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爛尾樓糾紛的案件中存在哪些債務關系呢
李曉寧律師:每個樓復盤項目,都有著制復雜的債務關系。開發商不只是欠著業主的房子,還欠著銀行貸款和施工方的工程款,有的還欠著巨額的高利貸等其他借貸。根據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爛尾樓事件中通常債權人債權受償順序為:(1)就該工程有抵押權的債權;(2)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工程款;(3)一般債權。按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的規定:「出賣人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與買受人訂立的商品房預售合同,應當認定無效,但是在起訴前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的,可以認定有效。」所以大量買房人的購房合同無效,開發商所欠他們的購房款也就成為了一般債務。
❷ 上海一樓盤爛尾4個月,爛尾樓給業主帶來什麼影響
爛尾樓給業主帶來的影響是極其大的,爛尾樓會降低業主的生活質量,會導致他們的家庭出現矛盾,會影響他們的婚姻等。
如今的房價很高,很多人奮斗一輩子也只買得起一套房子,好不容易攢夠了首付,想高高興興的收房。然而等來的卻不是收房的消息,而是房子爛尾的消息。上海一個樓盤爛尾4個月,這樣的新聞讓業主後悔不已。樓盤爛尾給業主帶來的影響是方方面面的。
有些人買房子就是准備結婚的。沒有房子去相親的時候,對象很難看上你,而且媒人都不願意給你介紹對象。
有些人就是因為房子沒有到手,所以婚姻的問題遲遲解決不了。而有些人買房子是給孩子上學的,房子沒有到手孩子就沒辦法上附近的學校,孩子的教育問題也成為了業主的傷。
樓盤爛尾的事情是對樓主的業主的傷害是極其大的。所以在買房子之前應該進行多方考察,最好是找一些有實力的開發商進行購買,這樣爛尾的可能性會相對小一些。
❸ 城市裡的爛尾樓都怎麼處理的
一般形成爛尾樓的原因有一下幾點
1、開發商資金鏈斷裂,無法繼續工程項目;
2、施工質量不合格,被迫停工;
3、產權債務糾紛,影響招商或運營;
4、開發商捲款而逃,無人接盤;
5、運營團隊不專業,市場定位不精準;
有些爛尾樓是通過政府招商引資,或者透支當地財政資金來繼續完成工期。即便這樣,如果這些樓盤在短時間內不能迅速清盤,就會影響當地政府的財政收支不均衡,形成嚴重的滯銷盤難銷現象。只有通過優秀的策劃方案和精準的市場定位,才能達到爛尾樓盤活和滯銷盤快銷。因此,解決爛尾樓的根本方法,就是要尋找一家專業的房地產策劃公司。可以參考下廈門晉智遠房地產營銷策劃公司
❹ 爛尾樓開發商怎麼處理
1、如果買到爛尾樓,應先明確房子的銷售手續和產權是否明晰,是否已被銀行抵押了;
2、其次要先向銷售方確定房子是否有產權證和銷售許可證;然後了解房子是否被抵押,如有抵押,要弄清抵押期限,怎樣解除抵押;最後如果是拍賣房,應弄清產權過戶手續是否已經辦理等。
3、若是開發商因為資不抵債而破產,遭遇「爛尾」危機,則不可將房子退給開發商。因為退房以後,購房者拿不到購房款,只能拿到收據或欠條。購房者和開發商之間的關系,將由買賣關系變為債權債務關系。
4、假如開發商最後因資不抵債,不得不宣布破產,其資產會被法院拍賣,而根據破產法償債先後的規定,消費者比一般債主更容易得到開發商的補償。
(4)上海爛尾樓糾紛處理擴展閱讀
形成原因
(1)局部地區房地產過熱,宏觀調控以後,信貸資金收縮,工程後續資金跟不上,只好下馬。
例如,海南、北海等地的大部分爛尾樓就是1993年局部地區出現房地產過熱現象的後遺症。當時房地產投資額增長率遠遠高於銷售額增長率,其中占很大比重是盲目投資和大肆炒地皮、炒項目的結果。
(2)由於國際經濟環境激烈變化,斷了資金來源,被迫停工。例如上海的爛尾樓就大多是在1997年東南亞金融風暴時形成的。
(3)市場定位不準,暗淡的銷售前景,迫使投資者要「改弦易轍」,停工求變。例如位於南京市鬧市區新街口的某爛尾樓,十年內蓋了又停,停了又蓋,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投資決策時對產品的定位和市場風險認識不足。
❺ 買房遭遇爛尾樓怎麼辦購房者將如何維權呢
近日,蘇州一幢爛尾了13年的6層大樓,底層被改造成居民買菜購物的鄰里便民中心,而改造所需的1600萬元,竟是小區業主眾籌而來。
鄰里便民中心已經從5月1日起開始試營業,極大方便了周圍居民的生活,然而,中心的相關證照遲遲沒能辦下來。更令人驚訝的是,這幢爛尾樓除底層和地下車庫已經改造完工外,其他5層准備改造時被相關部門「叫停」,如今依舊外牆裸露,窗戶僅用塑料薄膜遮擋,安全隱患非常大。
爛尾樓—已辦理用地、規劃手續,項目開工後,因開發商無力繼續投資建設或陷入債務糾紛,停工一年以上的房地產項目。
爛尾樓形成的原因,可說是多種多樣。出現最多主要有延期交房、房屋質量、小產權糾紛、樓房爛尾、開發商內部問題、物業糾紛、降價風波、合同欺詐等。
購房者遭遇「爛尾樓」將如何維權呢?
1.房屋存在「爛尾」可能,先不要急於向法院起訴,給發展商一點時間,希望其在短時間內籌措到資金,完成後續工程,消費者的損失可降到最少。
2.如開發展商因資不抵債宣布破產,根據破產法償債先後的規定,消費者比一般債主更容易得到發展商的補償款。特別是消費者已經通過預購,獲得了房屋的產權。
3. 假若開發商再三拖延交房時間,遭遇「爛尾」危機,千萬不要根據合同將房子退給發展商。因為,此時發展商手裡已經沒有錢了。退房以後,購房者拿不到購房款,只能拿到收據或欠條。購房者和發展商之間的關系,將由買賣關系變為債權債務關系。
(以上回答發布於2016-05-06,當前相關購房政策請以實際為准)
搜狐焦點網,為您提供房產信息,房產樓盤詳情、買房流程、業主論壇、家居裝修等全面內容信息
❻ 爛尾樓最後都是怎麼處理的
一般爛尾樓盤的處理策略就是一個字:耗。
爛尾的樓盤手續不全,所以是不可能繼續蓋的。而且之所以會爛尾,通常都是因為開發商資金鏈斷了,沒錢繼續蓋了。但是政府也沒有權利收回,所以就只能空置著。那麼開發商就可能宣布破產,這些個爛尾樓盤就會被拍賣。因為是爛尾樓盤,所以價格就會比較低。
如果有人願意,就會把這個樓盤拍下來,然後動用自己的關系,把原開發商搞不定的手續搞定。有了錢又有了合法的文件,這個時候樓盤才有可能繼續重新啟動。
形成原因
(1)局部地區房地產過熱,宏觀調控以後,信貸資金收縮,工程後續資金跟不上,只好下馬。例如,海南、北海等地的大部分爛尾樓就是1993年局部地區出現房地產過熱現象的後遺症。當時房地產投資額增長率遠遠高於銷售額增長率,其中占很大比重是盲目投資和大肆炒地皮、炒項目的結果。
(2)由於國際經濟環境激烈變化,斷了資金來源,被迫停工。例如上海的爛尾樓就大多是在1997年東南亞金融風暴時形成的。
(3)市場定位不準,暗淡的銷售前景,迫使投資者要「改弦易轍」,停工求變。例如位於南京市鬧市區新街口的某爛尾樓,十年內蓋了又停,停了又蓋,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投資決策時對產品的定位和市場風險認識不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爛尾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