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農村開荒地,怎麼分配,歸屬權屬於誰
根據土地法》規定,開荒地的使用權歸開荒人,誰先開荒誰有使用權,但土地的所有權是歸國家所有。如果擁有使用權,可以補辦承包證。
農村集體土地應當通過簽訂承包合同後才能取得承包權,如果沒有簽訂土地承包經營合同,村集體有權收回該處山地。但村集體在收回該山林的時候應當賠償你的開荒投入或損失。依據: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試行)第十一條人民法院在審理涉及承包經營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的農業承包合同糾紛案件中,對承包方所種植的林木及收獲的果實的所有權和因治理水土流失而新增加的土地使用權,應當予以保護。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 第四十四條不宜採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農村土地,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的,適用本章規定。 第四十五條以其他方式承包農村土地的,應當簽訂承包合同。當事人的權利和義務、承包期限等,由雙方協商確定。以招標、拍賣方式承包的,承包費通過公開競標、競價確定;以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的,承包費由雙方議定。 第四十六條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可以直接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實行承包經營,也可以將土地承包經營權折股分給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後,再實行承包經營或者股份合作經營。 承包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的,應當遵守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防止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 第四十七條以其他方式承包農村土地,在同等條件下,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享有優先承包權。
開荒地的所有權是屬於你,但是你需要簽訂承包合同,另外如果被佔用,賠償是根據土地的受益來算的,所以不一樣的地賠償是不一樣的。
Ⅱ 開荒地土地糾紛
如果對方有證據證明是他的承包地的,你就可能是侵權,如果構成侵權則退地給對方,造成損失可能還要賠償損失。就看對方的請求 看你們的證據材料吧
Ⅲ 農村開荒土地糾紛如何解決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規定,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內解決;協商不成的容,由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Ⅳ 農村土地糾紛
如果您的土地是從村子裡承包來的話,有承包經營合同的話可以拿出來看一下。如果這些土地是歸村集體所有的話就比較難辦了。土地徵收補償引發的糾紛比較復雜,既包括徵收人與集體經濟組織關於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償費的糾紛,又包括徵收入與土地所有人或使用人關於地上附著物補償費、青苗補償費的糾紛,同時還包括集體經濟組織與其成員之間補償費二次分配引起的糾紛。 土地徵收補償糾紛,可以通過行政復議或者訴訟等方式解決。承包地徵收補償費用分配糾紛可以通過民事訴訟依法解決。
Ⅳ 農村土地開荒幾十年該怎麼判歸屬
農村土地開荒歸屬集體所有。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八條:
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承包法》
1、第二條 :本法所稱農村土地,是指農民集體所有和國家所有依法由農民集體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於農業的土地。
2、第三條 :國家實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制度。
農村土地承包採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家庭承包方式,不宜採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農村土地,可以採取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
3、第四十四條 :不宜採取家庭承包方式的荒山、荒溝、荒丘、荒灘等農村土地,通過招標、拍賣、公開協商等方式承包的,適用本章規定。
(5)農村開荒土地糾紛擴展閱讀
農村開荒地使用權規定:
1、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2、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屬於村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經營、管理。
3、已經分別屬於村內兩個以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民集體所有的,由村內各該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小組經營、管理。
4、已經屬於鄉(鎮)農民集體所有的,由鄉(鎮)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管理。
5、開發未確定使用權的國有荒山、荒地、荒灘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確定給開發單位或者個人長期使用。
6、 農民集體邊續使用其他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已滿二十年的,就視為現使用者所有。
Ⅵ 農村土地糾紛處理辦法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規定,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專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屬,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Ⅶ 開荒地糾紛
依照政策規定,農村集體土地范圍的荒山、荒地,原則是所有權歸集體,管理權版歸個人,誰開荒誰就權擁有管理權。建議通過司法解決。可以協商或者訴訟到人民法院解決。
第八條 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
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Ⅷ 農村土地糾紛
您這里被徵收的土地涉及承包地、開荒地和自留地,情況有所區別。(1)承包地以家庭為單位承包,雖然當初是按人口等因素落實到戶,但作為家庭成員的個人去世後,基原來份額由家庭其他成員共同繼續承包,不發生繼承。(2)開荒地如果得到集體認可並進行徵收補償,應參照承包地相關規定處理。(3)自留地是集體統一經營時代按人口分配的,歸農民家庭使用,長期不變,不以人口增加而增加,也不以人口減少而減少。如果您爺爺當初主持分家的時候,將家庭所有自留地劃分給幾個兒女使用,也是可以的。分家時考慮子女情況不同,財產分配有所側重,這是家庭內部事務,大家同意即可。分戶以後,各戶財產就相應固定了,自留地也是各戶分別享有了。
理歸理,法歸法,但是,「天理無非人情」,「王法本乎人情」。親情難得,血濃於水,親屬之間的事情,最好協商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