異議的,可以自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送達之日起三日內,向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提出書面復核申請。
復核申請應當載明復核請求及其理由和主要證據。

不予受理情形
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收到當事人書面復核申請後五日內,應當作出是否受理決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復核申請不予受理,並書面通知當事人。
(一)任何一方當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並經法院受理的;
(二)人民檢察院對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的;
(三)適用簡易程序處理的道路交通事故;
(四)車輛在道路以外通行時發生的事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受理復核申請的,應當書面通知各方當事人。

復核結論
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自受理復核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對下列內容進行審查,並作出復核結論:
(一)道路交通事故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是否正確;
(二)道路交通事故責任劃分是否公正;
(三)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及認定程序是否合法。復核原則上採取書面審查的辦法,但是當事人提出要求或者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認為有必要時,可以召集各方當事人到場,聽取各方當事人的意見。復核審查期間,任何一方當事人就該事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並經法院受理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當終止復核。
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經審查認為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事實不清、證據不確實充分、責任劃分不公正、或者調查及認定違反法定程序的,應當作出復核結論,責令原辦案單位重新調查、認定。
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經審查認為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正確、責任劃分公正、調查程序合法的,應當作出維持原道路交通事故認定的復核結論。
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作出復核結論後,應當召集事故各方當事人,當場宣布復核結論。當事人沒有到場的,應當採取其他法定形式將復核結論送達當事人。
上一級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復核以一次為限。

『柒』 有爭議的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在訴訟中可作為證據嗎

  1. 可以的,《事故認定書》是證據,且因為其具有的權威性,證明力較高。如果對其有爭議,需要提供相應的證據,來推翻他的效力。

  2. 《道路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是責任認定人根據現場查勘材料結合有關法律法規,對當事人在交通事故中所起的作用做出的定性定量分析結論,與其它材料相比,應該說具有不可比擬的優越性、權威性、客觀性,表現可信度高。

『捌』 交通事故責任認定和民事賠償責任有什麼不同

責任認定是認定事故責任的比例,與民事賠償責任有所差異。
民事賠償原則是:交通事故賠償先在交強險賠償額度內全額賠償,不足部分再根據事故責任劃分。如果一方是非機動車或者行人的,在事故責任比例基礎上少承擔10%的民事賠償責任,機動車多承擔10%。如果雙方都是非機動車或者行人的,直接按事故責任比例分擔。

閱讀全文

與交通事故責任認定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工商局廉政談話講話稿 瀏覽:979
轉讓優思明 瀏覽:583
知識產權代理服務協議格式 瀏覽:117
商河縣工商局 瀏覽:810
沈陽冠君知識產權事務所 瀏覽:342
知識產權保障制度總結 瀏覽:950
榆次區工商局電話 瀏覽:981
馬鞍山新康達 瀏覽:448
學校矛盾糾紛處理制度 瀏覽:342
創造性的提出了思想建黨的原則 瀏覽:890
品管圈成果匯報書 瀏覽:381
京韻花園糾紛 瀏覽:895
衛生服務站公共衛生考核方案 瀏覽:62
快遞時效投訴 瀏覽:782
世紀創造絕緣有限公司 瀏覽:600
聚投訴珍愛網 瀏覽:47
公共衛生服務協議書2017 瀏覽:805
改革工作成果匯報 瀏覽:49
醫療糾紛管理倫理的主要要求不包括 瀏覽:959
工業光魔創造不可能720p 瀏覽: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