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母嬰護理中的糾紛問題
護理質量是衡量醫院服務質量的重要標志之一,它直接影響著醫院的臨床醫療質量,社會形象和經濟效益等。護理質量缺陷是在護理工作中,由於各種原因導致令患者對護理不滿意的現象與結果發生或給患者造成的損害。表現為患者對護理的不滿意,醫療糾紛與醫療事故。我院是一所基層綜合性醫院,服務對象有外科,婦產科,兒科及急診手術和分娩大出血的患者,也有長期慢性病住院的患者,只有了解護理質量缺陷的原因,才能真正提高醫院護理工作的整體質量,如何控制和解決護理質量缺陷,確保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提高患者的滿意度。是醫院護理工作的主要目標。1 基層醫院護理質量缺陷的原因 1.1 服務意識淡薄,觀念滯後基層醫院信息閉塞,觀念滯後,護理人員還沒有完全適應改革的新形勢,工作缺乏主動性和積極性,服務態度欠佳,缺乏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意識。以前護患關系是需要幫助和給予幫助的關系,而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要求醫護人員全方位服務,而且要服務好,如果醫護人員不能適應這種比較大的反差,就容易造成病人和家屬的不理解和誤解而誘發糾紛,體現在對病人服務不周到,呼應回叫不及時,年輕護士靜脈穿刺技術不過關,溝通不到位,對病人提出的問題和困難不能熱心,細心耐心的進行解答和幫助等等。1.2 護理人員責任心缺乏,技術水平不過硬由於基層醫院服務的對象復雜,多元化,這就要求基層醫院護理人員要具備急診科和外科護士的「急」,內科護士的「細」,兒科護士的「暖」,而基層醫院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參差不齊,各科的專業技術不夠過硬,加之護理工作繁瑣細碎,工作量大,易使護理人員在工作中精力不集中,主觀的疏忽大意,有時執行醫囑沒有做全「三查七對」,工作中「機械」勞動,對患者的病情估計不足,經驗欠佳,致使護理質量的缺陷。1.3 護患間的溝通不夠患者在住院治療過程中,護理人員與患者的接觸最多,在與患者的交往中,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態度冷淡,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解答不準確,出現問題不主動與患者交流,如:術前准備工作不細致,未囑禁食而使手術推遲,兒科靜脈穿刺不成功,各種費用未能及時耐心解釋,健康教育不到位,讓產婦術後當天不能接受母嬰分離的事實等等,都容易出現護理質量缺陷而引起糾紛。1.4 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期望值過高患者及家屬都是懷著焦急期盼的心情來就醫,都希望治好病,希望醫務人員的技術高超,醫到病除,而沒有意外發生,但由於基層醫院醫療水平局限,尤其產科,正常待產者由於分娩過程的特殊性,產婦情況變化快,難以預測,待產過程中一旦出現胎心異常,頭位不正,產後大出血,羊水栓塞等,產婦及家屬就很難接受;兒科因患兒看病須大人陪同,中班,節假日時段患兒較集中,節假日值班人員思想放鬆,警惕性降低,對患兒護理不周,護理質量和安全處於薄弱環節;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不足,治療結果的「萬能」和「實際」的差異等等導致的糾紛。1.5 患者維權意識增強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信息網路資訊的普及,以及患者對健康知識的了解程度提高,患者的維權意識不斷增強,若護理人員對相關的法律法規缺乏,也會造成護理質量的缺陷。2 改進措施[1,2]2.1 轉變服務觀念增強護理人員的責任心培養護理人員樹立「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思想,培養護理人員樹立集體意識,牢固樹立以質量求發展的服務意識。為更好的塑造護士形象,我們注重儀表,審美與綜合能力的培養,在護理人員中開展禮儀培訓,進行日常禮儀,電話禮儀等訓練,護士著裝得體,儀表端莊,舉止文明,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以積極的情緒去感染病人。護理形象不只是外在形象,更使人感到其嚴密的管理,嚴謹的作風和可依賴的技術。醫院並通過服務質量,護理質量,護士形象等多方位考核,評出技術上精益求精,護理上精心周到,注重對患者人文關懷,提供全面優質服務的「星級護士」。2.2 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和基礎技能訓練良好的護理技術是防範護理質量缺陷的基礎和保證。醫學的高速發展要求護理人員必須終身學習,除了掌握「三基」和專科理論,專科操作,護理管理者還應為護理人員提供更多的機會參加各種學習,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業務培訓,技能訓練,以滿足病人多方位多層次的需求,為了提高護士小兒頭皮靜脈穿刺的成功率,減少患兒痛苦和家屬對護士穿刺的投訴率,特安排護士到上級醫院學習和培訓,安排醫院資歷豐富的副主任醫師,主管護師以上的專業人員講課和培訓使每一位工作人員都熟練掌握常見病,多發病以及急重症的處理原則。2.3 增加交流,提高溝通技巧交流是人與人之間的重要橋梁,是人與人交換知識,意識,感情的過程。而護患之間的交流與溝通更是重中之重,是整體護理的基本行為。它可以拉近距離,增加信任感,在與患者的接觸中多為患者著想,提供人性化護理服務,做好健康教育,讓患者及家屬充分了解病情,獲得知情權,一旦出現問題如:胎心異常,產後大出血,手術傷口感染等要及時詳細客觀地向患者及家屬解釋;兒科靜脈穿刺失敗時,及時道歉,安撫患兒(家長),把服務做到患兒(家長)開口之前,避免患兒(家長)呼叫,主動及時巡視。多於家屬溝通了解其要求,在交流中運用一定的語言技巧,既要講清楚問題,還要讓患者舒心,同時要鼓勵患者主動與醫務人員溝通,尊重患者的意願,對不能達到患者的要求,要耐心解釋,尋找最好的解決辦法,才能化解矛盾。做到「五星級」服務:即對患者的疾苦關心,服務熱心,護理治療細心,解答問題耐心,聽取意見虛心。
㈡ 兒科護理糾紛應該怎麼處理|兒科護理糾紛怎麼投訴
兒科護理中護理糾紛的因素及防範措施 信 息 來 源 :創 新 醫 學 網
在臨床護理中,護理糾紛(包括護理差錯事故、缺陷、投訴等)普遍存在,已成為醫療界、媒體和患者的熱門話題,常使醫療管理陷入醫療糾紛的困擾中,特別是兒科疾病起病急、來勢兇猛、病情變化快等特點,使兒科工作呈現高風險性。為適應新形勢下的工作需要,要求兒科護士應建立起較強的風險意識和法律意識,提高預見問題的能力,避免護理糾紛的發生[1-2]。
信 息 來 源 :創 新 醫 學 網
1 護理糾紛的因素分析
1.1 法律知識缺乏,法律意識淡薄:主要表現為侵權行為。侵權行為一般指對某人或許多人的人身權利不應有的侵犯,而護理侵權是護理人員在提供護理服務過程中因故意或過失而侵害被護理者的權利,依法承擔民事責任。護理工作中經常遇到的侵權包括侵犯了患者的財產及人身權、生命權、隱私權、名譽權和知情權等。發現投訴原因主要為護士對患者的權利和自身義務認識不足。
1.2 護理文件書寫不規范
1.2.1 體溫單上記錄不準確:入院時間、體溫、體重、心率(>7歲的要測血壓、脈搏),應即時記錄,而且和醫療記錄相一致。在兒科護理工作中,由於工作特殊,出入院頻繁,有些急診高熱等處理而未能及時記錄,或有些高熱患兒未測體溫,事後僅做回顧性記錄和臆想性記錄,並出現與醫療記錄不一致的情況.一旦發生糾紛,這種記錄的不即時性和不一致性,將會使糾紛變得復雜。
1.2.2 護理記錄不夠真實、完整:即時護理記錄作為法律文件存檔應實事求是,真實地反映患者的病情並記錄。但有些護士忙於各種常規治療,不能做到及時、完整地記錄護理活動內容,特別在搶救時往往偏重於採取措施,而忽視了對搶救過程的記錄、常導致在搶救失敗時患者家屬會對治療產生懷疑,從而引發護患糾紛。
1.2.3 護理文件書寫不規范執行:護士之間代簽名、執行醫囑不簽名、不執行醫囑者簽名或簽他人的名字、隨意簽寫執行時間等。有些護理文件從上到下全是一個人的筆跡,這也是不安全因素所在。
1.3 專業技術水平不嫻熟:在執行操作過程中未嚴格執行查對制度,應做的工作不能按時完成,可能觀察到的病情變化因工作經驗不足被遺漏而延誤搶救時機;臨床實踐經驗與技術水平不佳,操作技術不嫻熟,反復頭皮靜脈穿刺失敗;工作中缺乏預見性,處理突發事件能力差,對一些不良徵兆不能作出快速反應。
1.4 護理人員責任心不強,缺乏護患溝通技巧:常因工作繁忙、心情急躁、穿刺技術不夠嫻熟導致穿刺失敗而受到家長的指責。還有護理人員對患兒及家屬態度生、冷、硬,對家長的反復詢問不耐煩、不理解,表現為懶得去解釋、溝通,讓家長難以信賴,就會引起患者的反感,造成護患矛盾,易引發護患糾紛[3]。
1.5 醫療費用問題:收費不透明不合理,這是醫療糾紛的激惹因素。另外,由於葯品及新的治療方法等因素導致醫療費用的增長,如不及時與家長溝通,而家長的經濟承受能力有限,此時容易產生矛盾。
信 息 來 源 :創 新 醫 學 網
㈢ 提供一些護患糾紛事例
2009年8月,荊門59歲的鄧爹爹因四肢無力和腹脹到醫院檢查,被確診患上了丙肝。他想起了16年前到武漢某醫院做疤痕切除手術,期間輸血600毫升。鄧爹爹到洪山區法院起訴,向醫院索賠23萬余元。對此,醫院稱鄧爹爹不能證明感染系當年輸血導致,且醫院沒有義務去檢驗血液里有沒有丙肝病毒,拒絕賠償。
醫院提取了當年的檔案,顯示輸血時對鄧爹爹做了配型及適應症的試驗,血則來自兄弟醫院,為合法血源。
法院則認為,醫院使用別家醫院的血是違規的,因為國家有明確規定,除了急救外,醫院自採的血只能供自己使用,國家還規定醫院用血前有一套嚴格的檢驗制度,包括對血液品種、有效期等的核對,可本案中的醫院無法證明它都做到了,所以推定醫院有過錯;此外,醫院也不能證明除了輸血外,鄧爹爹通過別的途徑感染丙肝。
最終,法院判決醫院要承擔侵權責任,鄧爹爹的損失19.4萬余元全部由醫院承擔。
2013年2月,收到一審判決後,醫院不服向武漢市中院上訴,2013年5月底,二審維持了原判。
2010年初,老人羅結帶因病到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治療,一日老人吃了橙子感覺腹痛且便秘,醫院為她進行兩次灌腸手術。老人就此病情急轉直下,3個月治療無果撒手人寰。親人悲痛之餘,認為醫院治療有誤,將之告上法庭。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日前作出終審判決,院方應承擔六成責任,賠償83餘萬元。
2012年10月11日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市民張女士產下一殘疾女嬰,她認為為其提供產前檢查、保健服務的通州某醫院未能及時發現胎兒肢體殘缺,沒有及時向其作出終止妊娠的醫學意見,存在明顯過錯,違反法定義務,給其和家庭帶來精神及經濟損失,遂一紙訴狀將醫院告上法庭。
2013年11月21日,醫院一名患兒家屬與一名兒科護士發生糾紛,突然將病歷夾、花盆等物品砸向護士,之後便沖進護士站,與該護士發生肢體沖突,該患兒女家屬扯住護士頭發,隨後被趕來的幾名護士將雙方拉開。結果造成護士頭皮撕傷,並伴有輕微腦震盪症狀。據警方介紹,造成這一情況的原因是患兒家屬認為護士態度不好。
㈣ 兒科護患之間感人事件
寧夏第三人民醫院收到了一位「別有用心」的患者送來的錦旗和感謝信。信中講述了兩位老人因車禍雙雙住院,老人的兒女因為工作原因在老人住院期間不能及時趕到,醫院骨科及各醫技科室的醫護人員及時忘我地救助;由於病情較重,醫護人員組成救治小組...htzz
㈤ 有關兒科優質護理的典型事例
提前在這了解好的
㈥ 兒科護理畢業論文範文
論兒科護理糾紛的成因及防範對策
護理人員本身的原因缺乏有效的護患溝通。在這個廣泛溝通的時代,有效的護患溝通既可清除誤解與沖突,還可以促進和諧與親密的護患關系。服務觀念淡薄,業務能力不強,個別護士常以自我為中心,主動服務意識不強,引發家長不滿意。護理糾紛發生往往與護士素質和能力有著直接關系。個別護理人員機械執行各項醫囑,技術不過硬,病情觀察不認真,常引發糾紛。個別護士工作中不認真執行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甚至違反醫療操作規程, 在診療和護理過程中產生醫療差錯,從而引發糾紛。醫院管理方面的原因臨床護士配備不足。由於整體護理模式下,護理人員缺編、少編,護士工作負荷超重, 以完成護理任務為主,缺乏與患者有效溝通而誘發糾紛。
服務流程不合理,收費項目不清晰,各項檢查治療等流程復雜,環節多,造成患者往返、等候等不便。此外,計算機軟體程序設置落伍,多收費、漏收費、錯收費等均可引發糾紛。患兒及家屬方面的原因患兒家屬的期望值過高,對醫學科學特殊性認識差。由於新葯特葯、新技術的應用,若護理工作不及時到位,極易引起糾紛。雖說患者也是消費者,但醫院是特殊的服務行業,當前醫療水平與人們的期望值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患兒家屬的不理解誘發糾紛。另外, 越來越多的超重患兒,加大了護理人員的穿刺難度。護理糾紛的防範加強人文素質的培養,注重溝通化解糾紛注重對護士進行人文精神和溝通能力培養,掌握不同年齡患兒的心理特點,學會與他們溝通,並掌握與家長溝通的技巧,取得其信任。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質量醫患和諧始於細節,樹立「以患兒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將現代人文關懷融入到護理服務之中,為患兒提供積極主動、耐心細致的護理服務,多深入病房,更及時地發現患兒細微的病情變化。
加強護士整體素質的培養和提高進一步加強護士職業道德教育和「三基」培訓和考核是關鍵所在。提高專業素質和整體素質:規范著裝,儀表端莊,舉止文雅,樹立在患兒家屬中的信用度。不斷更新知識,苦練基本功,提高基礎理論和技術操作水平,強化訓練敏銳的觀察能力和精湛的技能,我科95%的護士通過自學獲取了本科學歷,護士長還獲得了醫療、護理雙學位學歷,多名護士被患兒家屬封為「X一針」的榮譽頭銜。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制度和規程是臨床護理工作的經驗總結,是各項護理工作必須遵循的原則, 也是預防差錯事故的有力措施,只有嚴格執行,才能防患於未然。在工作中嚴格執行各項查對制度,對所有進入臨床的新技術、新葯品均進行嚴格審定,避免患者利益受到損害。簡化服務流程為患兒提供周到便捷的服務措施,完善費用清單制和日清單制而進行合理收費,設有可供隨時查看的葯品或醫療服務價格公示,提高收費透明度。來自於標准論文網。
加強護理管理根據兒科護理特點,安排臨床經驗豐富、責任心強、溝通能力強又有專長的高年資護士上責任組, 實習護士、試用期護士不單獨進行護理技術操作,並實行彈性排班和增加中班及夜班人員。良好的醫患溝通,是做好優質服務的保障。運用自信真誠的微笑溝通技巧,把文化元素滲透至服務全過程,實行了溫馨服務、預約服務等新的服務模式,全體醫務人員苦練基本功,以家庭式、人性化的服務滿足患者需求,提供優質、貼心的服務,在更高層次上建立寬松、友善、信任、和諧的醫患關系。
㈦ 兒科護理學案例,誰知道答案謝謝!!
1、診斷:重症肺炎合並心力衰竭。
2、主要護理診斷:
①清理呼吸道無效(保持呼吸道暢通)
②氣體交換受損
③體溫過高
③心力衰竭
3、護理措施:
該患兒在輸液過程中應予吸氧,減慢輸液速度,並觀察患兒呼吸,心率,神志,體溫,尿量等生命體征。
㈧ 兒科護士如何避免護患糾紛
2.1加強護患溝通
首先,護士應按護理程序對患兒及家屬做好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如入院宣教、治療、護理、檢查宣教、出院指導等,使其了解疾病的誘因,護理要點,檢查注意事項,康復護理等知識,從而減少患兒恐懼心理,消除家屬疑慮,以達到配合治療,促進康復的目的;其次,護士在每天大量的護理治療操作過程中,要經常與患兒及家屬進行交流溝通並注重溝通技巧,要了解患兒及家屬的心理,語言通俗、清晰、親切,護患間只有通過交流溝通,才能增進情感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
2.2 改善服務態度
以改善服務態度,提高服務質量為重點,教育護士形成嚴謹的工作態度,培養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質,要明確耐心、愛心、責任心是做好兒科護士最基本的要求,要增強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護士通過各種形式的學習,如「零投訴」評比、「缺陷情景」演示等優質服務活動,促進護理服務文化的建設,視患兒為朋友、親人,做到換位思考,處理問題以情感服人、以理服人,把患兒與家屬的挑剔轉變為提高自己工作水平的動力,從而提高患兒和家屬對護理工作的理解和信任。
2.3 提高兒科護理專業技能
要將理論知識與兒科專業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還要有過硬的臨床護理操作技能,只有提高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才能更好地為患兒解除痛苦,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避免護理糾紛。本院護理部組織技術操作比賽,每月進行理論和操作培訓及考核,舉辦業務學習等措施,護士主動參與,強化訓練,不斷提高專業技術和理論水平。
2.4 完善管理機制,提高安全意識
護士長是病房護理的組織者和指揮者,一方面要善於發現並及時採取 措施消除護患糾紛的苗頭;另一方面也要經常檢查管理措施落實情況,管理工作日趨完善。針對患者高峰時增加工作人員和彈性排班來彌補護理人員不足的狀況並根據護理人員的技術水平分派工作,通過檢查和督促確保各項規章制度落實,並加強法律意識的培養,增強法制觀念,使護理人員意識到遵守規章制度就是一種自我保護,同時教育護士要有良好的職業道德,有大局意識,涉及到醫護間,科室間的糾紛應相互彌補,切不可互相指責或推卸責任,年輕護士缺乏經驗,一定要冷靜分析護理糾紛的原因,做到心中有數,靈活處理。
總之,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應本著以患兒為中心,一切服務於患兒的原則,採取各種預防措施,提倡做好護理風險管理,積極預防護理差錯事故的發生,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避免護理糾紛同時也應正確面對和處理護理糾紛,維護患兒和護理人員的合法權益,以優質的服務態度,豐富的理論意識,精湛的護理技術為病人提供全程、優質、高校服務,以適應現代護理事業的發展,保障護理工作的安全。